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5104U -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5104U
CN218415104U CN202222254276.5U CN202222254276U CN218415104U CN 218415104 U CN218415104 U CN 218415104U CN 202222254276 U CN202222254276 U CN 202222254276U CN 218415104 U CN218415104 U CN 218415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ard
main body
groov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4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鎏
刘奇祥
何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r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4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5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5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5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并包括绝缘座和导电端子,绝缘座具主体和两端形成的端头垫部,主体具有接插槽,接插槽相对内壁设有供导电端子适配的端子槽;相背于接插槽的主体下表面设有直通端子槽的端子孔,端子孔内侧形成有内槽,内槽上开口于接插槽,内槽下开口于主体下表面,端头垫部下表面超过主体下表面,使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电路板时下表面与电路板之间形成通气空间;导电端子焊接脚适配电路板焊盘,相邻焊接脚之间具有间距,间距通过内槽与接插槽相通,通过前述构造解决了降阻抗的技术问题,达成了提升产品性能和良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指安装于电路板上的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母端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用以将两个PCB板连接一起实现讯号传输,一般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都是以配对,包括一插座(母端)与插头(公端)连接器所构成,彼此通过扣合插接使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由于板对板母端连接器体积小且信号通路多的连接构件,用以将两个PCB板连接一起并实现即扣即用,又由于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对信号传输的质量要求极高,因此精密设计包括避免制成中产品缩水翘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优质的设计对连接器屏蔽效果、降低阻抗等问题一并考虑到设计课题是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一电路板,并包括绝缘座和导电端子,绝缘座具有纵长的主体和主体两端形成的镜像端头垫部,主体具有接插槽,在接插槽的相对内壁分别设有供导电端子适配的端子槽;相背于接插槽的主体下表面对应端子槽设有直通端子槽的端子孔,在端子孔内侧形成有上下开口的内槽,内槽的上开口于接插槽,内槽的下开口于主体下表面,端头垫部下表面超过主体下表面,以使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电路板时,主体下表面与电路板之间形成通气空间;导电端子焊接脚适配电路板焊盘,焊接脚端部经通气空间暴露于外,相邻焊接脚之间具有间距,间距通过内槽与接插槽相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弹性部和接触部,固持部固于端子孔并连接在焊接脚与弹性部之间,弹性部连接在固持部与接触部之间,其中:焊接脚垂直于固持部,弹性部处于端子槽并向接插槽倾斜,以使接触部触面凸于接插槽。
本实施例中优选:弹性部在端子槽中形成间隙,间隙与内槽相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主体下表面形成凹陷部,以使处于凹陷部位置的焊接脚悬空于凹陷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二端头垫部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粗细相同或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连接器与电路板结合后,其绝缘座的通气空间与电路板之间形成间距,由于通气空间与内槽相贯通,而内槽又本身与端子孔相通,这样,通气空间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的间距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槽相通,以减少导电端子2与绝缘座的接触面而降磁,改良阻抗,改善连接器电流通过,提升产品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投影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母端连接器与电路板分解图。
图3是图2适配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座立体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后倒立体图。
图8是图1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1在B-B方向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在圈选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图中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该板对板母端连接器30安装于电路板40上,并包括绝缘座1及稳固于绝缘座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及5,图中绝缘座1系模压成型,并具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主体11及由主体11两端分别延伸且突出的端头垫部15,主体11具有上表面111、下表面112、前表面113和后表面114以及两相对的侧表面115。本例中,主体11上表面111向下表面112凹进形成供插头连接器舌板(未图示)适配接插槽12,在接插槽两相对长壁分别排列有供若干导电端子2适配的端子槽121;主体下表面形成为凹陷部部13,凹陷部部对应端子槽设有与端子槽相通的端子孔14,在端子孔内侧设有与之相通的内槽141。本例中,端头垫部15包括左端头垫部和右端头垫部,每一端头垫部自主体侧表面115延伸突出,其中:端头垫部下表面151拓展出主体下表面112并与主体下表面处于高低不同的两个平面,以使端头垫部下表面151与主体下表面112之间形成通气空间C,通气空间C与内槽141相连通。本例中,每一端头垫部15的下表面151分别设有定位柱16,每一端头垫部15的定位柱16结构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结构,本例设于左右端头垫部下表面的定位柱的粗细大小不同,以此起到防呆作用,即便于板对板母端连接器30适配电路板40时避免方向错误;主体11侧面为内收缩结构,以此供对接插头防误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中若干导电端子2由金属材料冲压成型,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在端子孔141内的固持部21、弹性部22、接触部23以及焊接脚24,弹性部22沿固持部21一端倾斜延伸,焊接脚24侧由固持部21另一端向外垂直,接触部23由弹性部22顶端向前倾斜延伸。弹性部22具有第一弹性部221及第二弹性部222,第一弹性部221紧连接在固持部21上,接触部23自第二弹性部222顶端向内倾斜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图中若干导电端子2从端子孔141插入并固定在绝缘座1中,导电端子2固持部21与端子孔141紧密接合并紧贴在端子槽121内壁上,弹性部22伸入在端子槽121内并与内壁保持间隙,其中:第二弹性部222与端子槽121的内壁间隙大于第一弹性部221与端子槽12的内壁间隙,弹性部22与端子槽121的内壁保持间隙在于导电端子2受力后有回弹的空间;接触部23收容在端子槽121内并向接插槽12中外露。
