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0003U -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0003U
CN221100003U CN202322927875.3U CN202322927875U CN221100003U CN 221100003 U CN221100003 U CN 221100003U CN 202322927875 U CN202322927875 U CN 202322927875U CN 221100003 U CN221100003 U CN 221100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utility
model
flow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78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胜浩
林志伟
林秋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0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0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气体流量传感器和进气管、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后端其中一角,所述进气管另一端则与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壁的气体流量传感器连通,所述出气管安装在第一壳体前端正中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流量传感器、继电器、蜂鸣器之间的相互配配合,解决当模具漏装密封圈或者装配异常时,生产出现漏水现象,避免再次下机拆卸模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也能用在组装模具时,密封圈出现没装好情况下,也能通过治具检测是否漏气,来判断密封圈有无装配异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模具的气密封性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属于模具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无论是上模还是下模都包含模体、型腔、模芯以及用于冷却模具要用到进出水口,在进出水口和模芯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例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在模具组装过程中存在漏装密封圈、装配异常现象,导致上机生产时模具漏水,拆卸模具比较麻烦且时间较长;并且,模具长期生产,密封圈出现老化、破裂,导致密封性差出现漏水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检测密封性的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装便利且整体体积小的卷帘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气体流量传感器和进气管、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后端其中一角,所述进气管另一端则与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壁的气体流量传感器连通,所述出气管安装在第一壳体前端正中间,所述出气管一端裸露在第一壳体外部,另一端和第一壳体内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通过软管连通;
继电器、电源,呈平行安装在第二壳体底面,所述电源和继电器、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接头,电源和电源接头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位于第一壳体前端侧面远离气体流量传感器的那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嵌设在气体流量传感器和出气管之间的第一壳体上,所述蜂鸣器和继电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在所述第二壳体四个角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与导孔相对应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螺栓孔,采用螺栓从第二壳体的导孔贯通后与第一壳体上的螺栓孔配合,使得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锁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壳体外表面正中间设置有提手。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开有散热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提手包含安装在第一壳体外表面上的两个提手座,以及转动连接在提手座上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流量传感器、继电器、蜂鸣器之间的相互配配合,解决当模具漏装密封圈或者装配异常时,生产出现漏水现象,避免再次下机拆卸模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也能用在组装模具时,密封圈出现没装好情况下,也能通过治具检测是否漏气,来判断密封圈有无装配异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模具的气密封性检测。
②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从第二壳体的导孔贯通后与第一壳体上的螺栓孔配合,使得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锁定,通过这种方式,既确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且不会裸露在第一壳体表面,具有美观性。
③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电子器件交错排列,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后的整体厚度不高,体积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的前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的后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关于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
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进气管40、出气管50,所述进气管40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0后端其中一角,所述进气管40另一端则与安装在第一壳体10内壁的气体流量传感器30连通,所述出气管50安装在第一壳体10前端正中间,所述出气管50一端裸露在第一壳体10外部,另一端和第一壳体10内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30通过软管连通;
继电器60、电源70,呈平行安装在第二壳体20底面,所述电源70和继电器60、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电连接。
所述的气体流量传感器30,是能显示累积流量、瞬时流量、压力和温度的一种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30型号例如SMC PFM750-01 L-F、SMC PF3W720-F04-ETN-M等等;
