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6517U -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6517U
CN220956517U CN202323174482.6U CN202323174482U CN220956517U CN 220956517 U CN220956517 U CN 220956517U CN 202323174482 U CN202323174482 U CN 202323174482U CN 220956517 U CN220956517 U CN 220956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driven
driving
notches
driven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744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权炜
陈荣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Huazho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Huazho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Huazho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Huazhou Auto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744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6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6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6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包括主动盘,主动盘上固定有驱动轴,主动盘的侧端设有从动盘,从动盘上插接从动轴,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轴承,从动轴上固定有传动盘,传动盘上设有摩擦片,从动盘上设有第一推力轴承,第一推力轴承的座圈处设有压环块,主动盘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从动盘上开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上设有顶柱,从动盘上设有压杆,从动盘上设有拉座,从动盘上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上设有导杆,各导杆的端部均设有挡块,挡块与从动盘端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动力传递响应快、驾车平顺、无顿挫感,离合器内置压缩弹簧,压动力强,避免摩擦片发生打滑,体积小、安装方便,离合器散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是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的部件,可将动力系统的动力随时分离或接合,现行的摩擦传动式离合器由于压动弹簧位于离合器外部并通过拨块移动行程推动从动盘移动,进而达到压紧摩擦片,并使得驱动轴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进行传递并带动车轮驱动旋转,然而这种方式,摩擦片被压紧响应速度慢,易造成在换档松开脚踏板时,车身顿挫抖动明显,不利于平顺、稳定的驾驶车辆。
中国发明专利CN 106195113 A公开了离合器机构和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包括摩擦盘,其限定离合器机构的基准轴线;和扭转减振器,其包括与摩擦盘关联并固定连接至摩擦盘的至少一个旋转构件、不与摩擦盘关联并能够相对于与摩擦盘关联的旋转构件绕基准轴线旋转运动的旋转构件、以及被布置为以便在不与摩擦盘关联的旋转构件相对于与摩擦盘关联的旋转构件绕所述基准轴线旋转时工作的至少一个弹簧,摩擦盘不与关联于摩擦盘的旋转构件直接接触,一个或多个分隔件置于摩擦盘和关联于摩擦盘的旋转构件之间;该离合器通过外部弹簧压动压紧摩擦盘,会造成响应速度慢、车身顿挫感明显,不利于车子平顺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响应速度快、车身驾驶平顺、无顿挫感的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满足了动力传递响应快、驾车平顺、无顿挫感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包括主动盘,主动盘上固定有驱动轴,主动盘的侧端设有从动盘,从动盘上插接从动轴,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轴承,从动轴的端部安装在第一轴承的内圈处,从动轴上固定有传动盘,传动盘的左、右端面均固定有摩擦片,从动盘上固定有第一推力轴承,第一推力轴承的座圈处固定有与右端摩擦片配合的压环块,主动盘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从动盘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中心均布设置的第一插孔,各第一插孔上均插接有顶柱,各顶柱侧端均固定在第二推力轴承的座圈处,从动盘的侧端铰接有一组数量与顶柱对应的压杆,从动盘上插接有用于拉动各压杆同步转动的拉座,从动盘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中心均布设置并与各第一插孔错开设置的第二插孔,各第二插孔上均插接有导杆,各导杆侧端均固定在第二推力轴承的座圈处,各导杆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挡块与从动盘端面之间设有套接在导杆处的压缩弹簧。这里主动盘、主动轴的作用是,动力输入的作用;这里从动盘、从动轴的作用是,动力输出的作用;这里传动盘的作用是,动力传递的作用;这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进行断开时、只需要脚踩离合器踏板并使得踏板连杆外移,从而带动拉座外移,进而拉座同步带动各压杆旋动,从而各压杆压动各顶柱移动,从而对主动盘进行外推,主动盘外推时、同步带动导杆移动并使得压缩弹簧压缩储能,主动盘外推脱离接触摩擦片,从而使得驱动轴输出的动力,不会传递给从动轴处,这时、车轮被切断动力。
