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8402U - 建筑墙体 - Google Patents

建筑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8402U
CN220978402U CN202322585125.2U CN202322585125U CN220978402U CN 220978402 U CN220978402 U CN 220978402U CN 202322585125 U CN202322585125 U CN 202322585125U CN 220978402 U CN220978402 U CN 220978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protection plate
wall body
pos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51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
黄祥恩
金文星
周明成
石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51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8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8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8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以及至少一个防护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为后浇带,防护板连接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外侧,且覆盖后浇带。该建筑墙体能够将后续施工提前,且不影响后浇带的浇筑封闭,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建筑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留置后浇带,以减小后浇带两侧墙体因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浇筑封闭需要在两侧墙体达到要求后进行,而两侧墙体达标需要60天以上时间,这样,容易使得后续施工,例如防水卷材、保护砖、回填等的工期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墙体,能够将后续施工提前,且不影响后浇带的浇筑封闭,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墙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以及至少一个防护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为后浇带,防护板连接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外侧,且覆盖后浇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墙体,通过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外侧设置防护板,且防护板覆盖后浇带,能够将后浇带与后续施工的工作面隔开,先进行后续施工,再封闭后浇带,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防护板为多个,多个防护板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建筑墙体还包括连接件,防护板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连接件依次穿设于多个防护板的通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通孔为两个,两个通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建筑墙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加强件设置于防护板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加强件为至少两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成一定夹角连接于防护板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加强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内,第二加强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内,且与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防护板沿厚度方向具有远离后浇带的第一面和靠近后浇带的第二面,第一面在第二面的投影位于第二面内,防护板沿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的侧面为斜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防护板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侧面均为斜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防护板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与第一面的夹角均为4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墙体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墙体施工完毕后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建筑墙体100、
第一墙体10、第二墙体20、后浇带30、
防护板40、通孔41、加强件42、第一加强件421、第二加强件422、第一面40a、第二面40b、斜面40c、
连接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墙体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墙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以及至少一个防护板40,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之间为后浇带30,防护板40连接在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的外侧,且覆盖后浇带30。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建筑墙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后浇带30位于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之间,能够有效减少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因环境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质量问题。防护板40连接在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外侧,且覆盖后浇带30,这样,可以将后浇带30与后续施工,例如,防水卷材、保护砖、回填等的工作面隔离开,先进行后续施工,最后对后浇带30减小浇筑封闭,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墙体100,通过在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的外侧设置防护板40,且防护板40覆盖后浇带30,能够将后浇带30与后续施工的工作面隔开,先进行后续施工,再封闭后浇带30,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的排布方向沿与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的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内设有水平支撑件,水平支撑件沿水平方向由第一墙体10延伸至第二墙体20。具体地,水平支撑件可以为钢筋。后浇带30内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直支撑件,竖直支撑件与水平支撑件连接,形成网格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的内侧还连接有模板,模板覆盖后浇带30,以便对后浇带30进行浇筑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护板40为多个,多个防护板40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多个防护板40,便于运输和安装。
具体地,防护板40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八个等,防护板40的重量设置为便于工人搬运和安装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40之间以及防护板40与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之间可以通过水泥砂浆等进行连接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板40也可以设为一个,设置一个防护板40可以提高后浇带30与后续施工面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建筑墙体100还包括连接件50,防护板40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连接件50依次穿设于多个防护板40的通孔41内。通过将连接件50穿设在防护板40的通孔41内,将多个防护板40进行连接,连接方便,且连接可靠性高。
具体地,连接件50可以为钢筋。防护板40上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等通孔41。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防护板40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通孔41为两个,两个通孔4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40上。通过设置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41,每个通孔41内穿设一个连接件50,提高了多个防护板4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防护板40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后续施工对防护板40造成损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通孔41还可以设为一个、三个、五个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建筑墙体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42,加强件42设置于防护板40内。通过在防护板40内设置加强件42,提高了防护板40结构的强度,防止后续施工对防护板40造成损坏。
