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1739U -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1739U
CN220961739U CN202322269764.8U CN202322269764U CN220961739U CN 220961739 U CN220961739 U CN 220961739U CN 202322269764 U CN202322269764 U CN 202322269764U CN 220961739 U CN220961739 U CN 22096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creen
test
circuit boar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97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现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Rui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97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1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运动机构、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具有检测区,所述检测区放置待测电路板,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及第二运动件,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检测区的相对两侧,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测试端子及第二测试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件和所述第二运动件,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运动件、所述第二运动件及所述底座。本申请通过驱动运动机构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使测试端子与待测电路板上的屏线端子电连接或解除电连接,即可完成对待测电路板的测试,无需依靠人工反复插拔测试是否为对应端口,测试效率更高、损耗更低。

Description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器的使用十分普遍,而且使用量巨大,电器的使用基本离不开电路板,在制作电路板时,往往需要检测其是否合格。例如,对于设置有屏线端子的电路板,在进行检测时,相关技术中采取的是人工手动接线测试,若电路板上的屏线端子的数量较多,工人在接线时,需要将线材与多个屏线端子进行插拔测试后,才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屏线端子,操作步骤较多且繁琐,测试效率低。此外,由于线材与屏线端子的插接为刚性插接,所以反复插拔还容易损坏屏线端子,物料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用于改善相关技术中依靠人工反复插拔屏线端子测试是否为对应端口从而进行电连接来测试电路板是否合格,测试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放置待测电路板,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屏线端子及第二屏线端子;
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及第二运动件,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检测区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均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连接;
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测试端子及第二测试端子,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件,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运动件、所述第二运动件及所述底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动件及所述第二运动件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测试机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屏线端子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二屏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置下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屏线端子解除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二屏线端子解除电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区间,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动件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限定出第二安装区间,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屏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屏线端子位于所述待测电路板的同侧,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每一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一所述屏线端子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件;
和/或,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屏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二屏线端子位于所述待测电路板的同侧,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测试端子,每一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一所述屏线端子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均安装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试端子的插接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运动件;
和/或,所述第二测试端子的插接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运动件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
和/或,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运动件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曲柄,所述曲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及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位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件可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位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曲柄;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及所述第三安装位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升降台和托板,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之间,所述托板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嵌设于所述待测电路板上的定位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压扣,所述压扣与所述托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扣与所述托板可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通过驱动运动机构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使测试端子与待测电路板上的屏线端子电连接或解除电连接,即可完成对待测电路板的测试,无需依靠人工反复插拔测试是否为对应端口,测试效率更高、损耗更低。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运动件和第二运动件分别位于检测区的相对的两侧,可以同时对待测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的屏线端子进行检测,相较于人工手动接线时,需要工人更换工位完成待测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的屏线端子的接线而言,接线更为方便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于第一位置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于第二位置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的局部右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11、底座;111、第一滑轨;112、第二滑轨;113、托板;1131、定位件;1132、压扣;114、升降台;
12、第一运动件;121、第一滑块;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一固定板;124、第一压板;125、第一安装区间;
