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9002U -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9002U
CN220059002U CN202321185298.9U CN202321185298U CN220059002U CN 220059002 U CN220059002 U CN 220059002U CN 202321185298 U CN202321185298 U CN 202321185298U CN 220059002 U CN220059002 U CN 220059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se
support
sides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52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强
王磊
胡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852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9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9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9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框架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柱主体,还包括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将两侧加固底座安装于支撑柱主体两侧,然后将两个支撑架通过底部转轴在转座内部转动,使得支撑架上方的固定底座贴合于加固底座侧面,然后将固定螺栓插入固定底座从而将支撑柱主体和加固底座进行连接固定,然后将支撑底座通过两侧连接底座固定于加固底座两侧,然后将下方定位轴杆插入地中,从而固定加固座的位置,将两侧加固螺栓依次穿过相应两个加固座,然后拧紧,使得两侧加固座对支撑柱主体进行压紧加固,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柱主体进行加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中,砌体墙体框架结构仍是应用广泛的形式之一,墙体主要是作为分隔和围护功能的非结构构件,一般采用混凝土砌块、空心砖砌体以及轻质环保材料砌块砌筑而成。震害表明,墙体与框架相互作用复杂,墙体受到框架的约束,同时也对框架产生约束,由于一些建筑的施工年限久远的原因,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后在继续使用,例如支撑柱,因此需要用到加固框架结构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倒塌,从事该行业的研究人员在设计研究中发现以下改进点:
加固框架结构只能对固定大小的支撑柱加固,缺乏适应能力,实用性较低,且传统的加固框架结构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加固框架结构只能对固定大小的支撑柱加固,缺乏适应能力,实用性较低,且传统的加固框架结构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柱主体,还包括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两个加固底座,两个所述加固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主体两侧下端,每个所述加固底座上方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座,每个所述转座内部均插设有转轴,每个所述转座内部均插设有支撑架,每个所述转轴末端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每个所述转轴均贯穿相应所述转座和支撑架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每个所述支撑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每个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均插设有两个固定螺栓,每个所述支撑架均通过上方所述固定底座和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撑柱主体形成螺纹连接,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两个所述支撑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前后两侧下端。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底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柱底部均设置有加固座,两个所述加固座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口,一侧所述加固座两端均插设有加固螺栓,两个所述加固螺栓一侧贯穿两个所述加固座相应螺纹口末端螺纹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底座上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每个所述连接底座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栓,每个所述支撑底座均通过两侧所述连接底座和连接螺栓与两侧所述加固底座形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加固座上方内部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口,每个所述支撑底座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杆,两个所述连接螺杆均贯穿相应所述支撑底座延伸至下方所述加固座内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加固座底部四端均插设有定位轴杆。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外侧均涂有防锈涂料。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加固底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两侧加固底座安装于支撑柱主体两侧,然后将两个支撑架通过底部转轴在转座内部转动,使得支撑架上方的固定底座贴合于加固底座侧面,然后将固定螺栓插入固定底座从而将支撑柱主体和加固底座进行连接固定,然后将支撑底座通过两侧连接底座固定于加固底座两侧,然后将下方定位轴杆插入地中,从而固定加固座的位置,将两侧加固螺栓依次穿过相应两个加固座,然后拧紧,使得两侧加固座对支撑柱主体进行压紧加固,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柱主体进行加固,适应能力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实用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两个加固螺栓一侧贯穿两个加固座相应螺纹口末端螺纹安装有螺母,便于连接两侧的加固座,同时通过拧紧螺母使得两侧加固座变紧,从而对支撑柱主体进行夹紧加固,便于使用,每个支撑底座均通过两侧连接底座和连接螺栓与两侧加固底座形成螺纹连接,便于两侧支撑底座的拆卸与安装,同时便于两侧辅助支撑机构的拆卸与更换,使用更加灵活便捷,防锈涂料的设置便于防止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在长时间受到恶劣天气时导致主体生锈,便于延长加固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两个连接螺杆均贯穿相应支撑底座延伸至下方加固座内部,便于连接与固定同侧的支撑底座和加固座,使得同侧辅助支撑机构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对支撑柱主体前后两侧进行加固,定位轴杆的设置便于将两侧的加固座固定于支撑柱主体两侧,从而对支撑柱主体进行辅助支撑与加固,增加两侧加固座的稳固性,摩擦垫的设置便于增加加固底座与支撑柱主体接触时的摩擦性,使得两个加固底座更好的贴合于支撑柱主体外侧,增加加固底座的稳定性,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柱主体;2、加固机构;201、加固底座;202、转座;203、转轴;204、支撑架;205、固定底座;3、辅助支撑机构;301、支撑底座;302、连接柱;303、加固座;304、加固螺栓;305、连接底座;306、连接螺杆;307、定位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柱主体1,还包括加固机构2,加固机构2包括两个加固底座201,两个加固底座201分别设置于支撑柱主体1两侧下端,每个加固底座201上方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座202,每个转座202内部均插设有转轴203,每个转座202内部均插设有支撑架204,每个转轴203末端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每个转轴203均贯穿相应转座202和支撑架204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每个支撑架204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205,每个固定底座205内部均插设有两个固定螺栓,每个支撑架204均通过上方固定底座205和固定螺栓与支撑柱主体1形成螺纹连接,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3,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底座301,两个支撑底座301分别设置于支撑柱主体1前后两侧下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支撑底座301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302,同侧两个连接柱302底部均设置有加固座303,两个加固座303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口,一侧加固座303两端均插设有加固螺栓304,两个加