请参见图1、2、3、4、9及图10所示,板对板母端连接器30安装固定在电路板40上,电路板40两端设有供一对定位柱16插置固定适配的通孔41,通孔41之间设有两排供导电端子2对应焊接脚24焊接的焊盘42;绝缘座1两侧的端头垫部15的底表面151贴合在电路板40的表面上,一对定位柱16插入相应的适配通孔41中进行定位,若干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24刚好与焊盘42接合,再通过焊接将整个板对板母端连接器30稳固在电路板40上;板对板母端连接器30与电路板40结合后,其绝缘座1的通气空间C与电路板40之间形成间距D,由于通气空间C与内槽141相贯通,而内槽141又本身与端子孔141相通,这样,通气空间C与电路板40之间形成的间距D与收容导电端子2的端子槽121相通,以减少导电端子2与绝缘座1的接触面而降磁,改良阻抗,改善连接器电流通过,提升产品使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一电路板,并包括绝缘座和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绝缘座具有纵长的主体和主体两端形成的镜像端头垫部,主体具有接插槽,在接插槽的相对内壁分别设有供导电端子适配的端子槽;相背于接插槽的主体下表面对应端子槽设有直通端子槽的端子孔,在端子孔内侧形成有上下开口的内槽,内槽的上开口于接插槽,内槽的下开口于主体下表面,端头垫部下表面超过主体下表面,以使板对板母端连接器适配电路板时,主体下表面与电路板之间形成通气空间;导电端子焊接脚适配电路板焊盘,焊接脚端部经通气空间暴露于外,相邻焊接脚之间具有间距,间距通过内槽与接插槽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弹性部和接触部,固持部固于端子孔并连接在焊接脚与弹性部之间,弹性部连接在固持部与接触部之间,其中:焊接脚垂直于固持部,弹性部处于端子槽并向接插槽倾斜,以使接触部触面凸于接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部在端子槽中形成间隙,间隙与内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下表面形成凹陷部,以使处于凹陷部位置的焊接脚悬空于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二端头垫部下表面分别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粗细相同或不相同。
CN202222254276.5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Active CN218415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4276.5U CN218415104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4276.5U CN218415104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5104U true CN21841510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4276.5U Active CN218415104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5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76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US7320605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 contacts
US72733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0881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metallic shells
US77942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miniaturization
TWI362147B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7785152B2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US7588443B2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5616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1300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8515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421820A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JP2000223216A (ja) 小型コネクタ
JPH0883653A (ja) 面実装型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791067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803386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board lock having elastic portion abutting against optical drive disk
JPH08255658A (ja) 雄型コンタクト、雌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一対の嵌合コンタクト
CN101855792A (zh) μTCA顺应性电触头
US775373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tured by upper and lower units
US20050266722A1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8415104U (zh) 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US786698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eated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764312B2 (en) Connector for coupling panels and method of coupling panels using the connector
CN21098500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I573342B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