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5284U -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5284U
CN212085284U CN202020355449.0U CN202020355449U CN212085284U CN 212085284 U CN212085284 U CN 212085284U CN 202020355449 U CN202020355449 U CN 202020355449U CN 212085284 U CN212085284 U CN 212085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body
board
elastic contact
interferen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54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c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c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c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c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54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5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5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5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弹性接触端子(21)嵌装在嵌槽(227)内;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有缩颈承插口,在缩颈承插口内侧有弹性收缩包裹环段,弹性接触端子(21)后段向下折弯水平向后端伸出嵌槽(227)在塑胶体(22)后端面上的开口;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两侧边缘分别有至少一个防插错塑胶凸台(222),在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上至少有一个防脱落卡扣(223),在塑胶体(22)顶面后部有向上凸起的后顶台(225),在塑胶体(22)前部两侧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前后延伸的二阶导向边棱(228)。抗干扰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和产品连接的可靠性,节省基板设计空间,支持板对板有效稳定连接。

Description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装置技术,尤其是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也称自由端连接器,插座也称固定连接器。通过插头、插座和插合和分离来实现电路的连接和断开,因此就产生了插头和插座的各种连接方式。对圆形连接器来说,主要有螺纹式连接,卡口式连接和弹子式连接三种方式。其中螺纹式连,接最常见,但连接速度较慢不适宜于需频繁插拔和快速接连的场合。卡口式连接由于其三条卡口槽的导程较长,因此连接的速度较快,但它制造较复杂,成本也就较高。弹子式连接是三种连接方式中连接速度最快的一种,它不需进行旋转运动,只需进行直线运动就能实现连接、分离和锁紧的功能。由于它属于直推拉式连接方式,所以仅适用于总分离力不大的连接器。一般在小型连接器中较常见。
连接器最关键的设计在于母端子及公针形成的触点。接触件选材应以性能为依据。必须保证插合后接触可靠。
板端连接器产品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中平板电脑、运动DV、行车记录仪、车载航、PDA、智能家居、可视门铃、笔记本电脑、安防镜头、摄像模组、数码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彼得机、医疗设备、电视机、可视电话、收款机、监控通讯系统及电脑周边设备等。
板对板连接器可有效地简化需要并行堆叠印刷电路板(PCB)的应用。这些连接器提供的位数范围从40到440不等,接触件间距为0.5、0.6、 0.8和1.0mm,而且通过配接各种组合的垂直插头和母端护套高度,可以实现从 4mm到20mm的板对板堆叠高度(增量为1mm)。
板对板连接器是必不可少的微型耦合插头和插座,通过连接器的引脚可直接连接印刷电路板(PCB)之间的电源和信号。板对板连接器通常使用铜合金,并需要防止氧化以防止导电性降低。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板端连接器与电子线连接器配合使用。由于PC板端的连接器或板端公座连接器1是固定不变的,现有所有电器内部的PC板与PC 板之间,或PC板与外壳连接器之间的信号或电源连接,是通过两个线端母座连接器01与电子连接线03及短端子02的组合体即电子线连接器O来实现的;如附图1和2所示,电子线连接器O需要用短端子02与电子连接线03压接后,电子连接线0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电子线连接器0插入板端公座连接器1内,来实现PC板与PC板之间的信号或电源连接,这类现有电子线连接器O悬空于电器设备的机箱内,存在弊端包括:
1)电子连接线产品跨接在PC板与PC板之间,存在信号干扰的因素;
2)电子连接线产品很容易松脱,与板端连接器存在接触不良的隐患;
3)整个电子连接线的生产及材料成本高,工艺复杂;
4)虽然在传输电源的工况下,传输速率变化不明显,但是在传输弱电信号的工况下,由于PC板与PC板之间增加一条电子连接线O1,所以信号传输速率会显著变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支持板对板有效稳定连接,代替现有的线端连接器,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板端连接器包括一个塑胶体,以及安装在塑胶体中的一组弹性接触端子;塑胶体中前后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有至少一排相互平行的嵌槽,弹性接触端子嵌装在嵌槽内;嵌槽在塑胶体前端面上开口处有前插接孔;弹性接触端子自前向后由底部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弹性接触端子前端以及中段两侧向上折弯,弹性接触端子前端有缩颈承插口,在缩颈承插口内侧有弹性收缩包裹环段,弹性接触端子后段向下折弯水平向后端伸出嵌槽在塑胶体后端面上的开口;塑胶体前部底侧有高于底面的前底台,塑胶体前部顶面两侧边缘分别有至少一个防插错塑胶凸台,在塑胶体前部顶面上至少有一个防脱落卡扣,在塑胶体顶面后部有向上凸起的后顶台,在塑胶体前部两侧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前后延伸的二阶导向边棱。
