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7145U -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7145U
CN220957145U CN202322610408.8U CN202322610408U CN220957145U CN 220957145 U CN220957145 U CN 220957145U CN 202322610408 U CN202322610408 U CN 202322610408U CN 220957145 U CN220957145 U CN 220957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on
connecting member
piece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04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兵
左杰
田相玉
刘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04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7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7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7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输送管支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该输送管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臂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支撑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从第二连接部件的背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的朝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的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支撑件容易在截面突变位置处断裂的情况。

Description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输送管支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输送管经常采用装配式方法进行支撑固定。在这种装配式连接中,如图1所示,支撑件1的一端连接输送管,支撑件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结构与臂架3连接,并且支撑件1的端部通过角焊垂直焊接于法兰盘2的端面。
但是在这种装配式连接中,如图2所示,法兰盘2的端面尺寸远大于支撑件1的端面尺寸,所以在支撑件1和法兰盘2的焊接位置处存在截面尺寸突变,使得支撑件1和法兰盘2的焊接位置处应力集中,因此支撑件1容易在截面突变位置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支撑件容易在截面突变位置处断裂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管支撑装置,该输送管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臂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支撑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在从第二连接部件背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朝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与支撑件以公差配合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朝向第二连接部件的一端设有安装孔,第二连接部件的首端与第一连接部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件的末端插入到安装孔中并形成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部位为过渡部,过渡部朝向支撑件一端与支撑件的首端接触并相互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部朝向支撑件一端的周壁与支撑件的首端的周壁齐平;并且/或者,第一连接部件为形成有多个螺栓安装孔的法兰板,过渡部形成为使得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平滑过渡地连接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的末端的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胶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的末端设有导向部;在从第二连接部件的首端到第二连接部件的末端的方向上,导向部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部朝向支撑件一端的周壁与支撑件的首端的周壁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管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支撑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以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输送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臂架、输送管和上述输送管支撑装置,输送管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与臂架固定连接,输送管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与输送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从第二连接部件背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朝向第一连接部件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部位在该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以第二连接部件的该部位是截面渐变的,有助于消除因截面突变而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而支撑件借助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所以有助于避免支撑件在上述截面变化位置处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支撑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角焊缝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管支撑装置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输送管支撑装置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管支撑装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管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件;2、法兰盘;3、臂架;4、角焊缝;5、第一连接件;51、第一连接部件;52、第二连接部件;53、过渡部;54、导向部;6、第二连接件;7、对接焊缝;8、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管支撑装置,该输送管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臂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5和用于与输送管连接的支撑件1,第一连接件5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51和第二连接部件52,在从第二连接部件52背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朝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件51可以板状或者块状部件等,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例如第一连接部件51是法兰板等能够与臂架3连接的部件。所以第一连接部件51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寸,以使第一连接部件51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第二连接部件52将支撑件1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所以第二连接部件52的尺寸与支撑件1的尺寸相匹配,所以第二连接部件52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部件51的尺寸。第二连接部件52可以是管状或者杆状部件等。支撑件1可以是杆状或者管状部件,只要能够将输送管8与臂架3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优选的,第一连接部件51是法兰板,第二连接部件52是一段圆管管头,支撑件1是圆管。
