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2605U -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2605U
CN220952605U CN202322631560.4U CN202322631560U CN220952605U CN 220952605 U CN220952605 U CN 220952605U CN 202322631560 U CN202322631560 U CN 202322631560U CN 220952605 U CN220952605 U CN 220952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rtition
moisture
drying module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15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先山
胡承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15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2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2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2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和除湿腔,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相连通,以使气体能够经由所述过流通道进入到所述除湿腔内,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以使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的过流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流通道的过流截面积。该烘干模组通过在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凹槽,进而可使除湿腔的进气口的过流截面积大于过流通道的过流截面积,相较于现有的烘干模组,在不扩大烘干组件所占用的空间的基础上,可增大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过流截面积,进而提升了进气量,减小了风阻,使得烘干性能得到提升,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洗衣机逐步向多功能集成的方向发展,兼备清洗和烘干功能的洗烘一体机广泛受到用户喜爱。
洗烘一体机通常包括清洗装置和除湿装置,清洗装置内的从潮湿空气可被带动进入到除湿装置内进行除湿,进而降低清洗装置内空气的湿度,实现对清洗装置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但由于洗衣机的体积限制,除湿装置的体积不宜过大,导致现有除湿装置内的气体通道较为狭窄,进而导致进气量较小、风阻较大,影响了烘干性能,烘干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能够增大除湿装置内的气体量,提高烘干性能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和除湿腔,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相连通,以使气体能够经由所述过流通道进入到所述除湿腔内,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向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凹陷,以使所述除湿腔的进气口的过流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流通道的过流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除湿腔内。
可选的,所述凹槽包括沿过流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导流面、底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分别与所述底面呈钝角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为平面或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流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扣合,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除湿腔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除湿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除湿腔,所述第一除湿腔与所述第二除湿腔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除湿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二除湿腔的入口处。
可选的,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所述吸湿排湿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凸起有一体形成的分隔部,以在所述壳体内至少分隔出所述除湿腔。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相接触或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之间设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分隔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单元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单元,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至少分隔为除湿腔和再生区。
可选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单元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分隔出第一除湿腔和再生模块安装部;
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单元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分隔出第二除湿腔和再生区;
所述第一除湿腔与所述第二除湿腔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除湿腔;所述再生模块安装部与所述再生区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轴向上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包括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凸出的分隔凸台,所述第二分隔单元包括沿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凸出的分隔肋条,所述分隔凸台与所述分隔肋条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分隔凸台上朝向所述除湿腔的壁面为分隔面,所述分隔面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段向所述排气口倾斜。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为两个,靠近所述进气口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的所述分隔面为平面,靠近所述排气口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的所述分隔面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径向延伸为曲面,且靠近排气口的一段向所述排气口弯曲。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的所述分隔肋条垂直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为两个,靠近所述进气口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的所述分隔肋条呈直线延伸,靠近所述排气口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的所述分隔肋条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径向呈折线延伸,且折线所呈的尖角朝向所述除湿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隔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凸出,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分隔出第一过渡区。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隔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流件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凸出,以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分隔出第二过渡区;