13、第二运动件;131、第二滑块;132、第二连接板;133、第二固定板;134、第二压板;135、第二安装区间;
14、第一测试端子;
15、第二测试端子;
16、驱动机构;161、曲柄;1611、第一安装位;1612、第二安装位;1613、第三安装位;162、手柄;163、第一连杆;164、第二连杆;
17、插接端面;
20、待测电路板;201、第一屏线端子;202、第二屏线端子;203、定位孔;
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第一方面,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待测电路板20。其中,待测电路板20包括第一屏线端子201和第二屏线端子202,第一屏线端子201与第二屏线端子202沿第一方向x分布。
参阅图1至图2,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包括底座11、运动机构、测试机构以及驱动机构16。
底座11具有检测区,检测区用于放置待测电路板20,待测电路板2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第一屏线端子201及第二屏线端子202;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12及第二运动件13,第一运动件12与第二运动件13沿第一方向x位于检测区的相对两侧,且第一运动件12与第二运动件13均与底座11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连接。
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测试端子14及第二测试端子15,第一测试端子14安装于第一运动件12,第二测试端子15安装于第二运动件13。驱动机构16连接第一运动件12、第二运动件13及底座11。用于驱动第一运动件12及第二运动件13相对底座11滑动,以使测试机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第一位置下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电连接且第二测试端子15与所述第二屏线端子202电连接,第二位置下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解除电连接且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解除电连接。
本申请实例中,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相对于底座11滑动直至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进行电连接,以及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对待测电路板20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判断待测电路板20是否为合格产品。而在对待测电路板20测试完成后,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及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均解除电连接,即,在驱动机构16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测试端子14和第二测试端子15分别从第一屏线端子201和第二屏线端子202中拔出,以便第一测试端子14和第二测试端子15下次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以及便于待测电路板20由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上取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在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时:参阅图1至图2,可以首先将待测电路板20对应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上的检测区放置,之后通过驱动机构16驱动运动机构上的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沿第一方向x且朝靠近对应的屏线端子的方向滑动,以使测试机构中安装在第一运动件12上的第一测试端子14与待测电路板20上的第一屏线端子201进行电连接,以及使安装在第二运动件13上的第二测试端子15和第二屏线端子202进行电连接,即可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测试。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依靠人工找到屏线端子对应的线材再插入的方式而言,对准更为方便,测试效率更高;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可以实现多个测试端子与多个屏线端子的插拔连接,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人工手动一个一个地插拔而言,可以提升测试效率。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分别位于检测区的相对的两侧,可以同时对待测电路板20的相对的两侧的屏线端子进行检测,相较于人工手动接线时,需要工人更换工位完成待测电路板20的相对的两侧的屏线端子的接线而言,接线更为方便且效率更高。
且由于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中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的运动方向沿第一方向x,更换检测区的待测电路板20后,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运动又可以控制第一测试端子14和第二测试端子15分别插入新置入检测区的待测电路板20上的第一屏线端子201和第二屏线端子202,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不用频繁更换测试端子,提高了测试端子的寿命,较于人工将线材与多个屏线端子进行插拔测试后才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屏线端子而言,本申请实例损耗更低。在对待测电路板20测试完成后,解除电连接,仍通过驱动机构16驱动第一运动件12上的第一测试端子14从待测电路板20的第一屏线端子201中拔出,以及第二运动件13上的第二测试端子15从待测电路板20的第二屏线端子202中拔出,随后将待测电路板20从检测区中取出,以便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的下次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运动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2、第一固定板123和第一压板124。第一连接板122与底座11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123安装于第一连接板122上;第一压板124安装于第一固定板123背离第一连接板122的一侧,第一压板124与第一固定板123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区间125,第一测试端子14安装于第一安装区间125。将第一测试端子14安装于第一安装区间125,可以保证第一测试端子14于第一运动件12上的安装平稳性,避免在第一运动件12的运动过程中,甚至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插拔过程中,出现第一测试端子14相对第一运动件12偏移甚至掉落的问题,提升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的结构稳固性。
第一测试端子14随着第一连接板122相对于底座11滑动,直至与待测电路板20上的第一屏线端子201插接从而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
其中,第一压板124与第一固定板12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若第一压板124与第一固定板123可拆卸连接,可以采取首先将第一压板124与第一固定板123拆开,然后将第一测试端子14放置于第一固定板123上后再将第一固定板123与第一压板124连接,以便第一测试端子14于第一安装区间125内的安装,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运动件13包括第二连接板132、第二固定板133和第二压板134。第二连接板132与底座11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133安装于第二连接板132上;第二压板134安装于第二固定板133背离第二连接板132的一侧,第二压板134与第二固定板133之间限定出第二安装区间135,第二测试端子15安装于第二安装区间135。将第二测试端子15安装于第二安装区间135,可以保证第二测试端子15于第二运动件13上的安装平稳性,避免在第二运动件13的运动过程中,甚至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插拔过程中,出现第二测试端子15相对第二运动件13偏移甚至掉落的问题,提升屏线端子检测装置10的结构稳固性。
第二测试端子15随着第二连接板132相对于底座11滑动,直至与待测电路板20上的第二屏线端子202插接通过电连接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
其中,第二压板134与第二固定板13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若第二压板134与第二固定板133可拆卸连接,可以采取首先将第二压板134与第二固定板133拆开,然后将第二测试端子15放置于第二固定板133上后再将第二固定板133与第二压板134连接,以便第二测试端子15于第二安装区间135内的安装,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测试端子14插入第一屏线端子201和第二测试端子15插入第二屏线端子202可以同时,也可以是不同时,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其中,当第一测试端子14和第二测试端子15为不同时插入时,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一固定板123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图中未标出),及第二连接板132与第二固定板133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以确保当一端的测试端子(例如,第一测试端子14)和屏线端子(例如,第一屏线端子201)先连接时在弹性件的缓冲作用下,即使运动件(例如,第一运动件12)继续朝向检测区靠近,该测试端子与屏线端子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保持不变,而等待另一端的测试端子(例如,第二测试端子15)和屏线端子(例如,第二屏线端子202)连接,从而确保能够对待测电路板20上的第一屏线端子201和第二屏线端子202进行检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将第一测试端子14和第二测试端子15拔出时,受到弹性件的影响可能拔出较为不方便,基于此,可以延长运动件(例如,第一运动件12、第二运动件13)朝远离检测区的方向的运动行程的方式,来确保测试端子(例如,第一测试端子14、第二测试端子15)能够从屏线端子(例如,第一屏线端子201、第二屏线端子202)中拔出。