尤其是,防插错塑胶凸台上部呈长方条块状,防脱落卡扣顶部呈圆弧面。
尤其是,防插错塑胶凸台顶面高于防脱落卡扣。
尤其是,前插接孔内壁有锥形向心对正导向面。
尤其是,弹性接触端子中后部两侧至少有一段边缘卡入嵌槽内壁中。
尤其是,塑胶体由至少上、下二个相互配合的具有嵌槽结构的安装板在嵌装弹性接触端子后固定结合而成。
尤其是,二阶导向边棱后段较前段更突出呈台阶状。
尤其是,塑胶体中后部外壁在二阶导向边棱后侧对称向外突出,并且,该突出前端面以及该突出的底面上固定角形接地片。
尤其是,后顶台中有一组平行排列的向后侧开放的管状逃料孔。
尤其是,在塑胶体后部底面两侧边缘或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平行设置至少二道以上底支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改变传统板对线的连接方式,创新板端母座连接结构,抗干扰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信号传输速度,提高产品连接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节省基板设计空间,降低产品成本,适用范围广,取代电子连接线的所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子线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子线连接器与板端公座连接器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板端连接器与板端公座连接器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6、7、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板端连接器外形结构的不同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沿嵌槽前后延伸方向局部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沿嵌槽前后延伸方向局部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公座端子与弹性接触端子插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0-电子线连接器、1-板端公座连接器、2-板端连接器、01-线端母座连接器、02-短端子、03-电子连接线、11-公座端子、21-弹性接触端子、22-塑胶体、23-接地片、221-逃料孔、222-防插错塑胶凸台、223-防脱落卡扣、224- 前插接孔、225-后顶台、226-前底台、227-嵌槽、228-二阶导向边棱、229-底支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电连接器的功能主要就是靠端子将通讯信号从一个电路系统传到另一电路系统,因此,公母连接器配接之后,须同时确保公母端子对号入座,并产生良好的电气导通,这除了靠公母座的housing以及shell 等零件使公母端子处于正确的互配位置,而且,也需要确保公母端子间的接触正向力足够大,足以让电讯顺利通过接触面,若是接触正向力不足,则公母端子接触面的微观结构类似仅有少量局部细微的接触点或接触面积,这种接触阻抗值甚至可能大到几个欧姆以上,造成较大的电位降,使通讯接收端无法进行噪声清除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环境不限连接pin针脚数量,同时,端子连接排数也可以是一排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3到10所示,板端连接器2包括一个塑胶体22,以及安装在塑胶体22中的一组弹性接触端子21;塑胶体22中前后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有至少一排相互平行的嵌槽227,弹性接触端子21嵌装在嵌槽227内;嵌槽227在塑胶体22前端面上开口处有前插接孔224;弹性接触端子21自前向后由底部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以及中段两侧向上折弯,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有缩颈承插口,在缩颈承插口内侧有弹性收缩包裹环段,弹性接触端子21后段向下折弯水平向后端伸出嵌槽227在塑胶体22后端面上的开口;塑胶体22前部底侧有高于底面的前底台226,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两侧边缘分别有至少一个防插错塑胶凸台222,在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上至少有一个防脱落卡扣223,在塑胶体22顶面后部有向上凸起的后顶台225,在塑胶体22前部两侧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前后延伸的二阶导向边棱228。
前述中,防插错塑胶凸台222上部呈长方条块状,防脱落卡扣223 顶部呈圆弧面。
前述中,防插错塑胶凸台222顶面高于防脱落卡扣223。
前述中,前插接孔224内壁有锥形向心对正导向面。
前述中,弹性接触端子21中后部两侧至少有一段边缘卡入嵌槽227 内壁中。
前述中,塑胶体22由至少上、下二个相互配合的具有嵌槽227结构的安装板在嵌装弹性接触端子21后固定结合而成。
前述中,二阶导向边棱228后段较前段更突出呈台阶状。
前述中,塑胶体22中后部外壁在二阶导向边棱228后侧对称向外突出,并且,该突出部前端面以及该部位的底面上固定角形接地片23。
前述中,后顶台225中有一组平行排列的向后侧开放的管状逃料孔221。
前述中,在塑胶体22后部底面两侧边缘或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平行设置至少二道以上底支条2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胶体22前端面高度,即前底台226面至塑胶体22前端顶面间距,与板端公座连接器1前端面的插口高度相同,而且,板端公座连接器1前端面的插口两侧内壁上分别有与二阶导向边棱228配合的导向摩擦阶梯锁紧滑槽。由于前底台226使得塑胶体22前部插接结构高出安装面,高出的空间方便容纳板端公座连接器1前端面的插口底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接触端子21选材为C5210或C5191,端子的接触区镀金膜。由于通常I/O连接器的插拔寿命一般设定在数千次,这代表端子互配时必须是做弹性的变形才能在耐插拔测试结束时仍保有适当的接触正向力,此外,端子的接触区镀金膜厚也必须能承受数千次的磨耗,通常须耐5000 次插拔的docking conn与module conn,在接触区镀金皆为30micro-inch min。