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1390U -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1390U
CN220951390U CN202322720480.6U CN202322720480U CN220951390U CN 220951390 U CN220951390 U CN 220951390U CN 202322720480 U CN202322720480 U CN 202322720480U CN 220951390 U CN220951390 U CN 220951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water inlet
connecting shaft
water
inle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04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曙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thb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thb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thb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thb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04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1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1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1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包括筒体,筒体的中心处还竖直设置有一根连接轴,连接轴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环绕布置有若干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朝轴承座的内壁方向延伸,且连接轴的底部朝下延伸至筒体外部并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空压机连通,连接轴的顶部设有进水接头,筒体外部设有进水管并与进水接头连通;本申请依靠连接轴顶部的进水接头与进水管连通,从而有效利用其内部的扩散结构,使得废水能够均匀的排入筒体内部,且该结构的动力源完全依靠于进水管内废水的水压,因此无需额外布置动力源,不仅降低了安装和使用成本,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该设备对废水净化处理的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滤池是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使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滤池在结合曝气设备后,形成一种新式的曝气生物滤池,该设备能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
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口固定,一般会额外增加搅拌设备,使排入池内的污水快速散布均匀,增强其处理效率,但是这种安装方式需要额外配备驱动结构以及搅拌叶,导致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滤池结构,以解决现有曝气生物滤池为增强其废水处理效率,额外配备驱动结构以及搅拌叶,而导致安装和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处还竖直设置有一根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环绕布置有若干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朝轴承座的内壁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轴的底部朝下延伸至筒体外部并设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空压机连通,所述连接轴的顶部设有进水接头,所述筒体外部设有进水管并与进水接头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内部中空,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对应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分别将进气接头和进水接头与输送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的侧壁上还设有孔洞,且上下两组间隔布置的所述输送管上的孔洞相对布置,位于上方布置的所述输送管侧壁上的孔洞内部设有喷头,位于下方布置的所述输送管侧壁上的孔洞内部设有曝气头。
进一步的,进水接头均通过金属杆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进气接头内部设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底部与连接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轴承的顶面还环绕布置有多个轮转叶片,所述进水管以切线方向连通于进水接头内部并倾斜朝向轮转叶片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头固定安装于筒体底面中心处,且所述进气接头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插接有进气管并在连接处两面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上方还布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内的滤料设置为辫带式纤维滤料。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在筒体内部设置有一个连接轴,并依靠连接轴顶部的进水接头与进水管连通,从而有效利用其内部扩散结构,使得废水能够均匀的排入筒体内部,且该结构的动力源完全依靠于进水管内废水的水压,因此无需额外布置动力源,不仅降低了安装和使用成本,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该设备对废水净化处理的的效率;
2、在本申请中曝气组件也同步设置为可旋转结构,并与连接轴连接,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曝气死角,而且无需再通过大量的曝气头而覆盖其筒体内部,降低了搭设成本和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轮转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连接轴;21、进水接头;22、进气接头;23、轮转叶片;24、输水管;25、空腔;3、填料层;4、进水管;5、进气管;6、金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结合图1-3所示,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包括:
筒体1,为设备主体,其外壁分别设有进水管4、进气管5、排污管、反冲洗管等管道,顶面周围还环绕设置有用于配合反冲洗结构用的反冲洗槽和用于收集净化至可排放水的集水槽;
连接轴2,布置于筒体1内部下半部分中心处,其两端分别设有独立且不连通的空腔25,两个空腔25分别与进水管4和进气管5连通,且在两个空腔25的外沿环绕布置有多根输送管24,扩大其输气和输水的范围,使得废水散布更加均匀,提高净化效率;
