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2749U -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2749U
CN220952749U CN202322558970.0U CN202322558970U CN220952749U CN 220952749 U CN220952749 U CN 220952749U CN 202322558970 U CN202322558970 U CN 202322558970U CN 220952749 U CN220952749 U CN 220952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avement structure
green belt
fixedly connec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89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媚
罗降
廖优
罗钊
舒鑫
黄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a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l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an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la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89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2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2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2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包括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结构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两个所述路缘石的相背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靠背,所述路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进水井,所述进水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井盖,所述路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槽盖,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水板,所述进水井与排水槽通过排水管一相连,所述路面结构的两侧设置有绿化带回填土,所述绿化带回填土的底端设置有横向盲沟。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对路面的及时排水的同时防止绿化带积水渗入路基的作用,及时排出绿化带积水,防止绿化带积水影响路基安全,进而稳定路基。

Description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生命线,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水是对路基损害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因此做好路基防水是路基设计的关键步骤。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城市美观及遮阴需求,一般都会设计有绿化带,绿化带日常的养护用水及敞开面在下雨天的进水,都会使路基受到水的威胁。对于这类问题,一般是采用纵向盲沟的方式来处理。在实际修建过程中,绿化带一般都会种植纵向的乔木,乔木间距一般为6米,树坑深度一般在1—1.5米,深度已超过常规的纵向盲沟的深度,因此纵向盲沟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影响,防渗膜被撕开,碎石盲沟沟体被截断,纵向排水管被破坏,排水不连续,效果极差,导致绿化带下路基的防水性差,稳定性仍然受到威胁。
为此提出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不仅能够解决绿化带来水时的路基排水问题,还能做好路基表面的防水,保证路基结构物的稳定,能有效解决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旨在改善绿化带及路基排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包括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结构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两个所述路缘石的相背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靠背,所述路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进水井,所述进水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井盖,所述路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槽盖,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水板,所述进水井与排水槽通过排水管一相连,所述路面结构的两侧设置有绿化带回填土,所述路面结构与绿化带回填土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膜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绿化带回填土的底端设置有横向盲沟,所述横向盲沟的底端及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防渗土工膜二,所述横向盲沟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带孔渗水管,所述带孔渗水管与进水井之间通过排水管二相连,所述横向盲沟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回填层,所述横向盲沟与绿化带回填土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混凝土靠背分别设置在两个路缘石的相对侧,所述井盖与排水槽分别设置在路面结构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槽盖为镂空设计,所述排水管一贯穿路面结构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渗土工膜一反包在路面结构的底部,所述防渗土工膜一的顶部与相邻的混凝土靠背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带孔渗水管在横向盲沟的内部横向设置,所述带孔渗水管设置在碎石回填层的内部,所述排水管二与带孔渗水管的连接端高于排水管二与进水井的连接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排水管二贯穿在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排水槽和排水管一的组合实现将路面积水排入进水井,通过路缘石的使用可以防止路面积水进入绿化带内部,通过混凝土靠背可以在路面水下渗、水土容易流失的情况下保证路缘石的稳定,不至于塌陷造成路基路面失稳问题,通过防渗土工膜一的使用可以防止绿化带回填土内部积水侵蚀路面结构的问题,通过以上则实现了对路面的及时排水的同时防止绿化带积水渗入路基的作用,进而稳定路基。