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轴向相对,以形成过渡区。
可选的,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除湿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气口呈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气口呈直线延伸。
可选的,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带动气体流入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循环风机包括风机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风机壳体扣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延面,所述风机壳体包括第二外延面,所述第一外延面与所述第二外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延面与所述第二外延面平行设置且相叠置。
可选的,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延面的外壁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延面的外壁和/或所述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可选的,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凸出,且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轴向上的端面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吸湿排湿构件包括吸附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驱动部件相抵接;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抵接部包括多个抵接单元,多个所述抵接单元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的周向排布。
可选的,所述抵接单元为凸起或滚动件。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烘干模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其中烘干模组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除湿腔,能够为吸湿部件通过工作位置,进而实现吸附潮湿气体,达到烘干效果。通过壳体内设置过流通道,能够为潮湿气体进入除湿腔提供路径。通过在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凹槽,进而可使除湿腔的进气口的过流截面积大于过流通道的过流截面积,相较于现有的烘干模组,在不扩大烘干组件所占用的空间的基础上,可增大除湿腔的进气口处的过流截面积,进而提升了进气量,减小了风阻,使得烘干性能得到提升,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模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模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模组去除第一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壳体仰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吸湿排湿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11、第一壳体;111、排气口;112、第一外延面;113、抵接单元;114、第一分隔单元;1141、分隔面;115、第一导流件;12、第二壳体;121、凹槽;1211、第一导流面;1212、底面;1213、第二导流面;122、第二分隔单元;1221、第一段;1222、第二段;123、第二导流件;31、过流通道;32、除湿腔;33、进气口;4、吸湿排湿构件;41、吸附部件;42、驱动部件;5、风机壳体;61、密封件;62、密封槽;71、第一过渡区;72、第二过渡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模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过流通道31与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相连通,凹槽121向远离进气口33的一侧凹陷,以使气体能够经由过流通道31进入到除湿腔32内,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处的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21,以使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的过流截面积大于过流通道31的过流截面积。
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除湿腔32,能够为吸湿部件通过工作位置,进而实现吸附潮湿气体,达到烘干效果。通过壳体1内设置过流通道31,能够为潮湿气体进入除湿腔32提供路径。通过在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处的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凹槽121,进而可使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的过流截面积大于过流通道31的过流截面积,相较于现有的烘干模组,在不扩大烘干组件所占用的空间的基础上,可增大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处的过流截面积,进而提升了进气量,减小了风阻,使得烘干性能得到提升,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效率。
其中,凹槽121向远离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的一侧凹陷,进而扩大过流截面积。
其中,除湿腔32可为吸湿排湿构件4所处的腔室,过流通道31可为除湿腔32与壳体1进气口33之间的通道。
其中,除湿腔32的墙壁与过流通道31的通道壁相接。
其中,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的过流截面积指进气口33用于供气体流过的横截面积。过流通道31的过流截面积指过流通道31用于供气体流过的横截面积。
其中,凹槽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具体数量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凹槽12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除湿腔32内,进而保证凹槽121的入口处以及凹槽121内靠近入口处的一侧均具有较大的过流截面积,进而确保具有较大的进气量,也能使得风阻进一步降低。
其中,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半凹槽121设置在除湿腔32内。
其中,凹槽121沿过流方向可以大致呈长条形,沿长度方向远离过流通道31的至少一半设置在除湿腔32内。
凹槽121包括沿过流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导流面1211、底面1212和第二导流面1213,第一导流面1211和第二导流面1213分别与底面1212呈钝角设置。
通过设置第一导流面1211和第二导流面1213,并使第一导流面1211和第二导流面1213分别与底面1212呈钝角设置,能够在气体流经凹槽121处时提供导流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流阻,保证了气体能够顺畅流动。
其中,第一导流面1211、底面1212和第二导流面1213在沿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中大致呈扩口的凹字形。
其中,在气体流经凹槽121时,气体先流过过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导流面1211的表面后流至底面1212的表面上,再流过底面1212后再沿过流方向流过第二导流面1213的表面。上述气体指的是流过凹槽121处的气体的整体,并非所有气体分子均贴于第一导流面1211的表面、底面1212的表面和第二导流面1213的表面流过。
其中,底面1212可为平面,且平行于气体在过流通道31或除湿腔32内整体的流动所处平面设置。例如,气体从整体上看是在一个水平面上流动的,底面1212可水平设置。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导流面1211和第二导流面1213为平面,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壳体1成型制造。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导流面1211和第二导流面1213为弧面,其中弧面可制造为更利于气流流动的流线形,能够进一步降低风阻,保证良好的进气效果。