具体的,在从第二连接部件52背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朝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该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即第二连接部件52的该部位是截面渐变的,而第二连接部件52的该部位的外表面则形成平滑曲面或者倾斜面,有助于避免因截面突变而造成应力集中。支撑件1可以通过对接焊或者过盈配合等方式与第二连接部件52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支撑件1借助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有助于避免支撑件1因直接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时形成截面突变的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第二连接部件52背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朝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该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以第二连接部件52的该部位是截面渐变的,有助于消除因截面突变而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而支撑件1借助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所以有助于避免支撑件1在上述截面变化位置处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与支撑件1以公差配合方式连接。例如第二连接部件52与支撑件1可以通过过渡配合方式连接、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或者通过小间隙配合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与支撑件1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连接。
具体的,过盈配合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二连接部件52上可以设置连接孔,支撑件1的端部插入到该连接孔中,并且第二连接部件52与支撑件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又例如,支撑件1的端部上可以设置连接孔,第二连接部件52的端部插入到该连接孔中,并且第二连接部件52与支撑件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当然,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之间的装配可以通过热装或冷装实现,本实用新型不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与支撑件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所以支撑件1无需垂直焊接于第一连接件5上,进而避免了在支撑件1和第一连接件5之间形成角焊缝4,进而有助于避免支撑件1在连接位置处断裂。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朝向第二连接部件5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与第一连接部件5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插入到安装孔中并形成过盈配合。
具体的,安装孔可以是通孔或者盲孔,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该安装孔具有一定的轴向深度或者长度,使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能够在安装孔中插入一定的长度,进而使第一连接件5与支撑件1之间牢固连接。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插入到安装孔中后,也可以形成过渡配合或者小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为过渡部53,过渡部53朝向支撑件1一端与支撑件1的首端接触并相互焊接。
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件1直接通过角焊缝4与法兰焊接为一体,法兰盘2不参与分担支撑件1的弯矩,所有载荷全部由法兰盘2与支撑件1之间的角焊缝4来传递,所以该角焊缝4具有传力和连接的作用。但是由于角焊缝4设置在截面突变处,使得角焊缝4处的应力集中,所以支撑件1容易在角焊缝4处断裂。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部53与支撑件1之间形成不同于角焊缝4的对接焊缝7,对接焊缝7的抗疲劳性能更好。而且对接焊缝7远离第一连接部件51和第二连接部件52之间的截面变化区域,使得对接焊缝7位于低应力区。并且第一连接件5与支撑件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之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共同承受来自输送管8的弯矩,对接焊缝7主要起连接作用(连接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而不是承担弯矩。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在对接焊缝7处不易断裂,而且焊接还可以加强第一连接件5与支撑件1之间的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部53朝向支撑件1一端的周壁与支撑件1的首端的周壁齐平;并且/或者,第一连接部件51为形成有多个螺栓安装孔的法兰板,过渡部53形成为使得第一连接部件51与第二连接部件52平滑过渡地连接为一体。
具体的,在从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的方向上,过渡部53的尺寸逐渐增加。由于过渡部53朝向支撑件1一端的周壁与支撑件1的首端的周壁齐平,所以支撑件1的首端的周壁与整个过渡部53的周壁连接成平滑的表面,二者之间未存在截面突变的部位。所以尽管过渡部53与支撑件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但是在焊缝处未存在应力集中的情况。当然,这种连接方式也使整个输送管支撑装置更加美观。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51为形成有多个螺栓安装孔的法兰板,过渡部53形成为使得第一连接部件51与第二连接部件52平滑过渡地连接为一体,例如过渡部53表面形成为平滑弧面,从而消除第一连接部件51与第二连接部件52之间因截面变化而形成的应力集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胶接。
具体的,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插入到支撑件1的安装孔中,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紧紧贴合,并且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通过胶液连接。胶液可以是环氧结构胶或者丙烯酸结构胶等,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胶接的方式能够使第一连接件5和支撑件1之间连接得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之间可以同时采用过盈配合和胶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之间不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以避免在第二连接部件52和支撑件1之间造成焊接缺陷。而且仅仅通过过盈配合和胶接搭配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输送管8的连接方式更加绿色环保。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过盈配合、胶接和焊接的方式可以同时采用。例如,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插入到支撑件1的安装孔中形成过盈配合,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胶接,同时过渡部53朝向支撑件1一端与支撑件1的首端焊接。同时采用三种连接方式,第一连接件5与支撑件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更加不易断裂。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设有导向部54;在从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方向上,导向部54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的,在从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方向上,导向部54的尺寸逐渐减小,所以导向部54的侧壁形成为锥面,有助于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在装配时插入到安装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一体成型。