待测电路板20上第一屏线端子2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其中,在待测电路板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位于待测电路板20的同侧,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4,每一第一测试端子14与一第一屏线端子201对应,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4均安装于第一运动件12。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待测电路板20的同侧的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的插接口也可以位于同侧,以便第一运动件12可以直接带动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4与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一一对应插拔。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4于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x垂直,多个第一测试端子14在第一运动件12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在待测电路板20的同侧且位于第一方向x上待测电路板20靠近第一运动件12的一侧,多个第一屏线端子201同样与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便和一第一测试端子14对应插接从而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
待测电路板20上第二屏线端子2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其中,在待测电路板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屏线端子202,多个第二屏线端子202位于待测电路板20的同侧,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测试端子15,每一第二测试端子15与一第二屏线端子202对应,多个第二测试端子15均安装于第二运动件13。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测试端子15于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x垂直,多个第二测试端子15在第二运动件13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二屏线端子202在待测电路板20的同侧且位于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二运动件13的一侧,多个第二屏线端子202同样与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以便和一第二测试端子15对应插接从而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2,第一测试端子14的插接端面17突出于第一运动件12。其中,第一测试端子14的插接端面17为第一测试端子14上用于与第一屏线端子20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将第一测试端子14的插接端面17设计成突出于第一运动件12,有利于第一测试端子14在第一运动件12上且随第一运动件12运动,第一测试端子14更容易地与第一屏线端子201进行插接。
参阅图1至图2,第二测试端子15的插接端面17突出于第二运动件13。其中,第二测试端子15的插接端面17为第二测试端子15上用于与第二屏线端子202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将第二测试端子15的插接端面17设计成突出于第二运动件13,有利于第二测试端子15在第二运动件13上且随第二运动件13运动,第二测试端子15更容易地与第二屏线端子202进行插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11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滑轨111,第一运动件12设置有第一滑块121,第一滑块121与第一滑轨111可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21与驱动机构16连接,驱动机构16通过驱动第一滑块121在第一滑轨111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运动件12相对于底座11滑动,以实现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电连接。
第一滑轨111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滑轨11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22的相对的两端,第一滑块121的数量可以与第一滑轨111的数量相等,且每一第一滑块121对应一第一滑轨111设置,使得第一连接板122可以平稳地相对底座11滑动。
底座11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滑轨112,第二运动件13设置有第二滑块131,第二滑块131与第二滑轨112可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31与驱动机构16连接,驱动机构16通过驱动第二滑块131在第二滑轨112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件13相对于底座11滑动,以实现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电连接。
第二滑轨112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滑轨1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滑轨11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32的相对的两端,第二滑块131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滑轨112的数量相等,且每一第二滑块131对应一第二滑轨112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板132可以平稳地相对底座11滑动。
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可以相平行,也可以连接为一体,即,第一滑轨111与第二滑轨112共用同一滑轨,可以降低组装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滑轨111也可以替换为第一滑槽,第二滑轨112也可以替换为第二滑槽,只需满足和滑块滑动连接即可,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阅图3至图4,驱动机构16包括曲柄161、第一连杆163和第二连杆164。曲柄16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1611、第二安装位1612及第三安装位1613,第一安装位1611与底座11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6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位1612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6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动件12可转动连接。第一运动件12通过第一连杆163与曲柄161连接,而第一运动件12、第一连杆163、曲柄161、底座11可以大致看作为曲柄滑块机构,即通过曲柄滑块机构的原理来驱动第一运动件12相对于底座11滑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第二连杆164的一端与第三安装位1613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6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动件13可转动连接。第二运动件13通过第二连杆164与曲柄161连接,曲柄161同时控制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当曲柄161驱动第一运动件12相对于底座11滑动时,第二运动件13也受到曲柄161的驱动力相对于底座滑动,此时推动曲柄161同时控制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朝着检测区上待测电路板20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一运动件12上的第一测试端子14与第一屏线端子201进行电连接,且第二运动件13上的第二测试端子15与第二屏线端子202进行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阅图4,驱动机构16还包括手柄162,手柄162的一端与曲柄161连接,手柄162的另一端突出于曲柄161。推动手柄162带动曲柄161转动更加省力,进而带动与曲柄161连接的第一连杆163和第二连杆164运动,从而使驱动机构16带动与第一连杆163连接的第一运动件12和与第二连杆164连接的第二运动件13相对于底座11滑动。此外,第一安装位1611、第二安装位1612及第三安装位1613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驱动机构16更好施力。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16只要是能够实现双向同步驱动的机构即可,例如驱动机构16可以是上述的曲柄连杆双滑块机构,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11的检测区设置有升降台114和托板113,升降台114连接托板113与底座11之间,便于调节托板113相对于底座11的高度,以使不同型号的待测电路板20上的屏线端子都能与第一运动件12和第二运动件13上的测试端子进行插接。同时,托板设置有定位件1131,定位件1131用于嵌设于待测电路板20上的定位孔203。定位件1131可以是能够定位的任意物件,例如,定位件1131可以是定位柱、标记点等等,当定位件1131包括定位柱时,定位柱可以嵌设于待测电路板20上的定位孔203,以便于待测电路板20更快找到放置的位置且放置的更稳固;当定位件1131包括标记点时,将标记点与待测电路板20上的定位孔203对应从而找到待测电路板20的放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托板113上设置有压扣1132,压扣1132和托板113间隔设置,且压扣1132与托板113可转动连接。将待测电路板20放置在托板113上,转动压扣1132将待测电路板20固定在托板113与压扣1132的间隔之间,确保在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检测时待测电路板20是固定不动的。
