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98027U - 秧苗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秧苗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8027U
CN220998027U CN202322539509.0U CN202322539509U CN220998027U CN 220998027 U CN220998027 U CN 220998027U CN 202322539509 U CN202322539509 U CN 202322539509U CN 220998027 U CN220998027 U CN 220998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conveying
horizontal
assembly
fram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95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吉宽
吉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ji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ji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ji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gji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395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98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8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8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秧苗输送机,包括秧苗田、秧苗、条形轨道、卧式移动组件和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配合使用的卧式移动组和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整体采用组合式设计,便于现场施工装配,能将秧苗快速、稳定的移动输送至秧苗田边,即提高了秧苗的移栽效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省时、省力;增加的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能将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输送的秧苗过渡输送至秧苗转运车上,更一步的提高移栽效率;增加的相配合使用的竖支撑板、横支撑板、竖带孔板、横杆和角度调节绳等,可对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进行相应的角度调整,提高秧苗输送过渡组件适应性,满足不同高度秧苗转运车配合使用。

Description

秧苗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秧苗输送机,用于将秧田内的秧苗快速的输送至秧苗田边。
背景技术
秧苗移栽一般指水稻秧苗的移栽,水稻秧苗的移栽有多种方法,如插秧(又叫插田)、抛秧、点播等。
秧苗育苗是在育苗田中进行,当到插秧季节需要将秧苗移栽至种植的地块。
由于育苗田面积大,拨出的秧苗需要人工频繁、往复将其运输至秧苗田边,这样会增加人工工作量,也降低秧苗的移栽效率;同时为了抢种只能增加人力,这就增加了人工成本,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是当前所亟需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秧苗输送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秧苗输送机,解决背景技术中传统人工移栽秧苗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秧苗的移栽效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省时、省力。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秧苗输送机,包括秧苗田、秧苗和平铺在秧苗田之间的条形轨道,所述条形轨道上设置有卧式移动组件,所述卧式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其中,卧式移动组件通过条形轨道带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在秧苗田上移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用于将秧苗从秧苗田水平向输送至秧苗田边。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卧式移动组件,包括n型框架,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两端内的轴承,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两端外壁的移动电机安装座,及分别设置在移动电机安装座上,且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箱、移动电机,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且与齿轮箱连接的移动转轴,及分别设置在移动转轴上的移动滚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还两端分别与n型框架连接的横框架板,及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上的若干组竖带轴承支撑部,及两端分别贯穿竖带轴承支撑部的输送转轴,及分别设置在输送转轴上的输送带轮,及与输送带轮相配合使用的输送带,及分别设置在横框架板外壁的输送电机座,及分别设置在输送电机座上的输送电机,及分别与输送转轴、输送电机连接的输送转轴联轴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秧苗输送机,还包括与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秧苗输送过渡组件,秧苗输送过渡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一端或两端底面的一组斜支撑部,及分别与一组斜支撑部相配合使用的过渡输送框架板,及分别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一端外壁的支撑耳座,及分别设置在支撑耳座底面且与斜支撑部相配合使用的支撑耳座凹槽,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两端端面的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及两端分别贯穿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的辅助输送转轴,及分别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上的辅助输送带轮,及与辅助输送带轮相配合使用的辅助输送带,及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一端的从动链轮,及设置在输送转轴一端的主动链轮,及与从动链轮、主动链轮相配合使用的传动链。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两侧外壁的竖支撑板,及设置在竖支撑板上的横支撑板,及对称设置在横支撑板上的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及两端分别贯穿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的卷绳转轴,及设置在卷绳转轴上的卷绳轮,及设置在横支撑板任意一端外壁的卷绳电机座,及设置在卷绳电机座上的卷绳电机,及分别与卷绳转轴、卷绳电机的卷绳转轴联轴器,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上的竖带孔板,及设置在竖带孔板上部的横杆,及两端分别与横杆、卷绳轮连接的角度调节绳。