所述继电器60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蜂鸣器90,所述蜂鸣器90嵌设在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出气管50之间的第一壳体10上,所述蜂鸣器90和继电器60电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模具时,通过进气管40连接模具的出水口后,从模具的进水口注入空气,注入的空气,流经模具中密封圈所在和位置后从进气管40进入气体流量传感器30,再由软管通向出气管50排出,气体流量传感器30可以显示流量、瞬时流量、压力和温度的一种传感器,和继电器60配合,在提前设置气体流量的初始值的情况下,一旦气体流量超过或者低于这个初始值,都会触发蜂鸣器90发生鸣叫,这种测量方式,解决当模具漏装密封圈或者装配异常时,生产出现漏水现象,避免再次下机拆卸模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也能用在组装模具时,密封圈出现没装好情况下,也能通过治具检测是否漏气,来判断密封圈有无装配异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模具的气密封性检测。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接头80,电源70和电源接头80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80位于第一壳体10前端侧面远离气体流量传感器30的那端,电源接头80与外界电源连接,可以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70供电或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在所述第二壳体20四个角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201,与导孔201相对应的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螺栓孔101,采用螺栓从第二壳体20的导孔201贯通后与第一壳体10上的螺栓孔101配合,使得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锁定,通过这种方式,既确保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组装,且不会裸露在第一壳体10表面,具有美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0外表面正中间设置有提手102。
进一步,所述提手102包含安装在第一壳体10外表面上的两个提手座121,以及转动连接在提手座121上的手柄122,在实际使用中,既可以折叠,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又可以竖起来方便手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侧面开有散热孔103,方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部的电子器件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烧毁,这里所述的电子器件是指气体流量传感器30、继电器60、电源70、蜂鸣器90等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部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电线采用线卡扣进行固定,避免电线杂乱,这里的线卡扣包括但不限于压线卡扣、双铆钉卡扣、塑料卡槽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部的电子器件交错排列,使得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组装后的整体厚度不高,体积小,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
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进气管(40)、出气管(50),所述进气管(40)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0)后端其中一角,所述进气管(40)另一端则与安装在第一壳体(10)内壁的气体流量传感器(30)连通,所述出气管(50)安装在第一壳体(10)前端正中间,所述出气管(50)一端裸露在第一壳体(10)外部,另一端和第一壳体(10)内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30)通过软管连通;
继电器(60)、电源(70),呈平行安装在第二壳体(20)底面,所述电源(70)和继电器(60)、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接头(80),电源(70)和电源接头(80)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80)位于第一壳体(10)前端侧面远离气体流量传感器(30)的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器(90),所述蜂鸣器(90)嵌设在气体流量传感器(30)和出气管(50)之间的第一壳体(10)上,所述蜂鸣器(90)和继电器(6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壳体(20)四个角落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孔(201),与导孔(201)相对应的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螺栓孔(101),采用螺栓从第二壳体(20)的导孔(201)贯通后与第一壳体(10)上的螺栓孔(101)配合,使得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外表面正中间设置有提手(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侧面开有散热孔(1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02)包含安装在第一壳体(10)外表面上的两个提手座(121),以及转动连接在提手座(121)上的手柄(122)。
CN202322927875.3U 2023-10-31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Active CN22110000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0003U true CN221100003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100003U (zh) 一种新型模具密封圈检测装置
CN104047930A (zh) 一种高集成型液压泵站
CN108980069A (zh) 一种便于电子水泵测试的塑封壳
CN209387768U (zh) 一种电力系统补偿电容器不同温度环境性能试验箱
CN216342685U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CN22098104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管道的便携式压力监测装置
CN216312012U (zh) 电池的注液孔结构
CN210058273U (zh) 一种高安全性磁力搅拌釜
CN113432807A (zh) 一种通用的内胀式密封检验接头及其检验方法
CN203948386U (zh) 一种高集成型液压泵站
CN209444536U (zh) 一种新型智能无泄漏式压缩机
CN208903148U (zh) 一种有线室内温控器
CN219341772U (zh) 一种弥散制氧机智能加热结构
CN202796730U (zh) 压差开关
CN208966635U (zh) 一种便于电子水泵测试的塑封壳
CN216207277U (zh) 一种新型气密性检测仪外壳
CN210239931U (zh) 一种电动柱塞泵
CN111029916A (zh) 一种电力设备隔离安全密封装置
CN217356518U (zh) 一种燃气表与燃气管道的便捷连接装置
CN216820495U (zh) 一种优化结构的大功率静音一体水箱水泵
CN216770871U (zh) 一种带有压强感应的化粪池沼气自动释放器
CN218954858U (zh) 一种蒸汽锅炉的保温组件
CN218765772U (zh) 一种耐高温压力变送器
CN212339649U (zh) 燃气采暖壁挂炉给排气管用的多功能连接结构
CN113532576B (zh) NB-IoT物联网智能燃气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