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2519U - 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2519U
CN221112519U CN202322691228.7U CN202322691228U CN221112519U CN 221112519 U CN221112519 U CN 221112519U CN 202322691228 U CN202322691228 U CN 202322691228U CN 221112519 U CN221112519 U CN 221112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shaped hole
pipe
pad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12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仕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ushida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shida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shida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shida Sporting Good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2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垫机构,所述成型垫机构包括内埋垫、垫异形孔管一、垫异形孔管二、垫异形孔管三;所述垫异形孔管一开设于所述内埋垫的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二开设于所述内埋垫的另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三开设于所述内埋垫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依照原有产品轮廓处使用一个预制与轮廓相符的内埋垫及可抽PU内轮廓构件,在成型过程中精确控制模具和填充材料,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次加工需求,解决了因产品设计内部构造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并缩短了生产在制时间,并大大提升了预型/成型/加工段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特别涉及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属于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纤维自行车在自行车行业中具有轻量、高强度和卓越的性能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制造高质量的碳纤维自行车需要解决复杂的制造难题,包括内部异形孔的形成,在碳纤维自行车管体中,通常需要一些异形孔,以容纳线缆、传感器、液体储存或其他组件,这些异形孔在设计上复杂,制造过程需要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传统工艺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对于复杂的管形构造(特别是管形内部构造)加工无法通过传统方法完成,提高了加工成本,并增加了生产在制时间;
为此,提出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包括
成型垫机构,所述成型垫机构包括内埋垫、垫异形孔管一、垫异形孔管二、垫异形孔管三;
所述垫异形孔管一开设于所述内埋垫的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二开设于所述内埋垫的另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三开设于所述内埋垫上,且位于所述垫异形孔管一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二之间的位置;
内模机构,所述内模机构包括PU内轮廓构件、平面部、异形孔凸台一、异形孔凸台二和异形孔凸台三;
所述平面部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的一侧且与所述内埋垫的外轮廓一致,所述异形孔凸台一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位于所述平面部的一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二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位于所述平面部的一边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三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位于所述平面部的另一边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一位于所述异形孔凸台二和所述异形孔凸台三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模机构的外侧设置有主体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车体管和管内异形孔管板;
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车体管的内部,所述PU内轮廓构件的外部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的内部轮廓相同适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管内异形孔一、管内异形孔二和管内异形孔三;
所述管内异形孔一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的一侧,所述管内异形孔二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的另一侧,所述管内异形孔三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上且位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一和所述管内异形孔二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埋垫、所述PU内轮廓构件的所述平面部以及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的外轮廓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内异形孔一、所述管内异形孔二与所述管内异形孔三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一、所述垫异形孔管二与所述垫异形孔管三的孔相同并位置对称。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异形孔凸台一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三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三的内部且适配,所述异形孔凸台二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二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二的内部且适配,所述异形孔凸台三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一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一的内部且适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异形孔凸台一、所述异形孔凸台二和所述异形孔凸台三的高度为4mm,所述内埋垫的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依照原有产品轮廓处使用一个预制与轮廓相符的内埋垫及可抽PU内轮廓构件,在成型过程中精确控制模具和填充材料,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次加工需求,解决了因产品设计内部构造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并缩短了生产在制时间,并大大提升了预型/成型/加工段生产效益。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模机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管内的内埋垫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埋垫结构图。
附图标记:10、主体机构;11、车体管;12、管内异形孔管板;13、管内异形孔一;14、管内异形孔二;15、管内异形孔三;20、成型垫机构;21、内埋垫;22、垫异形孔管一;23、垫异形孔管二;24、垫异形孔管三;30、内模机构;31、PU内轮廓构件;32、平面部;33、异形孔凸台一;34、异形孔凸台二;35、异形孔凸台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包括
成型垫机构20,成型垫机构20包括内埋垫21、垫异形孔管一22、垫异形孔管二23、垫异形孔管三24;
垫异形孔管一22开设于内埋垫21的一侧,垫异形孔管二23开设于内埋垫21的另一侧,垫异形孔管三24开设于内埋垫21上,且位于垫异形孔管一22和垫异形孔管二23之间的位置;
内模机构30,内模机构30包括PU内轮廓构件31、平面部32、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和异形孔凸台三35;
平面部32设置于PU内轮廓构件31的一侧且与内埋垫21的外轮廓一致,异形孔凸台一33一体成型设置于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平面部32的一侧,异形孔凸台二34一体成型设置于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平面部32的一边侧,异形孔凸台三35一体成型设置于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平面部32的另一边侧,异形孔凸台一33位于异形孔凸台二34和异形孔凸台三35之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模机构30的外侧设置有主体机构10;
主体机构10包括车体管11和管内异形孔管板12;
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一体成型设置于车体管11的内部,PU内轮廓构件31的外部与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内部轮廓相同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机构10还包括管内异形孔一13、管内异形孔二14和管内异形孔三15;