填料层3,主要作为微生物挂膜的载体,增大废水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具体的;基于上述连接轴2的连接结构,其输送管24侧壁应设置孔洞,且安装于连接轴2上方的一组输送管24,其孔洞内设置喷头并朝下布置,而位于连接轴2下方布置的一组输送管24,其孔洞上应设置曝气头并朝上布置,因此排入筒体1内部的污水会被曝气头所产生的大量气泡携带并输送至填料层3内,使其吸附在滤料上,从而达到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的目的。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水散布的均匀性,还应额外设置搅拌结构,并同时处于安装成本方面的考虑,因此在连接轴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21和进气接头22,进气管5水平贯穿至筒体1内部并延伸至进水接头21上方与其连通,而进气接头22则固定安装于筒体1底面的中心处,进水接头21和进气接头22的内部均设有一个滚珠轴承,其中进水接头21内的滚珠轴承顶面额外布置有一组轮转叶片23,该轮转叶片23的顶面设有一个环形件并与进水接头21顶面顶盖内壁转动连接,且进水接头21上的接口设置于侧壁,进水管4连接于该接口并以切线方向朝内输入废水,废水直接冲击在轮转叶片23上并迫使其旋转,然后顺着滚珠轴承中心的孔洞朝下输送,而该滚珠轴承的底面与连接轴2的顶面固定连接,因此废水会经由连接轴2顶部的空腔25直接输送至输送管24内部,并配合喷头排放,而且轮转叶片23的旋转会带动整个连接轴2旋转,进而依靠旋转功能扩大废水的排放范围,同时也能使其散布的更加均匀;进气管5则从底部竖直插入进气接头22内的滚珠轴承内部,使其在连接轴2旋转的情况下,同步对内部进行快速供气。
在此基础上,位于下方输送管24上的曝气头也会同步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曝气头所产生的大量气泡完全覆盖筒体1内部,以便将排入的废水污染物携带至填料层3进行降解处理。
以上结构类似于现有的水轮驱动结构,即有效利用废水的进水冲力,使其对整根连接轴2进行驱动,无需再额外设置动力源,大大降低安装和使用成本,进水接头21和进气接头22应相对静止,因此进水接头21和进气接头22外壁依靠金属杆6与筒体1内部固定连接,连接轴2则进行旋转,其旋转速度完全依靠水压的大小进行调节,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控制,还应在进水管4上额外设置水泵和流量调节阀。
填料层3采用新一代环保型生物活性填料,即辫带式纤维滤料,该结构有良好的净水效能,能够模拟天然水草形态,不易纳藏污泥,充氧时管状直径具有可变性,无堵塞;具有亲水、亲油、对气泡有很好的切割作用,有储氧功能,吸附能力强,生物活性相对高,安装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中心处还竖直设置有一根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环绕布置有若干输送管(24),所述输送管(24)的另一端朝轴承座的内壁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轴(2)的底部朝下延伸至筒体(1)外部并设有进气接头(22),所述进气接头(22)与空压机连通,所述连接轴(2)的顶部设有进水接头(21),所述筒体(1)外部设有进水管(4)并与进水接头(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4)内部中空,所述连接轴(2)的两端对应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空腔(25),两个所述空腔(25)分别将进气接头(22)和进水接头(21)与输送管(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4)的侧壁上还设有孔洞,且上下两组间隔布置的所述输送管(24)上的孔洞相对布置,位于上方布置的所述输送管(24)侧壁上的孔洞内部设有喷头,位于下方布置的所述输送管(24)侧壁上的孔洞内部设有曝气头。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接头(21)均通过金属杆(6)与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进气接头(22)内部设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底部与连接轴(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轴承的顶面还环绕布置有多个轮转叶片(23),所述进水管(4)以切线方向连通于进水接头(21)内部并倾斜朝向轮转叶片(23)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22)固定安装于筒体(1)底面中心处,且所述进气接头(22)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插接有进气管(5)并在连接处两面均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的上方还布置有填料层(3),所述填料层(3)内的滤料设置为辫带式纤维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滤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上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CN202322720480.6U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Active CN220951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0480.6U CN220951390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0480.6U CN220951390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1390U true CN220951390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0480.6U Active CN220951390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1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79732U (zh) 一种喷气式曝气搅拌装置
CN111729506B (zh) 一种有机废气生物过滤塔
CN116332353B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
CN104628126B (zh)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CN201264944Y (zh) 水力压气式联合曝气机
CN105110551A (zh) 一种高溶氧曝气结合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220951390U (zh) 一种生物滤池结构
CN111302508A (zh) 一种高效旋环流增氧布气装置
CN213231675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2425608U (zh)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CN209226719U (zh) 一种全自动浅层砂钢过滤器
CN111995042A (zh)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16038816U (zh) 一种生物滤池的旋转均匀曝气装置
CN112591880A (zh) 生物膜组合循环流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207016569U (zh) 一种用于流化循环曝气器的蘑菇头
CN205590398U (zh)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搅拌曝气装置
CN206126942U (zh) 一种微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6970286U (zh) 一种微臭氧等离子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9860813U (zh) 微动力生物滤床水处理设备
CN210457883U (zh) 一种调节型污泥曝气装置及其系统
CN205590397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搅拌曝气机
CN216878726U (zh) 一种立式生物滴滤塔
CN220165955U (zh) 一体化生态处理装置
CN205187975U (zh) 一种生物转盘
CN215249820U (zh) 一种污水净化用无动力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