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横向盲沟可以排除绿化带回填土内部积水,防渗土工膜二的使用可以防止横向盲沟内部积水侵蚀路基,带孔渗水管、碎石回填层、透水土工布的使用起到进水及过滤功能,能有效过滤绿化带来水中的砂砾等,防止横向盲沟堵塞淤积,通过以上则实现了及时排出绿化带积水的作用,防止绿化带积水影响路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路面结构;2、路缘石;3、混凝土靠背;4、进水井;5、井盖;6、排水槽;7、槽盖;8、流水板;9、排水管一;10、绿化带回填土;11、防渗土工膜一;12、横向盲沟;13、防渗土工膜二;14、带孔渗水管;15、碎石回填层;16、透水土工布;17、排水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包括路面结构1,路面结构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2,两个路缘石2的相背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靠背3,路面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进水井4,进水井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井盖5,路面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6,排水槽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槽盖7,排水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水板8,进水井4与排水槽6通过排水管一9相连,路面结构1的两侧设置有绿化带回填土10,路面结构1与绿化带回填土10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膜一11。
通过路面结构1起到连接路缘石2混凝土靠背3等结构的作用,通过路缘石2起到放置绿化带回填土10进入路面,以及防止路面积水进入绿化带回填土10的作用,通过混凝土靠背3起到在路面水下渗、水土容易流失的情况下保证路缘石2的稳定的作用,不至于塌陷造成路基路面失稳问题;通过进水井4起到排出积水的作用,通过井盖5起到防止固体物进入进水井4从而造成堵塞的作用,通过排水槽6起到排出路面积水的作用,通过槽盖7起到防止固体物进入排水槽6和排水管一9从而造成堵塞的作用,通过排水管一9起到将排水槽6内部积水排入进水井4的作用,通过流水板8起到导流的作用,绿化带回填土10是绿化带填充物,通过防渗土工膜一11起到防止绿化带回填土10内部积水侵蚀路面结构1的作用。
绿化带回填土10的底端设置有横向盲沟12,横向盲沟12的底端及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防渗土工膜二13,横向盲沟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带孔渗水管14,带孔渗水管14与进水井4之间通过排水管二17相连,横向盲沟12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回填层15,横向盲沟12与绿化带回填土10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6,两个混凝土靠背3分别设置在两个路缘石2的相对侧,井盖5与排水槽6分别设置在路面结构1的两侧,槽盖7为镂空设计,排水管一9贯穿路面结构1的内部,防渗土工膜一11反包在路面结构1的底部,防渗土工膜一11的顶部与相邻的混凝土靠背3相接触,带孔渗水管14在横向盲沟12的内部横向设置,带孔渗水管14设置在碎石回填层15的内部,排水管二17与带孔渗水管14的连接端高于排水管二17与进水井4的连接端,排水管二17贯穿在路面结构1。
通过横向盲沟12起到排出绿化带回填土10内部积水的作用,通过防渗土工膜二13起到防止绿化带来水通过沟体渗入路基内部的作用,通过透水土工布16起到进水及过滤功能,能有效过滤绿化带来水中的砂砾等,防止横向盲沟12堵塞淤积,通过碎石回填层15起到透水的作用,通过带孔渗水管14起到排出横向盲沟12内部积水的作用,通过排水管二17起到将带孔渗水管14排出的水体排入进水井4的作用,通过排水管二17的倾斜设置起到将水快速排出路基的作用。
工作原理:雨水天气时,雨水在路面聚集,经槽盖7排入排水槽6的内部,排水槽6内部的积水经过排水管一9排入进水井4的内部,路面的积水受到路缘石2的阻挡,无法进入绿化带回填土10的内部,从而实现路面积水的排出工作,同时,绿化带侧的路缘石2,通过增加C15混凝土靠背3,在路面水下渗、水土容易流失的情况下保证路缘石2的稳定,不至于塌陷造成路基路面失稳问题;路面结构1拓宽区域,易受上部绿化带回填土10带来水的侵蚀,通过包裹防渗土工膜一11(注意:防渗土工膜一11以及防渗土工膜一13应当采用二布一模,规格不小于 400g/m2,断裂强度≥8kN/m,CBR顶破强力≥1.4KN,耐静水压力0.4Mpa),并将防渗土工膜一11反包至路面结构1底端位置,能防止水渗入路面结构1内部,确保路基稳定;通过在绿化带回填土10沿路面结构1横向设置双向横向盲沟12,设置在路面结构1底部的路基中采用全封闭式排水管二17,(注意:路面结构1底端内部的横向排水管二17为全封闭排水管,设置坡度不小于0.5%,一直连通至进水井4中)设置在横向盲沟12中采用带孔渗水管14(注意:孔渗水管14开孔应符合JTG/T