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7859U - 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7859U
CN221097859U CN202323079255.5U CN202323079255U CN221097859U CN 221097859 U CN221097859 U CN 221097859U CN 202323079255 U CN202323079255 U CN 202323079255U CN 221097859 U CN221097859 U CN 221097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main body
aseptic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92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琳
王峰
李澳东
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Joymed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7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7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涉及无菌连接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主体、连杆、隔离薄膜和密封圈;所述主体上设置管头,所述密封圈固定在主体内并与管头连通;所述隔离薄膜固定在主体上并与密封圈背离管头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杆包括铰接部与卡接部,卡接部设置在铰接部一端,铰接部的另一端与主体铰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卡接槽,铰接部和卡接槽分别在管头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卡接槽用于与卡接部进行卡扣配合,以使主体对密封圈施加轴向挤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结构与卡扣结构的配合进行两连杆无菌装置的连接,操作简单,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设备大力按压。

Description

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菌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医学等技术领域中,经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将不同的容器连接在一起,构建出无菌流体通路。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无菌连接器进行两个容器间的连接。
如中国专利CN216201461U公开的一种无菌耦合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和隔离膜;所述的连接器主体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轴心线与连接器主体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件,且连接件与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器主体上设置有防尘保护盖,且防尘保护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长度不等的卡合件;所述的卡合件分别与卡块卡合连接,所述卡块分别设置在连接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隔离膜覆盖在连接件上与连接器主体的表面焊接,且隔离膜为层叠式结构一端焊接在防尘保护盖的上表面。
该专利中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通过卡扣结构一次性扣紧,扣紧后拉开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上的隔离膜,即可打通无菌通道。为了保证隔离膜抽出后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之间的密封性,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的卡扣结构通常为过盈配合。这就导致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的扣合难度较大,有时甚至需要使用辅助工具或设备才能完成两个无菌耦合连接器的扣合。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希望对无菌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提供一种连接难度较低的无菌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其通过旋转结构与卡扣结构的配合进行两连杆无菌装置的连接,操作简单,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设备大力按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包括主体、连杆、隔离薄膜和密封圈;所述主体上设置管头,所述密封圈固定在主体内并与管头连通;所述隔离薄膜固定在主体上并与密封圈背离管头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杆包括铰接部与卡接部,卡接部设置在铰接部一端,铰接部的另一端与主体铰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卡接槽,铰接部和卡接槽分别在管头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卡接槽用于与卡接部进行卡扣配合,以使主体对密封圈施加轴向挤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部由第一悬臂卡爪与第二悬臂卡爪构成,第一悬臂卡爪与第二悬臂卡爪均设置至少一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沿平行于铰接部转动轴线的方向排布;第一悬臂卡爪用于抵紧在卡接槽靠近铰接部转动轴线的一侧,第二悬臂卡爪用于抵紧在卡接槽远离铰接部转动轴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悬臂卡爪与第二悬臂卡爪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接槽长度方向垂直于管头轴线,其与第一悬臂卡爪与第二悬臂卡爪抵触的槽壁为弧形,第一悬臂卡爪和第二悬臂卡爪与卡接槽的抵触面卡接槽槽壁形状匹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槽口处设置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背离卡接槽的侧边向靠近隔离薄膜的方向倾斜或弯曲,第一导向面背离卡接槽的侧边向远离隔离薄膜的方向倾斜或弯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接槽端部开设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两个旋转轴,所述铰接部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旋转轴分别卡接于两个安装槽,以实现铰接部与主体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