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62241U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62241U
CN221262241U CN202323183802.4U CN202323183802U CN221262241U CN 221262241 U CN221262241 U CN 221262241U CN 202323183802 U CN202323183802 U CN 202323183802U CN 221262241 U CN221262241 U CN 221262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support
relay
positioning
tensioning devi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838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生圣
顾春朋
李凯
常金辉
付灵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62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62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包括:灭弧罩、密封连接于所述灭弧罩的磁极片以及收容于所述灭弧罩内的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安装于所述磁极片,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灭弧罩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的张紧装置,所述灭弧罩通过所述张紧装置用以压紧所述绝缘支架。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通过在绝缘支架和灭弧罩之间设置张紧装置,将绝缘支架固定于磁极片和灭弧罩之间,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在磁极片上实施铆接工艺的步骤,缩短生产节拍,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域中,产品的使用工况往往需要继电器具备能承受短时大电流而不发生触头斥开的能力,为提升继电器的此项性能,高压直流继电器一般含有抗短路结构。目前市场上高压直流继电器中的抗短路结构均是以两块衔铁布置在动触片的上下两侧为主流,下衔铁与动触片固定在一起,上衔铁需要单独固定并且与下衔铁保持一定距离。动触片和静触头接触导通后,利用电流流过动触片时产生的磁场将上下两块衔铁磁化,使两块衔铁之间相互产生吸力并作用在动触片上,进而对动触片具有向上的补偿力以克服其受到的电动斥力,保证在承载大电流下不会斥开。
目前,针对于上衔铁的安装结构常规做法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将上衔铁通过金属支架支撑固定在磁极片上,一般以铆接方式固定;由于上衔铁与动触片固定,属于高压部分,下衔铁通过金属支架与磁极片固定,属于低压部分,且上下衔铁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该方案会存在高低压击穿的风险,此外因压铆还可能导致磁极片薄壁破损带来漏气风险(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灭弧腔内通常充入惰性气体,需要保证密封性)。另外一种方案则是将上衔铁钎焊或粘接在陶瓷罩上,该方案需要钎焊和粘接工艺,操作难度大,上衔铁脱落风险高,且陶瓷罩的高度尺寸难以管控,使得上下衔铁之间的距离难以控制,影响产品的抗短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以克服现有带抗短路结构的继电器的高低压绝缘性不可靠、存在漏气风险以及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包括:灭弧罩、密封连接于所述灭弧罩的磁极片以及收容于所述灭弧罩内的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安装于所述磁极片,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灭弧罩和所述绝缘支架之间的张紧装置,所述灭弧罩通过所述张紧装置用以压紧所述绝缘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装置为具有弹性的硅胶、橡胶、弹簧、皮带、簧片、弹性垫圈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支架的顶部设有限位件,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匹配连接,所述张紧装置的另一端抵置于所述灭弧罩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支架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凸环,所述张紧装置为橡胶或者硅胶,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环相匹配的通孔并套设于所述限位凸环,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的另一端弹性抵置于所述灭弧罩的内壁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支架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第一限位凸块,所述张紧装置为橡胶或者硅胶,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相匹配的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外,所述橡胶或者硅胶的张紧装置的另一端弹性抵置于所述灭弧罩的内壁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极片朝向所述绝缘支架的方向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绝缘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匹配的第二定位件,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沿所述磁极片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两者之