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9059U -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59059U CN220959059U CN202322739995.0U CN202322739995U CN220959059U CN 220959059 U CN220959059 U CN 220959059U CN 202322739995 U CN202322739995 U CN 202322739995U CN 220959059 U CN220959059 U CN 220959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ter
- evaporator
- fan
- air
- refrig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782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方舱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其中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设置于方舱内顶部;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设置于蒸发器一侧,用于对蒸发器进行抽风。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能解决方舱内部的冷量从风管与方舱的连接处传递到方舱外部导致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的问题,能达到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方舱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用方舱进行冷链运输,需要对方舱进行充冷以降低方舱内的温度。现有技术的方舱的充冷过程一般为方舱外部的充冷机组通过风管连通方舱内部以对方舱进行充冷。
但是,在方舱的充冷过程中,难以保障风管与方舱连接处的保温效果,方舱内部的冷量会从风管与方舱的连接处传递到方舱外部,导致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能解决方舱内部的冷量从风管与方舱的连接处传递到方舱外部导致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的问题,从而能达到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蒸发器一侧,用于对蒸发器进行抽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设置蒸发器和位于蒸发器一侧的第一风机,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可选地,第一风机出风口向下倾斜设置。
可选地,蒸发器朝向靠近第一风机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可选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罩设在蒸发器上,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底部具有回风孔。
可选地,蒸发器设置在回风孔与第一风机之间,并且其外侧与第一壳体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回风孔与第一风机之间的蒸发器,能减小送风腔内的空气温度受到回风腔内空气温度影响程度,避免回风腔内的热气向送风腔内的冷气传递热量导致送风腔内的冷气温度大幅升高,从而能提升冷量循环的效率。
可选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上的隔热件,蒸发器外侧通过隔热件与第一壳体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可选地,制冷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方舱外顶部的冷凝器和压缩机,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蒸发器通过穿过方舱侧壁的连接管与压缩机连接。
可选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二风机,设置于方舱外顶部,并且朝向冷凝器设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朝向冷凝器的第二风机,能降低内部有高温制冷剂通过的冷凝器的温度,使得通过冷凝器内部的高温气体制冷剂能被更容易地降温并液化为液体制冷剂,从而能提升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罩设在冷凝器和压缩机上的第二壳体;
第二壳体与第二风机背面相对的一侧以及第二风机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具有通风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方舱,包括方舱制冷装置;
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蒸发器一侧,用于对蒸发器进行抽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舱,设置蒸发器和位于蒸发器一侧的第一风机,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其中方舱制冷装置设置蒸发器和位于蒸发器一侧的第一风机,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舱制冷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舱制冷装置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舱制冷装置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标号说明:110、蒸发器;120、冷凝器;130、压缩机;200、第一风机;300、第一壳体;310、回风孔;400、第二风机;500、第二壳体;510、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方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110,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200,设置于蒸发器110一侧,用于对蒸发器110进行抽风。
具体地,制冷组件的制冷过程为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110中吸收热量后汽化为气体制冷剂离开蒸发器110,气体制冷剂在经过除蒸发器110外的制冷组件的其他机构后重新液化为液体制冷剂并回到蒸发器110以完成制冷循环。
优选地,制冷组件还包括与蒸发器110连接的压缩机构、与压缩机构连接的冷凝机构和与冷凝机构以及蒸发器110连接的节流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组件的制冷过程为: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110中吸收热量并汽化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低温的气体制冷剂离开蒸发器110并进入压缩机构,在压缩机构内被压缩至高温高压;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离开压缩机构进入冷凝机构,在冷凝机构中向冷却介质放热并液化为常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常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离开冷凝机构进入节流机构,在节流机构中降压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离开节流机构进入蒸发器110以完成制冷循环。更优选地,节流机构为毛细管,由于毛细管内径小,其流通面积小,且制冷剂通过毛细管时受到毛细管内壁的摩擦力作用,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流动速度慢,其压力降低。
