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37211U -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37211U
CN221337211U CN202322754733.1U CN202322754733U CN221337211U CN 221337211 U CN221337211 U CN 221337211U CN 202322754733 U CN202322754733 U CN 202322754733U CN 221337211 U CN221337211 U CN 221337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robot
accumulation
branch
mai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47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胜
郭尚实
叶成强
萧美
吴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gong Farley Cutting and Welding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gong Farley Cutting and Welding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gong Farley Cutting and Welding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gong Farley Cutting and Welding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547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37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37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37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零部件焊接技术领域,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包括:夹具库,夹具库包括主导轨和分支导轨,分支导轨和主导轨共同形成T形结构;内板夹具工装,设在分支导轨上;四个积放输送链,均设在分支导轨远离主导轨的一侧;第一机器人,设在主导轨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分支导轨的其中一侧;第二机器人,设在分支导轨远离主导柜的一侧;第三机器人,设在主导轨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分支导轨的另外一侧;第四机器人,设在主导轨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与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四种车型钣件输送到位,能够实现多种车型实时切换混线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白车身零部件焊接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背景技术
在汽车白车身制造领域中,侧围内外板分总成及侧围总成焊接是白车身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侧围内件焊接涉及主要人工上件,点焊。点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点焊时,先加压使工件紧密接触,随后接通电流,在电阻热的作用下工件接触处熔化,冷却后形成焊点。点焊主要用于厚度4mm以下的薄板构件冲压件焊接,特别适合汽车车身和车厢、飞机机身的焊接。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焊接车门内板的型号太过于单一,无法进行多种车型实时切换混线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可实现四种车型钣件输送到位,能够实现多种车型实时切换混线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包括:夹具库,所述夹具库包括主导轨和分支导轨,所述分支导轨和所述主导轨共同形成T形结构;内板夹具工装,设在所述分支导轨上,且可沿所述分支导轨移动;四个积放输送链,均设在所述分支导轨远离所述主导轨的一侧,其中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另一侧;第一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其中一侧;第二机器人,设在分支导轨远离所述主导柜的一侧,且位于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第三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另外一侧;第四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器人为点焊与抓手集成机器人,所述第二机器人为零件搬运机器人,所述第三机器人为点焊机器人,所述第四机器人为零件搬运焊接机器人。
优选的,还包括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所述滑移机构位于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主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机器人与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部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点焊钳,所述固定点焊钳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所述固定点焊钳设在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所述固定点焊钳位于靠近所述积放输送链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下线工装,所述下线工装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下线工装位于所述固定点焊钳远离所述分支导轨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上件置台,所述上件置台与所述第一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上件置台位于所述第一机器人远离所述分支导轨一侧。
优选的,四个所述积放输送链均与所述主导轨平行设置。
优选的,不同侧的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宽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使用新型中夹具库可以存放四种不同车型的夹具,通过PLC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可以任意切换车型夹具,第二机器人在其端部安装双面抓手工装,可分别从两侧的积放输送链抓取不同的零件,第一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能够一起点焊,完成内板的自动焊接,第四机器人能够取件到固定点焊钳处补焊,因此能够实现多种车型实时切换混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夹具库、101-主导轨、102-分支导轨、2-内板夹具工装、3-积放输送链、4-第一机器人、5-第二机器人、6-第三机器人、7-第四机器人、8-滑移机构、9-固定点焊钳、10-下线工装、11-上件置台、12-空中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包括夹具库1、内板夹具工装2、四个积放输送链3、第一机器人4、第二机器人5、第三机器人6和第四机器人7。
请参阅图1,夹具库1包括主导轨101和分支导轨102,分支导轨102和主导轨101共同形成T形结构,可实现四车型自由切换。夹具库1可以存放四种不同车型的夹具,通过PLC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可以任意切换车型夹具。分支导轨102上设有内板夹具工装2,内板夹具工装2且可沿分支导轨102移动。内板夹具工装2包括夹具台,用于内外板零件上件及扣合定位,定位夹紧内外钣件后,使之在焊接过程中保证零件的尺寸和控制零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程度。四个积放输送链3均设在分支导轨102远离主导轨101的一侧,其中两个积放输送链3位于分支导轨102的一侧,另外两个积放输送链3位于分支导轨102的另一侧。积放输送链3可以缓存多个零件,实现四种车型钣件输送到位,依次将缓存的零件传送到机器人抓取位。