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秧苗输送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框架板上的竖绝缘框架板,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上的照明部件,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上部端面的避雷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秧苗输送机的有益效果在于:1、相配合使用的卧式移动组和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整体采用组合式设计,便于现场施工装配,能将秧苗快速、稳定的移动输送至秧苗田边,即提高了秧苗的移栽效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省时、省力;2、增加的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能将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输送的秧苗过渡输送至秧苗转运车上,更一步的提高移栽效率;3、增加的相配合使用的竖支撑板、横支撑板、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卷绳转轴、卷绳轮、卷绳电机、卷绳转轴联轴器、竖带孔板、横杆和角度调节绳,可对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进行相应的角度调整,提高秧苗输送过渡组件适应性,满足不同高度秧苗转运车配合使用;4、增加的照明部件、避雷部件,实现夜间作业的照明及雷暴天气下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秧苗输送机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秧苗输送机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0-秧苗田、11-秧苗、20-条形轨道、21- n型框架、22-移动电机安装座、23-移动电机、24-齿轮箱、25-轴承、26-移动转轴、27-移动滚轮、28-横框架板、29-带轴承支撑部、30-输送带轮、31-输送带、32-输送电机座、33-输送电机、34-输送转轴联轴器、35-输送转轴、36-斜支撑部、37-过渡输送框架板、38-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39-竖带孔板、40-支撑耳座、41-支撑耳座凹槽、42-辅助输送转轴、43-辅助输送带轮、44-辅助输送带、45-主动链轮、46-从动链轮、47-传动链、48-横杆、49-竖支撑板、50-横支撑板、51-卷绳电机座、52-卷绳电机、53-卷绳转轴联轴器、54-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55-卷绳转轴、56-卷绳轮、57-角度调节绳、58-竖绝缘框架板、59-照明部件、60-避雷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秧苗输送机,包括秧苗田10、秧苗11和平铺在秧苗田10之间的条形轨道20,
条形轨道20上设置有卧式移动组件,
卧式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
其中,卧式移动组件通过条形轨道20带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在秧苗田10上移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用于将秧苗11从秧苗田10水平向输送至秧苗田边。
另外,优选的卧式移动组件,包括n型框架21,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21两端内的轴承25,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21两端外壁的移动电机安装座22,及分别设置在移动电机安装座22上,且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箱24、移动电机23,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25,且与齿轮箱24连接的移动转轴26,及分别设置在移动转轴26上的移动滚轮27;
其中,移动滚轮27分别贴合在条形轨道20表面。
另外,优选的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还两端分别与n型框架21连接的横框架板28,及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上的若干组竖带轴承支撑部29,及两端分别贯穿竖带轴承支撑部29的输送转轴35,及分别设置在输送转轴35上的输送带轮30,及与输送带轮30相配合使用的输送带31,及分别设置在横框架板28外壁的输送电机座32,及分别设置在输送电机座32上的输送电机33,及分别与输送转轴35、输送电机33连接的输送转轴联轴器34;
其中,秧苗11放置在输送带31上,由输送带31水平输送至秧苗田边。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秧苗输送机,还包括与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秧苗输送过渡组件,
秧苗输送过渡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一端或两端底面的一组斜支撑部36,及分别与一组斜支撑部36相配合使用的过渡输送框架板37,及分别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一端外壁的支撑耳座40,及分别设置在支撑耳座40底面且与斜支撑部36相配合使用的支撑耳座凹槽41,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两端端面的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38,及两端分别贯穿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38的辅助输送转轴42,及分别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42上的辅助输送带轮43,及与辅助输送带轮43相配合使用的辅助输送带44,及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42一端的从动链轮46,及设置在输送转轴35一端的主动链轮45,及与从动链轮46、主动链轮45相配合使用的传动链47;
其中,放置在输送带31上的秧苗11,经辅助输送带44输送至秧苗转运车上。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两侧外壁的竖支撑板49,及设置在竖支撑板49上的横支撑板50,及对称设置在横支撑板50上的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54,及两端分别贯穿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54的卷绳转轴55,及设置在卷绳转轴55上的卷绳轮56,及设置在横支撑板50任意一端外壁的卷绳电机座51,及设置在卷绳电机座51上的卷绳电机52,及分别与卷绳转轴55、卷绳电机52的卷绳转轴联轴器53,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上的竖带孔板39,及设置在竖带孔板39上部的横杆48,及两端分别与横杆48、卷绳轮56连接的角度调节绳57;
其中,竖支撑板49的高度尺寸大于竖带孔板39的高度尺寸,可对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进行相应的0-45°角度调整。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秧苗输送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上的竖绝缘框架板58,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58上的照明部件59,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58上部端面的避雷部件60;
其中,照明部件59用于夜间作业照明,避雷部件60用于整体部件的避雷保护。此外照明部件59还可通过视频部件替代或增加(视频部件),用于实现智慧农业的使用要求。
本结构的秧苗输送机的结构原理或工作原理:
参见图1、图2:
(1)启动输送电机33,输送电机33通过输送转轴联轴器34驱动与输送转轴35带动输送带轮30旋转,旋转输送带轮30的联动输送带31同步旋转,这时将秧苗11放置在输送带31上,旋转的输送带31将秧苗11带动至最外侧秧苗田10边;
(2)当作业面秧苗田10内的秧苗11移植完全后,这时启动同步启动移动电机23,移动电机23通过齿轮箱24驱动移动滚轮27在条形轨道20表面旋转,实现n型框架21上的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同步移动,直至移动至未移植的秧苗11面。