更具体地,第一风机200的工作过程为:在蒸发器110工作时设置在蒸发器110一侧的第一风机200吸入蒸发器110附近的冷气并向方舱内侧壁送风以进一步降低方舱内腔顶部空气的温度,方舱内腔顶部的冷气下降至方舱内腔底部,方舱内底部的热气上升至方舱内腔顶部,热气的热量被蒸发器110内的液体制冷剂吸收使得热气的温度降低转化为冷气,从而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设置蒸发器110和位于蒸发器110一侧的第一风机200,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机200出风口向下倾斜设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出风口向下倾斜的第一风机200,使方舱内腔顶部的冷气能更容易地下降至方舱内腔底部,从而能使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效率更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10朝向靠近第一风机200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朝向靠近第一风机200的方向向下倾斜的蒸发器110,配合出风口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一风机200利于方舱内腔的空气导流以及冷气循环形成。
如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300,罩设在蒸发器110上,第一风机200安装在第一壳体300上,第一壳体300底部具有回风孔310。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具有回风孔310的第一壳体300,能在实现将第一风机200和蒸发器110安装在方舱内顶部的同时,使上升至方舱内腔顶部的热气穿过回风孔310并被蒸发器110降温为冷气以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
优选地,第一壳体300底部为水平平面,在该实施例中,上升至方舱内腔顶部的热气穿过回风孔310竖直进入第一壳体300、方舱内侧壁和方舱内顶部形成的空间,并被蒸发器110降温为冷气,能对回风孔310的回风效果进行优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10设置在回风孔310与第一风机200之间,并且其外侧与第一壳体300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具体地,由于蒸发器110设置在回风孔310与第一风机200之间,第一壳体300、方舱内侧壁和方舱内顶部形成的空间被分隔为两个空间,回风孔310和第一风机200分别位于两个空间内,在两个空间中将第一风机200所在空间认定为送风腔,将回风孔310所在空间认定为回风腔。
更具体地,在蒸发器110和第一风机200工作时,吸入送风腔内的冷气并向方舱内侧壁送风以进一步降低方舱内腔顶部空气的温度,方舱内腔顶部的冷气下降至方舱内腔底部,方舱内底部的热气上升至方舱内腔顶部并穿过回风孔310进入回风腔,热气的热量被蒸发器110内的液体制冷剂吸收使得热气的温度降低转化为冷气,从而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
更具体地,蒸发器110隔开第一壳体300内的空间形成送风腔和回风腔,能减小送风腔内的空气温度受到回风腔内空气温度影响程度,避免回风腔内的热气向送风腔内的冷气传递热量导致送风腔内的冷气温度大幅升高,从而能提升冷量循环的效率。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10的边缘与第一壳体300、方舱内侧壁以及方舱内顶部配合以使送风腔和回风腔为两个只能通过蒸发器110互通的空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回风孔310与第一风机200之间的蒸发器110能减小送风腔内的空气温度受到回风腔内空气温度影响程度,避免回风腔内的热气向送风腔内的冷气传递热量导致送风腔内的冷气温度大幅升高,从而能提升冷量循环的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蒸发器110上的隔热件(图示未画出),蒸发器110外侧通过隔热件与第一壳体300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10的边缘和隔热件的边缘与第一壳体300、方舱内侧壁以及方舱内顶部配合以使送风腔和回风腔为两个不互通的空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在蒸发器110上的隔热件,能进一步减小送风腔内的空气温度受到回风腔内空气温度影响程度,避免回风腔内的热气向送风腔内的冷气传递热量导致送风腔内的冷气温度大幅升高,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冷量循环的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冷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方舱外顶部的冷凝器120和压缩机130,压缩机130与冷凝器120连接,蒸发器110通过穿过方舱侧壁的连接管与压缩机130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组件的冷凝机构为冷凝器120,制冷组件的压缩机构为压缩机130。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位于方舱外顶部的冷凝器120和压缩机130,使制冷剂的压缩过程和冷凝过程在方舱外部进行,能避免制冷组件工作的过程中高温的制冷剂将热度传递到方舱内腔,并且利于通风散热。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二风机400,设置于方舱外顶部,并且朝向冷凝器120设置。
具体地,第二风机400的工作过程为在冷凝器120工作时向冷凝器120送风以对冷凝器120进行散热,该过程能降低内部有高温制冷剂通过的冷凝器120的温度,使得通过冷凝器120内部的高温气体制冷剂能被更容易地降温并液化为液体制冷剂,从而能提升冷凝器120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冷凝器120表面具有翅片,能增大冷凝器120的换热表面积,能提升第二风机400向冷凝器120吹来的风与冷凝器120的热量交换效果,从而能提升第二风机400对于冷凝器120的散热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朝向冷凝器120的第二风机400,能降低内部有高温制冷剂通过的冷凝器120的温度,使得通过冷凝器120内部的高温气体制冷剂能被更容易地降温并液化为液体制冷剂,从而能提升冷凝器120的工作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罩设在冷凝器120和压缩机130上的第二壳体500;
第二壳体500与第二风机400背面相对的一侧以及第二风机400朝向第二壳体500的一侧具有通风孔510。
具体地,第二风机400的背面为第二风机400用于抽风的一面。在第二风机400工作时第二风机400吸入从第二风机400背面的通风孔510中穿过的空气并向冷凝器120送风,被第二风机400吹出的空气在穿过冷凝器120后穿过第二风机400朝向的通风孔510。