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定位凸包,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包匹配的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包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插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支架设有主体部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支撑部,所述主体部安装有第二导磁体,所述张紧装置抵接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继电器还包括推杆、支撑框架、绝缘底座以及动触片,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均一体注塑于所述绝缘底座内,所述动触片向上贴靠在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绝缘支架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绝缘支架包括自所述主体部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动触片的两长边外侧,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磁极片顶面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包,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底面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包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通过在绝缘支架和灭弧罩之间设置张紧装置,将绝缘支架固定于磁极片和灭弧罩之间,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在磁极片上实施铆接工艺的步骤,缩短生产节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去除灭弧罩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磁极片、绝缘支架及张紧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绝缘支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绝缘支架和第二导磁体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绝缘支架和第二导磁体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第二导磁体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第二导磁体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动触片和推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一中动触片和推杆组件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二中绝缘支架和磁极片组装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二中绝缘支架和磁极片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二中绝缘支架和第二导磁体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三中绝缘支架和磁极片的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四中绝缘支架和压紧环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四中绝缘支架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五中灭弧罩、绝缘支架及压紧环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五中绝缘支架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六中灭弧罩、绝缘支架及压紧环的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六中绝缘支架的立体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七中灭弧罩、绝缘支架及张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七中张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八中灭弧罩、绝缘支架及张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八中灭弧罩的立体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实施例八中绝缘支架的立体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灭弧罩;101、第二限位凸块;2、磁极片;21、第一定位凸包;22、贯穿孔;23、第二定位凹槽;3、动触片;31、定位槽;4、第一导磁体;41、底板;411、定位台;42、侧板;5、第二导磁体;51、斜面;52、沟槽;53、让胶槽;6、绝缘支架;61、主体部;611、限位凸环;612、第一限位凸块;613、限位凹槽;62、支撑部;621、第一定位凹槽;622、支撑脚;623、支撑腿;624、第二定位凸包;7、动铁芯;8、张紧装置;81、压紧环;82、盲孔;9、静触头;10、推杆;11、支撑框架;111、避位窗口;12、绝缘底座;13、触头弹簧;14、套筒;15、连接圈;16、静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灭弧罩1、触头组件、抗短路组件、推杆组件及电磁机构。触头组件包括动触片3和静触头9,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动触片3和两个静触头9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并不表示动触片3和静触头9的数量拘泥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允许设置两个动触片3和四个静触头9等情形。
