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9366U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09366U CN221009366U CN202322717618.7U CN202322717618U CN221009366U CN 221009366 U CN221009366 U CN 221009366U CN 202322717618 U CN202322717618 U CN 202322717618U CN 221009366 U CN221009366 U CN 2210093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oard
- seat
- female seat
- fem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领域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由相互连接的公座和母座组成,母座设有固定壳体以及插入该固定壳体内部悬空浮动的可动壳体,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衔接有至少两根母座信号端子,母座信号端子由依次连接的焊接部、弹性部和接触部组成,焊接部与弹性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一保持部,弹性部与接触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二保持部,焊接部与第一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固定壳体内,接触部与第二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内,第一保持部固定位置的高度设于第二保持部上方。可以允许公座与母座有限度的错位嵌合,并且使用多个板对板连接器时可以抵消部分焊接公差,使连接器实现小间距、小体积以及低嵌合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小型化的发展,连接器也要求小型化。然而,连接器越小,用于将连接对象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插入口开口面积就越小,因此装配工作变得越困难。同理,对于板对板连接器,越是小型化,装配工作就越难,因为用于将公座(PLUG)插入母座(REC)的插入口越小。
在板对板连接器装配时,由于公座连接器和母座连接器被一对基板遮住,必须在不能目视双侧连接器的状态下进行。因此,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将公座和母座进行嵌合连接的对准很困难,工作效率低,如果硬嵌合的话有损坏连接器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能有效的解决连接器连接困难以及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由相互连接的公座和母座组成,所述母座设有固定壳体以及插入该固定壳体内部悬空浮动的可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衔接有至少两根母座信号端子,所述母座信号端子由依次连接的焊接部、弹性部和接触部组成,所述焊接部与弹性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一保持部,所述弹性部与接触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焊接部与第一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固定壳体内,所述接触部与第二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内,所述第一保持部固定位置的高度设于第二保持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壳体中心处设有插入公座的插入口,所述母座信号端子接触部延伸并固定于插入口内壁与公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口开口处设有引导公座插入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斜面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体两侧均装配有限制可动壳体移动距离的母座补强金属件,所述母座补强金属件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焊接部底部水平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信号端子焊接部穿插并延伸至固定壳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与公座拆卸后设有装配在顶部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两侧设有与固定壳体锁紧的挂钩,所述固定壳体两侧设有卡入挂钩的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公座由塑料壳体和至少两根公座信号端子组成,所述公座信号端子穿插并固定于塑料壳体内部,所述公座信号端子一端延伸至塑料壳体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体两侧均装配有底部与公座信号端子水平对齐的公座补强金属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母座内部形成悬空浮动的结构,通过具有弹性效果的母座信号端子衔接可动壳体在固定壳体内浮动,可以允许公座与母座有限度的错位嵌合,并且使用多个板对板连接器时可以抵消部分焊接公差,使连接器实现小间距、小体积以及低嵌合高度,随着公座的插入,通过弹性部的变形使得可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沿多个方向浮动,并且母座内母座信号端子弹性部可以缓冲公座插入的力度,有效保护了母座内部的结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座与母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座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座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座信号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座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母座与保护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公座,2-母座,3-固定壳体,4-可动壳体,5-母座信号端子,6-插入口,7-导向面,8-母座补强金属件,9-母座PCB固定板,10-保护盖,11-挂钩,12-避让空间,13-塑料壳体,14-公座信号端子,15-公座PCB固定板,16-公座补强金属件;
