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3065U -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3065U
CN221073065U CN202322509346.1U CN202322509346U CN221073065U CN 221073065 U CN221073065 U CN 221073065U CN 202322509346 U CN202322509346 U CN 202322509346U CN 221073065 U CN221073065 U CN 221073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ressure plate
cement pressure
pouring belt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93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成
朱利平
江鹏飞
李建杰
时慧娟
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3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3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存在安装不方面,施工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泥压力板,水泥压力板压覆抵靠在后浇带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的左右宽度;水泥压力板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的部分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与后浇带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水泥压力板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两个止水条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水泥压力板上穿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锚杆,且锚杆的前端预埋插入后浇带内。

Description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背景技术
在楼体施工时,为防止主楼周边由于沉降原因产生裂缝,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需要等待主体结构封顶,沉降稳定后才可进行封堵浇筑。然而为了方便工序穿插,节省施工工期,大多数项目在外墙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前,既要进行地下室外墙回填土,因此提前将后浇带位置封闭并进行防水施工至关重要。
目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板和砖砌封堵两种方法,然而,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存在混凝土预制板吊装不便,混凝土预制板之间在接茬处容易产生渗漏隐患;采用砖砌封堵又需搭设脚手架,施工复杂且施工工期长,人工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存在安装不方面,施工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包括水泥压力板,水泥压力板压覆抵靠在后浇带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的左右宽度;
水泥压力板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的部分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朝向后浇带一侧,且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与后浇带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
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后端延伸至水泥压力板的后方;
水泥压力板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两个止水条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
水泥压力板上穿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锚杆,锚杆的前端穿出水泥压力板,且锚杆的前端预埋插入后浇带内。
优选的,水泥压力板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预留孔,锚杆为丝杆结构,锚杆活动穿设在预留孔内;
锚杆的前端穿出预留孔并预埋在后浇带内,锚杆的后端穿出预留孔,且锚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母,第一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预留孔的内径。
优选的,后浇带内设有纵筋,锚杆的后端与纵筋固定连接。
优选的,锚杆的后端设有加长杆件,加长杆件与锚杆形成T字形杆结构,加长杆件与锚杆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的前侧。
优选的,加长杆件包括前后通脱的套筒和固定设套筒左右两侧的加长杆,套筒活动套设在锚杆上,加长杆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的前侧;
锚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母,第二限位螺母用以防止套筒从锚杆的前端脱出。
优选的,水泥压力板的后侧设有加固板,加固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加固板上设有多个与预留孔一一前后对应的螺孔,锚杆的前端从加固板的螺孔内穿出;
第一限位螺母用以将加固板固定在水泥压力板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后浇带封堵组件采用水泥压力板作为封堵模板,水泥压力板更轻质高强,承压力更高。
(2)本后浇带封堵组件轻质简便,采用人工即可安装固定,施工便捷,省时省力,而且成本比较低廉。
(3)本后浇带封堵组件将防水材料和封堵模板组合安装到一起,并在内侧设置止水条,此方法能有效避免后期防水渗漏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使用时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水泥压力板及其上各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水泥压力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加长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压力板,101、预留孔,102、直角三角棱柱结构,2、止水条,3、防水卷材,4、后浇带,5、纵筋,6、锚杆,7、第一限位螺母,8、加固板,9、套筒,11、加长杆,11、第二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水泥压力板1,水泥压力板1压覆抵靠在后浇带4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4的左右宽度。
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4的部分(大约10cm左右的长度)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朝向后浇带4一侧,且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与后浇带4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
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3,防水卷材3的后端延伸至水泥压力板1的后方。
水泥压力板1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2,两个止水条2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3固定连接。
水泥压力板1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预留孔101,预留孔101内穿设有锚杆6,锚杆6为丝杆结构。
锚杆6的前端穿出预留孔101并预埋在后浇带4内,锚杆6的后端穿出预留孔101,且锚杆6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母7,第一限位螺母7的直径大于预留孔101的内径。
