CN221342487U -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42487U
CN221342487U CN202323259120.7U CN202323259120U CN221342487U CN 221342487 U CN221342487 U CN 221342487U CN 202323259120 U CN202323259120 U CN 202323259120U CN 221342487 U CN221342487 U CN 221342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aring
arc
edge
suppor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591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欣
郭春林
石晟
齐传刚
韩春花
吴伟
李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591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42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42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42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包括托辊架以及设置于托辊架上的第一上托辊,第一弧形边缘托辊,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第一上托辊,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沿托辊架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托辊架的两侧,且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面向托辊架的主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之间形成托辊的水平设置区域,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相对错开设置于水平区域内,并与两侧的第一上托辊和第二上托辊配合形成槽型四托辊结构。本方案创新的采用槽型四托辊结构,在两侧上托辊的基础上,在中部设置两组短托辊,这两组短托辊之间错开分布,由此来降低托辊支座之间跨度,有效的降低长托辊产生形变带来的各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大带宽带式输送机上带面承载装置,由于采用传统三托辊槽型承载结构,相较于小型带宽,其中间底部托辊长度较长,托辊支撑点跨距大,实际运行当中,其中间底部托辊承担60%及以上载荷,导致托辊挠度大,辊体、辊轴形变量大,一味的增大辊轴尺寸、辊体厚度会增大其转动惯量以及阻力系数,增大输送机整体运行能耗,不满足节能减排要求。轴承安装处由于辊轴产生形变,其转角变大,附加载荷增加,从而阻力系数大,导致轴承易发热,降低使用寿命。输送机带面由于托辊形变产生拍打效应,更加加剧中部底托辊损坏情况。
因此,现有承载装置存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现有承载装置存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通过采用普通槽型四托辊结构,其中部托辊采用前后短托辊代替原有单长托辊结构形式,从而降低托辊支座之间跨度,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包括托辊架以及设置于托辊架上的第一上托辊,第一弧形边缘托辊,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第一上托辊,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沿托辊架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托辊架的两侧,且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面向托辊架的主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之间形成托辊的水平设置区域,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依次设置在水平区域内,且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之间呈非同轴分布,并与两侧的第一上托辊和第二上托辊配合形成槽型四托辊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托辊架包括底座和若干安装支架,所述若干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外支撑腿,第一内支撑腿,第一中部支板,第二中部支板,第二内支撑腿以及第二外支撑腿;
所述第一外支撑腿和第二外支撑腿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内支撑腿和第二内支撑腿位于第一外支撑腿与第二外支撑腿之间且沿着托辊架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架,第二中部支架位于第一内支撑腿和第二内支撑腿之间且沿着托辊架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支撑腿与第一内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一上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内支撑腿与第二中部支架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边缘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一中部支架与第二内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内支撑腿与第二外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二上托辊的安装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支撑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一上托辊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弧形边缘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支撑腿上设有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第二上托辊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槽与第二弧形边缘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支撑腿、第二外支撑腿分别与底座之间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和第二弧形边缘托辊分别包括辊轴,轴承组件以及弧形边缘滚筒,所述辊轴两端与安装支架进行连接,所述弧形边缘托辊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套设于辊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以及轴承盖,所述轴承内侧通过轴承座设置于辊轴的两端,所述轴承外侧通过轴承盖与边缘弧形辊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配合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隔离环,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以及密封环,所述隔离环设置于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所述外密封圈设置于轴承外侧,所述内密封圈设置于外密封圈外侧,所述内密封圈外侧与轴承盖配合设置,所述密封环设置于轴承盖能与边缘弧形辊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边缘托辊包括辊体以及设置在辊体两端的弧形托座,所述弧形托座整体呈半球形,外表面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摒弃现有三托辊槽型承载结构,创新的采用槽型四托辊结构,在两侧上托辊的基础上,在中部设置两组弧形边缘的短托辊,这两组短托辊之间错开分布,在满足承载的要求下,还降低了托辊支座之间跨度,有效的降低长托辊产生形变带来的各种问题,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中托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中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为附图标注说明:
托辊架100,第一上托辊200,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第一上托辊500;
底座110,安装支架120,第一外支撑腿121,第一内支撑腿122,第一安装槽1221,第二安装槽1222,第一中部支架123,第二中部支架124,第二内支撑腿125,第三安装槽1251,第四安装槽1252,第二外支撑腿126,加强杆127,辊轴410,轴承420,隔离环430,轴承座440,挡环450,外密封圈460,内密封圈470,轴承盖480,边缘弧形辊筒490,辊体491,弧形托座492,密封环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带宽带式输送机托辊支撑点跨距大,其底部托辊相较于侧面托辊承担载荷大易变形问题,摒弃现有三托辊槽型承载结构,创新的采用槽型四托辊结构,在两侧上托辊的基础上,在中部设置两组短托辊,这两组短托辊之间错开分布,由此来降低托辊支座之间跨度,有效的降低长托辊产生形变带来的各种问题。
参见图1至图3,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示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包括托辊架100,第一上托辊200,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第一上托辊500这五个组成部分。
其中,托辊架100作为本承载装置的基础组件,用于承载第一上托辊200,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以及第二上托辊500形成槽型四托辊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上托辊200与第二上托辊500沿托辊架100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托辊架100的两侧,且第一上托辊200与第二上托辊500面向托辊架主体进行倾斜设置。
位于第一上托辊200与第二上托辊500之间的托辊架区域形成托辊的水平安装区域,用于设置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以及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
其中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依次设置于托辊架水平安装区域内,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错开设置于托辊架100的两侧,且在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设置的水平轴线方向上,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的端部为部分重叠设置,在输送带设置于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上能够对输送带中心形成稳定的支撑。
如图4,托辊架100包括底座110和安装支架120,底座110整体呈圆柱形,安装支架120分布于底座110上,分别用于安装第一上托辊200,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第二上托辊500。
安装支架120包括沿底座110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外支撑腿121,第一内支撑腿122,第一中部支架123,第二中部支架124,第二内支撑腿125以及第二外支撑腿126。
其中,第一外支撑腿121和第二外支撑腿126对称设置在底座110的两端,该两个外支撑腿为安装支架的主要支撑件,并且底部向外延伸且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输送机进行稳固的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承载装置与输送机的安装固定。
第一内支撑腿122和第二内支撑腿125沿着托辊架100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100上,第一内支撑腿122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1221和第二安装槽1222,第二内支撑腿125上分别设有第三安装槽1251和第四安装槽1252。
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内支撑腿122和第二内支撑腿125上分别设有两个安装槽,可以同时连接两个托辊,如此结构能够减少支架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降低支架之间的跨度,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
第一中部支架123,第二中部支架124位于第一内支撑腿122和第二内支撑腿125之间且沿着托辊架100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100上。
其中,第一外支撑腿121与第一内支撑腿122上的第一安装槽1221配合,分别与第一上托辊200的两端进行连接,用于安装第一上托辊200。
第一内支撑腿122上的第二安装槽1222与第二中部支架124配合,分别与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的两端进行连接,用于安装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
第一中部支架123与第二内支撑腿125上的第四安装槽1252配合,分别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的两端进行连接,用于安装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
第二内支撑腿125上的第三安装槽1251与第二外支撑腿126配合,分别与第二上托辊500的两端进行连接,用于安装第二上托辊500。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承载装置的可靠性,第一外支撑腿121和第二外支撑腿126和底座110之间可优选设置加强杆127,通过加强杆127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方案将原有中部托辊更换为双短托辊结构,同时考虑防止短托辊的边缘切割输送带,本方案设计一种边缘弧形托辊,能够很好地满足承载要求。
如图5,第一弧形边缘托辊300和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辊轴410,轴承组件以及弧形边缘滚筒490。
其中,辊轴410用于与安装支架120进行连接,弧形边缘托辊490套设于辊轴410上,并配合轴承组件与辊轴410连接,通过设置轴承组件能够使得弧形边缘托辊490套设于辊轴410上后相对辊轴410进行转动,轴承组件包括轴承420,轴承座440以及轴承盖480。
轴承420内侧通过轴承座440设置于辊轴410的两端,轴承420外侧通过轴承盖480与边缘弧形辊筒490连接,通过轴承组件实现边缘弧形辊筒490相对辊轴410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本方案优选在在轴承组件的装配结构处分别配合设有密封组件,通过设置密封组件,能够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密封组件包括隔离环430,外密封圈460,内密封圈470以及密封环510。
在轴承420的内侧设置隔离环430,通过设置隔离环430将轴承420与轴承座440进行密封装配。
在此基础上,在轴承420的内侧还设有挡环450,通过设置挡环450将轴承420与轴承座440进行隔离,避免轴承420与轴承座440进行直接接触,减小了轴承座440对于轴承420的磨损。
进一步地,轴承420的外侧设置外密封圈460,外密封圈460的外侧设置内密封圈470,内密封圈470的外侧设置轴承盖480,通过设置外密封圈460以及内密封圈470将轴承420与轴承盖480进行密封装配。
轴承盖480的外侧设置密封环510,通过设置密封环510将轴承盖480与边缘弧形辊筒490进行密封装配。
本方案通过在轴承组件中设置密封组件,能够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保证轴承组件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弧形边缘托辊包括辊体491以及设置在辊体491两端的弧形托座492,辊体491整体呈圆柱形,弧形托座492整体呈半球形,外表面为弧形,弧形托座492的直径与辊体491两端直径相适配,能够防止输送带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400和第一上托辊500的边缘之间产生摩擦切割,导致输送带损坏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承载装置的可靠性。
