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3778U -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3778U
CN221033778U CN202322904826.8U CN202322904826U CN221033778U CN 221033778 U CN221033778 U CN 221033778U CN 202322904826 U CN202322904826 U CN 202322904826U CN 221033778 U CN221033778 U CN 221033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liding
buffer
movable
buf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48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红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x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x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x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x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48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3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3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3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包括底座单元、第一缓冲单元、两支撑单元、活动单元、第二缓冲单元、放置单元和两第三缓冲单元,底座单元设置于水平面;第一缓冲单元设置于底座单元的内部;两支撑单元对称地设置于第一缓冲单元的上部,两支撑单元的底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单元滑动连接;活动单元的底端分别与两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其优点在于,利用第一缓冲单元和第二缓冲单元之间的配合使用,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竖直方向产生的震动;利用第三缓冲单元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制冷机与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设计和建造制冷装置,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冷量来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在低温下进行产品的性能试验和科学研究试验;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某些冷却过程,或者进行空气调节。物品在冷却或冻结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制冷装置的围护结构在使用时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保持制冷装置中的低温条件,就必须装设制冷机,以便连续不断地移去这些热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或干冰的升华吸收这些热量。
在制冷设备使用时为了避免制冷设备底部的磨损,以及提高制冷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在其底部安装缓冲减震组件,以对制冷设备进行缓冲,但往往是对制冷设备一个方向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影响缓冲效果,当制冷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依然会造成磨损。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制冷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依然会造成磨损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制冷设备震动幅度较大时,依然会造成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组件,用于对制冷设备进行缓冲,包括:
底座单元,所述底座单元设置于水平面;
第一缓冲单元,所述第一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
两支撑单元,两所述支撑单元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的上部,两所述支撑单元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滑动连接;
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的底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单元的顶端连接;
第二缓冲单元,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连接;
放置单元,所述放置单元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的上方,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
至少一第三缓冲单元,所述第三缓冲单元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活动单元、所述放置单元连接;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沿所述第三缓冲单元水平移动,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相背运动,以及,在所述放置单元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相向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向下运动,以及,在所述放置单元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向上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包括:
底座元件,所述底座元件设置于水平面,所述底座元件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
基座元件,所述基座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底端连接;
若干第一滑动元件,若干所述第一滑动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元件的两侧,并与所述底座单元连接;
若干第二滑动元件,若干所述第二滑动元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元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元件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单元的底端连接;
若干第一弹性元件,若干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分别套设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元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带动两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第一滑动元件挤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第三滑动元件,所述第三滑动元件贯穿所述基座元件设置,并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的底端滑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与所述活动单元之间;
第一支架元件,所述第一支架元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架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连接;
至少一第二支架元件,所述第二支架元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架元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单元包括:
活动元件,所述活动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上方,所述活动元件的底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单元、所述第二缓冲单元连接,所述活动元件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第三缓冲单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
第四滑动元件,所述第四滑动元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的底端连接;
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四滑动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的底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元件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挤压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单元还包括:
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元件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底座单元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四滑动元件的运动范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单元包括:
放置元件,所述放置元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的上方,所述放置元件的底端与至少一所述第三缓冲单元连接,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单元包括:
第五滑动元件,所述第五滑动元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活动单元连接;
第六滑动元件,所述第六滑动元件与所述第五滑动元件滑动连接,所述第六滑动元件的顶端与所述放置单元连接;