进一步完善,左侧摩擦片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一凹口,主动盘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凹口,各第一凹口与各第二凹口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右侧摩擦片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三凹口,从动盘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四凹口,各第三凹口与各第四凹口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这里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的作用是,提高摩擦片与主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也能够增加摩擦片的散热性能;这里第三凹口、第四凹口的作用是,增加摩擦片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完善,传动盘上固定有截面呈V状的圆环板,主动盘及从动盘上均开有一组沿传动盘中心均布设置的散热孔,各散热孔与圆环板位置匹配。这里圆环板的作用是,在传动盘旋转时、会产生挤压风力,并通过散热孔外排,从而能够对离合器进行散热作用;这里散热孔的作用是,能够对离合器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散热,避免摩擦片烧毁损坏(尤其是摩擦片在被压紧的瞬间,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能,从而通过圆环板及散热孔能够把离合器内部的热量迅速排出,使得摩擦片迅速降温,物理特性保持最优)。
进一步完善,从动盘上安装有自润滑轴套,自润滑轴套与从动轴插接配合一起。这里自润滑轴套的作用是,能够使得从动轴被带动时、从动盘之间摩擦阻力小,运转更流畅、噪音更低;这里自润滑轴套采用锡青铜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离合器动力传递响应快、驾车平顺、无顿挫感;
2).离合器内置压缩弹簧,压动力强,避免摩擦片发生打滑;
3).体积小、安装方便,离合器散热效果好,避免摩擦片产生的热量过多而发生烧毁;
4).摩擦片易于安装及更换、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6为图4的C区域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动盘1,驱动轴1-1,从动盘2,第一插孔2-1,第二插孔2-2,从动轴3,第一轴承4,传动盘5,摩擦片5-1,第一凹口5-1a,第三凹口5-1b,第一推力轴承6,压环块7,第二推力轴承8,顶柱9,压杆10,拉座11,导杆12,挡块13,压缩弹簧14,圆环板15,散热孔16,自润滑轴套17,踏板连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包括主动盘1,主动盘1上固定有驱动轴1-1,主动盘1的侧端设有从动盘2,从动盘2上插接从动轴3,驱动轴1-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4,从动轴3的端部安装在第一轴承4的内圈处,从动轴3上固定有传动盘5,传动盘5的左、右端面均固定有摩擦片5-1,从动盘2上固定有第一推力轴承6,第一推力轴承6的座圈处固定有与右端摩擦片5-1配合的压环块7,主动盘1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8,从动盘2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2中心均布设置的第一插孔2-1,各第一插孔2-1上均插接有顶柱9,各顶柱9侧端均固定在第二推力轴承8的座圈处,从动盘2的侧端铰接有一组数量与顶柱9对应的压杆10,从动盘2上插接有用于拉动各压杆10同步转动的拉座11,从动盘2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2中心均布设置并与各第一插孔2-1错开设置的第二插孔2-2,各第二插孔2-2上均插接有导杆12,各导杆12侧端均固定在第二推力轴承8的座圈处,各导杆12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13,挡块13与从动盘2端面之间设有套接在导杆12处的压缩弹簧14。
左侧摩擦片5-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一凹口5-1a,主动盘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凹口1a,各第一凹口5-1a与各第二凹口1a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右侧摩擦片5-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三凹口5-1b,从动盘2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四凹口2a,各第三凹口5-1b与各第四凹口2a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
传动盘5上固定有截面呈V状的圆环板15,主动盘1及从动盘2上均开有一组沿传动盘5中心均布设置的散热孔16,各散热孔16与圆环板15位置匹配。
从动盘2上安装有自润滑轴套17,自润滑轴套17与从动轴3插接配合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离合器运行时、驱动轴1-1及主动盘1旋转,这时主动盘1带动摩擦片5-1同步旋转,从而带动传动盘5旋动,传动盘5由于固定在从动轴3,所以转动盘5会同步带动从动盘3旋转,进而对动力进行输出,由于右侧摩擦片5-1是压紧在压环块7处,而压环块7是固定在第一推力轴承6座圈处,所以,右侧摩擦片5-1高速旋转时、从动盘2是不会被带动旋转的,从而能够从动盘2作为工作台保持固定状态,利于后续的离合器脱离动力传递操作。
当需要对发动机(图中未画出)产生的动力进行断开时、只需要脚踩离合器踏板并使得踏板连杆18外移,从而带动拉座11外移,进而拉座11同步带动各压杆10旋动,从而各压杆10压动各顶柱9移动,从而对第二推力轴承8进行外推,同步的对主动盘1进行外推,主动盘1外推时、同步带动导杆12移动并使得压缩弹簧14压缩储能,主动盘1外推脱离接触左侧的摩擦片5-1,从而使得驱动轴1-1输出的动力,不会传递给从动轴3处,这时、车轮被切断动力;当需要对车轮动力进行恢复时、慢慢松开离合器踏板、通过各压缩弹簧14的弹力复位作用,主动盘1会被带动朝左侧摩擦片5-1方向靠拢并迅速压紧在摩擦片5-1上,驱动轴1-1的动力,马上通过传动盘5传递给从动轴3处,动力响应快,平顺,驾驶感好,值得推广应用;第二推力轴承8的座圈处还压紧有推力轴承,避免第二推力轴承8向外脱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4)

