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96112U -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6112U
CN220996112U CN202321394429.4U CN202321394429U CN220996112U CN 220996112 U CN220996112 U CN 220996112U CN 202321394429 U CN202321394429 U CN 202321394429U CN 220996112 U CN220996112 U CN 22099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uel cell
assembly
radiator
gas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44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元森
臧雪飞
张相坤
何二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ong 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ong 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ong Light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44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9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包括车架、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分别与车架相连,且冷却组件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前侧,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串联,且第一散热器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正前侧,第二散热器与第一散热器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散热器与车架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可以提高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卡车中,以纯电动卡车为主。但是,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一直存在。氢燃料电池的出现,其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弥补了纯电的不足。
相关技术中燃料电池物流车的底盘布置结构,虽然该实用新型将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总成、储氢罐、发动机冷却系统等布置于底盘,但是该底盘布置结构中只布置了一套发动机冷却系统,只能对燃料电池发动机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可以提高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新能源货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包括:车架;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前侧,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串联,且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正前侧,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可以提高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夹角为A1,且10°≤A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均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后侧,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均包括架体、固定部件和储气罐,所述架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储气罐设在所述架体内,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架体相连,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架和扎带,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储气罐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下方,所述扎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相连,且所述扎带环绕在所述储气罐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集成电驱动桥总成,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安装在所述燃料电池总成的后侧,且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位于所述车架的中部,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和后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中部,所述电机冷却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尾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包括电机控制总成和充电模块,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且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位于所述车架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侧边,且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与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货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所示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车架1,燃料电池发动机2,
冷却组件3,第一散热器31,第二散热器32,电池管理模块4,燃料电池总成5,
第一储气组件6,架体61,固定部件62,固定架621,扎带622,储气罐63,
第二储气组件7,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电机冷却系统9,电机控制总成10,充电模块11,压缩机总成12,低压配电系统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包括:车架1、燃料电池发动机2和冷却组件3,燃料电池发动机2和冷却组件3分别与车架1相连,且冷却组件3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前侧,冷却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串联,且第一散热器31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正前侧,第二散热器32与第一散热器31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散热器32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具体地,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发动机2设在车架1的前侧,且燃料电池发动机2位于驾驶室的下方,第一散热器31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正前方,第二散热器32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左侧方,或者,第二散热器32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右侧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换热器位于前侧车轮与前侧防撞梁之间。
例如,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串联,且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均位于驾驶室的下方,第二散热器32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通过设在串联的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第一散热器31对燃料电池发动机2进行散热,第二散热器32还可以对第一散热器31和燃料电池发动机2散热,从而可以提高对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冷却效率。第一散热器31和第二散热器32均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前侧,利用车辆迎风增加进风量提升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为A1,且10°≤A1≤30°。
例如,预设夹角A1可以为10°、15°、20°、25°或30°。当预设夹角A1的数值较小时,第二散热器32与迎风面的接触面积过小,影响散热效果,当预设夹角A的数值较大时,第二散热器32容易漏出车架1外侧,导致车架1宽度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均位于燃料电池发动机2的后侧,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且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将电池管理模块4和燃料电池总成5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可以保证车架1前后的重量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分别与车架1相连,且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沿车架1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分别安装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通过设置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储气量,并且由于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可以保证车架1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气组件6和第二储气组件7均包括架体61、固定部件62和储气罐63,架体61与车架1相连,储气罐63设在架体61内,固定部件62与架体61相连,固定部件62包括固定架621和扎带622,固定架621的两端分别与架体61可拆卸地相连,储气罐63设在固定架621的下方,扎带622的两端分别与架体61相连,且扎带622环绕在储气罐63的外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架体61固定在车架1上,架体61内部具有存放空间,储气罐63安装在存放空间内,储气罐63为椭圆体储气罐63,储气罐63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固定架6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架体61相连,固定架621设在储气罐63的上方,固定架621环绕在储气罐63的外周,扎带622可拆卸地与固定架621相连,扎带622环绕在储气罐63的外周。
可选地,固定架621的一端可以与架体61枢接,当需要拆装储气罐63时,将固定架621抬起,便于将储气罐63放入架体61内。通过固定架621和扎带622,可以提高对储气罐63的固定稳定性,提高储气安全和行车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安装在燃料电池总成的后侧,且集成电驱动桥总成位于车架1的中部,集成电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和后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与车辆的后轮相连,且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车架1的中部,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和后桥,换言之,集成电驱动桥总成8集成了驱动电机、减速和后桥的功能,集成化程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电机冷却系统9,电机冷却系统9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电机冷却系统9位于车架1的尾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冷却系统9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车架1的中部,且电机冷却系统9位于车辆后轮的后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包括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分别与车架1相连,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位于车架1的同一侧,且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位于车架1的侧边。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安装在车架1的左侧,电机控制模块、充电模块11和电机冷却系统9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还包括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分别与车架1相连,且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位于车架1的同一侧,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位于车架1的侧边,且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与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在车架1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安装在车架1的右侧,压缩机总成12和低压配电系统13与电机控制总成10和充电模块11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换言之,压缩机总成12与充电模块11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低压配电系统13和电机控制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将多个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可以使车架1的左右两侧受力均衡,使整车的载荷分布均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能源货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冷却组件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前侧,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串联,且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正前侧,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为A1,且10°≤A1≤15°;
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储气组件和第二储气组件均包括架体、固定部件和储气罐,所述架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储气罐设在所述架体内,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架体相连,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架和扎带,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储气罐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下方,所述扎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相连,且所述扎带环绕在所述储气罐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均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后侧,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和燃料电池总成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电驱动桥总成,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安装在所述燃料电池总成的后侧,且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位于所述车架的中部,所述集成电驱动桥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和后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中部,所述电机冷却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控制总成和充电模块,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且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位于所述车架的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分别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位于所述车架的侧边,且所述压缩机总成和低压配电系统与所述电机控制总成和所述充电模块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7.一种新能源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
CN202321394429.4U 2023-06-02 2023-06-02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Active CN22099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429.4U CN220996112U (zh) 2023-06-02 2023-06-02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429.4U CN220996112U (zh) 2023-06-02 2023-06-02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6112U true CN220996112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8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4429.4U Active CN220996112U (zh) 2023-06-02 2023-06-02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3843B1 (en) Electrochemical propulsion system
CN102903875B (zh) 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CN113787920B (zh) 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
JP2013023206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装着構造
US20070141451A1 (en) Housing structure for battery pack
JP2013500433A (ja) 熱管理システム、車両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WO2010140030A1 (en) Fuel-cell-powered vehicle
CN2087970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
US20220149458A1 (en)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US20050029022A1 (en) Industrial tow truck with electrical traction drive
JP4742514B2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筐体
CN206494000U (zh) 一种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215398924U (zh) 重型车辆的底盘以及重型车辆
CN220996112U (zh) 燃料电池底盘布置结构及新能源货车
CN215153975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214647615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雪地车
CN221292953U (zh) 一种纯电动电驱桥牵引车底盘布置结构
CN22070091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牵引车整车布置结构
CN218400713U (zh) 底盘结构及电动车辆
CN217835759U (zh) 底盘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20374629U (zh) 底盘结构和车辆
CN220764073U (zh) 用于车辆的底盘和车辆
CN221049447U (zh) 一种重卡动力总成、汽车底盘及重卡汽车
CN215435974U (zh) 一种多动力源商用车
CN220199416U (zh) 车架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