为了使连接器整体插入力不要太大,以免使用不顺手甚至造成端子被顶退、顶垮,必须注意端子前端的导引斜面不可太陡,一般设计在40度角以下。端子的保持力规格设定,因连接器经过SMT高温后会有保持力降低的情形,因此在生产线上抽测保持力时,要求的规格下限就比端子互配的插入力显著大出,例如每一根端子的互配插入力为30gf,但是保持力定成300gf min,就是考虑到公差的变异,以及使用者插拔的恶劣状况以及SMT高温的破坏力。弹性端子在公母配合时,内部应力最大的地方在悬臂的根部,应该避免任何应力集中存在该处附近,弹性端子在悬臂的根部折弯半径太小所造成的裂纹是严重的应力集中处,应避免在弹性端子根部附近作半径太小的折弯,若必须折弯则建议取该材料最小R/T比的两倍以上的折弯半径,以免发生裂纹。或者,端子设计为电镀后做二次折弯再进行装配,二次折弯点应该为镀锡铅区所涵盖,因为锡铅镀层比镍镀层软而延展性较佳,比较不会因为二次折弯而产生镀层裂纹,但是也因为比较软而较容易被折弯治具弄出刮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胶体22作为Housing部件,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他零件需要组装在其上。弹性接触端子21除了靠housing 做空间上的定位外,还须靠housing对它的固持力量来产生端子力学行为上的边界条件,进而在公母座配接时产生适当的正向力,同时,避免退pin的情形发生。因此,弹性接触端子21与塑胶体22housing的干涉段尺寸与形状需要配合适当。适当的弹性接触端子21倒刺形状以及干涉量,才能得到适当的端子保持力,又不至于因干涉过大造成housing变形或破裂。另外,在电气功能方面,塑胶体22作为Housing部件,肩负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功能,以一般工程塑胶阻抗值而言,只有在吸湿性非常强的材料或是端子压入造成塑胶隔栏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塑胶部分的绝缘阻抗或耐电压不合格的情形,否则该担心的多半是裸露在塑胶之外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效果,塑胶体22的热变形温度与一般SMT,制程温度做比较来区分高温料与低温料。塑胶体22上的后顶台225中部内设计一组向后侧开口的逃料孔221,既便于精准生产,也便于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嵌槽227作为feature结构,需要适当运用包括如正位度、平面度、轮廓度等几何公差,设定尺寸公差+/-0.02mm,以确保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防插错塑胶凸台222、防脱落卡扣223 正向锁扣和磨擦锁扣双重锁扣设计,并配合后顶台225、前底台226以及二阶导向边棱228全向扶正定位结构,满足不同需求,板端公座连接器1与板端连接器 2连接实施双重锁扣双重安全保险,确保了公座端子11与弹性接触端子21插接可靠的连接,而且现场拆卸维修更换线缆不需要特殊工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连接器半插,保证公座端子11与弹性接触端子21对插连接结构稳定结合,公座端子11与弹性接触端子21对插锁定和接通是同时完成,完全避免有半插的情形,操作者会有非常好的插接操作手感体验,插接过程产生的反馈振动和轻微响应声纹提示操作者对插锁定是否稳定可靠。同时,为了防止反插操作,位于前部顶面两侧边缘设置的一对防插错塑胶凸台222,只有在正确插接时才允许插接动作顺利进行,以便板端连接器2正确插入板端公座连接器1前端面插口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2底部固定在PCB板端,板端连接器2后端通过弹性接触端子21尾端PIN连接线路,板端连接器2前端直接插入板端公座连接器1插口内,通过防插错塑胶凸台222识别正反插方向,通过二阶导向边棱228导向对正,在确保公座端子11插入前插接孔224内并正确嵌接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弹性夹槽锁定,最后克服防脱落卡扣223滑动摩擦,插接到位锁定,保证板端连接器2完全有效连接板端公座连接器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1所示,弹性接触端子21前后延伸嵌装在嵌槽227中,并与连接器的塑胶体22的嵌槽227内壁有多点干涉,弹性接触端子21在嵌槽227中保持双边弹性接触,弹性接触点设计数量不限,确保弹性接触端子21与塑胶体22的保持力远大于板端公座连接器1、板端连接器2 对插的接触力量,确保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弹性接触端子21以压入方式嵌装在嵌槽227结构中,在弹性接触端子21尾段靠肩部位与塑胶体22后端表面切齐,相邻二弹性接触端子21尾端间距不小于0.15mm。板端公座连接器1前端与板端连接器2前端对插到位后,公座端子11前端导向锥面沿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缩颈承插口插入至弹性收缩包裹环段保持外表面有效接触面积不低于70%,接触面阻抗不大于0.05欧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支条229作为Stand off结构,可以根据弹性接触端子21数量进行设计,如果弹性接触端子21数量较多时,可以在塑胶体22中后部底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再增加设置一道以上底支条229,做为塑胶体 22底面与PCB安装位置表面分离的支撑结构,以保持弹性接触端子21向下方伸出的尾端有足够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在塑胶体22两侧外缘上的2个接地片23 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板端连接器2固定在PCB板上。板端连接器2上的弹性接触端子21以及嵌槽227对应数量根据需要设定,不限数量。塑胶体22上的防塑胶缩水的逃料孔221设计,不限数量。而且,塑胶体22上的前插接孔224根据弹性接触端子21后端pin针脚数量变化设计。

Claims (10)

1.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板端连接器(2)包括一个塑胶体(22),以及安装在塑胶体(22)中的一组弹性接触端子(21);
所述塑胶体(22)中前后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有至少一排相互平行的嵌槽(227),弹性接触端子(21)嵌装在嵌槽(227)内;
所述嵌槽(227)在塑胶体(22)前端面上开口处有前插接孔(224);
所述弹性接触端子(21)自前向后由底部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以及中段两侧向上折弯,弹性接触端子(21)前端有缩颈承插口,在缩颈承插口内侧有弹性收缩包裹环段,弹性接触端子(21)后段向下折弯水平向后端伸出嵌槽(227)在塑胶体(22)后端面上的开口;