501-焊接部,502-弹性部,503-接触部,504-第一保持部,505-第二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由相互连接的公座1和母座2组成,公座1与母座2之间以插接的方式连接,并形成可拆卸的结构,公座1与母座2插接一端使内部母座信号端子5与公座信号端子14接触导电,此时,公座1和母座2另一端均焊接固定对应的PCB电路板形成板对板的连接器结构,该PCB电路板包括与公座1连接的公座PCB固定板15以及与母座2连接的母座PCB固定板9。
所述母座2设有固定壳体3以及插入该固定壳体3内部悬空浮动的可动壳体4,所述固定壳体3与可动壳体4之间衔接有至少两根母座信号端子5,可动壳体4与固定壳体3之间形成悬空浮动的效果,此时当可动壳体5受到外界的压力时,可动壳体4与固定壳体3之间的距离提供给可动壳体5调节的空间,避免了过度与固定壳体4挤压导致内部结构损坏,两者之间浮动的效果由具备弹性的母座信号端子5支撑,弹性的母座信号端子5一端连接并固定固定壳体3内,另一端由连接并固定可动壳体4内。
所述母座信号端子5由依次连接的焊接部501、弹性部502和接触部503组成,所述焊接部501与弹性部502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一保持部504,所述弹性部502与接触部503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二保持部505,所述焊接部501与第一保持部504插入并固定于固定壳体3内,所述接触部503与第二保持部505插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4内,所述第一保持部504固定位置的高度设于第二保持部505上方,要达到弹性的效果,母座信号端子5采用了反复折弯呈N字形的结构,其中,焊接部501和接触部503均被固定,固定时,焊接部501插入固定壳体3内部后,插入开口处由第一保持部504卡接固定,同时在固定壳体3内设有固定焊接部501端子的卡槽,同理,接触部503插入可动壳体4内后,插入开口处由第二保持部505卡接固定,同时在可动壳体4内设有固定接触部503端子的卡槽,随着内部第一保持部504和第二保持部505固定后,要提高其弹性的效果,以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为基准面,第一保持部504固定位置的高度应大于第二保持部505固定位置的高度。
所述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穿插并延伸至固定壳体3底部,且共同焊接固定母座PCB固定板9,与母座2一端连接的母座PCB固定板9主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一端连接,所有的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底部水平对齐后共同焊接固定。
所述固定壳体3两侧均装配有限制可动壳体4移动距离的母座补强金属件8,所述母座补强金属件8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底部水平对齐,由于插入在固定壳体3内部的可动壳体4具有浮动的效果,两侧插入的母座补强金属件8与固定壳体3固定后,同时与母座PCB固定板9起到支撑的效果,防止焊接固定的母座信号端子5焊接部501挤压损坏。
所述可动壳体4中心处设有插入公座1的插入口6,所述母座信号端子5接触部503延伸并固定于插入口6内壁与公座1连接,所述插入口6开口处设有引导公座1插入的导向面7,所述导向面7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斜面组成,公座1和母座2连接的位置主要由可动壳体1插入口6插入后连接,为了方便公座1顺利插入至可动壳体4内部,插入口6开口处的位置设有逐步向插入口6内壁倾斜的导向面7,在本技术方案中,导向面7由两个连接的斜面组成,方便公座1插入时自动沿着斜面滑入至插入口6内固定。
所述公座1由塑料壳体13和至少两根公座信号端子14组成,所述公座信号端子14穿插并固定于塑料壳体13内部,所述公座信号端子14一端延伸至塑料壳体13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5连接,另一端则延伸至塑料壳体13顶部共同焊接固定公座PCB固定板15,公座1主要由塑料壳体13以及插入在内部的公座信号端子14组成,插入公座信号端子14时,塑料壳体13设有卡接固定公座信号端子14的卡槽,此时,在塑料壳体13两侧还装配有底部与公座信号端子14水平对齐的公座补强金属件16,公座补强金属件16在公座信号端子14与公座PCB固定板15焊接固定时起到支撑的效果,防止焊接固定的公座信号端子14挤压损坏。
所述母座2与公座1拆卸后设有装配在顶部的保护盖10,所述保护盖10两侧设有与固定壳体3锁紧的挂钩11,所述固定壳体3两侧设有卡入挂钩11的避让空间12,当母座2与公座1拆卸后,表面还可以独立装配加以保护的保护盖10,保护盖10两侧仅与固定壳体3锁紧连接,内侧则悬空于可动壳体4上方,有效防止挤压浮动的可动壳体4,同时,保护盖10通过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挂钩11,固定壳体3具有与挂钩11位置相对应的避让空间12,挂钩11可卡进避让空间12与固定壳体3保持相对固定并防止脱落,保护盖10只与固定壳体3有接触,与可动壳体4之间没有接触,可以防止拆装保护盖10时或有其他外力作用在保护盖10上时,使可动壳体4发生活动,减少端子发生变形的可能,也方便运输时对母座2的保护,板对板连接器在包装出货前通常会在嵌合侧盖上保护盖以10保护端子,防止异物进入或端子变形,而保护盖10的另一个作用是在用户使用时提供一个平面方便真空吸附拿取产品,对于浮动板对板连接器,由于浮动端的端子接触部503在可动壳体4内侧,保护壳通常固定于可动壳体4上,而可动壳体4本身可以相对固定可以浮动,焊接部501固定于固定壳体4,即保护盖10相对于焊接部501的位置并不固定,因此自动贴片工艺通过吸附保护盖10拿去产品时,可能造成一定范围的焊接位置误差,把保护盖10固定于固定壳体3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在母座2内部形成悬空浮动的结构,通过具有弹性效果的母座信号端子5衔接可动壳体4在固定壳体3内浮动,可以允许公座1与母座2有限度的错位嵌合,并且使用多个板对板连接器时可以抵消部分焊接公差,使连接器实现小间距、小体积以及低嵌合高度,随着公座1的插入,通过弹性部502的变形使得可动壳体4相对于固定壳体3沿多个方向浮动,并且母座2内母座信号端子5弹性部502可以缓冲公座1插入的力度,有效保护了母座2内部的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由相