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6655U -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66655U CN220966655U CN202322543325.1U CN202322543325U CN220966655U CN 220966655 U CN220966655 U CN 220966655U CN 202322543325 U CN202322543325 U CN 202322543325U CN 220966655 U CN220966655 U CN 2209666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assembly
- air inlet
- control
- blowing structure
- control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吹风机领域的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吹风结构包括机身壳体、风扇组件和控制板,机身壳体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组件靠近进风口设置,控制板设于风扇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上,控制板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板上设置避位孔;外界气流至少通过避位孔流向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工作时,至少部分外界气流穿过控制板的避位孔到达风扇组件,控制板能够依靠风扇组件进风对自身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避位孔保证风扇组件的进风不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吹风机被广泛使用。现有的吹风机一般包括外壳和手柄,外壳中包括风扇组件、发热组件以及电路组件,风扇组件包括马达和叶片,其中马达能够驱动叶片旋转,当叶片旋转时,空气从设置在外壳上的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经由发热组件中的发热丝加热后从前端吹出,通过电路组件的控制板对风扇组件和发热组件进行控制。
目前为了加强吹风机的使用效能,主要方法为加大马达和发热组件的大小和功率,或者采用双风道吹风机,双风道吹风机由两个独立的风道组成,通常分布在吹风机的两侧。每个风道都有一个独立的风扇和加热系统,分别提供独立的气流和温度控制。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吹风机的风力和干燥效果。双风道吹风机通过两个独立的风扇产生双重气流,使得吹风机的风力更强大。这样可以更快地吹干头发,减少干燥时间。
这种以更多的能源和结构来加强效能的手段大大增加了吹风机的制作成本且浪费能源,同时,添加更多和更大功率的器件将使电路组件中的控制板上电子元件负荷增加,控制板上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例如,控制芯片、电源转换器、功率放大器等元件在传输电能或进行信号处理时会有能量损耗,转化为热量释放。这种自身发热是正常的,但如果发热过高,可能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寿命,甚至导致电子元件失效,从而使吹风机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吹风机电路组件中的控制板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吹风结构,吹风结构包括机身壳体、风扇组件和控制板,机身壳体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扇组件靠近进风口设置,控制板设于风扇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上,控制板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板上设置避位孔;外界气流至少通过避位孔流向风扇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进风后壳,进风后壳连接于机身壳体设置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和进风后壳之间。
优选地,机身壳体设置两个气流通道,控制板对应气流通道设置两个避位孔。
优选地,控制板和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机身壳体朝控制板方向延伸设置立柱,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立柱上。
优选地,控制板设置多个,控制板重叠设置,控制板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控制板为双面板,控制板双面设置电路元件。
优选地,控制板设置多个,控制板在同一平面平行设置。
优选地,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进风后壳内侧,控制板和机身壳体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吹风机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吹风结构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吹风结构包括机身壳体、风扇组件和控制板,机身壳体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扇组件靠近进风口设置,控制板设于风扇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上,控制板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板上设置避位孔;外界气流至少通过避位孔流向风扇组件。
风扇组件工作时,至少部分外界气流穿过控制板的避位孔到达风扇组件,控制板能够依靠风扇组件进风对自身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避位孔保证风扇组件的进风不受到影响。
2.吹风结构还包括进风后壳,进风后壳连接于机身壳体设置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和进风后壳之间。当风扇组件工作时,在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会产生气压差,导致外界的杂物容易被吸入吹风结构内,进风后壳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吹风结构内,对控制板和风扇组件进行保护。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进风后壳内侧,控制板和机身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对控制板进行拆卸和维修。
3.控制板和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机身壳体朝控制板方向延伸设置立柱,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立柱上。控制板和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控制板上电子元件的设置,同时通过该间隙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空气能够进入风扇组件。
4.控制板为双面板,控制板双面设置电路元件,可以将需要散热的电路元件集中设置在朝向气流方向的一面,将大件的、不需要散热的电路元件安装于另一面,减小安装的压力,各电路件之间的间距变大。
5.控制板设置多个,多个控制板重叠设置,控制板之间存在间隙,或多个控制板在同一平面平行设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电路元件,同时增大控制板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吹风机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吹风结构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电性连接,吹风机具有与上述吹风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组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剖面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第一实施例吹风结构;2、第二实施例吹风结构;3、吹风机;
11、机身壳体;12、控制板;13、风扇组件;14、进风后壳;15、气流通道;
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立柱;121、避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结构1,吹风结构1包括机身壳体11、风扇组件13和控制板12,机身壳体11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5,气流通道15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
风扇组件13靠近进风口111设置,控制板12设于风扇组件13远离进风口111的一侧,控制板12位于风扇组件13进风方向上,控制板12与风扇组件13电性连接,控制板12上设置避位孔121;外界气流至少通过避位孔121流向风扇组件13。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板12控制风扇组件13工作,使外界气流从进风口111进入机身壳体11内,气流穿过风扇组件13进入气流通道15,最后从出风口112吹出到外界。
风扇组件13工作时,至少部分外界气流穿过控制板12的避位孔121到达风扇组件13,控制板12能够依靠风扇组件13进风对自身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避位孔121保证风扇组件13的进风不受到影响。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机身壳体11内贯通设置有两个圆筒形的气流通道15,两个气流通道15并排设置,机身壳体11的外壳根据气流通道15形状设置为弧形结构,能够在设置两个气流通道15的情况下,减小机身壳体11的体积。
进一步地,控制板12对应气流通道15设置两个避位孔121,控制板12形状近似H型。
