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3131U -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3131U
CN221123131U CN202322705556.8U CN202322705556U CN221123131U CN 221123131 U CN221123131 U CN 221123131U CN 202322705556 U CN202322705556 U CN 202322705556U CN 221123131 U CN221123131 U CN 221123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heat exchanger
water
phas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055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平
李梁艳
彭永
谭建军
邓安均
赖成毅
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Hitachi Chengdu Electr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Hitachi Chengdu Electr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Hitachi Chengdu Electr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Hitachi Chengdu Electr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3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3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翅片,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翅片之间具有通道;连接板,翅片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和相邻两个翅片连接;水管,数量为多个,每个水管均贯穿至少两个翅片,所有水管相连通;相变管,数量为多个,沿翅片高度方向的任意相邻两个水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变管,每个相变管贯穿至少两个翅片,所有相变管相连通,相变管内填充有冷媒;第一风机,安装在多个翅片的侧壁上;第二风机,每个连接板的顶部设有通孔,第二风机安装在多个翅片的顶壁上。通过相变管、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提供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包括:
翅片,所述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均具有通道;
连接板,所述翅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连接;
水管,所述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水管沿所述翅片的高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水管均贯穿至少两个所述翅片,所有水管连通设置;
相变管,所述相变管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翅片高度方向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变相管,每个所述相变管均贯穿至少两个所述翅片,所有相变管连通设置,所述相变管内填充有冷媒;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可拆卸安装在多个所述翅片的侧壁上;
第二风机,每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风机可拆卸安装在多个所述翅片的顶壁上,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通道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一风机互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呈V形,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翅片的顶端,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陶瓷加热器,所述陶瓷加热器安装在任一所述翅片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加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陶瓷加热器均位于不同的所述翅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管的出水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分别安装在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所述陶瓷加热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磁阀均通过线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冷媒为R3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包括翅片、连接板、水管、相变管、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翅片之间均具有通道,翅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连接,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水管沿翅片的高度方向分布,每个水管均贯穿至少两个翅片,所有水管连通设置,相变管的数量为多个,沿翅片高度方向的任意相邻两个水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变管,每个相变管均贯穿至少两个翅片,所有所述相变管连通设置,所述相变管内填充有冷媒,第一风机可拆卸安装在多个翅片的侧壁上,每个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二风机可拆卸安装在多个翅片的顶壁上,第二风机与通道连通设置,且第二风机与第一风机互相垂直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时,通过三明治夹心盘管的方式,即将相变管安装在两层水管之间,通过相变管内填充的冷媒,当冷媒随温度的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冷媒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而冷媒相较于水的传热系数更高,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且通过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的设置,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通过相变管、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另一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翅片,11-通道,2-连接板,21-通孔,3-水管,31-进水口,32-出水口,4-相变管,5-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7-陶瓷加热器,8-压力传感器,9-电磁阀,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包括翅片1、连接板2、水管3、相变管4、第一风机5以及第二风机6,其中:
翅片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任意相邻的两个翅片1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翅片1之间均具有通道11,通过通道11的设置,更便于散热。
翅片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和相邻的两个翅片1连接,这样,通过连接板2的设置,将多个翅片1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2与翅片1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是粘接或者是热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水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水管3沿翅片1的高度方向分布,每个水管3均贯穿至少两个翅片1,所有水管3连通设置,这样,通过水管3的设置,使得水流穿过翅片1,从而带走翅片1上的热量,进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相变管4的数量为多个,沿翅片1高度方向的任意相邻两个水管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变管4,每个相变管4均贯穿至少两个翅片1,所有相变管4连通设置,相变管4内填充有冷媒,这样,通过冷媒的设置,冷媒会随温度的变化而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或者是由气态再转化为液态,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热量吸收或者是释放,以此来提高换热的效率。
第一风机5可拆卸安装在多个翅片1的侧壁上,这样,通过第一风机5的设置,加快了空气在通道11内的流通,进而提高换热的效率。
每个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1,第二风机6可拆卸安装在多个翅片1的顶壁上,第二风机6与通道11连通设置,且第二风机6与第一风机5互相垂直设置,这样,通过第二风机6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快了空气在通道11内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的效率。