上述轴承盖480本方案优选采用焊接与辊体490连接,如此工作时轴承盖480能够随辊体490一起转动,并将物料、输送带作用于辊体490的支撑力传递给轴承4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通过采用四托辊承载装置,将原有中部托辊更换为双短托辊结构,同时考虑防止中部短托辊边缘切割输送带,中部采用边缘弧形托辊,满足承载要求。能够有效的解决由于大带宽输送机托辊长度长跨距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架以及设置于托辊架上的第一上托辊,第一弧形边缘托辊,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第一上托辊,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沿托辊架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托辊架的两侧,且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面向托辊架的主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上托辊与第二上托辊之间形成托辊的水平设置区域,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依次设置在水平区域内,且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与第二弧形边缘托辊之间呈非同轴分布,并与两侧的第一上托辊和第二上托辊配合形成槽型四托辊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架包括底座和若干安装支架,所述若干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外支撑腿,第一内支撑腿,第一中部支板,第二中部支板,第二内支撑腿以及第二外支撑腿;
所述第一外支撑腿和第二外支撑腿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一内支撑腿和第二内支撑腿位于第一外支撑腿与第二外支撑腿之间且沿着托辊架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架,第二中部支架位于第一内支撑腿和第二内支撑腿之间且沿着托辊架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于托辊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支撑腿与第一内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一上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内支撑腿与第二中部支架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边缘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一中部支架与第二内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二弧形边缘托辊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内支撑腿与第二外支撑腿之间形成第二上托辊的安装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撑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一上托辊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弧形边缘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支撑腿上设有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第二上托辊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槽与第二弧形边缘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支撑腿、第二外支撑腿分别与底座之间设有加强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边缘托辊和第二弧形边缘托辊分别包括辊轴,轴承组件以及弧形边缘滚筒,所述辊轴两端与安装支架进行连接,所述弧形边缘托辊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套设于辊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以及轴承盖,所述轴承内侧通过轴承座设置于辊轴的两端,所述轴承外侧通过轴承盖与边缘弧形辊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配合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隔离环,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以及密封环,所述隔离环设置于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所述外密封圈设置于轴承外侧,所述内密封圈设置于外密封圈外侧,所述内密封圈外侧与轴承盖配合设置,所述密封环设置于轴承盖能与边缘弧形辊筒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缘托辊包括辊体以及设置在辊体两端的弧形托座,所述弧形托座整体呈半球形,外表面为弧形。
CN202323259120.7U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Active CN221342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9120.7U CN221342487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59120.7U CN221342487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42487U true CN221342487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4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59120.7U Active CN221342487U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42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342487U (zh) 一种大带宽输送机承载装置
WO2019085477A1 (zh) 一种全向移动底盘及其小型双排全向轮
CN211544618U (zh) 一种无动力振动装置
CN205293950U (zh) 一种基于实用的输送机压带轮
CN112944700A (zh) 太阳能电池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方阵
CN218144003U (zh) 一种适用于管状皮带弯道的强力托辊装置
CN217806991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
CN107387743A (zh) 一种大型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轴承布置结构
CN218538220U (zh) 一种输送设备支撑组件
CN210556021U (zh) 一种金箍食品包装密封圈
CN210213857U (zh) 一种托架式无轴托辊超宽幅皮带机
CN207568421U (zh) 下开合机构的轴承式凸起支撑点
CN208174616U (zh) 一种可追日的光伏支架
CN215286598U (zh) 一种板型物料承载装置
CN211945089U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下料口位置的接料缓冲装置
CN216917456U (zh) 一种低噪音托辊
CN221520902U (zh) 一种电动推杆安装结构的纠偏装置
CN210456338U (zh) 改性超高分子托辊
CN211144449U (zh) 抽油机配重平衡机构及抽油机
CN219750945U (zh) 一种输送机输送辊减震结构
CN211009891U (zh) 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非接触式柔性密封结构
CN218930903U (zh) 一种变轨输送机构
CN221369000U (zh) 一种压轮装置及皮带机
CN211768135U (zh) 输送线旋转台
CN217120441U (zh) 一种耐高温的陶瓷球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