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5410U -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5410U
CN221045410U CN202322791726.9U CN202322791726U CN221045410U CN 221045410 U CN221045410 U CN 221045410U CN 202322791726 U CN202322791726 U CN 202322791726U CN 221045410 U CN221045410 U CN 221045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sea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17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涛
张小华
王尧
葛俊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peng New District Nan'ao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peng New District Nan'ao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peng New District Nan'ao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peng New District Nan'ao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27917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5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5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5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右侧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坐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位于所述坐板前端的扶手板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丝杠;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通过设置支撑柱、升降丝杠和螺纹套可以对坐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移动丝杠、限位杆和移动块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调节过程简单便捷,使得仪器能够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从而有效提升了仪器的适用性,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且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促进患者恢复故需要一种训练仪器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申请号CN201921042137.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和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所述可伸缩调节杆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通过在康复训练装置的座椅上设置防护装置,包括弹性安全带、大端头紧固螺钉、尖头紧固螺钉、L型带卡和强磁铁,利用弹性安全带下端的L型带卡上设置有强磁铁可以将弹性安全带通过磁力吸附的作用与座椅板连接,弹性安全带可以将康复训练者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使用的舒适性。
上述申请中的座椅底板和座椅靠背结构固定,由于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存在差异使得仪器不便于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导致仪器的适用范围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推出了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旨在解决仪器不便于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右侧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坐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位于所述坐板前端的扶手板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丝杠,位于所述坐板后端的扶手板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移动丝杠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靠背右侧之间为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座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变向轮,所述底座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容纳块,所述第一容纳块左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容纳块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表面位于第一弹簧上方滑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与变向轮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底端位于变向轮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容纳块,所述第二容纳块前后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容纳块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杆表面位于第二弹簧上方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绳远离踏板的一端与拉杆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容纳块、第二容纳块和拉绳使得手部的康复训练和腿部的康复训练之间存在联动性,保证使用者在训练时能够及时获取力度反馈,避免因力度过大而造成二次伤害。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踏板顶端开设有脚部放置槽,拉杆前后两端套设有软垫,所述拉杆表面位于两个软垫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通过设置脚部放置槽可以防止在训练时使用者的脚部从踏板顶端滑落,通过设置限位圈可以对拉绳进行限位,通过设置软垫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部在长时间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酸痛。