当需要将秧苗11输送至秧苗转运车(图中均未标出,不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公开)时,通过卷绳电机52、卷绳转轴联轴器53驱动卷绳转轴55上的卷绳轮56旋转,而旋转的卷绳轮56起到收卷/展放角度调节绳57的动作,这时过渡输送框架板37以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斜支撑部36、支撑耳座40、支撑耳座凹槽41为支撑点,实现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一端相应的角度调整,用于满足将秧苗11直接输送至秧苗转运车内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秧苗输送机,包括秧苗田(10)、秧苗(11)和平铺在秧苗田(10)之间的条形轨道(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轨道(20)上设置有卧式移动组件,所述卧式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
其中,卧式移动组件通过条形轨道(20)带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在秧苗田(10)上移动,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用于将秧苗(11)从秧苗田(10)水平向输送至秧苗田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移动组件,包括n型框架(21),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21)两端内的轴承(25),及分别设置在n型框架(21)两端外壁的移动电机安装座(22),及分别设置在移动电机安装座(22)上,且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箱(24)、移动电机(23),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25),且与齿轮箱(24)连接的移动转轴(26),及分别设置在移动转轴(26)上的移动滚轮(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还两端分别与n型框架(21)连接的横框架板(28),及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上的若干组竖带轴承支撑部(29),及两端分别贯穿竖带轴承支撑部(29)的输送转轴(35),及分别设置在输送转轴(35)上的输送带轮(30),及与输送带轮(30)相配合使用的输送带(31),及分别设置在横框架板(28)外壁的输送电机座(32),及分别设置在输送电机座(32)上的输送电机(33),及分别与输送转轴(35)、输送电机(33)连接的输送转轴联轴器(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秧苗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输送机,还包括与秧苗水平向输送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秧苗输送过渡组件,
秧苗输送过渡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一端或两端底面的一组斜支撑部(36),及分别与一组斜支撑部(36)相配合使用的过渡输送框架板(37),及分别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一端外壁的支撑耳座(40),及分别设置在支撑耳座(40)底面且与斜支撑部(36)相配合使用的支撑耳座凹槽(41),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两端端面的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38),及两端分别贯穿辅助竖带轴承支撑部(38)的辅助输送转轴(42),及分别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42)上的辅助输送带轮(43),及与辅助输送带轮(43)相配合使用的辅助输送带(44),及设置在辅助输送转轴(42)一端的从动链轮(46),及设置在输送转轴(35)一端的主动链轮(45),及与从动链轮(46)、主动链轮(45)相配合使用的传动链(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秧苗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输送过渡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两侧外壁的竖支撑板(49),及设置在竖支撑板(49)上的横支撑板(50),及对称设置在横支撑板(50)上的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54),及两端分别贯穿带轴承卷绳转轴支撑部(54)的卷绳转轴(55),及设置在卷绳转轴(55)上的卷绳轮(56),及设置在横支撑板(50)任意一端外壁的卷绳电机座(51),及设置在卷绳电机座(51)上的卷绳电机(52),及分别与卷绳转轴(55)、卷绳电机(52)的卷绳转轴联轴器(53),及对称设置在过渡输送框架板(37)上的竖带孔板(39),及设置在竖带孔板(39)上部的横杆(48),及两端分别与横杆(48)、卷绳轮(56)连接的角度调节绳(57)。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秧苗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输送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框架板(28)上的竖绝缘框架板(58),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58)上的照明部件(59),及设置在竖绝缘框架板(58)上部端面的避雷部件(60)。
CN202322539509.0U 2023-09-19 2023-09-19 秧苗输送机 Active CN220998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9509.0U CN220998027U (zh) 2023-09-19 2023-09-19 秧苗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39509.0U CN220998027U (zh) 2023-09-19 2023-09-19 秧苗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8027U true CN220998027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9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39509.0U Active CN220998027U (zh) 2023-09-19 2023-09-19 秧苗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8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98027U (zh) 秧苗输送机
CN212670533U (zh) 一种送草机构
CN109319685A (zh) 一种物料升降装置
KR101277788B1 (ko) 다단식 이동 재배시스템용 반출장치
CN205357763U (zh) 一种投饲机行走装置
CN217731732U (zh) 一种具有顶升功能的自动移载输送设备
CN207551110U (zh) 一种pvc装饰板材生产牵引输送设备
CN105665321A (zh) 一种水培系统中清洗生长托盘的自动化装置
CN210579940U (zh) 一种胡萝卜播种机
CN213306613U (zh) 一种园林绿化种植用草坪摊铺装置
CN210854697U (zh) 自卸式滴灌带回收机
CN210076007U (zh) 一种直列式秧盘输送流水线
CN209113069U (zh) 伸缩驱动夹紧机构
CN111226799B (zh) 一种具有清理并且收集猪粪功能的养猪房
CN208560634U (zh) 建筑用预制块重型输送机
CN205017879U (zh) 一种田间采收变幅输送装置
CN214853258U (zh) 一种草皮移植设备
CN218492479U (zh) 一种模块化直线型沙障铺设小车
CN201467753U (zh) 高效的立体式梯度种植架
CN219546101U (zh) 一种平板玻璃组合式立交移栽输送装置
CN211495554U (zh) 水平可调式内传动托辊机
CN221215841U (zh) 一种便于调节俯仰角的输送带
CN221294965U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传送设备
CN221162730U (zh) 一种电动苗床上部运输车
CN215556710U (zh) 一种大棚蔬菜采摘运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