参阅图1至图3,两个静触头9并排间隔焊接于灭弧罩1的顶部,两个静触头9的下端均延伸至灭弧罩1内。动触片3和抗短路组件均收容于灭弧罩1内,且动触片3的两端处于两个静触头9的正下方。推杆组件连接于动触片3和电磁机构之间,电磁机构用于通过推杆组件驱动动触片3上下运动进行与两个静触头9接通或断开。
参阅图2至图4,抗短路组件包括第一导磁体4、第二导磁体5和绝缘支架6,第一导磁体4固定于动触片3,第二导磁体5固定于绝缘支架6并间隔相对分布于第一导磁体4的上方,同时第二导磁体5也处在动触片3的上方且位于两个静触头9之间。当电磁机构通过推杆组件驱动动触片3向上运动使动触片3桥接于两个静触头9时,第一导磁体4也同步跟随动触片3运动且与第二导磁体5之间存在间隙,电流流过动触片3会产生螺旋磁场,将第一导磁体4和第二导磁体5磁化,使得第一导磁体4和第二导磁体5之间产生吸力并作用在动触片3上,对动触片3提供向上的补偿力,以克服其受到的电动斥力,从而提高抗短路能力。
其中,第一导磁体4和第二导磁体5可以由铁、镍或者其合金等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电磁机构包括磁路组件,磁路组件包括磁极片2,灭弧罩1的底部通过连接圈15密封焊接在磁极片2的顶部。磁极片2朝向绝缘支架6的方向设有第一定位件,绝缘支架6设有与第一定位件匹配的第二定位件,绝缘支架6支撑在磁极片2上,并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使用以限制绝缘支架6沿磁极片2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第一定位件具有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以使绝缘支架6准确的安装于磁极片2。灭弧罩1将绝缘支架6压紧在磁极片2上。
需要说明的是,灭弧罩1压紧绝缘支架6的方式有多种,但如果采用灭弧罩1直接或使用刚性件间接压紧绝缘支架6则会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灭弧罩1通常采用陶瓷材质,这种刚性压紧有可能会造成陶瓷材质的灭弧罩1破损;第二,灭弧罩1的高度尺寸难以管控,导致对绝缘支架6压紧的精度不好把控,往往造成压紧不到位或过于压紧。对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灭弧罩1与绝缘支架6之间安装有张紧装置8,灭弧罩1通过张紧装置8将绝缘支架6压紧在磁极片2上,从而既可以解决前述存在的缺陷,又可以实现对绝缘支架6可靠稳定的压紧固定。
可选的,张紧装置8采用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主要包括具有弹性的硅胶、橡胶、弹簧、皮带、簧片、弹性垫圈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
进一步的,绝缘支架6的顶部设有限位件,张紧装置8的一端与限位件匹配连接,张紧装置8的另一端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壁。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凸环611,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置为压紧环81,压紧环81设有与限位凸环611相匹配的通孔并套设于限位凸环611,通孔的直径略大于限位凸环611的直径。且将张紧装置8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压紧环81可以当陶瓷罩压紧后,通孔为压紧环81的形变提供形变空间。从而实现对压紧环81的定位,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压紧环81的另一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壁,以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支架6来固定安装第二导磁体5,实现了动触片3、第一导磁体4、静触头9等高压端与磁极片2低压端的高低压绝缘,即便第一导磁体4与第二导磁体5之间发生击穿,利用绝缘支架6也能够将高低压端隔离开,保证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同时采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以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水平定位,通过在绝缘支架6和灭弧罩1之间设置张紧装置8,将绝缘支架6固定于磁极片2和灭弧罩1之间,取消了传统磁极片2的铆接工艺,消除因压铆导致磁极片2破损的漏气风险,提高了工艺的合格率,也降低了对磁极片2的第一定位件冲压工艺的技术难度,降低了零件成本,通过借助于后一步灭弧罩1的焊接固定工艺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也能够缩短生产节拍,加快生产效率。
参阅图4至图6,绝缘支架6呈倒U形,其设有主体部61和两个支撑部62,限位凸环611设置在主体部61的顶面中心位置,张紧装置8抵接于主体部61。主体部61位于两个静触头9之间,第二导磁体5与绝缘支架6一体注塑成型固定于主体部61。两个支撑部62一体连接于主体部61的两端,且两个支撑部62位于动触片3的两长边外侧,第二定位件设于支撑部62的下端。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两者之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定位凸包21,另一个包括与第一定位凸包21匹配的第一定位凹槽621,第一定位凸包21与第一定位凹槽621插接配合,以实现定位。
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包括但不限于四个第一定位凸包21,四个第一定位凸包21均设于磁极片2顶面,呈矩形分布;第一定位凸包21可以是采用冲压等工艺一体成型在磁极片2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凸包2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配置,但应当至少设置两个,以满足定位要求。优选的,第一定位凸包21采用的是但不限于圆柱形状,例如方柱等形状也适用,根据零件的加工方式,以圆柱形状冲压具有最佳的零件成形效果和结构强度。
