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8926U -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8926U
CN220978926U CN202322475254.6U CN202322475254U CN220978926U CN 220978926 U CN220978926 U CN 220978926U CN 202322475254 U CN202322475254 U CN 202322475254U CN 220978926 U CN220978926 U CN 220978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reinforcing plate
building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52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少一
窦宇轩
姜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uanzhousheng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Xuanzhousheng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Xuanzhousheng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Xuanzhousheng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52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8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8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8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涉及承重柱补强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互相靠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第二补强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第二补强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和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安装板远离第二补强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延长杆,驱动小齿轮进行转动,能够让两个螺杆向固定孔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让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能够进行初步的固定,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固定,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重柱补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楼体改造主要由两方面,一方面是楼房因居住时间相对长,或装修不适应当前的生活需求而对房屋的装修风格、水电结构、厨卫部局等重新设计加以改造装修,另一方面是对楼房的墙体、墙顶以及承重柱进行补强,提高旧楼墙体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增强旧楼居住的安全性,在对承重柱进行补强时通常使用两个补强板对承重柱进行固定;
但现有技术中的承重柱补强板使用时存在下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承重柱补强板由于体积较大,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多人进行支撑然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操作不方便,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承重柱补强板由于体积较大,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多人进行支撑然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包括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互相靠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二补强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补强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和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板远离第二补强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大齿轮,两个所述大齿轮互相靠近的一侧共同啮合连接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中部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固定安装在小齿轮的中部,所述延长杆靠近小齿轮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远离延长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对角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套管,所述固定杆和套管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固定杆上的同步轮和与之平行的套管上分别传动套设有皮带,两个所述套管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插设在第二补强板的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三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孔。
优选地,两个所述套管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延长杆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八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动延长杆,驱动小齿轮进行转动,能够让两个螺杆向固定孔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让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能够进行初步的固定,进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固定,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可以对安装板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节约了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补强板;11、第二补强板;12、固定板;121、固定孔;13、安装板;14、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6、固定杆;17、大齿轮;18、小齿轮;19、延长杆;191、连接板;192、套管;193、同步轮;194、皮带;195、螺杆;2、支撑板;21、第三安装孔;3、限位块;4、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包括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互相靠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21,第二补强板11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远离第二补强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16,两个固定杆16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大齿轮17,两个大齿轮17互相靠近的一侧共同啮合连接有小齿轮18,小齿轮18的中部设置有延长杆19,安装板13远离延长杆1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91,两个连接板191远离安装板1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套管192,固定杆16和套管19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同步轮193,两个固定杆16上的同步轮193和与之平行的套管192上分别传动套设有皮带194,两个套管19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杆195,螺杆195螺纹插设在第二补强板11的固定孔121中,当想要对承重柱进行补强时,首先将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卡在承重柱的外侧,随后通过转动延长杆19,驱动小齿轮18进行转动,使得两个大齿轮17跟随小齿轮18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同步轮193和皮带194,使得套管19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杆195向固定孔121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让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能够进行初步的固定,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固定,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安装板13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4,第二补强板11靠近安装板13的一侧开设有和第一安装孔14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在想要对承重柱进行补强之前,将安装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补强板11上,从而可以对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进行初步安装,当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固定完成之后,通过转动螺栓将安装板13进行拆卸,节省了安装的成本。
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支撑板2上开设有三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孔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2和第三安装孔21,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稳定的固定在天花板和地面上。
两个套管192远离螺杆19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3,可以防止套管192掉落。
延长杆19靠近限位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块4,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对延长杆19进行转动,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固定孔121的数量为八个,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的数量为四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孔121的数量设置为八个,使得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之间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通过将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可以将安装板13稳定的固定在第二补强板11上。
两个连接板191呈对角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191呈对角分布,使得小齿轮18可以带动两个螺杆195同时对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进行固定。
延长杆19固定安装在小齿轮18的中部,延长杆19靠近小齿轮1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13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延长杆19固定安装在小齿轮18的中部,使得延长杆19能够带动小齿轮18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螺杆195的移动,通过将延长杆19转动安装在安装板13上,使得延长杆19能够得到支撑。
工作原理:当想要对承重柱进行补强时,首先将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卡在承重柱的外侧,随后通过转动延长杆19,驱动小齿轮18进行转动,使得两个大齿轮17跟随小齿轮18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同步轮193和皮带194,使得套管19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杆195向固定孔121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让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能够进行初步的固定,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其进行固定,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随后,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在想要对承重柱进行补强之前,将安装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补强板11上,从而可以对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进行初步安装,当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固定完成之后,通过转动螺栓将安装板13进行拆卸,节省了安装的成本;
最后,通过设置支撑板2和第三安装孔21,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稳定的固定在天花板和地面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包括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互相靠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21),所述第二补强板(11)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远离第二补强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16),两个所述固定杆(16)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大齿轮(17),两个所述大齿轮(17)互相靠近的一侧共同啮合连接有小齿轮(18),所述小齿轮(18)的中部设置有延长杆(19),所述安装板(13)远离延长杆(1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91),两个所述连接板(191)远离安装板(1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套管(192),所述固定杆(16)和套管(19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同步轮(193),两个所述固定杆(16)上的同步轮(193)和与之平行的套管(192)上分别传动套设有皮带(194),两个所述套管(19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杆(195),所述螺杆(195)螺纹插设在第二补强板(11)的固定孔(12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4),所述第二补强板(11)靠近安装板(13)的一侧开设有和第一安装孔(14)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1)和第二补强板(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三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安装孔(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管(192)远离螺杆(19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19)靠近限位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21)的数量为八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的数量为四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91)呈对角分布。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19)固定安装在小齿轮(18)的中部,所述延长杆(19)靠近小齿轮(1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13)上。
CN202322475254.6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Active CN220978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5254.6U CN22097892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5254.6U CN22097892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8926U true CN22097892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5254.6U Active CN22097892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8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78926U (zh) 一种楼体承重柱补强结构
CN213330113U (zh) 一种室内用提拔墙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10482966U (zh) 一种多级装配式格构框架建筑结构
CN116695948A (zh) 一种具有拆装结构的建筑墙板
CN110847627A (zh) 用于既有建筑空间改造的支撑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09950B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外立面施工便捷可移动式操作架
CN214302172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核心筒结构
CN206034676U (zh) 一种减震抗震型钢结构
CN114319818A (zh) 一种便于搭接的市政工程用脚手架及安装方法
CN221761358U (zh) 一种屋面悬挑飘板结构装修两用支撑架
CN214303025U (zh) 一种用于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钢结构
CN221461558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CN21350996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板材连接件
CN219710585U (zh) 一种钢结构柱的底部安装套件
CN220059002U (zh)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CN21854164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加固结构
CN221589462U (zh) 一种水利加固板
CN221609079U (zh) 一种装配式旅居舱建筑悬挑加固结构
CN219157975U (zh)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多角度连接构件
CN219012065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的梁预支撑结构
CN213573138U (zh) 一种用于房屋外围的加固结构
CN221236384U (zh) 一种骨架式脚手架杆件
CN215519176U (zh) 一种全螺栓连接装配式住宅钢结构
CN221567980U (zh) 一种房屋砌体结构加固墙
CN220814220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加固连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