其中,弧面指的是在气体流动方向上呈弧面,进而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
具体的,弧面的具体角度和长度等参数可根据实际进气量和进气流速做具体设计,也即可根据循环风机的实际参数进行设计,通过弧面引导气体流动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赘述。
第一导流面121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过流通道31内,能够在气体流动到过流通道31靠近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前,即可对气体进行引流和导向,进一步保证了气体流动的顺畅性,降低了风阻,提高了进气量。
其中,第一导流面1211远离底面1212的一端穿过进气口33延伸至过流通道31内。
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扣合,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形成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凹槽121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
通过将壳体1设置为能够相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能够便于壳体1内各部件的安装。
其中,第一壳体11也可以称为上壳体1,第二壳体12也可以称为下壳体1。
其中,第二壳体12可为槽型结构,第一壳体11可设置为与至少一部分第二壳体12相适配的槽型结构,第一壳体11的开口与第二壳体12的开口相扣合,进而在中间形成空腔,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为空腔的一部分。
具体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扣合后,可在中间形成多个空腔,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为相连通的两个空腔,当然也可视为一个空腔的两部分。
具体的,第一壳体11的边缘扣设在部分第二壳体12的边缘上,以在第一壳体11的边缘与第二壳体12的内部底壁之间形成进风口。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凹槽121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也即设置在上壳体1的内壁上,进一步可设置在上壳体1的顶面内壁上。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凹槽121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也即设置在下壳体1的内壁上,进一步可设置在下壳体1的底面1212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在下壳体1的内侧壁上。
作为再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凹槽121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上,进一步可设置在上壳体1的顶面内壁上和下壳体1的底面1212内壁上以及下壳体1的内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除湿腔32,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第二除湿腔32,第一除湿腔32与第二除湿腔32对应设置,以形成上述的除湿腔32,凹槽121设置在第二壳体12在第二除湿腔32的入口处。也即,在壳体1水平设置时,凹槽121设置在下壳体1的内部底面1212上,并且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21。
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4,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的内壁上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起有一体形成的分隔部,以在壳体1内至少分隔出除湿腔32。
通过设置吸湿排湿构件4能够吸附流入壳体1内的气体中的水分,进而实现降低湿度、烘干衣物的效果。通过在壳体1的内壁上沿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的方向设置分隔部,能够分隔出除湿腔32,进而为吸湿排湿构件4提供除湿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在下壳设置下壳毛刷,并使下壳毛刷与吸湿转盘中的分子筛接触摩擦以分隔出除湿腔32除湿腔,本实施例通过使分隔部与壳体1的内壁为一体式结构,能够免除下壳毛刷的设置,使分隔部直接隔出除湿腔32,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下壳毛刷与吸湿转盘中的分子筛接触摩擦导致出现粉尘的问题,进而避免产生的粉末随气流回到洗衣腔内污染衣物,以及进入其他部件内造成部件故障。
其中,分隔部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吸湿排湿构件4是具有吸湿排湿特性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水分的吸湿剂。吸湿剂例如可以是沸石、改性/合成沸石、分子筛(包括但不限于沸石分子筛、A/X/Y型分子筛、ZSM分子筛、Beta分子筛等)、高分子吸湿剂、碱金属硅铝酸盐(13X分子筛)、氯化锂、硅胶、改性硅胶、活性氧化铝等具有吸湿性能的材料。其中,高分子吸湿剂又称聚合物吸附剂,具有比传统硅胶、活性炭及分子筛吸附剂等更低的再生温度。在一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可以采用沸石、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Framework,MOF)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纳米碳、二氧化硅等多孔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还可由包括上述至少一多孔材料制成的粒状固体或颗粒填充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可以为承载有吸湿剂的蜂窝状或者波纹状转盘,能够对吸收的水汽进行吸附和解/脱附,以实现反复解吸再生。在一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包括无机/有机纤维载体(如陶瓷、玻璃纤维、MOFs、COFs、堇青石等),纤维载体上涂覆有分子筛等吸湿剂,分子筛均匀分布在纤维载体之间及纤维载体表面,以实现对于气流水分的吸附。分子筛可包括A型分子筛、X/Y型分子筛、ZSM分子筛、Beta分子筛等单晶分子筛或混晶分子筛等。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分隔部设置在上述的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进而可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潮湿气体从除湿腔32外逸到壳体1的其他位置。
其中,分隔部可以只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进而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出除湿腔32。分隔部可以只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进而在第二壳体12上分隔出除湿腔32。分隔部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且位于第一壳体11上的分隔部与位于第二可上的分隔部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也即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部分隔出的腔室与第一壳体11上分隔部分隔出腔室在相对形成除湿腔32。
需要说明的是,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指的是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刚好相接但相互之间不产生压力或仅产生极小的压力,避免在吸湿排湿构件4运动时产生粉末。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分隔部设置在上述的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上,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设有间隙,也可实现分隔出除湿腔32,而且因为潮湿气体流速较快,较小的间隙也能使得绝大部分潮湿气体位于除湿腔32内。通过设置间隙,能够避免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粉末。