D33的要求,拉伸屈服强度≥40MPa,纵向回缩率≤5%;外径壁厚应符合GB/T5836.1的要求,内外壁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凹陷、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这样既能高效的收集绿化带的来水,又有效避免纵向种植的乔木树坑对沟体的破坏,横向盲沟12宽度30cm,深度30cm,双向设置,间距约80m或在路面最低处设置;内部放置Φ10PVC带孔渗水管14并用碎石填筑其余区域(注意:盲沟碎石可用5~10cm粒径,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铺设应整齐规范、孔隙清晰,以便保证流水通畅);沟体两侧及底面用防渗土工膜一13围合,防止绿化带来水通过横向盲沟12渗入路基内部;顶面加设透水土工布16(注意:透水土工布16应当采用聚丙烯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为300g/m2,厚度不小于2.4mm,宽度不小于3m,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度不得小于9.5kn/m,纵向和横向延伸率不得超过50%,垂直渗透系数不得小于5×10-2cm/s,纵向和纵向撕裂强度不得小于0.24kN,CBR断裂强度不得低于1.5kN,土工布的缝合、焊接宽度要在0.1米以上,搭接宽度要在0.2米以上,且土工布缝合时,应连续进行,不能中断),起到进水及过滤功能,能有效过滤绿化带来水中的砂砾等,防止横向盲沟12堵塞淤积;除横向盲沟12宽度范围内设置透水土工布16外,其余绿化带下路基范围内铺设防渗土工膜11;绿化带回填土10内部的积水经过透水土工布16渗入横向盲沟12的内部,横向盲沟12内部的积水在经过带孔渗水管14后从排水管二17排入进水井4,从而实现绿化带回填土10积水的排出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包括路面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路缘石(2),两个所述路缘石(2)的相背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靠背(3),所述路面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进水井(4),所述进水井(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井盖(5),所述路面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槽盖(7),所述排水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水板(8),所述进水井(4)与排水槽(6)通过排水管一(9)相连,所述路面结构(1)的两侧设置有绿化带回填土(10),所述路面结构(1)与绿化带回填土(10)之间设置有防渗土工膜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回填土(10)的底端设置有横向盲沟(12),所述横向盲沟(12)的底端及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防渗土工膜二(13),所述横向盲沟(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带孔渗水管(14),所述带孔渗水管(14)与进水井(4)之间通过排水管二(17)相连,所述横向盲沟(12)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回填层(15),所述横向盲沟(12)与绿化带回填土(10)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靠背(3)分别设置在两个路缘石(2)的相对侧,所述井盖(5)与排水槽(6)分别设置在路面结构(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7)为镂空设计,所述排水管一(9)贯穿路面结构(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工膜一(11)反包在路面结构(1)的底部,所述防渗土工膜一(11)的顶部与相邻的混凝土靠背(3)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渗水管(14)在横向盲沟(12)的内部横向设置,所述带孔渗水管(14)设置在碎石回填层(15)的内部,所述排水管二(17)与带孔渗水管(14)的连接端高于排水管二(17)与进水井(4)的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二(17)贯穿在路面结构(1)。
CN202322558970.0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Active CN220952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8970.0U CN22095274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8970.0U CN22095274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2749U true CN220952749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8970.0U Active CN22095274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2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2837360Y (zh) 透水式公路、道路结构
CN2115471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CN211872469U (zh) 一种透水路基结构
CN220952749U (zh) 一种绿化带下的路基稳定结构
CN214938891U (zh) 一种稳定的路基结构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114775699A (zh) 一种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843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
CN21028801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CN210315113U (zh) 一种透水铺装路面
CN112854131A (zh) 一种水源保护区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77508U (zh) 一种半填半挖式路基结构
CN210658632U (zh) 一种渗滤沟结构
CN217460160U (zh) 一种沥青路面基层横向排水盲沟
CN216339667U (zh) 一种新型挡土墙泄、排水结构
CN218713712U (zh) 一种高寒区排水渠防冻胀导水结构
CN214938942U (zh) 一种公路路基综合排水装置
CN220977577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排水结构
CN217537080U (zh)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CN218147579U (zh) 一种使用红层泥岩填筑路基的高等级公路结构
CN217419193U (zh) 一种防堵塞的生态边沟
CN210946366U (zh) 一种透水路基防护结构
CN211646668U (zh) 一种生态滤沟防排渗水系统
CN219059639U (zh) 一种园林透水铺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