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6394U -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6394U
CN220956394U CN202323210620.1U CN202323210620U CN220956394U CN 220956394 U CN220956394 U CN 220956394U CN 202323210620 U CN202323210620 U CN 202323210620U CN 220956394 U CN220956394 U CN 220956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locking
self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106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晟
于华宁
黄旭
刘庆福
徐长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Generation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Ma'a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Generation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Generation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Ma'a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Generation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Ma'a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106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6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6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6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属于锁紧垫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的一面为锁紧面,另一面为摩擦面;所述的垫圈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有卡块,另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上卡块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与第一部分上卡槽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卡块和卡槽相连接,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较传统的整体式设计的垫圈,只能从轴或螺栓的端部进行套设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垫圈采用拆分式设计,可适用于轴或螺栓两端封闭的工况,大大提高了垫圈的适用范围,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紧垫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背景技术
自锁垫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螺栓或螺母的锁定力,防止它们在运行时松动。特别是在震动频繁的环境下,自锁垫圈的作用更为明显。自锁垫圈的使用可与任何螺栓、螺母和螺柱配合使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机床、航空航天、压缩机和各种机械设备等行业。总之,自锁垫圈是一种高效、可靠的防松动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现有的自锁垫圈虽然均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松效果,但其往往采用整体式设计,使用时需要将自锁垫圈套设在对应的螺栓或轴上。当遇到两端封闭的轴件时,由于自锁垫圈无法套入其上,从而限制了自锁垫圈的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9856208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该申请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的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设置为同样的结构,所述第一垫圈上设置有缺口、连接环一、卡板一,在连接环一上设置有卡块、卡槽,并在连接环一内壁上台阶槽,所述的第二垫圈上设置有缺口、连接环二、卡板二,在连接环二上设置有卡块、卡槽,在连接环二内壁上设置有台阶槽,并将第二垫圈上的连接环二与第一垫圈上的连接环一连接。该申请案通过卡块、卡槽连接,便于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之间的组装,提高了防松垫圈的组装效率,也能增强防松垫圈组装后的稳定性,进而增强防松垫圈的质量性能。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15762746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防松垫圈。该申请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外壁底部四周和第二垫圈的外壁顶部四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销,所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顶端中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的通孔同轴,所述第一垫圈的底端中部四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垫圈的底端中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垫圈的顶端中部四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垫圈的顶端中部四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垫圈的外壁顶部和第二垫圈的外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松块。该申请案,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能够在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组合安装时进行定位。
以上申请案均涉及对自锁垫圈的技术改进,但同样不适应于两端封闭的轴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自锁垫圈在轴件两端封闭的情况下,无法套入使用,从而使得自锁垫圈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的一面为锁紧面,另一面为摩擦面;所述的垫圈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有卡块,另一端设有卡槽;
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上卡块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与第一部分上卡槽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块;
所述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卡块和卡槽相连接,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块开设在各自的摩擦面上,卡槽开设各自在锁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块为轴销,卡槽为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面为楔形齿,摩擦面为径向细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面、摩擦面为冲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垫圈本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垫圈本体之间通过锁紧面相互卡合。
进一步地,两个垫圈本体的锁紧面通过粘胶进行预组装。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将垫圈本体分成两瓣,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遇到轴或螺栓两端封闭的工况时,通过将两个部分分别从轴或螺栓的径向卡入,然后扭转嵌合,通过卡块和卡槽将两个部分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较传统的整体式设计的垫圈,只能从轴或螺栓的端部进行套设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垫圈采用拆分式设计,大大提高了垫圈的适用范围,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另外,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构相同,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根据实际的损坏情况,单独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从而有利于成本的节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两个垫圈本体的锁紧面之间通过粘胶进行预组装,从而可作为常规的垫片使用;同时,两个锁紧面间粘接强度在人力无工具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拆分,从而方便将垫圈在两种状态下进行切换,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部分锁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部分摩擦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垫圈本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垫圈本体;11、锁紧面;12、摩擦面;13、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15、卡块;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包括垫圈本体1,所述垫圈本体1整体呈中空的圆形结构,其一面为锁紧面11,另一面为摩擦面12。