其中,分隔部可以只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进而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出除湿腔32。分隔部可以只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进而在第二壳体12上分隔出除湿腔32。分隔部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且位于第一壳体11上的分隔部与位于第二可上的分隔部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也即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部分隔出的腔室与第一壳体11上分隔部分隔出腔室在相对形成除湿腔32。
其中,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留有0-5mm的间隙。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间隙可以为0.6-0.9mm。
分隔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和/或设置在第二壳体12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以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至少分隔为除湿腔32和再生区,能够实现除湿功能和再生功能。
其中,第一壳体11上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第二壳体12上可以设置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进而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除湿腔32和再生区。当然,第一壳体11上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等更多的第一分隔单元114,同步的,第二壳体12上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等更多的第二分隔单元122,进而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出除除湿腔32和再生区以外的更多功能区,第一分隔单元114、第二分隔单元122以及功能区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仅在第一壳体1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也可以至少分隔为除湿区和再生区。仅在第二壳体12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也可以至少分隔为除湿区和再生区。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洗衣机的模组结构进行设计,只要至少包括除湿腔32和再生区两个功能区即可,并且各功能区的形状也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以为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只要确保除湿腔32与再生区相互隔离且具有较大程度的气密性即可,本实施例所设计的扇形能更有效且合理的利用空间。此外,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能起到吸湿排湿功能即可,本实施例对吸湿排湿构件4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是图所示的轮盘形,采用轮盘形的吸湿排湿构件4设计可以使轮盘循环运动在除湿腔32与再生区之间,运动到除湿腔32的部分轮盘吸附循环气流中的水分、继而吸附了水分的部分轮盘运动到再生区进行水分脱附、经脱附后的部分轮盘再次运动到除湿腔32吸附水分,以此循环往复除去水汽中的水分,进而达到衣物烘干的效果,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的设置使得再生气流与湿循环气流的互不相通,再生气流只能进入冷凝器不会逸散,使得轮盘旋转的过程中实现的动态密封。
至少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出第一除湿腔32和再生模块安装部,至少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第二壳体12上分隔出第二除湿腔32和再生区,第一除湿腔32与第二除湿腔32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形成除湿腔32,再生模块安装部与再生区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为除湿作业、再生作业提供了空间,也为再生模块提供了稳定的安装空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第一壳体11上分隔出第一除湿腔32和再生模块安装部,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第二壳体12上分隔出第二除湿腔32和再生区。
其中,除湿腔32的容积大于再生区的容积。
其中,第一分隔单元114和第二分隔单元122可以为凸出的凸台或肋条。
具体的,第一分隔单元114可以为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且朝向第二壳体12凸出的凸台和凸楞,通过凸出的凸台和凸楞的端面靠近或接触吸湿排湿构件4实现分隔出除湿腔32和再生区。
具体的,第二分隔单元122可以为与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且朝向第一壳体11凸出的肋条,通过凸出的肋条的端面靠近或接触吸湿排湿构件4实现分隔出除湿腔32和再生区。
具体的,第一分隔单元114成型在第一壳体11所呈的凹槽121结构的槽底上。第二分隔单元122成型在第二壳体12所呈的凹槽121结构的槽底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隔单元114和第二分隔单元122的整体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并非一定为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直线延伸。
其中,再生模块安装部为再生模块提供了安装位置,以使再生模块能够对再生区内的吸湿排湿构件4上的水分进行脱附。第一除湿腔32与第二除湿腔32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进行形成完整的除湿腔32,吸湿排湿构件4在除湿腔32内吸附气体中的水分。
第一分隔单元114包括沿朝向第二壳体12凸出的分隔凸台,第二分隔单元122包括沿朝向第一壳体11凸出的分隔肋条,凸出的分隔凸台与分隔肋条一一对应设置,可实现至少分隔出除湿腔32和再生区,同时也能保证了较高的密封性,减少或阻断气体在除湿腔32和再生区之间流动。
其中,第一分隔单元114为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且朝向第二壳体12凸出的凸台。
具体的,凸台和凸楞成型在第一壳体11所呈的凹槽121结构的槽底上。
具体的,分隔凸台的长度方向可以大致为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分隔面的长度方向可以大致为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也即沿朝向第二壳体12延伸。
其中,分隔凸台与分隔肋条大致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排气口111,除湿腔分隔凸台上朝向除湿腔,除湿腔32的壁面为分隔面1141,分隔面1141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向排气口111倾斜,进而能够为除湿腔32的排气提供引导,使得除湿腔32内的气体向排气口111汇聚进而排出,降低了排气风阻。
其中,分隔面为分隔凸台中的迎风面,也即与气体直接接触的外表面。
其中,排气口111的过流截面积小于除湿腔32的过流截面积,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且朝向排气口111的方向上,分隔面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逐渐向排气口111倾斜。
其中,分隔面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大致为曲面或平面,分隔面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逐渐向排气口111倾斜指的是逐渐向排气口111扭转,进而为气流进入排气口111提供导向。
具体的,以第一壳体11处于吸湿排湿构件4和第二壳体12的上方为例,在从下向上的方向上,分隔面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逐渐向排气口111倾斜、扭转,使得排气口111进气侧的过流截面积从下向上递减。
第一分隔单元114为两个,靠近除湿腔进气口33的第一分隔单元114的分隔面为平面,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一分隔单元114的分隔面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为曲面,且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向排气口111弯曲。