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位于所述坐板前端的扶手板顶端设置有调节面板,所述靠背左侧设置有安全带,所述底座顶端位于支撑柱右侧固定连接有置物箱,所述底座底端与脚部放置槽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通过设置调节面板可以对仪器各个部件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安全带可以将使用者牢牢地固定在仪器上,通过设置置物箱可以存放使用者的随身物品,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增大脚部与脚部放置槽之间、仪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由上可知,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右侧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坐板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位于所述坐板前端的扶手板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丝杠,位于所述坐板后端的扶手板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移动丝杠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靠背右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通过设置支撑柱、升降丝杠和螺纹套可以对坐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移动丝杠、限位杆和移动块可以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调节过程简单便捷,使得仪器能够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从而有效提升了仪器的适用性,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的第二容纳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升降丝杠;4、螺纹套;5、坐板;6、靠背;7、扶手板;8、移动丝杠;9、限位杆;10、移动块;11、连接杆;12、连接块;13、支撑架;14、变向轮;15、第一容纳块;16、第一滑槽;17、第一滑杆;18、第一弹簧;19、踏板;20、拉绳;21、脚部放置槽;22、第二容纳块;23、第二滑槽;24、第二滑杆;25、第二弹簧;26、滑块;27、拉杆;28、调节面板;29、安全带;30、防滑垫;31、置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标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主要应用于仪器不便于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场景。
参照图1-图2,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3,升降丝杠3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螺纹套4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5,坐板5右侧转动连接有靠背6,坐板5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7,位于坐板5前端的扶手板7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丝杠8,位于坐板5后端的扶手板7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移动丝杠8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1,连接杆11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与靠背6右侧之间为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电机驱动升降丝杠3转动,通过升降丝杠3的转动使得螺纹套4相应地在支撑柱2内上下移动,即可对坐板5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电机驱动扶手板7内部的移动丝杠8转动,通过移动丝杠8的转动可以带动其表面的移动块10活动,通过限位杆9可以对移动块10的活动进行限制使得移动块10可以沿着移动丝杠8左右移动,通过移动块10的移动使得连接杆11可以围绕移动块10的顶端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11的转动可以带动连接块12上下移动使得靠背6能够围绕坐板5转动,即可对靠背6的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调节过程简单便捷,使得仪器能够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从而有效提升了仪器的适用性,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方案中,考虑到在进行训练时如果采用电力驱动仪器使得康复初期的使用者在使用时无法及时获取力度反馈,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具体操作如下:
参照图1-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变向轮14,底座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容纳块15,第一容纳块15左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6,第一容纳块15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7,第一滑杆17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8,第一滑杆17表面位于第一弹簧18上方滑动连接有踏板19,踏板19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绳20,拉绳20与变向轮14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支撑架13底端位于变向轮1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容纳块22,第二容纳块22前后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3,第二容纳块22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4,第二滑杆24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25,第二滑杆24表面位于第二弹簧25上方滑动连接有滑块26,滑块26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7,拉绳20远离踏板19的一端与拉杆27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支撑架13可以对变向轮14和第二容纳块22进行固定,当使用者需要对腿部进行训练时,将双脚放置在踏板19上,同时通过用手握住拉杆27并向下对其进行拉动可以带动变向轮14顶端的拉绳20向上移动,通过拉绳20的移动可以带动踏板19在第一容纳块15左侧的第一滑槽16内部的第一滑杆17表面向上滑动,此时由于受到踏板19的拉力第一弹簧18将会伸展,即可完成一次腿部的抬起运动,然后再手动松力,由于失去踏板19的拉力第一弹簧18将会复位并带动踏板19在第一滑杆17的表面向下滑动,即可将腿部放下,就这样循环使用即可完成对腿部的康复训练,当使用者需要对手部进行训练时,用手握住拉杆27,同时将双脚放置在踏板19上并向下对其进行踩动可以带动变向轮14顶端的拉绳20向下移动,通过拉绳20的移动可以带动拉杆27在第二容纳块22前后两端的第二滑槽23内向上滑动,通过拉杆27的滑动可以带动滑块26在第二滑杆24表面向上滑动,此时由于受到滑块26的拉力第二弹簧25将会伸展,即可完成一次手部的抬起运动,然后再手动松力,由于失去滑块26的拉力第二弹簧25将会复位并带动滑块26在第二滑杆24表面向下滑动,通过滑块26的滑动可以带动拉杆27在第二滑槽23内向下滑动,即可将手部放下,就这样循环使用即可完成对手部的康复训练,这种设计使得手部的康复训练和腿部的康复训练之间存在联动性,保证使用者在训练时能够及时获取力度反馈,避免因力度过大而造成二次伤害。
在上述方案中,考虑到在训练时使用者的脚部容易从踏板19顶端滑落,导致对脚部造成损伤,拉绳20容易在拉杆27表面滑动,使用者的手部在长时间训练的过程中容易酸痛,具体操作如下:
参照图1和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踏板19顶端开设有脚部放置槽21,拉杆27前后两端套设有软垫,拉杆27表面位于两个软垫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本实施例:使用者通过将脚部伸进脚部放置槽21可以防止在训练时使用者的脚部从踏板19顶端滑落,有效提升了仪器的安全性,通过限位圈可以对拉绳20进行限位,防止拉绳20在拉杆27表面滑动,通过软垫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部在长时间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酸痛,有利于提升抓握拉杆27的舒适度。
在上述方案中,考虑到使用者可能会携带物品,使用者在训练时可能会从仪器上摔倒,仪器在训练时容易晃动,甚至发生倾倒并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具体操作如下:
参照图1-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坐板5前端的扶手板7顶端设置有调节面板28,靠背6左侧设置有安全带29,底座1顶端位于支撑柱2右侧固定连接有置物箱31,底座1底端与脚部放置槽2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0;
本实施例:通过调节面板28可以对仪器各个部件进行控制,调节面板28上设置有扬声器和耳机孔使得使用者在训练时可以播放音乐,极大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调节面板28上还设置有呼叫铃,使用者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呼叫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安全带29可以将使用者牢牢地固定在仪器上,防止使用者在训练时因意外而摔倒,有效提高了仪器的安全性,通过置物箱31可以存放使用者的随身物品,通过防滑垫30可以增大脚部与脚部放置槽21之间、仪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升了仪器在放置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电机驱动升降丝杠3转动,通过升降丝杠3的转动使得螺纹套4相应地在支撑柱2内上下移动,即可对坐板5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电机驱动扶手板7内部的移动丝杠8转动,通过移动丝杠8的转动带动其表面的移动块10活动,通过限位杆9可以对移动块10的活动进行限制使得移动块10沿着移动丝杠8左右移动,通过移动块10的移动使得连接杆11围绕移动块10的顶端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11的转动带动连接块12上下移动使得靠背6围绕坐板5转动,即可对靠背6的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调节过程简单便捷,使得仪器能够针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从而有效提升了仪器的适用性,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杠(3),所述升降丝杠(3)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顶端固定连接有坐板(5),所述坐板(5)右侧转动连接有靠背(6),所述坐板(5)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板(7),位于所述坐板(5)前端的扶手板(7)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丝杠(8),位于所述坐板(5)后端的扶手板(7)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移动丝杠(8)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与靠背(6)右侧之间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变向轮(14),所述底座(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容纳块(15),所述第一容纳块(15)左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容纳块(15)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7),所述第一滑杆(17)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滑杆(17)表面位于第一弹簧(18)上方滑动连接有踏板(19),所述踏板(19)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绳(20),所述拉绳(20)与变向轮(14)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9)顶端开设有脚部放置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底端位于变向轮(1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容纳块(22),所述第二容纳块(22)前后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容纳块(22)上下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4),所述第二滑杆(24)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滑杆(24)表面位于第二弹簧(25)上方滑动连接有滑块(26),所述滑块(26)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7),所述拉绳(20)远离踏板(19)的一端与拉杆(27)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7)前后两端套设有软垫,所述拉杆(27)表面位于两个软垫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所述坐板(5)前端的扶手板(7)顶端设置有调节面板(28),所述靠背(6)左侧设置有安全带(29),所述底座(1)顶端位于支撑柱(2)右侧固定连接有置物箱(3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与脚部放置槽(2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0)。
CN202322791726.9U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Active CN221045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726.9U CN221045410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726.9U CN221045410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5410U true CN221045410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1726.9U Active CN221045410U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5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21019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设备
CN210020194U (zh) 一种手臂伸展式康复设备
JPWO2003082410A1 (ja) 運動補助具
CN106236422B (zh) 一种站立康复轮椅车
CN111632339B (zh) 一种康复科腿腰肩联动训练装置
CN205759430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椅
CN110876662B (zh) 一种方便起身的轮椅及使用方法
CN110169896A (zh) 孕妇助行装置
CN112618253A (zh) 一种上下肢体同步康复训练装置
CN210384707U (zh) 一种老年人康复用的锻炼装置
CN208274929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装置
CN221045410U (zh) 一种康复使用的训练仪器
CN216777841U (zh) 一种用于舞蹈下腰学习的辅助装置
CN205412082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健身按摩椅
CN213851870U (zh)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CN203458746U (zh) 腰背肌功能训练辅助器
CN112353626A (zh) 一种垂直律动训练器
CN218106672U (zh) 一种健美操用腿部拉伸装置
CN115591193B (zh)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妇产科临盆前胯部锻炼器
CN211435016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健美操训练装置
CN215960960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拉筋器
CN220877656U (zh) 一种胫骨前肌训练器材
CN108785014A (zh) 一种骨科病患手足锻炼康复设备
CN211096874U (zh) 一种音乐心理治疗放松椅
CN114246763B (zh) 一种脊椎神经损伤康复用行走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