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方舱制冷装置设置具有通风孔510的第二壳体500,能使空气在第二风机400工作时通过通风孔510流通第二壳体500,从而能提高第二风机400对冷凝管的散热效果。
第二方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舱,包括方舱制冷装置;
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110,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200,设置于蒸发器110一侧,用于对蒸发器进行抽风。
优选地,方舱还包括设置于方舱内的冰排放置架,冰排放置架上安装有冰排,冰排之间具有间隔件,能使冰排表面与冷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能使冰排内的相变材料更容易被冷冻。更优选地,冰排放置架上安装有42块冰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舱,设置蒸发器110和位于蒸发器110一侧的第一风机200,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其中方舱制冷装置设置蒸发器110和位于蒸发器110一侧的第一风机200,能在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实现方舱内腔的冷量循环,减少方舱内部的冷量流失,从而能降低因冷量流失而升高的能耗,并且能避免方舱内温度不够低导致的相变材料相变点低的冰排无法在方舱内冷冻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110),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200),设置于所述蒸发器(110)一侧,用于对所述蒸发器(110)进行抽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00)出风口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10)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风机(200)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300),罩设在所述蒸发器(110)上,所述第一风机(200)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300)上,所述第一壳体(300)底部具有回风孔(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10)设置在所述回风孔(310)与所述第一风机(200)之间,并且其外侧与所述第一壳体(300)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10)上的隔热件,所述蒸发器(110)外侧通过隔热件与所述第一壳体(300)内壁和方舱内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方舱外顶部的冷凝器(120)和压缩机(130),所述压缩机(130)与所述冷凝器(120)连接,所述蒸发器(110)通过穿过方舱侧壁的连接管与所述压缩机(1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二风机(400),设置于方舱外顶部,并且朝向所述冷凝器(12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冷凝器(120)和所述压缩机(130)上的第二壳体(500);
所述第二壳体(500)与所述第二风机(400)背面相对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风机(400)朝向所述第二壳体(500)的一侧具有通风孔(510)。
10.一种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制冷装置;
所述方舱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110),设置于方舱内顶部;
所述方舱制冷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机(200),设置于所述蒸发器(110)一侧,用于对所述蒸发器(110)进行抽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39995.0U CN220959059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39995.0U CN220959059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59059U true CN220959059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1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39995.0U Active CN220959059U (zh) | 2023-10-12 | 2023-10-12 |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59059U (zh) |
-
2023
- 2023-10-12 CN CN202322739995.0U patent/CN2209590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9388B (zh) | 冰箱 | |
CN106403073A (zh) | 一种冷却装置 | |
US20230194134A1 (en) | Double skin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214199797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风冷热管散热器 | |
CN220959059U (zh) | 一种方舱制冷装置和方舱 | |
CN210718197U (zh) | 一种液冷式半导体制冷模组 | |
CN100432587C (zh) | 结构模块化的电冰箱 | |
CN217465051U (zh) | 制冷设备 | |
CN217952747U (zh) | 用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换热系统 | |
CN216347253U (zh) | 一种立式冷藏柜 | |
KR101144637B1 (ko) | 상변화물질을 이용한 에어컨 | |
CN213778366U (zh) | 一种隔温节能高低温一体机 | |
CN212720022U (zh) | 一种移动空调 | |
CN100504240C (zh) | 跨临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210014485U (zh) |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9196896U (zh) | 无人机机库支撑杆 | |
KR100424859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9934756U (zh) | 一种换热器和烘干机 | |
CN202350374U (zh) | 一种简单高效半导体冷藏暖藏箱 | |
CN211416892U (zh) | 一种汽车用空调装置 | |
CN219415279U (zh) | 一种新型制冷装置 | |
CN219367847U (zh) | 一种空调器 | |
KR100331806B1 (ko) | 냉장고용 압축기 냉각장치 | |
CN212362547U (zh) |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储物柜 | |
CN216048616U (zh) | 一种单间室冰箱制冷及空气循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