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时,通过三明治夹心盘管的方式,即将相变管4安装在两层水管3之间,通过相变管4内填充的冷媒,当冷媒随温度的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冷媒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而冷媒相较于水的传热系数更高,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且通过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的设置,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通过相变管4、第一风机5以及第二风机6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连接板2呈V形,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翅片1的顶端,通孔21开设在连接板2的一侧,这样,通过V形的连接板2的设置,在安装第二风机6时,使得第二风机6与连接板2之间的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减小了第二风机6与连接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风机6的出风量更大。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陶瓷加热器7,其中:
陶瓷加热器7安装在任一翅片1的侧壁上,这样,通过陶瓷加热片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不仅具有制冷的功能,还具有加热的功能。
可选地,陶瓷加热器7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陶瓷加热器7均位于不同的翅片1上,这样,通过多个陶瓷加热器7的设置,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器8,其中:
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水管3的出水口32处,这样,通过压力传感的设置,实时采集水管3内的压力,判断其是否漏液。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电磁阀9,其中:
电磁阀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水管3的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处,通过电磁阀9的设置,更便于控制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的开关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控制器,其中:
控制器与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陶瓷加热器7、压力传感器8以及所述电磁阀9均通过线路电连接,通过控制器的设置,更便于控制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陶瓷加热器7、压力传感器8以及电磁阀9的开关。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其中:
温度传感器10与控制器通过线路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0的设置,采集环境温度的情况,在通过控制器通过电磁阀9智能调节水管3内的水流量,同时调整第一风机5与第二风机6转速,使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能根据实时工况自动调整功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需要加热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9关闭,同时控制陶瓷加热器7工作,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翅片1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的传热系数较高,且防腐蚀。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冷媒为R32,为不爆炸、无毒、可燃,但仍然是安全的制冷剂,且R32节能、绿色、不伤害臭氧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1),所述翅片(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1)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之间均具有通道(11);
连接板(2),所述翅片(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翅片(1)连接;
水管(3),所述水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水管(3)沿所述翅片(1)的高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水管(3)均贯穿至少两个所述翅片(1),所有所述水管(3)连通设置;
相变管(4),所述相变管(4)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翅片(1)高度方向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水管(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相变管(4),每个所述相变管(4)均贯穿至少两个所述翅片(1),所有所述相变管(4)连通设置,所述相变管(4)内填充有冷媒;
第一风机(5),所述第一风机(5)可拆卸安装在多个所述翅片(1)的侧壁上;
第二风机(6),每个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第二风机(6)可拆卸安装在多个所述翅片(1)的顶壁上,所述第二风机(6)与所述通道(11)连通设置,且所述第二风机(6)与所述第一风机(5)互相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呈V形,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翅片(1)的顶端,所述通孔(21)开设在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陶瓷加热器(7),所述陶瓷加热器(7)安装在任一所述翅片(1)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加热器(7)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陶瓷加热器(7)均位于不同的所述翅片(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8),所述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所述水管(3)的出水口(32)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电磁阀(9),所述电磁阀(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阀(9)分别安装在所述水管(3)的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机(5)、所述第二风机(6)、所述陶瓷加热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8)以及所述电磁阀(9)均通过线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由不锈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为R32。
CN202322705556.8U 2023-10-09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Active CN22112313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3131U true CN221123131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5009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1731623U (zh) 一种热风炉
CN107548263B (zh) 高热流密度机柜散热冷却方法及其复合换热器
CN101520205A (zh) 一种可分离式热管供暖采热系统
CN221123131U (zh) 一种逆流相变水冷换热器
JP2010216692A (ja) 冷暖房空調システムの室外機用熱交換装置
WO2023082617A1 (zh) 一种液冷机组
CN210512743U (zh) 一种新型防爆换热器
CN114963273A (zh) 一种采用供暖回水主动抑霜的协同增效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209279748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2713408Y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5336705U (zh) 空调器
CN201387251Y (zh) 蒸发器
CN210952446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7877229U (zh) 一种壳管联通储水即热式换热器
CN211204978U (zh) 隔热降温罩
CN216308690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216790928U (zh) 一种矩形换热器
CN216815133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7442333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用热交换器
CN113405382B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216592326U (zh) 制冷制热双向逆流换热装置
CN2603369Y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3631134U (zh) 一种节能制冷装置
CN215572379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