参考图5所示,通常情况下,垫圈本体1为两两配合使用,两个垫圈本体1之间通过锁紧面11相互锁紧,两个垫圈本体1的摩擦面12分别与工件的表面、锁紧工件(螺母)表面相接触并抵紧,然后通过摩擦面12与对应接触面间的摩擦阻力,从而起到防止松动的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垫圈本体1包括相互拆分的两个部分,其分别为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且该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均具有两个自由端。两个部分之间通过其对应的自由端进行卡接,以形成一完整的垫圈。
具体地,参考图3、图4,所述第一部分13的一端设有卡块15,另一端设有卡槽16。所述第二部分14与第一部分13上卡块15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16,与第一部分13上卡槽16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块15;两个部分之间通过卡块15和卡槽16相连接,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将垫圈本体1分成两瓣,在遇到轴或螺栓两端封闭的工况时,通过将两个部分分别从轴或螺栓的径向卡入,然后扭转嵌合,通过卡块15和卡槽16将两个部分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
较传统的整体式设计的垫圈,只能从轴或螺栓的端部进行套设安装。本实施例的垫圈采用拆分式设计,大大提高了垫圈的适用范围,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
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设计成相同的结构,从而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根据实际的损坏情况,单独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从而有利于成本的节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锁紧面11以及摩擦面12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紧面11为楔形齿,摩擦面12为径向细齿。且所述的锁紧面11、摩擦面12为冲压形成,以保证其整体结构强度。
实施例2
作为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对应自由端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所述的卡块15为轴销,卡槽16为盲孔。
具体地,参考图3、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的自由端均设有台阶槽,两个部分对应的台阶槽相互卡合。其中,单个部分上的两个台阶槽上,分别开设不同的表面上。
以第一部分13为例,一个台阶槽开设有在第一部分13的摩擦面12上,且该台阶槽设有一轴销。另一个台阶槽开设有在第一部分13的锁紧面11上,且该台阶槽上开设有供轴销插入的盲孔。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通过将轴销和盲孔设置在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自身上,使得两者间的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减少了减少了其他零散部件的使用。
另外,为进一步方便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之间装配的操作,所述轴销的端部为锥形结构。当然,所述的盲孔亦可设置为锥形结构。
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将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通过各自开口,分别从轴的两侧进行径向卡入;
扭转嵌合,使得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上的卡块15以及卡槽16相互卡接,完成底部垫圈本体1的组装;
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上部垫圈本体1的组装。
需要注意的是,底部垫圈本体1的锁紧面11朝向设置(以图6中的方向为准),上部垫圈本体1的锁紧面11朝下设置。
旋紧螺母,两个垫圈本体1的锁紧面11相互紧密啮合,两个垫圈本体1的摩擦面12分别与工件的上表面、螺母的下表面相接触并抵紧。
当在外界环境的干涉下,例如震动,使得螺母与轴之间产生松动的趋势时。此时,由于两个垫圈的摩擦面12与各自接触面相互抵紧,抵紧后的垫圈会随着螺母松动的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带动锁紧面11的楔形齿相对移动并抬升,产生的抬升张力可产生较高的抵抗力以消除振动力,从而达到防松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垫圈本体1的锁紧面11还设有粘胶,通过粘胶将两个垫圈本体1进行预组装,从而可作为常规的垫片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锁紧面11间粘接强度在人力无工具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拆分,从而方便将垫圈在两种状态下进行切换,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工况。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包括垫圈本体(1),所述垫圈本体(1)的一面为锁紧面(11),另一面为摩擦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本体(1)包括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4);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3)的一端设有卡块(15),另一端设有卡槽(16);
所述第二部分(14)与第一部分(13)上卡块(15)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16),与第一部分(13)上卡槽(16)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块(15);
所述的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通过卡块(15)和卡槽(16)相连接,拼接成一完整的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15)开设在各自的摩擦面(12)上,卡槽(16)开设各自在锁紧面(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15)为轴销,卡槽(16)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面(11)为楔形齿,摩擦面(12)为径向细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面(11)、摩擦面(12)为冲压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本体(1)设置有两个,两个垫圈本体(1)之间通过锁紧面(11)相互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两个垫圈本体(1)的锁紧面(11)通过粘胶进行预组装。
CN202323210620.1U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Active CN220956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0620.1U CN220956394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0620.1U CN220956394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6394U true CN220956394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10620.1U Active CN220956394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6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8225B (zh) 一种可实现自锁式的抗振防松螺栓组件
CN220956394U (zh) 一种组嵌式自锁垫圈
CN218817707U (zh) 一种新式膜片联轴器
CN209838988U (zh) 端面柱销式刚性联接器
CN213206275U (zh) 震动防松螺母组件
CN210565657U (zh) 一种螺母防松紧固装置
CN209838829U (zh) 紧定螺钉偏置式螺母防松结构
CN110821938A (zh) 一种防松紧固螺栓
CN113217521A (zh) 自变型锁紧螺母
CN216922817U (zh) 螺栓垫片组件
CN219774707U (zh) 一种中空型rv减速机结构
CN207915372U (zh) 一种顶销装置
CN216812476U (zh) 一种螺钉防松装置
CN217558750U (zh) 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
CN206175449U (zh) 一种组合螺母
CN211288704U (zh) 一种带有长短连接销的行星传动齿轮箱
CN219755065U (zh) 一种自锁防松动螺母
CN220248712U (zh) 一种带有紧固结构的法兰盘
CN219755297U (zh) 新型开壳结构
CN218670286U (zh) 一种汽车用传动凸缘
CN219452666U (zh) 一种发动机用耐高温长寿命锁紧螺母
CN212804091U (zh) 一种减速机
CN207178649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传动轴连接法兰
CN117108619A (zh) 一种具有偏心孔垫片的防松动螺母组件
CN112555391B (zh) 易于拆卸的取力器变速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