需要说明的是,压扣1132可以是可转动的,也可以是不可转动的。若压扣1132不可转动,直接将待测电路板20从侧面沿第一方向x插入托板113与压扣1132之间的间隔内,也可对待测电路板20进行固定,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放置待测电路板,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屏线端子及第二屏线端子;
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件及第二运动件,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检测区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运动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均与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连接;
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测试端子及第二测试端子,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件,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运动件、所述第二运动件及所述底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动件及所述第二运动件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测试机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屏线端子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二屏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位置下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屏线端子解除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二屏线端子解除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区间,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件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限定出第二安装区间,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屏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屏线端子位于所述待测电路板的同侧,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测试端子,每一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一所述第一屏线端子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测试端子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运动件;
和/或,所述待测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屏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二屏线端子位于所述待测电路板的同侧,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测试端子,每一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一所述第二屏线端子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测试端子均安装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端子的插接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运动件;
和/或,所述第二测试端子的插接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二运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运动件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
和/或,所述底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运动件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曲柄,所述曲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及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位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件可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位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件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突出所述曲柄;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及所述第三安装位位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所述检测区设置有升降台和托板,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之间,所述托板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嵌设于所述待测电路板上的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压扣,所述压扣与所述托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压扣与所述托板可转动连接。
CN202322269764.8U 2023-08-22 2023-08-22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96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764.8U CN220961739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9764.8U CN220961739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1739U true CN220961739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9764.8U Active CN220961739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1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19773A1 (en) Testing Auxiliary Apparatus
CN104502833B (zh) 一种fpc柔性电路板弯折电测一体机及弯折电测方法
CN111308410A (zh) 一种电能表测试装置
CN220961739U (zh) 屏线端子检测装置
CN212749146U (zh) 一体式性能测试装置
CN211577399U (zh) 一种线束导通测试装置
KR101028968B1 (ko) 램프 테스트 지그
CN216883617U (zh) 一种治具
CN207215971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CN110531245A (zh) 一种服务器主板功能测试机
CN213843327U (zh) 电子线路板的多工位夹紧测试装置
CN215813193U (zh) 用于pcb板的测试装置
CN213023437U (zh) 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14100087U (zh) 一种微型接线端子
CN211293145U (zh) 一种服务器主板功能测试机
CN109445415B (zh) 一种plc输入输出通道的精度测试设备
CN220932344U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耐久度测试装置
CN216525948U (zh) 电子显示屏测试治具
CN219371659U (zh) 一种多型号电线转换装置
CN220795412U (zh) 一种pcb按键开关检测机
CN220492465U (zh) 一种插接电缆式配电柜
CN210199739U (zh) 测试转接机构
CN216526105U (zh) 显示屏测试系统、结构及其压合机构、导向机构和控制系统
CN211741446U (zh) 一种测试连接装置
CN213636468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