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8884U -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8884U
CN220988884U CN202322178692.6U CN202322178692U CN220988884U CN 220988884 U CN220988884 U CN 220988884U CN 202322178692 U CN202322178692 U CN 202322178692U CN 220988884 U CN220988884 U CN 220988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sleeve
ring
uterus
sp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86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维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anli O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anli O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anli O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anli Oak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86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8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8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8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缝合装置,包括:辅助撑开件,包括第一套管和在第一套管一端设置的至少3个撑开片;辅助圈,外壁能够与撑开片可分离地连接,内壁用于与待缝合人体组织连接;无菌套,包括两端开口的塑料套,以及在塑料套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弹圈和第二弹圈。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缝合装置,通过配合使用辅助撑开件、辅助圈和无菌套,经阴道在子宫和人体外部这个区域建立了无菌通道,然后通过辅助圈拉动子宫切口经子宫的自然开口进入无菌通道,或者在该无菌通道内部,或者经该无菌通过拉出人体,再行缝合,此时子宫的切口已被外翻,缝合简单快捷,降低了缝合难度,缩短了缝合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不规律,身体抵抗力差,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肿瘤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在加强。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疾病,其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一旦体检发现,经评估需要手术时,就需要将肿瘤完整切除。而切除肿瘤后,通常会在子宫上留下切口,为了加快愈合恢复,切除肿瘤后就需要对切口进行缝合,而子宫切口的缝合有其特殊性,为避免感染,需要将子宫切口的皮肤断面翻折至子宫内部进行缝合。
现有的缝合方法是从腹部手术切口位置,将夹持有缝合针的长柄手术镊伸入人体腹腔内部,使用长柄器械夹住缝针,在人体腹腔内部、子宫外部进行穿针引线的操作;由于缝合时要求将子宫切口的皮肤断面翻折至子宫内部进行缝合,缝合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要求高,而且缝合时间很长。
因此,在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时,如何降低难度,提升效率,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辅助缝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子宫切口的缝合效率低,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缝合装置,包括:辅助撑开件,辅助撑开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管和在第一套管一端设置的至少3个撑开片,撑开片具有内收状态和外撑状态;撑开片处于内收状态时,能够经手术套管进入人体内部;辅助圈,辅助圈的外壁能够与撑开片可分离地连接,辅助圈的内壁用于与子宫连接;无菌套,无菌套包括两端开口的塑料套,以及在塑料套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弹圈和第二弹圈;在外力作用下,无菌套能够穿过辅助撑开件,经辅助圈进入子宫,并且第一弹圈和第二弹圈自然张开后的开口大于子宫的自然开口,第一弹圈和第二弹圈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穿过子宫的自然开口。
优选地,撑开片为弹片,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撑开片成外撑状态;在外力作用,撑开片能够克服自身弹力向内弯曲成内收状态。
优选地,撑开片为3-5个。
优选地,撑开片包括连接部和弯钩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另一端与弯钩部固定连接;辅助圈的外壁能够进入到弯钩部内部,并与至少3个撑开片上的弯钩部挤压固定连接。
优选地,辅助圈的内壁上涂抹有生物胶,以及覆盖在生物胶外侧的易撕离型纸。
优选地,辅助缝合装置还包括长柄镊,能够从第一套管伸入人体内部,将辅助圈卡合在撑开片之间,或将待缝合的人体子宫切口外壁粘贴在辅助圈的内壁上。
优选地,辅助缝合装置还包括吻合器,用于配合缝合子宫切口,并将粘接有辅助圈的部分子宫组织切除。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缝合装置,通过配合使用辅助撑开件、辅助圈和无菌套,经阴道在子宫和人体外部这个区域建立了无菌通道,经过阴道却又隔绝了阴道内的细菌,使其无法对子宫切口造成感染;然后通过辅助圈拉动子宫切口经子宫的自然开口进入无菌通道,或者在该无菌通道内部,或者经该无菌通过拉出人体,再行缝合,此时子宫的切口已被外翻,缝合简单快捷,降低了缝合难度,缩短了缝合时间;缝合完毕后,将子宫复位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缝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辅助圈安装到辅助撑开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缝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辅助撑开件;11、第一套管;12、撑开片;121、连接部;122、弯钩部;2、辅助圈;3、无菌套;31、塑料套;32、第一弹圈;33、第二弹圈;4、模拟子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在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缝合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包括:辅助撑开件1,辅助圈2和无菌套3。