固螺栓304一侧贯穿两个加固座303相应螺纹口末端螺纹安装有螺母,便于连接两侧的加固座303,同时通过拧紧螺母使得两侧加固座303变紧,从而对支撑柱主体1进行夹紧加固,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支撑底座301上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305,每个连接底座305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栓,每个支撑底座301均通过两侧连接底座305和连接螺栓与两侧加固底座201形成螺纹连接,便于两侧支撑底座301的拆卸与安装,同时便于两侧辅助支撑机构3的拆卸与更换,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加固座303上方内部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口,每个支撑底座301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杆306,两个连接螺杆306均贯穿相应支撑底座301延伸至下方加固座303内部,便于连接与固定同侧的支撑底座301和加固座303,使得同侧辅助支撑机构3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对支撑柱主体1前后两侧进行加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加固座303底部四端均插设有定位轴杆307,定位轴杆307的设置便于将两侧的加固座303固定于支撑柱主体1两侧,从而对支撑柱主体1进行辅助支撑与加固,增加两侧加固座303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固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外侧均涂有防锈涂料,防锈涂料的设置便于防止加固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在长时间受到恶劣天气时导致主体生锈,便于延长加固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加固底座201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垫,摩擦垫的设置便于增加加固底座201与支撑柱主体1接触时的摩擦性,使得两个加固底座201更好的贴合于支撑柱主体1外侧,增加加固底座201的稳定性,更加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将两侧加固底座201安装于支撑柱主体1两侧,然后将两个支撑架204通过底部转轴203在转座202内部转动,使得支撑架204上方的固定底座205贴合于加固底座201侧面,然后将固定螺栓插入固定底座205从而将支撑柱主体1和加固底座201进行连接固定,然后将支撑底座301通过两侧连接底座305固定于加固底座201两侧,然后将下方定位轴杆307插入地中,从而固定加固座303的位置,将两侧加固螺栓304依次穿过相应两个加固座303,然后拧紧,使得两侧加固座303对支撑柱主体1进行压紧加固,加固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柱主体1进行加固,适应能力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实用性较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主体(1),还包括加固机构(2),所述加固机构(2)包括两个加固底座(201),两个所述加固底座(201)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主体(1)两侧下端,每个所述加固底座(201)上方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座(202),每个所述转座(202)内部均插设有转轴(203),每个所述转座(202)内部均插设有支撑架(204),每个所述转轴(203)末端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每个所述转轴(203)均贯穿相应所述转座(202)和支撑架(204)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每个所述支撑架(204)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205),每个所述固定底座(205)内部均插设有两个固定螺栓,每个所述支撑架(204)均通过上方所述固定底座(205)和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撑柱主体(1)形成螺纹连接,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3),所述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底座(301),两个所述支撑底座(301)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主体(1)前后两侧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底座(301)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302),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柱(302)底部均设置有加固座(303),两个所述加固座(303)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口,一侧所述加固座(303)两端均插设有加固螺栓(304),两个所述加固螺栓(304)一侧贯穿两个所述加固座(303)相应螺纹口末端螺纹安装有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底座(301)上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底座(305),每个所述连接底座(305)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栓,每个所述支撑底座(301)均通过两侧所述连接底座(305)和连接螺栓与两侧所述加固底座(201)形成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固座(303)上方内部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口,每个所述支撑底座(301)内部均插设有两个连接螺杆(306),两个所述连接螺杆(306)均贯穿相应所述支撑底座(301)延伸至下方所述加固座(30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固座(303)底部四端均插设有定位轴杆(3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2)和辅助支撑机构(3)外侧均涂有防锈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底座(201)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垫。
CN202321185298.9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Active CN220059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5298.9U CN22005900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5298.9U CN22005900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9002U true CN22005900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7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5298.9U Active CN220059002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9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05452U (zh) 一种墙体外部挑檐板结构
CN220059002U (zh) 一种加固框架结构
CN212153855U (zh) 一种建筑幕墙结构
CN206903018U (zh) 一种建筑用幕墙施工装置
CN219732450U (zh) 一种高强度幕墙钢结构
CN211143430U (zh) 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
CN21371050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承载框架
CN210562211U (zh) 一种建筑基坑斜撑支护结构
CN212927031U (zh) 一种边梁侧模板加固装置
CN212231011U (zh) 一种稳固型工字钢支吊架
CN219157975U (zh)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多角度连接构件
CN21854164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加固结构
CN219386791U (zh) 一种幕墙的支撑结构
CN220184644U (zh) 一种建筑模板扣式结构
CN218915432U (zh) 一种光伏发电安装支架
CN220173630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型可调节的机柜底座
CN220080892U (zh) 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CN213806554U (zh) 一种地下室非标层模板装置
CN220870258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构件
CN212271340U (zh) 一种加固型建筑装饰幕墙
CN215951039U (zh) 一种稳固的新型抗震支架
CN218598466U (zh) 一种新型工业大风扇专用扇叶连接底盘
CN215331519U (zh) 一种用于大面剪力墙体模板的钢管斜撑结构
CN219753509U (zh) 一种幕墙柱脚结构
CN214090501U (zh)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幕墙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