具体地,请参阅图2,控制板12和风扇组件13之间存在间隙。机身壳体11朝控制板12方向延伸设置立柱113,控制板12可拆卸连接在立柱113上。控制板12和风扇组件13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控制板12上电子元件的设置,同时通过该间隙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空气能够进入风扇组件1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控制板12还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控制板12重叠设置,控制板12之间存在间隙;或多个控制板12在同一平面平行设置。本吹风结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电路元件,同时增大控制板12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结构2,与第一实施例的吹风结构1的区别点在于还包括进风后壳14,进风后壳14连接于机身壳体11设置进风口111的一侧,控制板12位于风扇组件13和进风后壳14之间。
外界气流穿过进风后壳14,然后进入进风口111。外界气流从进风口111进入机身壳体11内,气流穿过风扇组件13进入气流通道15,最后从出风口112吹出到外界。
当风扇组件13工作时,在风扇组件13进风方向会产生气压差,导致外界的杂物容易被吸入吹风结构内,进风后壳14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吹风结构2内,对控制板12和风扇组件13进行保护。
具体地,控制板12可拆卸连接在进风后壳14内侧,控制板12和机身壳体11之间存在间隙。控制板12可拆卸连接在进风后壳14内侧,控制板12和机身壳体11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对控制板12进行拆卸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3,吹风机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吹风结构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电性连接。外壳对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吹风结构进行保护,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对气流进行加热和控制吹风结构进行吹风,最终实现能够吹出热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吹风结构包括机身壳体、风扇组件和控制板,机身壳体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扇组件靠近进风口设置,控制板设于风扇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上,控制板与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控制板上设置避位孔;外界气流至少通过避位孔流向风扇组件。
风扇组件工作时,至少部分外界气流穿过控制板的避位孔到达风扇组件,控制板能够依靠风扇组件进风对自身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避位孔保证风扇组件的进风不受到影响。
2.吹风结构还包括进风后壳,进风后壳连接于机身壳体设置进风口的一侧,控制板位于风扇组件和进风后壳之间。当风扇组件工作时,在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会产生气压差,导致外界的杂物容易被吸入吹风结构内,进风后壳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吹风结构内,对控制板和风扇组件进行保护。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进风后壳内侧,控制板和机身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对控制板进行拆卸和维修。
3.控制板和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机身壳体朝控制板方向延伸设置立柱,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立柱上。控制板和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控制板上电子元件的设置,同时通过该间隙可以使更多的外界空气能够进入风扇组件。
4.控制板为双面板,控制板双面设置电路元件,可以将需要散热的电路元件集中设置在朝向气流方向的一面,将大件的、不需要散热的电路元件安装于另一面,减小安装的压力,各电路件之间的间距变大。
5.控制板设置多个,多个控制板重叠设置,控制板之间存在间隙,或多个控制板在同一平面平行设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更多电路元件,同时增大控制板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吹风机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控制板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控制板电性连接,吹风机具有与上述出风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壳体、风扇组件和控制板,所述机身壳体内贯穿设置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风扇组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风扇组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风扇组件进风方向上,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风扇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置避位孔;外界气流至少通过所述避位孔流向所述风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后壳,所述进风后壳连接于所述机身壳体设置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进风后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设置两个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控制板对应所述气流通道设置两个所述避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和所述风扇组件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朝所述控制板方向延伸设置立柱,所述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置多个,所述控制板重叠设置,所述控制板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为双面板,所述控制板双面设置电路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置多个,所述控制板在同一平面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进风后壳内侧,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机身壳体之间存在间隙。
10.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吹风结构,所述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吹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以及吹风结构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3325.1U CN220966655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3325.1U CN220966655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66655U true CN220966655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3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43325.1U Active CN220966655U (zh) | 2023-09-18 | 2023-09-18 |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66655U (zh) |
-
2023
- 2023-09-18 CN CN202322543325.1U patent/CN2209666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02767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배터리유닛 및 모터제어유닛 냉각시스템 | |
WO2018205810A1 (zh) | 一种大功率动力系统及割草机 | |
CN220966655U (zh) | 一种吹风结构及吹风机 | |
CN211011643U (zh) | 整体式空调 | |
CN102052329A (zh) | 风扇模块 | |
CN207924127U (zh) | 一种新型机载雷达用信号处理机装置 | |
CN102026520A (zh) | 散热装置 | |
CN215188051U (zh) |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 |
CN215872455U (zh) | 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现场监管的智能终端 | |
CN214547866U (zh) | 一种吹风机散热结构 | |
CN107061327A (zh) | 一种自动制冷风扇 | |
CN208272355U (zh) | 一种水平阵列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 |
CN208015174U (zh) | 一种通风防潮控制柜 | |
US8263910B2 (en) | Heater | |
CN215870737U (zh) | 一种具有内部防潮功能的微机保护继电器 | |
CN209731911U (zh) | 一种单罐电控柜装置 | |
CN208849317U (zh) |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散热装置 | |
CN219181754U (zh) | 吹风机的pcb板的分区布局结构及其吹风机 | |
CN214221566U (zh) | 一种低功耗节能鼓风机 | |
CN214362361U (zh) | 离心风机、烘干装置及晾衣系统 | |
CN218103719U (zh) |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 |
CN216123399U (zh) | 一种医疗电子设备用的升压低功耗微电子组件 | |
CN220648194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led灯外壳 | |
CN210405073U (zh) | 一种方便拆装的变频器 | |
CN217282576U (zh) | 磁悬浮风机的冷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