靠近旋转轴的一侧开设导向槽,导向槽沿安装槽径向贯穿铰接部;所述旋转轴靠近安装槽的一端设置倒斜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和用于容纳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分别在管头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与隔离薄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环上设置有公扣和用于与公扣卡接的止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内侧设置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外侧设置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槽壁均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环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环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位于隔离薄膜背离主体的一侧并与主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菌对接器,其包括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内部均设置流体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无菌流通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均采用上述连杆无菌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无菌连接系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无菌对接器,所述无菌对接器采用上述无菌对接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铰接部的旋转与卡接部卡接槽的卡扣配合进行两连杆无菌装置的连接,操作简单,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设备大力按压。
本实用新型为不分公母的设计,能够提高无菌连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对密封圈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凹槽的设计,降低了密封圈内CV值的变化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体现密封圈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3为主体剖视图;
图4为主体与连杆的拆装示意图;
图5为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6为两连杆无菌连接装置进行S2时的示意图;
图7为两连杆无菌连接装置连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管头;12、卡接槽;13、观察窗;14、第一导向面;15、第二导向面;16、旋转轴;2、连杆;21、铰接部;211、安装槽;212、导向槽;22、卡接部;221、第一悬臂卡爪;222、第二悬臂卡爪;3、隔离薄膜;4、密封圈;41、第一环形凹槽;42、第二环形凹槽;51、定位凸起;52、定位凹槽;6、拉环;61、公扣;62、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左”、“右”、“前”、“后”、“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包括主体1、连杆2、隔离薄膜3和密封圈4;所述主体1上设置管头11,所述密封圈4固定在主体1内并与管头11连通,密封圈4背离管头11的一端凸出主体1背离管头11的一面;所述隔离薄膜3固定在主体1上并与密封圈4背离管头11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杆2包括铰接部21与卡接部22,卡接部22设置在铰接部21一端,铰接部21的另一端与主体1铰接;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卡接槽12,铰接部21和卡接槽12分别在管头11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卡接槽12用于与卡接部22进行卡扣配合,以使主体1对密封圈4施加轴向挤压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管头11为宝塔式管头,宝塔式管头与其他流体通道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铰接部21和卡接槽12绕管头11的轴线呈180°分布。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位于隔离薄膜3背离主体1的一侧并与主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以对隔离薄膜3进行保护。当两连杆无菌连接装置需要进行连接时,将保护盖拆离主体1即可。所述保护盖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所述卡接部22由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构成,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均设置至少一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221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222沿平行于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方向排布;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借助自身的弹性形变插入卡接槽12中,实现与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的卡扣配合;其中第一悬臂卡爪221用于抵紧在卡接槽12靠近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一侧,第二悬臂卡爪222用于抵紧在卡接槽12远离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221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222间隔排布,使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的抵触区域均匀分布在卡接槽12内,提高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卡扣配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卡爪221设置三个,第二悬臂卡爪222设置四个。
具体的,卡接槽12长度方向垂直于管头11轴线,其与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抵触的槽壁为弧形,第一悬臂卡爪221和第二悬臂卡爪222与卡接槽12的抵触面卡接槽12槽壁形状匹配。卡接槽12内的弧形面能够引导第一悬臂卡爪221和第二悬臂卡爪222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卡接槽12与卡接部22的卡扣配合更加省力。