如图4和图6所示,两个支撑部62下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缺口,以减少材料使用量,并且支撑部62在缺口的两侧均形成有支撑腿623,每一支撑腿623均水平向外延伸有支撑脚622,且同一支撑部62上的两个支撑脚622的延伸方向相反,四个支撑脚622均支撑在磁极片2的顶面。相应的,第二定位件包括但不限于与四个第一定位凸包21一一匹配的四个第一定位凹槽621,第一定位凹槽621分别设于支撑脚622背对支撑部62的一侧面,第一定位凸包21落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621内,从而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水平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凹槽621均为半圆槽,其在与第一定位凸包21插接配合时能够提供更宽裕的配合方式,便于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第一定位凹槽621或者贯穿支撑脚622上下表面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改进,绝缘支架6由塑胶材质制成,第二导磁体5与绝缘支架6一体注塑成型,两者之间无需再进行额外装配,工艺简单,降低了零件成形难度及成本,且能够保证零件尺寸精度。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导磁体5的底面露出于绝缘支架6的主体部61的底面,以保证第二导磁体5与第一导磁体4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吸力,进而保证较优的抗短路能力。
参阅图6、图9和图10,第二导磁体5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其面向于两个支撑部62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下端朝向彼此方向倾斜,从而形成呈倒“八”字型分布的两个斜面51,且两个斜面51均被绝缘支架6的主体部61包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导磁体5设置成上端大、下端小的倒梯形构造,如此一来便使得第二导磁体5不会从绝缘支架6上脱落,避免因吸力大、胶面结合强度不够而导致第二导磁体5脱落风险。
优选的,斜面51与竖直面所成的夹角为1°~2°。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导磁体5的顶面设有沟槽52,用于标识此面向上,同时通过该沟槽52还能够增加与绝缘支架6的接触面积,增加结合强度。此外,第二导磁体5的两个侧面均设有让胶槽53,来进一步增加与绝缘支架6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结合强度。
参阅图11和图12,第一导磁体4呈U形,其设有底板41以及由底板41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的两个侧板42,底板41贴靠在动触片3的底面,并通过设于底板41顶部的定位台411与设于动触片3底部的定位槽31配合进行定位;两个侧板42包裹在动触片3的两侧并朝着第二导磁体5的方向延伸。其中,定位台411和定位槽31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推杆组件包括推杆10、支撑框架11、绝缘底座12和触头弹簧13,推杆10的上端与支撑框架11的下端均一体注塑于绝缘底座12内,绝缘支架6架设于支撑框架11上。磁极片2的中部设有贯穿孔22,推杆10的下端穿过磁极片2的贯穿孔22连接于电磁机构。动触片3横穿于支撑框架11,第一导磁体4的两个侧板42分别由设于支撑框架11两侧的避位窗口111向上突伸,触头弹簧13的两端分别弹性抵置于第一导磁体4和绝缘底座12,并使得动触片3向上贴靠在支撑框架11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电磁机构采用的是现有常规技术,其不作为本申请的改进之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磁机构还包括皆布置在磁极片2下方的线圈绕组(图中未示出)、动铁芯7、静铁芯16和套筒14。静铁芯16同轴固定连接于磁极片2的贯穿孔22,动铁芯7相对间隔布置在静铁芯16的下方且与推杆10固定连接,动铁芯7与静铁芯16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套筒14呈杯状,其上端口边缘设有法兰边,套筒14套设在动铁芯7和静铁芯16的外侧,并通过法兰边密封焊接于磁极片2的底面;线圈绕组套装在套筒14的外侧。套筒14一方面为动铁芯7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与磁极片2、连接圈15及灭弧罩1共同配合形成密闭腔,用于充入惰性气体,诸如氮气、六氟化硫等。
当线圈绕组通电时,磁化后的动铁芯7被静铁芯16吸引而向上运动,并最终吸合在静铁芯16的底部,在此过程中动铁芯7通过推杆组件推动动触片3向上运动,使动触片3与两个静触头9接触导通;同时电流流过动触片3产生磁场,将第一导磁体4和第二导磁体5磁化,使得第一导磁体4和第二导磁体5之间产生吸力,对动触片3提供向上的补偿力,以克服其受到的电动斥力,从而提高抗短路能力。当线圈绕组断电时,动铁芯7与静铁芯16之间的磁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芯7向下运动,并带着动触片3与两个静触头9分断。
实施例二
参阅图13至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与磁极片2之间的定位方式作出调整。具体是,绝缘支架6的两个支撑部62同样均设有两个支撑腿623,但支撑腿623上无延伸出的支撑脚622;第二定位件包括但不限于四个第一定位凹槽621,第一定位凹槽621设于对应的支撑腿623的底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凹槽62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配置,但应当至少设置两个,以满足定位要求。优选的,第一定位凹槽621采用的是但不限于圆形,以圆形结构注塑具有最佳的零件成形效果和结构强度,除此之外诸如方形等也是可以的。
相应的,第一定位件包括与四个第一定位凹槽621一一匹配的四个第一定位凸包21,四个第一定位凸包21均设于磁极片2顶面,呈矩形分布,第一定位凸包21可以是采用冲压等工艺一体成型在磁极片2上。
绝缘支架6通过支撑腿623直接支撑在磁极片2的顶面,并使得第一定位凸包21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621,从而实现限制绝缘支架6沿磁极片2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有减少绝缘支架6的塑料成本的优点。
实施例三