1.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包括主动盘(1),其特征是:所述主动盘(1)上固定有驱动轴(1-1),所述主动盘(1)的侧端设有从动盘(2),所述从动盘(2)上插接从动轴(3),所述驱动轴(1-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4),所述从动轴(3)的端部安装在第一轴承(4)的内圈处,所述从动轴(3)上固定有传动盘(5),所述传动盘(5)的左、右端面均固定有摩擦片(5-1),所述从动盘(2)上固定有第一推力轴承(6),所述第一推力轴承(6)的座圈处固定有与右端所述摩擦片(5-1)配合的压环块(7),所述主动盘(1)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8),所述从动盘(2)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2)中心均布设置的第一插孔(2-1),各所述第一插孔(2-1)上均插接有顶柱(9),各所述顶柱(9)侧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8)的座圈处,所述从动盘(2)的侧端铰接有一组数量与顶柱(9)对应的压杆(10),所述从动盘(2)上插接有与压杆(10)配合的拉座(11),所述从动盘(2)上开有一组沿从动盘(2)中心均布设置并与各所述第一插孔(2-1)错开设置的第二插孔(2-2),各所述第二插孔(2-2)上均插接有导杆(12),各所述导杆(12)侧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8)的座圈处,各所述导杆(12)的端部均固定有挡块(13),所述挡块(13)与从动盘(2)端面之间设有套接在导杆(12)处的压缩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其特征是:左侧所述摩擦片(5-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一凹口(5-1a),所述主动盘(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凹口(1a),各所述第一凹口(5-1a)与各所述第二凹口(1a)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右侧所述摩擦片(5-1)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三凹口(5-1b),所述从动盘(2)侧面开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第四凹口(2a),各所述第三凹口(5-1b)与各所述第四凹口(2a)之间在面对面方向呈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盘(5)上固定有截面呈V状的圆环板(15),所述主动盘(1)及从动盘(2)上均开有一组沿传动盘(5)中心均布设置的散热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从动盘(2)上安装有自润滑轴套(17),所述自润滑轴套(17)与从动轴(3)插接配合一起。
CN202323174482.6U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Active CN220956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74482.6U CN220956517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74482.6U CN220956517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6517U true CN22095651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2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74482.6U Active CN220956517U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6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2970B (zh) 一种起重机动力装置的离合器组件
CN220956517U (zh) 一种新式单盘离合器
CN2727488Y (zh) 摩托车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CN219432308U (zh) 一种基于盾构机刀盘软启动的离合器组件
CN209909016U (zh) 一种抗冲击的工程机械离合器
CN201582336U (zh) 气动分体式摩擦片离合器和制动器及相应传动系统
CN105179511B (zh) 湿式双离合器
CN214197044U (zh) 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
CN21215554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摩擦式离合器
CN107448494A (zh) 一种设有限位块的离合器
CN210739187U (zh) 一种减震离合器
CN108087512B (zh) 变径式无级变速器
CN210919889U (zh) 一种离合器
CN212250871U (zh) 一种新型双片式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CN210397486U (zh) 一种拖拉机用新型双片离合器总成
CN201621242U (zh) 反馈控制摩擦耦合器
CN215861412U (zh) 一种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
CN219090982U (zh) 一种死飞活飞切换装置
CN213518929U (zh)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教学实训装置
CN220935678U (zh) 一种用于大葱收获机带刹车的变速箱装置
CN212079977U (zh) 一种限矩离合器
CN211501395U (zh) 一种高可靠性工业离合器
CN207864464U (zh)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用独立式双作用离合器
CN215059014U (zh) 新型多摩片组合式离合器
CN219366636U (zh) 一种新型汽车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