具体的,所述卡接槽12槽口处设置第一导向面14和第二导向面15,第一导向面14背离卡接槽12的侧边向靠近隔离薄膜3的方向倾斜或弯曲,第一导向面14背离卡接槽12的侧边向远离隔离薄膜3的方向倾斜或弯曲。第一导向面14和第二导向面15分别对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进行引导,以保证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顺利进入卡接槽12。
具体的,卡接槽12端部开设观察窗13,当两连杆无菌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时,随着第一悬臂卡爪221和第二悬臂卡爪222与卡接槽12接触面积的增加,主体1对密封圈4施加的轴向挤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操作者通过观察窗13观察卡接槽12与卡接部22的配合情况。
具体的,所述主体1上还设置有两个旋转轴16,所述铰接部2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11;两旋转轴16分别卡接于两个安装槽211,以实现铰接部21与主体1的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槽211靠近旋转轴16的一侧开设导向槽212,导向槽212沿安装槽211径向贯穿铰接部21;所述旋转轴16靠近安装槽211的一端设置倒斜角。所述导向槽212用于引导旋转轴16进入安装槽211,实现旋转轴16与安装槽211的卡接配合。旋转轴16上的倒斜角则能够帮助旋转轴16更顺利的进入导向槽212中。
具体的,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51和用于容纳定位凸起51的定位凹槽52,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分别在管头11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当一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所有定位凸起51全部插入另一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所有定位凹槽52中时,两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密封圈4对齐。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均设置两个,所有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间隔排列并绕管头11轴线分布。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包括拉环6,所述拉环6与隔离薄膜3固定连接,以便于使用者将隔离薄膜3从主体1上去除。
具体的,所述拉环6上设置有公扣61和用于与公扣61卡接的止口62,两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拉可通过公扣61与止口62的卡扣配合固定在一起。
所述密封圈4内侧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1,第一环形凹槽41的横截面中槽壁为圆弧形。当密封圈4受轴向挤压时,第一环形凹槽41能够限制密封圈4的内侧膨胀,减少密封圈4内流体系数即CV值的变化量。
具体的,所述密封圈4外侧设置第二环形凹槽42,第二环形凹槽42的横截面中槽壁为圆弧形,第一环形凹槽41的圆弧形槽壁中心线与第二环形凹槽42的圆弧形槽壁中心线共面。第一环形凹槽41与第二环形凹槽42相互配合,限制密封圈4内外两侧的膨胀,进一步减少密封圈4内CV值的变化量。
具体的,第一环形凹槽41的槽深大于或等于第二环形凹槽42的槽深,其中槽深指凹槽垂直于管头11轴线方向的深度,同时第一环形凹槽41的槽壁半径大于第二环形凹槽42的槽壁半径,以保证第二环形凹槽42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环形凹槽41横截面面积,使得密封圈4受到轴向压力时,密封圈4内外两侧的膨胀趋势相对平衡,进一步减少密封圈4内CV值的变化量。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菌对接器,包括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内部均设置流体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无菌流通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均采用上述连杆无菌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无菌连接系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无菌对接器,所述无菌对接器采用上述无菌对接器。
如图6-7所示,两个上述连杆无菌连接装置进行连接的步骤如下:
S1、提供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去除其保护盖,对两隔离薄膜3的两面均做无菌化处理,将两个管头11与需要进行无菌连接的容器或管道连接。
S2、将每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定位凸起51插入另一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定位凹槽52中,使得两隔离薄膜3背离其对应密封圈4的一侧相贴,同时使两密封圈4对齐。
S3、转动两连杆2,将每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卡接部22插入另一个连杆无菌连接装置的卡接槽12中进行卡扣配合,此时可通过观察窗13观测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的接触面积大小,在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的接触面积为达到最大时,抽出两隔离薄膜3,初步形成无菌流体通路。抽出两隔离薄膜3时,则可通过公扣61与止口62的配合将两拉环6连接在一起,实现两隔离薄膜3的同时去除。
S4、继续转动两连杆2,使卡接部22与卡接槽12的卡扣配合面积最大,加大主体1对密封圈4施加的轴向挤压力,加固无菌流体通路,提高无菌流体通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铰接部21的旋转与卡接部22卡接槽12的卡扣配合进行两连杆2无菌装置的连接,操作简单,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或设备大力按压。其次,本实施例为不分公母的设计,能够提高无菌连接效率。此外,本实施例还对密封圈4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凹槽的设计,降低了密封圈4内CV值的变化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连杆(2)、隔离薄膜(3)和密封圈(4);所述主体(1)上设置管头(11),所述密封圈(4)固定在主体(1)内并与管头(11)连通;所述隔离薄膜(3)固定在主体(1)上并与密封圈(4)背离管头(11)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杆(2)包括铰接部(21)与卡接部(22),卡接部(22)设置在铰接部(21)一端,铰接部(21)的另一端与主体(1)铰接;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卡接槽(12),铰接部(21)和卡接槽(12)分别在管头(11)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卡接槽(12)用于与卡接部(22)进行卡扣配合,以使主体(1)对密封圈(4)施加轴向挤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