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与磁极片2之间的定位方式作出调整。具体是,绝缘支架6的两个支撑部62同样均设有两个支撑腿623,但支撑腿623上无延伸出的支撑脚622。第二定位件包括但不限于四个第二定位凸包624,四个第二定位凸包624分别设于四个支撑腿623的底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定位凸包62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相应配置,但应当至少设置两个,以满足定位要求。优选的,第二定位凸包624采用的是但不限于圆形,以圆形结构注塑具有最佳的零件成形效果和结构强度,除此之外诸如方形等也是可以的。
相应的,第一定位件包括与四个第二定位凸包624一一匹配的四个第二定位凹槽23,四个第二定位凹槽23均设于磁极片2顶面,呈矩形分布。绝缘支架6通过支撑腿623直接支撑在磁极片2的顶面,并使得第二定位凸包624插接于对应的第二定位凹槽23,同样能够实现限制绝缘支架6沿磁极片2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
实施例四
参阅图17和图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第一限位凸块612,第一限位凸块612可以是圆形;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置为与第一限位凸块612相匹配的压紧环81,压紧环81套设于第一限位凸块612外,且压紧环81的下端弹性抵置于绝缘支架6的顶面,压紧环81的上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顶壁,以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同样能够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
实施例五
参阅图19和图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第一限位凸块612,第一限位凸块612可以是圆形;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置为压紧环81。此外,绝缘支架6的顶部还凹设有限位凹槽613,第一限位凸块612位于限位凹槽613的中部。限位凹槽613的直径与压紧环81的外径相匹配,第一限位凸块612的直径与压紧环81的内径相匹配,压紧环81定位在限位凹槽613内且套设于第一限位凸块612,压紧环81的上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顶壁,同样能够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此方案相较于实施例四对压紧环81的定位效果更好。
实施例六
参阅图21和图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凹槽613,绝缘支架6的顶部无第一限位凸块612,限位凹槽613与压紧环81的大小相匹配,压紧环81定位在限位凹槽613内,压紧环81的上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顶壁,同样能够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
实施例七
参阅图23和图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置为压紧块,压紧块可以是圆柱形状,其底部设有与限位凸环611相匹配的盲孔82。张紧装置8放置于绝缘支架6的顶面,并通过盲孔82与限位凸环611的配合实现定位,张紧装置8的上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顶壁,同样能够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
实施例八
参阅图25至图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绝缘支架6的顶部无限位件,其顶面是一个平面;灭弧罩1的内顶壁设有与压紧环81的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凸块101,张紧装置8放置于绝缘支架6的顶面,并通过通孔与第二限位凸块101的配合实现定位。压紧环81的下端弹性抵置于绝缘支架6的顶面,压紧环81的上端弹性抵置于灭弧罩1的内顶壁,同样能够限制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通过将第二导磁体5一体注塑于绝缘支架6,绝缘支架6与磁极片2之间采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以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水平定位,通过在绝缘支架6和灭弧罩1之间设置张紧装置8,将绝缘支架6固定于磁极片2和灭弧罩1之间,在保证抗短路结构形式与功能不变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将高低压端有效的隔离,保证良好的绝缘耐压性能,而且取消了传统磁极片2的铆接工艺,消除因压铆导致磁极片2破损的漏气风险,提高了工艺的合格率,也降低了对磁极片2的第一定位件冲压工艺的技术难度,降低了零件成本,通过借助于后一步灭弧罩1的焊接固定工艺实现对绝缘支架6的压紧固定,也能够缩短生产节拍,加快生产效率;同时,灭弧罩1通过张紧装置8将绝缘支架6压紧在磁极片2上,既可以避免因刚性压紧导致灭弧罩1破损或压紧精度难以把控的问题,又可以实现对绝缘支架6可靠稳定的压紧固定。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二导磁体5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绝缘支架6固定,两者之间无需再进行额外装配,工艺简单,降低了零件成形难度及成本,且能够保证零件尺寸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可靠的安装抗短路组件,能够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包括灭弧罩(1)、密封连接于所述灭弧罩(1)的磁极片(2)以及收容于所述灭弧罩(1)内的绝缘支架(6),所述绝缘支架(6)安装于所述磁极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灭弧罩(1)和所述绝缘支架(6)之间的张紧装置(8),所述灭弧罩(1)通过所述张紧装置(8)用以压紧所述绝缘支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8)为具有弹性的硅胶、橡胶、弹簧、皮带、簧片、弹性垫圈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6)的顶部设有限位件,所述张紧装置(8)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