两第三弹性元件,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五滑动元件的两端,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单元连接,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滑动元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第六滑动元件沿所述第五滑动元件挤压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以使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产生形变,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缓冲组件;
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设置于所述缓冲组件的所述放置单元的顶端,并与所述放置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利用第一缓冲单元和第二缓冲单元之间的配合使用,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竖直方向产生的震动;利用第三缓冲单元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利用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第三缓冲单元配合使用减少了制冷设备因震动产生的磨损,以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缓冲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置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缓冲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缓冲组件;
110、底座单元;111、底座元件;
120、第一缓冲单元;121、基座元件;122、第一滑动元件;123、第二滑动元件;124、第一弹性元件;125、第三滑动元件;
130、支撑单元;131、支撑元件;132、第一支架元件;133、第二支架元件;
140、活动单元;141、活动元件;
150、第二缓冲单元;151、第四滑动元件;152、第二弹性元件;153、限位元件;
160、放置单元;161、放置元件;
170、第三缓冲单元;171、第五滑动元件;172、第六滑动元件;173、第三弹性元件;
200、制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缓冲组件100,用于对制冷设备进行缓冲,包括底座单元110、第一缓冲单元120、两支撑单元130、活动单元140、第二缓冲单元150、放置单元160和至少一第三缓冲单元170。其中,底座单元110设置于水平面;第一缓冲单元120设置于底座单元110的内部;两支撑单元130对称地设置于第一缓冲单元120的上部,两支撑单元130的底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活动单元140的底端分别与两支撑单元130的顶端连接;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第二缓冲单元150的顶端与活动单元140连接;放置单元160设置于活动单元140的上方,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第三缓冲单元170设置于活动单元140的内部,并分别与活动单元140、放置单元160连接。
其中,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放置单元160沿第三缓冲单元170水平移动,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支撑单元130沿第一缓冲单元120相背运动,以及,在放置单元160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支撑单元130沿第一缓冲单元120相向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活动单元140沿第二缓冲单元150向下运动,以及,在放置单元160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活动单元140沿第二缓冲单元150向上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具体地,通过第一缓冲单元120、第二缓冲单元150对放置单元160受到的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第三缓冲单元170对放置单元160受到的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缓冲单元170为若干个。若干第三缓冲单元170对称地设置于底座单元110的内部,并分别与活动单元140、放置单元160连接。
如图3所示,底座单元110包括底座元件111。其中,底座元件111设置于水平面,底座元件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单元120。
底座元件111的截面呈U形。具体地,底座元件111包括第一横板和两第一竖板。其中,第一横板设置于水平面;两第一竖板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横板的顶端,并分别与第一横板、第一缓冲单元120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第一竖板垂直于第一横板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元件11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元件111为固定架。
如图4所示,第一缓冲单元120包括基座元件121、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若干第二滑动元件123、若干第一弹性元件124和第三滑动元件125。其中,基座元件121设置于底座单元110的内部,并与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连接;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对称地设置于基座元件121的两侧,并分别与底座单元110连接;若干第二滑动元件12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动元件12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顶端与对应的支撑单元130的底端连接;若干第一弹性元件124分别套设对应的第一滑动元件122,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一端与底座单元110连接,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滑动元件123连接,用于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放置单元160带动两支撑单元130沿第一滑动元件122挤压第一弹性元件124,以使第一弹性元件124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第三滑动元件125贯穿基座元件121设置,并与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滑动连接。
具体地,基座元件121设置于底座元件111的内部;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与底座元件111连接;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一端与底座元件111连接。
更具体地,第一滑动元件122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竖板连接;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竖板连接。
基座元件121的截面呈矩形。
基座元件121的尺寸与底座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基座元件121的尺寸与第一横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基座元件121的径向尺寸(如长度、宽度)小于第一横板的径向尺寸(如长度、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元件12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元件121为固定板。
第一滑动元件122的截面呈圆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腰圆形等。
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尺寸与底座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尺寸与第一竖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第一竖板的长度/高度。
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尺寸与基座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基座元件121的长度/高度。
一般地,至少一第一滑动元件122设置于基座元件121的一侧,至少一第一滑动元件122设置于基座元件121的另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元件121的一侧设置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沿基座元件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基座元件121的另一侧设置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沿基座元件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元件121的一侧设置有两第一滑动元件122,在基座元件1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两第一滑动元件122。其中,基座元件121的两侧的第一滑动元件122相对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元件122分别与底座元件111、基座元件12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元件12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元件122为第一滑杆。
第二滑动元件123呈中空柱。具体地,第二滑动元件123包括第一活动块和第一通孔。其中,第一活动块的顶端与对应的支撑单元130的底端连接;第一通孔贯穿于第一活动块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滑动元件122滑动连接。
第一活动块的尺寸与基座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第一活动块的长度小于基座元件121的长度,第一活动块的宽度小于基座元件121的宽度,第一活动块的高度不小于基座元件121的高度。
第一通孔的尺寸与第一活动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第一活动块的长度/高度,第一通孔的深度等于第一活动块的宽度。
第一通孔的尺寸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等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第一通孔的深度小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轴向尺寸。