通过将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一分隔单元114的分隔面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设置为曲面,能够进一步对除湿腔32的排气进行引导,利于气体排出。
其中,靠近除湿腔进气口33的第一分隔单元114的分隔面所呈的平面的长度方向大致为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宽度方向大致为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
其中,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一分隔单元114的分隔面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上大致为S形,因为排气口111的过流截面积小于除湿腔32的过流截面积,因此靠近排气口111一侧的分隔面向排气口111逐渐弯曲靠拢。分隔面的中部向除湿腔32的外侧弯曲,以使除湿腔32具有较大的容积,因此形成S形,保证了除湿腔32具有较大的容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排气的顺畅性。
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垂直于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能够在分隔出除湿腔32和再生区的同时,保证良好的隔离效果,减少第二壳体12的加工难度,便于加工制造。
其中,分隔肋条的长度方向大致为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宽度方向为垂直于吸湿排湿构件4的方向,也即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
其中,分隔肋条的横截面大致为矩形,也即分隔肋条为矩形的肋条。
其中,分隔肋条成型在第二壳体12所呈的凹槽121结构的槽底上。
第二分隔单元122为两个,靠近除湿腔进气口33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呈直线延伸,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折线延伸,且折线所呈的尖角朝向除湿腔32内。
通过将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设置为呈折线延伸且折线所呈的尖角朝向除湿腔32内,能够进一步对除湿腔32的排气进行引导,利于气体排出。
其中,靠近除湿腔进气口33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大致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直线延伸,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折线延伸。
其中,靠近除湿腔排气口111的第二分隔单元122的分隔肋条包括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排布,且均大致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直线延伸,第一段1221的迎风面与第二段1222的迎风面呈大于180度的角度设置,第一段1221与第二段1222所成的尖角朝向除湿腔32内,能够对气流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
其中,第一段1221靠近第二段1222的一端大致朝向排气口111方向延伸,因为第一段1221的迎风面与第二段1222的迎风面呈大于180度的角度设置,使得第二段1222的靠近排气口111的一端更偏向排气口111延伸,形成引到气体流动的作用。
分隔肋条靠近吸湿排湿构件4的一侧的端面为平面,且平行于吸湿排湿构件4的端面,能够使得分隔肋条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距离一致,或分隔肋条各处均与吸湿排湿构件4更好相接,保证了良好的隔离效果,还能避免划伤吸湿排湿构件4产生粉末。
本实施例中,分隔肋条靠近吸湿排湿构件4的一侧的端面和吸湿排湿构件4的端面均水平设置。
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导流件115,第一导流件115的一端设置在除湿腔的进气口33处,另一端与第一分隔单元114相连接,第一导流件115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以在第一壳体11内分隔出第一过渡区71。
其中,第一导流件115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或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设有间隙。
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第二导流件123,第二导流件123的一端设置在除湿腔的进气口33处,另一端与第二分隔单元122相连接,第二导流件123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以在第二壳体12内分隔出第二过渡区72。
其中,第二导流件123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或分隔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设有间隙。
第一导流件115与第二导流件123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使第一过渡区71与第二过渡区72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相对,以形成过渡区。
其中,过渡区位于除湿腔内。
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排气口111,第一导流件115的一端设置在除湿腔的进气口33处,另一端朝向排气口111呈直线延伸,第二导流件123的一端设置在除湿腔的进气口33处,另一端朝向排气口111呈直线延伸,能够对经由进气口33进入的气体进行导流,使得气体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到除湿腔内,进而快速进而吸湿。
烘干模组包括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用于带动气体流入至壳体1内,循环风机包括风机壳体5,壳体1包括上述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风机壳体5扣设在第二壳体12上,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外延面112,风机壳体5包括第二外延面,第一外延面112与第二外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件61。
通过设置循环风机,能够将待除湿的气体引入到壳体1内,进而进行除湿。通过将第一壳体11和风机壳体5扣设在第二壳体12上,能够形成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能够为气体流动提供通道。通过设置第一外延面112和第二外延面,能够为密封件61提供设置位置,使得密封件61被夹设在第一外延面112与第二外延面之间,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其中,风机壳体5和第二壳体12相扣合形成过流通道31,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扣合形成除湿腔32。
其中,密封件61可以为密封胶条。
第一外延面112与第二外延面平行设置且相叠置,使得能够将密封件61牢固地夹设在内,避免密封件61脱出,导致漏气。
其中,第一外延面112与第二外延面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相叠置。
具体的,第一外延面112和第二外延面可以均平行与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
具体的,密封件61设置在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上,密封件61设置在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进而可以在装配完成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后,再通过风机壳体5的第二外延面压紧密封件61,使得装配步骤更为合理,保证了良好的装配效率。
其中,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为第一外延面112远离过流通道31一侧的壁面。
其中,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为第二外延面朝向过流通道31一侧的壁面。