其中,辅助撑开件1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管11和在第一套管11一端设置的至少3个撑开片12,撑开片12具有内收状态和外撑状态;撑开片12处于内收状态时,能够经手术套管进入人体内部。
辅助圈2的外壁能够与撑开片12可分离地连接(本实施例中为弹性挤压连接),辅助圈2的内壁用于与子宫连接。
无菌套3包括两端开口的塑料套31,以及在塑料套31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弹圈32和第二弹圈33。
在外力作用下,无菌套3能够穿过辅助撑开件1,经辅助圈2进入子宫,并且第一弹圈32和第二弹圈33自然张开后的开口大于子宫的自然开口,第一弹圈32和第二弹圈33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穿过子宫的自然开口。
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撑开片12为弹片,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11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撑开片12成外撑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撑开片12能够克服自身弹力向内弯曲成内收状态。
具有弹性的撑开片12在进入手术套管之前,需要用外力(比如人手)向内挤压,使其成向内收拢的状态,然后才能进入手术套管,在进入手术套管以后,通过第一套管11向内推送,至撑开片12穿出手术套管后自然弹开,与子宫的手术切口相对。
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撑开片12为3-5个。撑开片12沿着第一套管11管口的一圈均匀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撑开片12的数量为4个。
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中,撑开片12包括连接部121和弯钩部122,连接部121的一端与第一套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部121另一端与弯钩部122固定连接;辅助圈2的外壁能够进入到弯钩部122内部,并与至少3个撑开片12上的弯钩部122挤压固定连接。弯钩部122具有弧形面,通过凹形的弧形面能够夹持住辅助圈2的上下两端,使辅助圈2能够较为牢固地安装在弯钩部122上。
辅助圈2的内壁上涂抹有生物胶,在生物胶外侧覆盖有易撕离型纸。在通过第一套管11将辅助圈2送入人体腹部时,离型纸粘贴在辅助圈2的内壁上;当将辅助圈2送入人体腹部,并使用手术镊将其安装在多个撑开片12的弯钩部122内侧后,再使用手术镊将离型纸撕除,此时可以使用手术镊将子宫切口的外壁提起,粘接在辅助圈2内壁上;生物胶可以使辅助圈2与子宫切口之间的粘黏连接非常牢固,方便后续操作。
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还包括长柄镊,能够从第一套管11伸入人体内部,将辅助圈2卡合在撑开片12之间,或将待缝合的人体子宫切口外壁粘贴在辅助圈2的内壁上。使用长柄镊不仅能够夹住辅助圈2将其通过第一套管11送入人体内部,能够将辅助圈2的外壁卡合在多个撑开片12之间,还能够夹住子宫切口的外壁,将其粘接在辅助圈2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还包括吻合器,用于配合缝合子宫切口,并将粘接有辅助圈2的部分子宫组织切除。
使用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将辅助圈2以及连接在辅助圈2内壁上的子宫切口从子宫的自然通道拉出至无菌套3内部,也可以通过无菌套3将其拉出人体,然后使用吻合器夹住辅助圈2的下部,使辅助圈2位于吻合器的一侧,其余的子宫部分位于吻合器的另一侧,此时使用针线在朝向子宫部分的一侧将紧靠吻合器的部分缝合,缝合完毕,从吻合器的朝向辅助圈2的一侧将辅助圈2以及粘结在辅助圈2上的部分子宫组织剪切掉即可。
本实施例中辅助缝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以图3所示模拟子宫4来模拟人体子宫:
参考图3所示,首先,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辅助缝合装置之前,人体腹部手术切口位置应该是提前穿设有微创手术常用的手术套管(切割肿瘤的操作一般也是通过该手术套管进行),将连接有撑开片12的第一套管11的一端与手术套管的外部开口相对,使用外力将撑开片12向内收拢,然后将收拢后的撑开片12塞入手术套管,推动第一套管11向里移动,使连接有撑开片12的一端经过手术套管进入人体腹腔,在穿出手术套管后,撑开片12自然张开,位置与子宫切口的位置相对;
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夹住辅助圈2,将其塞入第一套管11,并继续推动其经过第一套管11进入人体内部;辅助圈2为环形结构,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将辅助圈2放置在多个撑开片12之间,使撑开片12的外壁进入撑开片12的弯钩部122位置,撑开片1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抱紧辅助圈2;
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将辅助圈2内壁上的离型纸撕除,将离型纸夹出体外,暴露出在辅助圈2内壁上涂抹的生物胶;
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夹起子宫切口位置的人体组织,将切口位置人体组织的外壁贴合到辅助圈2的内壁上,逐步操作,直至将子宫切口位置人体组织的外壁全部贴合到辅助圈2的内壁上;
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夹持住无菌套3的第二弹圈33,经第一套管11进入人体腹部,并进一步经过辅助圈2、子宫切口进入子宫,并进一步通过子宫的自然开口进入阴道;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夹持住无菌套3的第一弹圈32,经第一套管11进入人体腹部,并进一步经过辅助圈2、子宫切口进入子宫;第一弹圈32和第二弹圈33自然张开后的开口大于子宫的自然开口;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夹持住第二弹圈33的一边时,可以将该部分送出子宫的自然开口,不使用工具辅助时,第二弹圈33和第一弹圈32一样,由于自然张开后的开口大于子宫的自然开口,因而不能经子宫的自然开口脱出;
布置好无菌套3,使第一弹圈32位于子宫内部,第二弹圈33经人体阴道拉出人体外部;
然后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推动辅助圈2从撑开片12上脱离,并继续推动辅助圈2,经第一弹圈32进入无菌套3内部;根据病人情况,可以将辅助圈2推至无菌套3内部,也可以将辅助圈2经无菌套3、穿出阴道而推至人体外侧;
再使用吻合器夹住辅助圈2的下部,使辅助圈2位于吻合器的一侧,其余的子宫部分位于吻合器的另一侧,此时使用针线在朝向子宫部分的一侧将紧靠吻合器的部分缝合,缝合完毕,从吻合器的朝向辅助圈2的一侧将辅助圈2以及粘结在辅助圈2上的部分子宫组织剪切掉,然后推动子宫复位;