第二滑动元件123的数量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二滑动元件123的数量等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数量。即每一第一滑动元件122设置一第二滑动元件123。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元件1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元件123为第一滑动块。
第一弹性元件124的数量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一弹性元件124的数量等于第一滑动元件122的数量。即每一第一滑动元件122套设一第一弹性元件124。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24分别与底座元件111、第二滑动元件123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24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24为第一弹簧。
第三滑动元件125的截面呈圆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腰圆形等。
第三滑动元件125的尺寸与基座元件12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滑动元件125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基座元件121的长度/宽度,第三滑动元件125的深度等于基座元件121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动元件125为滑动孔。
如图5所述,支撑单元130包括支撑元件131、第一支架元件132和至少一第二支架元件133。其中,支撑元件131设置于第一缓冲单元120与活动单元140之间;第一支架元件132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元件131的顶端,第一支架元件132的顶端与活动单元140连接;第二支架元件133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元件131的底端,第二支架元件133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单元120连接。
具体地,第二支架元件133的底端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顶端连接。
支撑元件131包括顶板、连接板、至少一底板。其中,顶板的顶端与第一支架元件132转动连接;连接板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连接;底板设置于连接板的底端,底板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连接,底板的底端与第二支架元件133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垂直于连接板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为若干个。若干底板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元件13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元件131为固定架。
第一支架元件132的截面呈U形。具体地,第一支架元件132包括第二横板和两第二竖板。其中,第二横板的顶端与活动单元140连接;两第二竖板对称地设置于第二横板的底端,并与顶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第二竖板垂直于第二横板设置。
第一支架元件132的尺寸与支撑元件13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竖板的尺寸与顶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两第二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顶板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元件132与支撑元件131不分离转动连接。例如,第一支架元件132与支撑元件131通过轴承座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元件13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元件132为第一活动支架。
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截面呈U形。具体地,第二支架元件133包括第三横板和两第三竖板。其中,第三横板的底端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顶端连接;两第三竖板对称地设置于第三横板的顶端,并与底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第三竖板垂直于第三横板设置。
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数量与底板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数量等于底板的数量,即第二支架元件133与底板一一对应。
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数量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两支撑单元130的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数量等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数量,即一支撑单元130的第二支架元件133的数量为第二滑动元件123的数量的1/2。
第二支架元件133的尺寸与支撑元件13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竖板的尺寸与底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两第三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底板的厚度。
第二支架元件133的尺寸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横板的尺寸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第三横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宽度,第三横板的宽度不小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长度,第三横板的高度小于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元件133与支撑元件131不分离转动连接。例如,第二支架元件133与支撑元件131通过轴承座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元件133与第二滑动元件123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元件13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元件133为第二活动支架。
如图6所示,活动单元140包括活动元件141。其中,活动元件141设置于底座单元110的上方,活动元件141的底端分别与两支撑单元130、第二缓冲单元150连接,活动元件14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三缓冲单元170。
具体地,活动元件141设置于底座元件111的上方,活动元件141的底端与第一支架元件132连接。
活动元件141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结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元件141的截面为矩形。
活动元件141的尺寸与底座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活动元件141的尺寸与第一横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长度不大于第一横板的长度,活动元件141的外侧宽度不大于第一横板的宽度。
活动元件141的尺寸与第一支架元件132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活动元件141的尺寸与第二横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长度大于第二横板的长度,活动元件141的外侧宽度大于第二横板的宽度,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高度大于第二横板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元件141与第一支架元件132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元件14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元件141为活动板。
如图7所示,第二缓冲单元150包括第四滑动元件151和第二弹性元件152。其中,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第四滑动元件151的顶端与活动单元140的底端连接;第二弹性元件152套设于第四滑动元件151,第二弹性元件152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单元120连接,第二弹性元件152的顶端与活动单元140的底端连接,用于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放置单元160带动第四滑动元件151沿第一缓冲单元120挤压第二弹性元件152,以使第二弹性元件152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具体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底端与第三滑动元件125滑动连接,第四滑动元件151的顶端与活动元件141的顶端连接;第二弹性元件152的底端与基座元件121连接,第二弹性元件152的顶端与活动元件141的底端连接。
第四滑动元件151的截面呈圆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腰圆形等。
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尺寸与第三滑动元件125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等于第三滑动元件125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第四滑动元件151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三滑动元件125的深度。
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尺寸与活动元件14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直径小于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长度/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滑动元件151与活动元件14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滑动元件15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滑动元件151为第二滑杆。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52分别与活动元件141、基座元件12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5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52为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单元150还包括限位元件153。其中,限位元件153设置于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底端,并位于底座单元110与第一缓冲单元120之间,用于限制第四滑动元件151的运动范围。