所述塑胶体(22)前部底侧有高于底面的前底台(226),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两侧边缘分别有至少一个防插错塑胶凸台(222),在塑胶体(22)前部顶面上至少有一个防脱落卡扣(223),在塑胶体(22)顶面后部有向上凸起的后顶台(225),在塑胶体(22)前部两侧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前后延伸的二阶导向边棱(22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插错塑胶凸台(222)上部呈长方条块状,防脱落卡扣(223)顶部呈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插错塑胶凸台(222)顶面高于防脱落卡扣(2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插接孔(224)内壁有锥形向心对正导向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接触端子(21)中后部两侧至少有一段边缘卡入嵌槽(227)内壁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体(22)由至少上、下二个相互配合的具有嵌槽(227)结构的安装板在嵌装弹性接触端子(21)后固定结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二阶导向边棱(228)后段较前段更突出呈台阶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体(22)中后部外壁在二阶导向边棱(228)后侧对称向外突出,并且,该突出前端面以及该突出的底面上固定角形接地片(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后顶台(225)中有一组平行排列的向后侧开放的管状逃料孔(22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塑胶体(22)后部底面两侧边缘或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平行设置至少二道以上底支条(229)。
CN202020355449.0U 2020-03-19 2020-03-19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Active CN212085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5449.0U CN212085284U (zh) 2020-03-19 2020-03-19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5449.0U CN212085284U (zh) 2020-03-19 2020-03-19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5284U true CN212085284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5449.0U Active CN212085284U (zh) 2020-03-19 2020-03-19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52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080A (zh) * 2020-03-19 2020-06-09 昆山维康电子有限公司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080A (zh) * 2020-03-19 2020-06-09 昆山维康电子有限公司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8386B2 (en) Miniaturize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152568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new interface
US8708752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lower profile interface
US6648695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s of different interface
US6176743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US686076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ransmitting power
US11949180B2 (en)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CN212085284U (zh)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US6478597B1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05011886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ing with cables
CN100466392C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66990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062900A (en) ZIF FFC connector having a strain relief
US6719590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111262080A (zh) Pc板端防松脱免干扰母座连接器
US20020004323A1 (en) Right-angle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US202400798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456695U (zh) 一种金手指连接卡座
CN216598138U (zh) 电连接装置
CN218513782U (zh) 电连接器
CN22091460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模块
CN219833191U (zh) 一种多区域限位的线对板连接器
CN216214238U (zh) 半截式rj45插座连接器
CN215869899U (zh) 插接装置和连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