加强件42可以设为一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加强件42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十个等。当加强件42为一个时,加强件42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还可以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成一定角度设置;当加强件42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加强件42可以平行设置或相交设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42可以一体成型于防护板4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件42为至少两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421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件422,第一加强件421和第二加强件422成一定夹角连接于防护板40内。通过设置成一定夹角连接的第一加强件421和第二加强件422,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板40结构的强度。
具体地,第一加强件421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等,第二加强件422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等。第一加强件421与第二加强件42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任意角度,例如,可以为15°、30°、45°、60°、90°、120°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加强件42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42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40内,第二加强件422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件4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防护板40内,且与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421连接。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件421,以及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件422,且第一加强件421与第二加强件422连接,这样,第一加强件421与第二加强件422在防护板40内成网格状排布,提高了防护板40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地,第一加强件421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八个等;第二加强件422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八个、十个等。在本申请方案中,第一加强件421为七个,第二加强件422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防护板40沿厚度方向具有远离后浇带30的第一面40a和靠近后浇带30的第二面40b,第一面40a在第二面40b的投影位于第二面40b内,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的侧面为斜面40c。通过设置第一面40a的投影位于第二面40b内,且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的侧面为斜面40c,这样,有利于防护板40与后续施工的防水卷材的贴合,便于施工。
具体地,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一端的侧面可以为斜面40c,或者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侧面可以均为斜面40c。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40a与第二面40b可以平行,也可以成一定夹角。在本申请方案中,第一面40a与第二面40b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侧面均为斜面40c。通过将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侧面均设为斜面40c,使得防护板40与后续施工的防水卷材在防护板40的两端均便于贴合,有利于施工。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斜面40c与第一面40a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40c与第一面40a的夹角均为45°。通过将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40c与第一面40a的夹角均设为45°,使得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与防水卷材贴合时,施工角度相同,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40c与第一面40a的夹角还可以设为30°、60°等。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40c与第一面40a的夹角可以分别为30°和45°;或者45°和60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所述第一墙体(10)和所述第二墙体(20)之间为后浇带(30);
至少一个防护板(40),所述防护板(40)连接在所述第一墙体(10)和所述第二墙体(20)的外侧,且覆盖所述后浇带(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0)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护板(40)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0),所述防护板(40)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所述连接件(50)依次穿设于多个所述防护板(40)的通孔(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4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板(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42),所述加强件(42)设置于所述防护板(4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2)为至少两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421)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强件(422),所述第一加强件(421)和所述第二加强件(422)成一定夹角连接于所述防护板(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42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421)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板(40)内,所述第二加强件(4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4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板(40)内,且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4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0)沿厚度方向具有远离所述后浇带(30)的第一面(40a)和靠近所述后浇带(30)的第二面(40b),所述第一面(40a)在第二面(40b)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面(40b)内,所述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的侧面为斜面(40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侧面均为斜面(40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0)沿水平方向两端的斜面(40c)与所述第一面(40a)的夹角均为45°。
CN202322585125.2U 2023-09-21 2023-09-21 建筑墙体 Active CN220978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125.2U CN220978402U (zh) 2023-09-21 2023-09-21 建筑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125.2U CN220978402U (zh) 2023-09-21 2023-09-21 建筑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8402U true CN220978402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5125.2U Active CN220978402U (zh) 2023-09-21 2023-09-21 建筑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8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87435C (en) Wind power plant and wind power plant tower segment
CN108301534B (zh) 一种卡槽式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CN110485553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CN105952060A (zh) 一种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及装配方法
CN106869539A (zh) 一种装配式厂房建筑
CN10875619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3685208U (zh) 隧道二衬台车端头定型钢模板
CN220978402U (zh) 建筑墙体
CN205875520U (zh) 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
CN210046849U (zh) 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钢与高分子材料组合模板
CN2089502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防护装置
CN217000489U (zh) 一种装配式水泥基免拆模壳柱
CN211622203U (zh) 一种屋面构件及装配式多层住宅
CN214246269U (zh) 一种pc板块组合式装配幕墙
CN211200430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钢沉井
CN210151995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柔性连接装置
CN209195084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钢筋加工防护装置
CN207004000U (zh) 一种建筑用铝模板
CN21280193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外挂墙板上下防水连接结构
CN216041355U (zh) 一种地下室预制挡土构件及其模具
CN211007202U (zh) 一种建筑用叠合剪力墙
CN218028983U (zh) 一种防漏浆的高强度建筑模板
CN218668104U (zh) 钢结构楼面梁及楼承板
CN214575630U (zh) 一种铝模板支撑用加固结构
CN216641097U (zh) 标准化u型多向梁以及楼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