具体地,限位元件153位于底座元件111与基座元件121之间。
限位元件153的截面呈圆形、矩形等。
限位元件153的尺寸与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限位元件153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大于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径向尺寸(如直径),限位元件153的轴向尺寸小于第四滑动元件151的轴向尺寸。
限位元件153的尺寸与底座元件11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限位元件153的尺寸与第一横板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限位元件153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第一横板的长度/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元件153与第四滑动元件15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元件15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元件153为限位块。
如图8所示,放置单元160包括放置元件161。其中,放置元件161设置于活动单元140的上方,放置元件161的底端与至少一第三缓冲单元170连接,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
具体地,放置元件161设置于活动元件141的上方。
放置元件161的尺寸与活动元件14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放置元件161的长度不小于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长度,放置元件161的宽度不小于活动元件141的外侧宽度,放置元件161的高度不大于活动元件141的外侧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元件16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元件161为放置板。
如图9所示,第三缓冲单元170包括第五滑动元件171、第六滑动元件172和两第三弹性元件173。其中,第五滑动元件171设置于活动单元140的内部,并与活动单元140连接;第六滑动元件172与第五滑动元件171滑动连接,第六滑动元件172的顶端与放置单元160连接;两第三弹性元件173分别套设于第五滑动元件171的两端,两第三弹性元件173的一端与活动单元140连接,两第三弹性元件173的另一端与第六滑动元件172连接,用于在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第六滑动元件172沿第五滑动元件171挤压第三弹性元件173,以使第三弹性元件173产生形变,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具体地,第五滑动元件171设置于活动元件141的内部,并与活动元件141连接;第六滑动元件172的顶端与放置元件161连接;第三弹性元件173的一端与活动元件141连接。
第五滑动元件171的截面呈圆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腰圆形等。
第五滑动元件171的尺寸与活动元件14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五滑动元件171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活动元件141的内侧宽度/高度,第五滑动元件171的轴向尺寸等于活动元件141的内侧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滑动元件171与活动元件14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滑动元件17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滑动元件171为第三滑杆。
第六滑动元件172呈中空矩形柱。具体地,第六滑动元件172包括第二活动块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二活动块的顶端与放置元件161连接;第二通孔贯穿于第二活动块设置,并与第五滑动元件171滑动连接。
第二活动块的尺寸与放置元件161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第二活动块的长度小于放置元件161的长度,第二活动块的宽度小于放置元件161的宽度,第二活动块的高度大于放置元件161的高度。
第二通孔的尺寸与第二活动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如直径)小于第二活动块的宽度/高度,第二通孔的深度等于第二活动块的长度。
第二通孔的尺寸与第五滑动元件171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等于第五滑动元件171的径向尺寸(如直径),第二通孔的深度小于第五滑动元件171的轴向尺寸。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滑动元件172与放置元件16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滑动元件17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滑动元件172为第二滑动块。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弹性元件173分别与第六滑动元件172、活动元件14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焊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弹性元件17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弹性元件173为第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对外界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外界竖直作用力下带动活动元件141向下移动,并向下挤压支撑元件131;
支撑元件131通过第二支架元件133带动第二滑动元件123沿第一滑动元件122移动,并挤压第一弹性元件124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活动元件141向下移动过程中,同时带动第四滑动元件151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二弹性元件152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二)对外界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外界水平作用力下,放置元件161通过第六滑动元件172沿第五滑动元件171水平移动,并挤压第三弹性元件173产生形变,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第一缓冲单元和第二缓冲单元之间的配合使用,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竖直方向产生的震动;利用第三缓冲单元对制冷设备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缓解了制冷设备水平方向产生的震动;利用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第三缓冲单元配合使用减少了制冷设备因震动产生的磨损,以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
如图10所示,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缓冲组件100和制冷设备200。其中,制冷设备200设置于缓冲组件100的放置单元160的顶端,并与放置单元160连接。
具体地,制冷设备200设置于放置元件161的顶端,并与放置元件161连接。
制冷设备200的尺寸与放置元件161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制冷设备200的长度不大于放置元件161的长度,制冷设备200的宽度不大于放置元件161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200与放置元件161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设备200的外壳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操作员将制冷设备200置于放置元件161的顶端,并通过外部螺栓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组件,用于对制冷设备进行缓冲,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单元(110),所述底座单元(110)设置于水平面;
第一缓冲单元(120),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110)的内部;
两支撑单元(130),两所述支撑单元(130)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的上部,两所述支撑单元(130)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
活动单元(140),所述活动单元(140)的底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单元(130)的顶端连接;
第二缓冲单元(150),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140)连接;
放置单元(160),所述放置单元(160)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上方,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
至少一第三缓冲单元(170),所述第三缓冲单元(170)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活动单元(140)、所述放置单元(160)连接;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160)沿所述第三缓冲单元(170)水平移动,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所述支撑单元(130)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相背运动,以及,在所述放置单元(160)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两所述支撑单元(130)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相向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其中,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活动单元(140)沿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向下运动,以及,在所述放置单元(160)未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活动单元(140)沿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向上运动,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单元(110)包括:
底座元件(111),所述底座元件(111)设置于水平面,所述底座元件(11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包括:
基座元件(121),所述基座元件(121)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110)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连接;
若干第一滑动元件(122),若干所述第一滑动元件(12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元件(121)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底座单元(110)连接;
若干第二滑动元件(123),若干所述第二滑动元件(12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元件(1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元件(123)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单元(130)的底端连接;
若干第一弹性元件(124),若干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24)分别套设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元件(12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单元(11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24)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元件(123)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160)带动两所述支撑单元(130)沿所述第一滑动元件(122)挤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24),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24)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第三滑动元件(125),所述第三滑动元件(125)贯穿所述基座元件(121)设置,并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的底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30)包括:
支撑元件(131),所述支撑元件(131)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与所述活动单元(140)之间;
第一支架元件(132),所述第一支架元件(132)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131)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架元件(132)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140)连接;
至少一第二支架元件(133),所述第二支架元件(133)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131)的底端,所述第二支架元件(133)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单元(140)包括:
活动元件(141),所述活动元件(141)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110)的上方,所述活动元件(141)的底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单元(130)、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连接,所述活动元件(14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第三缓冲单元(1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包括:
第四滑动元件(151),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底端连接;
第二弹性元件(15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52)套设于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5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52)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底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竖直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放置单元(160)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沿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挤压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52),以使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52)产生形变,以对竖直作用力进行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单元(150)还包括:
限位元件(153),所述限位元件(153)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底座单元(110)与所述第一缓冲单元(120)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四滑动元件(151)的运动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单元(160)包括:
放置元件(161),所述放置元件(161)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上方,所述放置元件(161)的底端与至少一所述第三缓冲单元(170)连接,并与外部制冷设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单元(170)包括:
第五滑动元件(171),所述第五滑动元件(171)设置于所述活动单元(140)的内部,并与所述活动单元(140)连接;
第六滑动元件(172),所述第六滑动元件(172)与所述第五滑动元件(171)滑动连接,所述第六滑动元件(172)的顶端与所述放置单元(160)连接;
两第三弹性元件(173),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173)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五滑动元件(171)的两端,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17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单元(140)连接,两所述第三弹性元件(1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滑动元件(172)连接,用于在所述放置单元(160)受到外部水平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第六滑动元件(172)沿所述第五滑动元件(171)挤压所述第三弹性元件(173),以使所述第三弹性元件(173)产生形变,以对水平作用力进行缓冲。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缓冲组件(100);
制冷设备(200),所述制冷设备(200)设置于所述缓冲组件(100)的所述放置单元(160)的顶端,并与所述放置单元(160)连接。
CN202322904826.8U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Active CN221033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4826.8U CN221033778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4826.8U CN221033778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3778U true CN221033778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4826.8U Active CN221033778U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3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9047U (zh) 制冷设备用减振装置
CN221033778U (zh) 一种缓冲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07349338U (zh) 制冷设备的安装结构
CN114916182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大数据服务器的保护设备
CN110883203A (zh) 一种冰箱内胆侧面冲孔装置
CN212566444U (zh) 一种多温冷藏车的制冷系统
CN207859558U (zh) 一种冲压模具设备
JP2014113602A (ja) プレス金型
CN212063181U (zh) 一种配电柜箱体结构
CN213195479U (zh) 一种用于阀门锻造加工的成型模具
CN102072380B (zh) 一种绝热支撑装置
CN112272481A (zh) 一种互联网服务器机柜
CN207300601U (zh) 制冷设备制冷效果检测装置
CN216789788U (zh) 冰水主机用减震装置
CN220852669U (zh) 一种防震式冷凝机
CN220582898U (zh) 一种冷库智能控制设备
CN216814742U (zh) 一种顶置机组的整机冷冻冷藏玻璃门柜的机组安装结构
CN21573199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托架
CN212328328U (zh)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
CN21405721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车用暖风散热器
CN214379576U (zh) 一种强散热型高压开关柜
CN216716613U (zh) 一种低温螺杆式水冷机组
CN214331009U (zh) 一种低振动风机
CN219913595U (zh) 一种具有减震消音功能的冰冻柜
CN215045979U (zh) 一种固定式磁钢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