互连接的公座和母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设有固定壳体以及插入该固定壳体内部悬空浮动的可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之间衔接有至少两根母座信号端子,所述母座信号端子由依次连接的焊接部、弹性部和接触部组成,所述焊接部与弹性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一保持部,所述弹性部与接触部连接处设有凸起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焊接部与第一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固定壳体内,所述接触部与第二保持部插入并固定于可动壳体内,所述第一保持部固定位置的高度设于第二保持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壳体中心处设有插入公座的插入口,所述母座信号端子接触部延伸并固定于插入口内壁与公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开口处设有引导公座插入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斜面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两侧均装配有限制可动壳体移动距离的母座补强金属件,所述母座补强金属件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焊接部底部水平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信号端子焊接部穿插并延伸至固定壳体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与公座拆卸后设有装配在顶部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两侧设有与固定壳体锁紧的挂钩,所述固定壳体两侧设有卡入挂钩的避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由塑料壳体和至少两根公座信号端子组成,所述公座信号端子穿插并固定于塑料壳体内部,所述公座信号端子一端延伸至塑料壳体底部与母座信号端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两侧均装配有底部与公座信号端子水平对齐的公座补强金属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17618.7U CN221009366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17618.7U CN221009366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09366U true CN221009366U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1089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17618.7U Active CN221009366U (zh) | 2023-10-10 | 2023-10-10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09366U (zh) |
-
2023
- 2023-10-10 CN CN202322717618.7U patent/CN2210093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9425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miniaturization | |
US7785152B2 (en) |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 |
US20030129878A1 (en) | Floating interfa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885192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760789Y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21009366U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 |
TWI723724B (zh) |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 |
CN218770187U (zh) | 弹片防撞防脱落的双头孔插座连接器 | |
US741038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guide member | |
CN213546598U (zh) |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 |
CN111834768B (zh) | 高稳定性的小间距板对板连接器及其端子 | |
JP3226008U (ja) | バックルコネクタ | |
CN212085284U (zh) |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 |
CN213546597U (zh) | 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 | |
WO2009104170A2 (en) | Flo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8415104U (zh) |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 |
GB2166301A (en) | Aligning connectors on circuit boards | |
CN220604995U (zh) | 一种接线结构、公插件以及母插件 | |
CN220553674U (zh) | 一种连接件及工控模块 | |
CN217848418U (zh) | 一种hdmi连接器结构 | |
CN113161779B (zh) | 一种板扣板连接组件 | |
CN22091460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模块 | |
CN220856984U (zh) | 一种桥接连接器 | |
CN211829397U (zh) | 一种汽车连接器 | |
CN212934937U (zh) | 连接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