管内异形孔一13开设于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一侧,管内异形孔二14开设于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另一侧,管内异形孔三15开设于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上且位于管内异形孔一13和管内异形孔二14之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埋垫21、PU内轮廓构件31的平面部32以及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外轮廓相同,确保最终的成型产品在外观上与原有的车体管11一致,减少了需要进行的二次加工工序,不需要对外部进行额外的修整或加工。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内异形孔一13、管内异形孔二14与管内异形孔三15和垫异形孔管一22、垫异形孔管二23与垫异形孔管三24的孔相同并位置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异形孔凸台一33插入于管内异形孔三15和垫异形孔管三24的内部且适配,异形孔凸台二34插入于管内异形孔二14和垫异形孔管二23的内部且适配,异形孔凸台三35插入于管内异形孔一13和垫异形孔管一22的内部且适配,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异形孔凸台三35填充垫异形孔管的异形孔内,确保形状与垫异形孔管的形状相匹配,这些凸台在成型过程中与垫异形孔管互锁,确保能够正确填充管内异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和异形孔凸台三35的高度为4mm,内埋垫21的厚度为2mm,在PU内轮廓构件31与内埋垫21的凸台长出内埋垫21厚度2mm,使之成型后不影响异形孔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内埋垫21在车体管11的内部创建一个模具的基础轮廓,与车体管11的管内异形孔管板12外形相匹配,垫异形孔管一22、垫异形孔管二23和垫异形孔管三24是用于创建管内异形孔的具体形状,分别位于内埋垫21的不同位置,以定义异形孔的形状和位,平面部32位于PU内轮廓构件31的一侧,与内埋垫21的外轮廓一致,确保异形孔的外形与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一致,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和异形孔凸台三35是在PU内轮廓构件31上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它们位于不同位置,与成型垫机构20中的垫异形孔管相契合,当成型开始时,PU内轮廓构件31中的PU材料填充车体管11,而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异形孔凸台三35填充垫异形孔管的异形孔内,确保形状与垫异形孔管的形状相匹配,这些凸台在成型过程中与垫异形孔管互锁,确保能够正确填充管内异形孔,管内异形孔一13、管内异形孔二14和管内异形孔三15位于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上,与内埋垫21的外轮廓一致,这些管内异形孔与成型垫机构20中的垫异形孔管相契合,确保异形孔的内部形状与外部一致后,通过数码裁剪刀模覆盖内埋垫21的外侧进行加工,内埋垫21、垫异形孔管、PU内轮廓构件31以及内模机构30中的凸台结构都协同工作,以确保最终的成型产品具有所需的外部轮廓和内部异形孔的形状和尺寸,该方法不仅减少了二次加工工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垫机构(20),所述成型垫机构(20)包括内埋垫(21)、垫异形孔管一(22)、垫异形孔管二(23)、垫异形孔管三(24);
所述垫异形孔管一(22)开设于所述内埋垫(21)的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二(23)开设于所述内埋垫(21)的另一侧,所述垫异形孔管三(24)开设于所述内埋垫(21)上,且位于所述垫异形孔管一(22)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二(23)之间的位置;
内模机构(30),所述内模机构(30)包括PU内轮廓构件(31)、平面部(32)、异形孔凸台一(33)、异形孔凸台二(34)和异形孔凸台三(35);
所述平面部(32)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的一侧且与所述内埋垫(21)的外轮廓一致,所述异形孔凸台一(33)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所述平面部(32)的一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二(34)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所述平面部(32)的一边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三(35)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位于所述平面部(32)的另一边侧,所述异形孔凸台一(33)位于所述异形孔凸台二(34)和所述异形孔凸台三(35)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机构(30)的外侧设置有主体机构(10);
所述主体机构(10)包括车体管(11)和管内异形孔管板(12);
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车体管(11)的内部,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的外部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内部轮廓相同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0)还包括管内异形孔一(13)、管内异形孔二(14)和管内异形孔三(15);
所述管内异形孔一(13)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一侧,所述管内异形孔二(14)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另一侧,所述管内异形孔三(15)开设于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上且位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一(13)和所述管内异形孔二(14)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埋垫(21)、所述PU内轮廓构件(31)的所述平面部(32)以及所述管内异形孔管板(12)的外轮廓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一(13)、所述管内异形孔二(14)与所述管内异形孔三(15)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一(22)、所述垫异形孔管二(23)与所述垫异形孔管三(24)的孔相同并位置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凸台一(33)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三(15)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三(24)的内部且适配,所述异形孔凸台二(34)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二(14)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二(23)的内部且适配,所述异形孔凸台三(35)插入于所述管内异形孔一(13)和所述垫异形孔管一(22)的内部且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孔凸台一(33)、所述异形孔凸台二(34)和所述异形孔凸台三(35)的高度为4mm,所述内埋垫(21)的厚度为2mm。
CN202322691228.7U 2023-10-08 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Active CN22111251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2519U true CN221112519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291B (zh) 一种管件液压成形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US7735226B2 (en) Structural el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orresponding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ne such structural element
CN101439376B (zh) 对车辆外覆盖件的拐角部分进行拉延筋工艺补充的方法
KR101416548B1 (ko) 버링 구조를 가지는 리어 어퍼 암 제조방법
CN105312372A (zh) 汽车副车架及成形方法
CN100592940C (zh) 汽车油泵支架花键加工模具
CN102091746B (zh) 一体化车身冲压件金属复合成形工艺方法
CN221112519U (zh) 碳纤维自行车体管内异形孔一体成型模具
CN105618575A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CN103658476B (zh) 一种异形端面外圆带凸台的厚壁空心锻件整体成形方法
CN107931401A (zh) 一种车身零件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19600459U (zh) 复合材料板簧模具、复合材料板簧
CN102380545A (zh) 汽车悬架臂复合成形工艺及其中的复合成形系统
CN111361640A (zh) 一种微卡下部车身横梁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CN207547361U (zh) 一种车身零件的成型装置
CN211969100U (zh) 一种钢塑复合控制臂
CN101480978A (zh) 一体式自行车金属座管及其成型方法
CN113579046A (zh) 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
CN212637673U (zh) 一种用于客车车顶横梁的内高压成形异型管
CN205112915U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纵臂
CN220096546U (zh) 具有马达座的一体式双层下管、车架以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01800775U (zh) 发动机副车架总成
CN220707033U (zh) 一种新型加强件支架结构
CN213675202U (zh) 一种地图袋衬垫成型模具
CN220515397U (zh) 一种摩托车铝合金轮毂的低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