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5可以通过铸造或者锻造等方式制造,以使第一连接件5成为一体系成型的部件,进而使第一连接部件51和第二连接部件52之间避免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进而避免因焊接缺陷而导致第一连接件5容易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管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6安装于支撑件1远离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以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6与输送管8连接。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6可以是连接输送管8的专用部件,以方便对输送管8进行固定。第二连接件6可以有多种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例如,如图3至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6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支撑件1和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于第一连接件5的同一面,并且第二连接板朝向支撑件1的一面与支撑件1连接,第一连接板上还设有两个螺孔,这两个螺孔用于安装U形螺栓。又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6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中部与支撑件1连接,并且第三连接板设有朝向支撑件1凹陷的凹槽,整个第三连接板呈几字形,第三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两排螺孔,这两排螺孔用于安装U形螺栓;第三连接板和支撑件1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肋板。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臂架3、输送管8和上述输送管支撑装置,输送管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件5与臂架3固定连接,输送管支撑装置的支撑件1与输送管8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二连接部件52背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到第二连接部件52朝向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该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以第二连接部件52的该部位是截面渐变的,有助于消除因截面突变而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而支撑件1借助第二连接部件52与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所以有助于避免支撑件1在上述截面变化位置处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臂架3和输送管8是本领域常见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臂架(3)连接的第一连接件(5)和用于与输送管(8)连接的支撑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51)和第二连接部件(52),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背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与所述支撑件(1)以公差配合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并形成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连接的部位为过渡部(53),所述过渡部(53)朝向所述支撑件(1)一端与所述支撑件(1)的首端接触并相互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53)朝向所述支撑件(1)一端的周壁与所述支撑件(1)的首端的周壁齐平;并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为形成有多个螺栓安装孔的法兰板,所述过渡部(53)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件(5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平滑过渡地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周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胶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设有导向部(54);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首端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2)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54)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连接件(6)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输送管(8)连接。
10.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臂架(3)、输送管(8)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支撑装置,所述输送管支撑装置的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臂架(3)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支撑装置的支撑件(1)与所述输送管(8)固定连接。
CN202322610408.8U 2023-09-25 2023-09-25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Active CN220957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0408.8U CN220957145U (zh) 2023-09-25 2023-09-25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0408.8U CN220957145U (zh) 2023-09-25 2023-09-25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7145U true CN22095714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0408.8U Active CN220957145U (zh) 2023-09-25 2023-09-25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7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57145U (zh) 输送管支撑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CN202165735U (zh) 管连接结构
CN208604767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接件
CN217585483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CN201462258U (zh) 一种可拼接加长的软管组件
CN107761965B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连接件
CN210196727U (zh) 一种六方接头体芯
CN220401322U (zh) 一种外挂电缆管支撑结构
CN215763866U (zh) 一种瓦斯管万向三通接头
JPH0587323U (ja) 車両用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CN212298005U (zh) 一种拼装式水泥管
CN212435282U (zh) 通用管接头
CN217601712U (zh) 一种木结构的连接节点
CN210266327U (zh) 一种文丘里阀快速安装结构
CN220687772U (zh) 一种改进的锥管
CN219387426U (zh) 一种t形截面管固定金具
CN218879266U (zh) 母接头、主弦杆及圆榫标准节
CN212486042U (zh) 一种电缆保护管
CN209809306U (zh) 一种导管连接座
CN204696613U (zh) 新型液压耐张线夹
CN215487047U (zh) 窗帘杆连接弯头及窗帘杆组件
CN215762884U (zh) 一种轻薄紧凑型同轴连接器
CN215060101U (zh) 一种接管固定装置及接管安装结构
CN219623035U (zh) 一种支架的连接头
CN213585070U (zh) 母线芯棒与母线绝缘套管压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