为了避免锚杆6在安装时与纵筋5距离过远,难以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锚杆6的后端设有加长杆件,加长杆件与锚杆6形成T字形杆结构,加长杆件与锚杆6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具体的,为了便于安装,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长杆件包括前后通脱的套筒9和固定设套筒9左右两侧的加长杆10,套筒9活动套设在锚杆6上,加长杆10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锚杆6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母11,第二限位螺母11用以防止套筒9从锚杆6的前端脱出。
为了提高水泥压力板1在预留孔101处的抗裂强度,如图1和图2所示,水泥压力板1的后侧设有加固板8,加固板8沿上下方向延伸,加固板8上设有多个与预留孔101一一前后对应的螺孔,锚杆6的前端从加固板8的螺孔内穿出;第一限位螺母7用以将加固板8固定在水泥压力板1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水泥压力板1加工:根据外墙后浇带高宽制作水泥压力板,水泥压力板1的预制高度同墙高,水泥压力板1两侧宽度各多出后浇带两端10cm长,且这10cm均加工成三角斜面。
第二步,防水卷材3粘贴:如图1和图2所示,提前将防水卷材粘贴至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两外侧,卷材两侧各多出压力板两端各20cm。
第三步,止水条2设置:在水泥压力板1后侧两端设置止水条2,止水条2宽度为10cm,止水条2的高度同水泥压力板1高度。
第四步,测量放线:在外墙的后浇带4的左右两侧各往外延伸10cm,即为水泥压力板1两端,将水泥压力板1的两端进行弹线定位,方便安装。
第五步,水泥压力板1的安装:因水泥压力板更轻质,采用人工即可安装固定,根据弹线位置放置水泥压力板;
第六步,在预留孔101内穿上锚杆6,在锚杆6的后端安装加长杆件,并用第二限位螺母11使加长杆10抵靠在锚杆6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然后将加长杆10与纵筋5绑扎固定或焊接固定;保证压力板安装后不发生偏位现象,并检查压力板内侧两端的止水条是否偏位,若偏位应及时调整;
在水泥压力板1的后方安装加固板8,并用第一限位螺母7将加固板8固定,所有的锚杆6通过加固板8连为一体,提高整体强度,降低预留孔101出的开裂风险。
第七步,防水卷材搭接:将水泥压力板两端伸出的20cm宽防水卷材与后浇带两侧的外墙防水卷材进行搭接。
第八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及回填土的施工。
实施例2: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本实施例中,不在设置第二限位螺母11,套筒9与锚杆6直接焊接固定连接。安装时,先安装套筒9与锚杆6,再安装水泥压力板1。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本实施例中,不在设置加长杆件,锚杆6与邻近的纵筋5直接绑扎固定或焊接固定连接。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受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压力板(1),水泥压力板(1)压覆抵靠在后浇带(4)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4)的左右宽度;
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4)的部分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朝向后浇带(4)一侧,且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与后浇带(4)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
直角角三角棱柱结构(102)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3),防水卷材(3)的后端延伸至水泥压力板(1)的后方;
水泥压力板(1)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2),两个止水条(2)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3)固定连接
水泥压力板(1)上穿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锚杆(6),锚杆(6)的前端穿出水泥压力板(1),且锚杆(6)的前端预埋插入后浇带(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水泥压力板(1)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预留孔(101),锚杆(6)为丝杆结构,锚杆(6)活动穿设在预留孔(101)内;
锚杆(6)的前端穿出预留孔(101)并预埋在后浇带(4)内,锚杆(6)的后端穿出预留孔(101),且锚杆(6)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母(7),第一限位螺母(7)的直径大于预留孔(101)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后浇带(4)内设有纵筋(5),锚杆(6)的后端与纵筋(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锚杆(6)的后端设有加长杆件,加长杆件与锚杆(6)形成T字形杆结构,加长杆件与锚杆(6)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加长杆件包括前后通脱的套筒(9)和固定设套筒(9)左右两侧的加长杆(10),套筒(9)活动套设在锚杆(6)上,加长杆(10)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锚杆(6)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母(11),第二限位螺母(11)用以防止套筒(9)从锚杆(6)的前端脱出。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水泥压力板(1)的后侧设有加固板(8),加固板(8)沿上下方向延伸,加固板(8)上设有多个与预留孔(101)一一前后对应的螺孔,锚杆(6)的前端从加固板(8)的螺孔内穿出;
第一限位螺母(7)用以将加固板(8)固定在水泥压力板(1)的后侧。
CN202322509346.1U 2023-09-15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Active CN221073065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3065U true CN221073065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07286U (zh) 清水混凝土墙模板体系
CN102352630A (zh) 全螺纹纤维树脂杆体土钉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30011A (zh) 一种用于变形缝处双剪力墙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76588U (zh) 一种用于变形缝处双剪力墙的模板加固体系
CN221073065U (zh)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CN212224604U (zh) 一种用于外墙脚手架与墙体结构连接的连墙组件
CN211257093U (zh) 地下现浇结构外墙后浇带模板预支设装置
CN212428042U (zh) 一种脚手架与建筑楼体连接固定结构
CN209799022U (zh) 一种半圆形螺栓卡环组件
CN111236647A (zh) 一种构造柱斜向对拉螺栓及其固定模板的施工方法
CN21678722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封堵钢板结构
JP4421123B2 (ja) 構造物の地下外壁の構築方法
CN202227350U (zh) 全螺纹纤维树脂杆体土钉墙
CN210316641U (zh) 一种可调式电梯洞口防护门加固装置
CN208280964U (zh) 一种钢模台车锯齿形端头模板装置
CN210288159U (zh) 分割式预制混凝土涵洞的拼接构造
CN112609736A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剪力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CN212176093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连接构造
CN106639099A (zh) 植物纤维型保温免拆模板支模体系表面平整度控制方法
CN208105280U (zh) 一种可施加预应力的成套锚固系统
CN111910794A (zh) 一种应用软索连接的预制墙体结构
CN218970262U (zh) 一种用于固定外架连墙件的预埋件
CN110173113A (zh) 一种临墙吊洞施工结构和方法
CN212508339U (zh) 一种大跨度隧道衬砌组件
CN110512868A (zh) 无孔浇筑模板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