请参阅图1,第一机器人4为点焊与抓手集成机器人,第一机器人4在其端部安装焊钳和抓手,能实现对零件的抓取和焊接。第一机器人4同一侧的位置设有上件置台11,上件置台11内外板共用,上件置台11底部具有切换功能,可人工切换多种置台,满足多车生产。第二机器人5为零件搬运机器人,在其端部安装双面抓手工装,双面抓手正反面可分别抓取不同的零件。第三机器人6为点焊机器人,在其端部安装焊钳,完成对钣件的焊接。第四机器人7为零件搬运焊接机器人,在其端部安装抓手工装,焊接完成后,第四机器人7将零件从内板夹具工装2上抓取,到固定点焊钳9处完成补焊工作,并将其放到空中输送机构12到下一工位。第四机器人7安装在滑移机构8的输出端上,也就是安装在滑移机构8的滑移部件上,电机驱动滑移机构8带动第四机器人7做往复运动,扩大了第四机器人7的工作范围。
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库位内对应车型滑动至工作位,人工将内板零件放至上件置台11上,人工使用吊具吊取侧围内板,放置在积放输送链3的托盘上,积放输送链3将零件输送到机器人抓件位。上件置台11可移动到抓件位,第一机器人4抓件,之后上件置台11移动机构回到人工上件位。然后第一机器人4抓件放到内板夹具工装2上,第二机器人5分别从两侧的积放输送链3抓件,分别放到内板夹具工装2上,内板夹具工装2夹紧。接着第一机器人4放下抓件切换焊枪,与第三机器人6一起点焊。第一机器人4与第三机器人6焊接完成后,第一机器人4切换抓手再次抓件,第三机器人6回HOME,内板夹具工装2打开。最后滑移机构8带动第四机器人7移动,第四机器人7取件到固定点焊钳9处,补焊完成后,第四机器人7将焊接完成的零件放在空中输送机构12,既空中输送链,运到下一工位,滑移机构8带动第四机器人7回到工位。固定点焊钳9远离分支导轨102一侧设有下线工装10,下线工装10用于在零件的下线,抽检零件是否存在焊接质量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配有下线小车用于临时检查焊后零件的焊接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自动切换车型,根据生产计划自动切换相应车型的夹具,滑移到焊接位,等待焊接。机器人系统根据PLC车型信号,调用车型对应的生产焊接程序。完成自动化焊接。本实用新型配有安全门,急停安全设施,可通过柱灯的颜色和HMI界面的显示,监控工作站运用是否正常。
综上,本使用新型中夹具库1可以存放四种不同车型的夹具,通过PLC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可以任意切换车型夹具,第二机器人5在其端部安装双面抓手工装,可分别从两侧的积放输送链3抓取不同的零件,第一机器人4和第三机器人6能够一起点焊,完成内板的自动焊接,第四机器人7能够取件到固定点焊钳9处补焊,因此能够实现多种车型实时切换混线生产。
工作原理:人工将内板零件放至上件置台11上,人工使用吊具吊取侧围内板,放置在积放输送链3的托盘上,积放输送链3将零件输送到机器人抓件位。第一机器人4抓件放到内板夹具工装2上,第二机器人5分别从两侧的积放输送链3抓件,分别放到内板夹具工装2上,内板夹具工装2夹紧。接着第一机器人4放下抓件切换焊枪,与第三机器人6一起点焊。第一机器人4与第三机器人6焊接完成后,第一机器人4切换抓手再次抓件,内板夹具工装2打开。滑移机构8带动第四机器人7移动,第四机器人7取件到固定点焊钳9处,补焊完成后,第四机器人7将焊接完成的零件放在空中输送机构12运到下一工位。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库,所述夹具库包括主导轨和分支导轨,所述分支导轨和所述主导轨共同形成T形结构;
内板夹具工装,设在所述分支导轨上,且可沿所述分支导轨移动;
四个积放输送链,均设在所述分支导轨远离所述主导轨的一侧,其中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另一侧;
第一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其中一侧;
第二机器人,设在分支导轨远离所述主导轨的一侧,且位于不同侧的两个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
第三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位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另外一侧;
第四机器人,设在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且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为点焊与抓手集成机器人,所述第二机器人为零件搬运机器人,所述第三机器人为点焊机器人,所述第四机器人为零件搬运焊接机器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所述滑移机构位于所述主导轨所述积放输送链位之间,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主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机器人与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部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点焊钳,所述固定点焊钳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所述固定点焊钳设在所述滑移机构与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所述固定点焊钳位于靠近所述积放输送链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线工装,所述下线工装与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工装位于所述固定点焊钳远离所述分支导轨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件置台,所述上件置台与所述第一机器人位于相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件置台位于所述第一机器人远离所述分支导轨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积放输送链均与所述主导轨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不同侧的所述积放输送链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分支导轨的宽度。
CN202322754733.1U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Active CN221337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4733.1U CN221337211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4733.1U CN221337211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37211U true CN221337211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4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4733.1U Active CN221337211U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37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8407U (zh) 一种智能柔性焊接系统
CN106002011A (zh) 一种智能柔性焊接系统
CN107052632B (zh) 一种车门焊接线的集成拼台
CN103350286B (zh) 一种电梯门板壁板加强筋封头的焊接设备及方法
CN110395547B (zh) 一种物料自动输送定位抓取系统
CN110814142A (zh) 一种热成型冲压自动化生产线
CN208409325U (zh) 工件快速翻转移载机构
CN212665288U (zh) 一种用于白车身多平台多车型的车身定位柔性切换机构
CN204195099U (zh) 驾驶室点焊机器人装置
CN221337211U (zh) 一种柔性的侧围内板自动焊接工作站
CN203064779U (zh) 一种焊装主线物料输送装置
CN215100572U (zh) 一种自动抓取机械手
CN114180330A (zh) 一种平腕臂上料装置
CN111070230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工作站的智能立体夹具库
CN209407890U (zh) 一种将翻边和点焊工艺集成于一体的非标专机
CN111376044B (zh) 一种晾衣机自动生产线
CN216234782U (zh) 一种用于凸轮轴自动搬运机构
CN111590246A (zh) 一种双面点焊系统
CN116810384A (zh) 一种汽车车身钢铝混合前纵梁自动生产线
CN214977506U (zh) 一种全自动置钉设备
CN209125810U (zh) 夹紧单元切换系统
CN221087709U (zh) 一种后纵梁焊接线
CN114013535B (zh) 一种柔性化汽车顶盖安装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
CN114211180B (zh) 汽车白身焊装生产线以及汽车整车组装生产线
CN217832643U (zh) 智能装配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