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和/或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62,密封件61设置在密封槽62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也能避免密封件61脱出,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现有相关技术中,下壳体1的吸湿通道处具有一个桥件,用于连接和密封上壳体1与循环风机的壳体1,但该桥件的设置不利于下壳体1的脱模,增加了制造困难程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和/或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62,优化了模具结构,利于模具成型。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密封槽62可以设置在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以密封槽62设置在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上,能够更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密封槽62的第一部分开设在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上,密封槽62的第二部分可开设在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扣合形成密封槽62,密封件61设置在密封槽62内,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4,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且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接。
通过在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抵接部,并使抵接部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且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接,能够在吸湿排湿构件4转动时使得吸湿排湿构件4与接触面积更小的抵接部滑动接触,避免吸湿排湿构件4与壳体1的内壁大面积接触,进而减少了吸湿排湿构件4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转动更为顺畅,保证了除湿作业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设置抵接部能够使得吸湿排湿构件4更为平稳地转动,使得在吸湿排湿构件4旋转时,第一分隔单元114和第二分隔单元122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距离更为恒定,进而保证了良好分隔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避免第一分隔单元114和第二分隔单元122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摩擦而产生粉末。
其中,抵接部可以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也可以为与壳体1一体成型制造。
其中,抵接部沿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于壳体1的内壁,也即抵接部相较于壳体1的内壁更靠近吸湿排湿构件4。
抵接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的端面相抵接,使得抵接部可以在吸湿排湿构件4旋转时持续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端面抵接,进而避免吸湿排湿构件4与壳体1的内壁大面积接触,而且还能保证吸湿排湿构件4的旋转更为稳定。
其中,吸湿排湿构件4大致为转盘形结构,吸湿排湿构件4以自身中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吸湿排湿构件4的端面即为吸湿排湿构件4轴向上的两个端面。
其中,抵接部设置在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端面相对的壳体1的内壁上。
具体的,吸湿排湿构件4可以水平设置,也即吸湿排湿构件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水平设置。吸湿排湿构件4上方的壳体1的内壁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上端面相对且平行设置。吸湿排湿构件4下方的壳体1的内壁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下端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抵接部可以设置吸湿排湿构件4上方或下方的壳体1的内壁上,并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
吸湿排湿构件包括吸附部件和驱动部件,抵接部与驱动部件相抵接;吸湿排湿构件4包括吸附部件41和驱动部件42,抵接部与驱动部件42相抵接。避免抵接部与吸附部件41相摩擦产生粉末,而且驱动部件42通常为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表面较为光滑,进一步降低了抵接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驱动部件42套设在吸附部件41的外周侧,抵接部与驱动部件42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相对设置,以使吸湿排湿构件4旋转时抵接部持续与驱动部件42相抵接。
具体的,驱动部件42可以为齿圈,齿圈成环形,吸附部件41为盘形,驱动部件42沿吸附部件41的周向套设在吸附部件41的外周壁上。抵接部沿朝向驱动部件42的端面延伸,进而抵接在驱动部件42的端面上。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吸湿排湿构件4水平设置,驱动部件42套设在吸附部件41上半部分的外周壁上,抵接部设置在驱动部件42上方的壳体1内壁上且向下凸出于内壁。
其中,吸附部件41可以为沸石分子筛、A/X/Y型分子筛、ZSM分子筛、Beta分子筛等,驱动部件42可以为与吸附部件41同轴设置在齿盘,齿盘与动力部件传动连接,进而使得动力部件通过驱动部件42带动吸附部件41转动,抵接部抵接在齿盘的盘面上。
其中,驱动部件42的厚度小于吸附部件41的厚度,驱动部件42套设在吸附部件41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段的外周壁上,也即驱动部件42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驱动部件42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最小距离。
其中,第二壳体12包括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第二阶梯槽开设在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以形成至少部分除湿腔32,抵接部设置在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通过设置第一阶梯槽,能够使第二壳体12适配于将驱动部件42扣设在内,通过设置第二阶梯槽能够形成除湿腔32的至少一部分,为除湿操作提供了空间。通过将抵接部设置在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使得抵接部可以在吸湿排湿构件4旋转时持续与驱动部件42的端面抵接,进而避免吸湿排湿构件4与壳体1的内壁大面积接触,而且还能提供支撑效果,保证吸湿排湿构件4的旋转更为稳定。
其中,第二壳体12的边缘与第一壳体11连接,第二壳体12的边缘内侧凹陷形成第一阶梯槽,第一阶梯槽的槽底凹陷,以在第一阶梯槽的槽底形成第二阶梯槽。
其中,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向同侧凹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位于第二壳体12的上方,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均向上凹陷。
抵接部包括多个抵接单元113,多个抵接单元113沿吸湿排湿构件4的周向排布,能够使得吸湿排湿构件4在周向上均与抵接单元113相接触,避免吸湿排湿构件4与壳体1的内壁大面积摩擦的同时,也能对吸湿排湿构件4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吸湿排湿构件4能够稳定转动。
其中,多个抵接单元113呈圆形排布在壳体1的内壁上,且所呈圆形与吸湿排湿构件4同轴设置,也即抵接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同轴设置。
抵接单元113的高度相同,保证抵接单元113能够充分接触吸湿排湿构件4,保证良好的支撑效果。
其中,抵接单元113的高度指的是在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抵接单元113的高度。
其中,抵接单元113之间可以为平行设置。
抵接单元113抵接单元113
其中,所有抵接单元113之间平行设置,且高度相同,使得每个抵接单元113均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触。
其中,抵接单元1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另一端朝向吸湿排湿构件4直线延伸。
其中,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与吸湿排湿构件4平行设置,抵接单元113的高度方向分别与第一阶梯槽的槽底和吸湿排湿构件4相垂直。