使用长柄镊或其他工具,从第二弹圈33一端,经无菌套3的塑料套、子宫的自然开口进入子宫,夹持住第一弹圈32,将其拉出子宫,将无菌套3拉出人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创新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撑开件(1),所述辅助撑开件(1)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套管(11)和在所述第一套管(11)一端设置的至少3个撑开片(12),所述撑开片(12)具有内收状态和外撑状态;所述撑开片(12)处于内收状态时,能够经手术套管进入人体内部;
辅助圈(2),所述辅助圈(2)的外壁能够与所述撑开片(12)可分离地连接,辅助圈(2)的内壁用于与子宫连接;
无菌套(3),所述无菌套(3)包括两端开口的塑料套(31),以及在所述塑料套(31)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弹圈(32)和第二弹圈(33);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无菌套(3)能够穿过所述辅助撑开件(1),经所述辅助圈(2)进入子宫,并且所述第一弹圈(32)和所述第二弹圈(33)自然张开后的开口大于子宫的自然开口,所述第一弹圈(32)和所述第二弹圈(33)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穿过子宫的自然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2)为弹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11)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撑开片(12)成外撑状态;在外力作用,所述撑开片(12)能够克服自身弹力向内弯曲成内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2)为3-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2)包括连接部(121)和弯钩部(122),所述连接部(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21)另一端与所述弯钩部(122)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圈(2)的外壁能够进入到所述弯钩部(122)内部,并与至少3个所述撑开片(12)上的所述弯钩部(122)挤压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柄镊,能够从所述第一套管(11)伸入人体内部,将辅助圈(2)卡合在所述撑开片(12)之间,或将待缝合的人体子宫切口外壁粘贴在所述辅助圈(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吻合器,用于配合缝合子宫切口,并将粘接有所述辅助圈(2)的部分子宫组织切除。
CN202322178692.6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Active CN220988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692.6U CN220988884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692.6U CN220988884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8884U true CN220988884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8692.6U Active CN220988884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8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6615B1 (en) Vaginal speculum
US8109867B2 (en) Tubular mesh for sacrocolpopexy and related procedures
KR100818539B1 (ko) 여성 방광을 고정하기 위한 임플란트
JP4227414B2 (ja) 多重軸の子宮動脈識別、特徴化、および閉塞回転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911034B2 (en) Su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030392A (en) Connector for hollow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89830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cerclage sacrocervicopexy
US110519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prolapse and incontinence
WO2011082350A9 (en) Systems,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s of pelvic conditions
JP2011505203A (ja) 組織の経子宮頸部切除および除去
JP2000500029A (ja) 腹腔鏡による尿道固定術を施すための外科手術用キット及び手術方法並びに尿道固定術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装置
US6482175B1 (en) Two-part surgical incision implement for forming an opening in the skin
CN220988884U (zh) 一种辅助缝合装置
EP3092954A1 (en) Devices for ligating uterine arteries
CN116898549A (zh) 一种子宫切口辅助缝合装置
CA312693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cerclage sacrocervicopexy
US20080114382A1 (en) Uterine Artery Lig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RU2307618C1 (ru)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скопической кольпофиксации при гистерэктомии
CN101318052A (zh) 阴道缝合用伞形扩张器
US10039627B2 (en)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delivering the medical device
EP3592249B1 (en) Suture guide and related parts and kits
JP2000023989A (ja) ミニループレトラクタ
CN216535393U (zh) 一种钳式组织缝合器械
CN213129674U (zh) 一种加长型钉砧头带引导管的圆形吻合器
CN106361385A (zh) 一种用于盆底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的手术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