22)由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构成,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均设置至少一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221)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222)沿平行于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方向排布;第一悬臂卡爪(221)用于抵紧在卡接槽(12)靠近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一侧,第二悬臂卡爪(222)用于抵紧在卡接槽(12)远离铰接部(21)转动轴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均设置多个,所有第一悬臂卡爪(221)与所有第二悬臂卡爪(222)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接槽(12)长度方向垂直于管头(11)轴线,其与第一悬臂卡爪(221)与第二悬臂卡爪(222)抵触的槽壁为弧形,第一悬臂卡爪(221)和第二悬臂卡爪(222)与卡接槽(12)的抵触面卡接槽(12)槽壁形状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2)槽口处设置第一导向面(14)和第二导向面(15),第一导向面(14)背离卡接槽(12)的侧边向靠近隔离薄膜(3)的方向倾斜或弯曲,第一导向面(14)背离卡接槽(12)的侧边向远离隔离薄膜(3)的方向倾斜或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接槽(12)端部开设观察窗(1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还设置有两个旋转轴(16),所述铰接部(2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11);两旋转轴(16)分别卡接于两个安装槽(211),以实现铰接部(21)与主体(1)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1)靠近旋转轴(16)的一侧开设导向槽(212),导向槽(212)沿安装槽(211)径向贯穿铰接部(21);所述旋转轴(16)靠近安装槽(211)的一端设置倒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51)和用于容纳定位凸起(51)的定位凹槽(52),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定位凸起(51)和定位凹槽(52)分别在管头(11)轴线的两侧对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环(6),所述拉环(6)与隔离薄膜(3)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6)上设置有公扣(61)和用于与公扣(61)卡接的止口(62)。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内侧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1),所述密封圈(4)外侧设置第二环形凹槽(42),第一环形凹槽(41)和第二环形凹槽(42)的槽壁均为圆弧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凹槽(4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环形凹槽(42)的横截面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位于隔离薄膜(3)背离主体(1)的一侧并与主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
15.一种连杆无菌对接器,包括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内部均设置流体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无菌流通通道,其特征在于: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均采用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连杆无菌连接装置。
16.一种连杆无菌连接系统,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无菌对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对接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菌对接器。
CN202323079255.5U 2023-11-14 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Active CN22109785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7859U true CN221097859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1698A (en) Plastic pipe coupler with internal sealer
CN111061017B (zh)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AU2020383290B2 (en) Sealing structure
CN106979427B (zh) 一种快捷式管道连接器
CN221097859U (zh) 连杆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
CN214534947U (zh) 一种管道用连接机构
CN113028179A (zh) 家用电器管道对接防私拆装置、燃气灶及管道对接拆装方法
CN219045614U (zh) 一种医用连接器
CN217603452U (zh) 一种套管及具有该套管的水龙头
CN117537199A (zh) 连杆多级锁紧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
CN220540551U (zh) 一种无菌连接器
CN211951818U (zh)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
CN221004228U (zh) 一种耐高压防错型快速连接装置
CN216618935U (zh)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接头装置
CN218954313U (zh) 一种接头组件和管道接头
CN117287577A (zh) 轴向旋转锁紧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
CN218409054U (zh) 一种气动快速接头
CN210770880U (zh) 塑料快速连接器
CN205745792U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
CN210770881U (zh) 塑料快速连接器
CN21371222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泵用联轴器
CN215371507U (zh) 一种弯管接头
CN217422543U (zh) 一种抗拉伸软管连接器
CN219866830U (zh) 快插接头
CN219892569U (zh) 一种宝塔接头锁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