更为具体的,多个抵接单元113所呈的圆形与驱动部件42所呈圆环形相匹配,以使抵接单元113能够抵触在驱动部件42所呈圆环形的端面上。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抵接单元113为凸起,可使抵接单元113更易加工,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其中,多个凸起之间平行设置,且高度相同,能够使得每个凸起均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进而保证各处的凸起的支撑效果相同。
其中,凸起靠近吸湿排湿构件4的一端为弧面,能够进一步减少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摩擦力,还能避免划伤吸湿排湿构件4。
其中,凸起与第一壳体11可以为一体成型制造。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抵接单元113为滚动件,能够使抵接单元113与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进一步减小了摩擦力,保证吸湿排湿构件4顺畅转动,同时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持效果。
其中,滚动件可以为万向滚珠轮,可在与吸湿排湿构件4的接触面上沿各向滚动并提供良好的支持,使得吸湿排湿构件4的转动更为平稳。
具体的,万向滚珠轮的滚珠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触,并在吸湿排湿构件4上滚动,滚珠通过万向滚珠轮的限位件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具体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
其中,滚动件可以为滚轮,滚轮的滚动方向与吸湿排湿构件4旋转方向相切,也能提供良好的支持,使得吸湿排湿构件4的转动更为平稳。
具体的,滚轮的轮部与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触,并在吸湿排湿构件4上滚动,轮通过滚轮的连接件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具体连接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阶梯槽的槽底上。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烘干模组。
其中,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洗烘一体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过流通道(31)和除湿腔(32),所述过流通道(31)与所述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相连通,以使气体能够经由所述过流通道(31)进入到所述除湿腔(32)内,所述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处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21),所述凹槽(121)向远离所述进气口(33)的一侧凹陷,以使所述除湿腔(32)的进气口(33)的过流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流通道(31)的过流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除湿腔(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1)包括沿过流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导流面(1211)、底面(1212)和第二导流面(1213),所述第一导流面(121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1213)分别与所述底面(1212)呈钝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1211)和所述第二导流面(1213)为平面或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121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过流通道(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相扣合,所述过流通道(31)和所述除湿腔(32)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凹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除湿腔(32),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第二除湿腔(32),所述第一除湿腔(32)与所述第二除湿腔(32)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除湿腔(32),所述凹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在第二除湿腔(32)的入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4),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凸起有一体形成的分隔部,以在所述壳体(1)内至少分隔出所述除湿腔(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相接触或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之间设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单元(114)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单元(122),以将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至少分隔为除湿腔(32)和再生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分隔出第一除湿腔(32)和再生模块安装部;
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且沿周向排布,以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分隔出第二除湿腔(32)和再生区;
所述第一除湿腔(32)与所述第二除湿腔(32)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形成所述除湿腔(32);所述再生模块安装部与所述再生区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包括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12)凸出的分隔凸台,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包括沿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1)凸出的分隔肋条,所述分隔凸台与所述分隔肋条一一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排气口(111),所述分隔凸台上朝向所述除湿腔(32)的壁面为分隔面(1141),所述分隔面(1141)靠近所述排气口(111)的一段向所述排气口(111)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为两个,靠近所述进气口(33)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的所述分隔面为平面,靠近所述排气口(111)的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的所述分隔面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延伸为曲面,且靠近排气口(111)的一段向所述排气口(111)弯曲。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的所述分隔肋条垂直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为两个,靠近所述进气口(33)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的所述分隔肋条呈直线延伸,靠近所述排气口(111)的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的所述分隔肋条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径向呈折线延伸,且折线所呈的尖角朝向所述除湿腔(32)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导流件(115),所述第一导流件(1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33)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隔单元(114)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115)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分隔出第一过渡区(71)。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置有第二导流件(123),所述第二导流件(12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33)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隔单元(122)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流件(123)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以在所述第二壳体(12)内分隔出第二过渡区(72);