匹配连接,所述张紧装置(8)的另一端抵置于所述灭弧罩(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凸环(611),所述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环(611)相匹配的通孔并套设于所述限位凸环(611),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的另一端弹性抵置于所述灭弧罩(1)的内壁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6)的顶部的限位件设置为第一限位凸块(612),所述张紧装置(8)为橡胶或者硅胶,所述橡胶或者硅胶材质的张紧装置(8)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612)相匹配的压紧环(81),所述压紧环(81)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612)外,所述橡胶或者硅胶的张紧装置(8)的另一端弹性抵置于所述灭弧罩(1)的内壁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片(2)朝向所述绝缘支架(6)的方向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绝缘支架(6)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匹配的第二定位件,以限制所述绝缘支架(6)沿所述磁极片(2)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两者之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定位凸包(21),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包(21)匹配的第一定位凹槽(621),所述第一定位凸包(21)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21)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6)设有主体部(61)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部(61)的支撑部(62),所述主体部(61)安装有第二导磁体(5),所述张紧装置(8)抵接于所述主体部(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推杆(10)、支撑框架(11)、绝缘底座(12)以及动触片(3),所述推杆(10)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1)的下端均一体注塑于所述绝缘底座(12)内,所述动触片(3)向上贴靠在所述支撑框架(11)的顶部,所述绝缘支架(6)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1)上,所述绝缘支架(6)包括自所述主体部(61)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支撑部(62),所述支撑部(62)位于所述动触片(3)的两长边外侧,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21)设于所述支撑部(62)的底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磁极片(2)顶面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包(21),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62)底面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21),所述第一定位凸包(21)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21)。
CN202323183802.4U 2023-11-24 继电器 Active CN22126224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62241U true CN221262241U (zh) 2024-07-0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504C (zh) 具有弹簧偏置触头的电接插件
KR100500535B1 (ko) 전자식 계전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장치
KR970000087Y1 (ko) 유극 릴레이
CN221262241U (zh) 继电器
CN107507739B (zh) 一种密封式触点组件
CN219979462U (zh) 一种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111446128A (zh) 一种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CN216145562U (zh) 一种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及该接触器
EP0627119A1 (en) Polarized relay
KR20220168465A (ko) 릴레이
CN109148224B (zh) 一种磁吹灭弧继电器
CN221079900U (zh) 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
CN205680622U (zh) 一种单极直流接触器
CN218996614U (zh) 继电器及其底座密封结构
CN220290713U (zh) 轭铁组件和接触器
CN220963168U (zh) 继电器
CN220963156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9759474U (zh) 一种抗振的继电器
CN218866993U (zh) 继电器
CN210984639U (zh) 低厚度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3212054U (zh) 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KR20140005985U (ko) 전자 접촉기의 b접점 고정구조
CN220963163U (zh) 继电器
CN220382014U (zh) 扁平化大电流继电器
CN213212064U (zh) 一种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