所述第一导流件(115)与所述第二导流件(123)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对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过渡区(71)与所述第二过渡区(72)在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相对,以形成过渡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除湿腔(32)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1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33)处,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气口(111)呈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导流件(12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气口(33)处,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气口(111)呈直线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带动气体流入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循环风机包括风机壳体(5);
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风机壳体(5)扣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
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外延面(112),所述风机壳体(5)包括第二外延面,所述第一外延面(112)与所述第二外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件(61)。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面(112)与所述第二外延面平行设置且相叠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1)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上,所述密封件(61)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面(112)的外壁和/或所述第二外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62),所述密封件(61)设置在所述密封槽(62)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构件(4),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凸出,且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相抵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轴向上的端面相抵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包括吸附部件(41)和驱动部件(42),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驱动部件(42)相抵接;
所述壳体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驱动部件(42)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侧,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多个抵接单元(113),多个所述抵接单元(113)沿所述吸湿排湿构件(4)的周向排布。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烘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单元(113)为凸起或滚动件。
3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9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模组。
CN202322631560.4U 2023-09-26 2023-09-26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952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1560.4U CN22095260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1560.4U CN22095260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2605U true CN22095260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1560.4U Active CN22095260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2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12688U (zh) 烘干模组和洗烘一体机
CN220846753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WO2024045481A1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20952605U (zh)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0617594B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205747198U (zh) 空气净化器
CN220952610U (zh) 壳体、烘干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EP4442884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device
CN206911084U (zh) 一种实验室用除湿器
CN108479305B (zh) 桨叶式吸附空气干燥器及系统和空气干燥方法
CN219397163U (zh) 一种吸湿装置和清洗机
WO2024152598A1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9861989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9621461U (zh) 烘干模组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8565601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
CN220224685U (zh) 一种具有环境调湿功能的洗护设备
CN218523679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218379798U (zh) 一种净化装置
CN220524244U (zh) 除湿转盘及除湿机
CN219908316U (zh) 一种除湿模块及洗护设备
CN216132013U (zh) 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
CN220724615U (zh) 家用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9908178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CN219376614U (zh) 一种湿气转运系统及洗护设备
CN217004664U (zh) 无水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6

Address after: Room 808, Building 3, No. 21 Fenghui Avenue,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0039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ton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802, Building D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uok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