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5042A -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5042A
CN111995042A CN202010873206.0A CN202010873206A CN111995042A CN 111995042 A CN111995042 A CN 111995042A CN 202010873206 A CN202010873206 A CN 202010873206A CN 111995042 A CN111995042 A CN 11199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body
rotating shaft
spiral pipe
sewag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3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732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5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504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8Mobile apparatus and plants, e.g. mounted on a vehic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船体、隔板、封板、电机、气泵、气管、一号带轮、一号皮带、二号皮带、供氧部件和驱动部件;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沿螺旋管的螺旋下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螺旋管转动,同时气泵工作气体进入螺旋管内,从出气孔进入污水中,因为螺旋管的转动方向与螺旋管螺旋下降的方向一致,又因为螺旋管上设置的出气孔是沿螺旋管的切向水平设置的,所以螺旋管转动的过程中出气孔受到水流的挤压,使得出气孔处的压强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溶解气体中的氧气的溶解度,进而提高了污水中的含氧量,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加快了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是指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污水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表面径流。污水中存在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因此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是解决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现有技术中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处理池内的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高低对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但是因为污水中含有耗氧污染物,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因此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生长,进而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中的溶解氧低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生长而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船体、隔板、封板、电机、气泵、气管、一号带轮、一号皮带、二号皮带、供氧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船体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所述船体顶部设置所述封板;所述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封板用于密封所述船体;所述船体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养部件;供氧部件包括转动轴、通气支撑块、螺旋管和二号带轮;所述转动轴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底面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船体底面;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所述通气支撑块;所述通气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通气支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所述通气支撑块内部设置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转动轴的空腔连通;所述通气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所述二号带轮;所述二号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置所述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螺旋管与所述转动轴的空腔连通;沿所述螺旋管管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出气孔;所述出气孔沿所述螺旋管的螺旋切向设置;所述出气孔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相近的所述二号带轮之间通过所述二号皮带传动;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船体头部一侧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电机转轴穿过所述隔板;所述电机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带轮;所述一号带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带轮通过所述一号皮带传动;所述隔板上靠近所述船体尾部一侧设置所述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通气支撑块通过所述气管连通;所述船体尾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船体在污水中移动。
工作时,首先将污水处理装置放入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池,随后电机转动,进而电机带动一号带轮转动,进而一号带轮通过一号皮带带动二号带轮转动,进而二号带轮带动转动轴沿螺旋管的螺旋下降方向转动,进而转动轴带动螺旋管转动,同时气泵工作,进而空气依次通过气管、通气孔和转动轴的空腔进入螺旋管内,进而空气从出气孔进入污水中,进而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污水中,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因为螺旋管的转动方向与螺旋管螺旋下降的方向一致,又因为螺旋管上设置的出气孔是沿螺旋管的切向水平设置的,所以螺旋管转动的过程中出气孔受到水流的挤压,进而使得出气孔处的压强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溶解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加快了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通过驱动部件对船体进行驱动,使得供氧部件在整个污水池内不停的运动,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要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供氧部件还包括固定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套筒、一号螺杆、调节杆、二号螺杆和半圆环形支撑块;所述转动轴上间隔套设所述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螺旋管靠近所述转动轴一侧沿所述螺旋管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的内壁与所述螺旋管的外壁接触;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杆的一端;所述套筒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螺杆的位置处设置所述一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圆柱面上;所述一号螺杆另一端与所述二号螺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杆连接。
工作时,通过转动调节杆,进而调节半圆环形支撑块与螺旋管距离,进而使得半圆环形支撑块内壁紧贴螺旋管外壁,进而实现对螺旋管的支撑,进而防止螺旋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螺旋管两端进行支撑而在水流的阻力作用下颤动,进而增加了螺旋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出气孔出的压强的稳定,进而保证了污水中氧气溶解速度;同时避免因为颤动而造成旋转管损坏,进而提高了供养部件的使用寿命;转动轴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一起转动,进而调节杆对污水进行搅拌,增加了污水的流动性,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好氧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对污水处理池内污水的处理;通过调节杆连接半圆环形支撑块和套筒,通过旋转连接杆即可快速安装半圆环形支撑块,进而安装快捷方便。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为倒锥形结构。
工作时,通过将螺旋管设置为倒锥形结构,在螺旋管旋转时,上方出气孔处的线速度大于下方出气孔处的线速度,进而上方出气孔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大于下方出气孔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又因为水下越深压力越大,进而使得螺旋管上的出气孔处压力基本相等,进而使得出气孔流出的空气基本相等,进而使得污水中不同深度处的空气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不同深度处氧气的含量,进而保证了污水处理池内不同深度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船体的一端设置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工作时,通过在转动轴远离船体的一端设置螺旋桨,进而在转动轴转动时带动螺旋桨一起转动,随着螺旋桨的转动,进而使得污水池底部的污水不断的向污水上方流动,进而加快了污水池内污水上下层的交换速度,进而使得供养部件附件含氧浓度较高的污水快速流走,进而保证含氧量较低的污水快速补充到供氧螺旋杆附件,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污水溶解的效率,同时螺旋桨对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进而使得使得含氧量高的污水与含氧量低的污水充分的混合,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的含氧量,进而有利于整个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船体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所述船体的下方设置支撑条和挡气挤压板;所述弹性密封布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底面上;所述弹性密封布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条和挡气挤压板上;所述支撑条按所述船体头部底面的轮廓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靠近所述船体的尾部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上对应所述供氧部件的位置设置避让孔。
工作时,通过在船体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且远离船体一边设置支撑条和挡气挤压板,进而在船体移动的时候,从出气孔流出的空气浮出污水面后顺着船体底部流动,进而在弹性密封布的阻挡下,空气汇聚在船体下方,进而流进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随着空气的体积不断增加,进而弹性密封布被拉伸,进而增加了空气与污水接触的时间,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支撑条使得弹性密封布保持体底面轮廓的形状,进而防止弹性密封布贴在船体上,进而保证了空气向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流动。
优选的,所述挡气挤压板远离所述驱动部件一侧的侧壁向所述船体底部倾斜设置。
工作时,通过将挡气挤压板远离驱动部件一侧的侧壁向船体底部倾斜设置,进而在船体向前运动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挡气挤压板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的压强增大,进而使得空腔内污水的溶解度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中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避让孔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扇形弹性板;所述扇形弹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气挤压板上。
工作时,通过在避让孔的上方设置扇形弹性挡板,进而在螺旋管转动的过程中推动扇形弹性板,进而推动挡气挤压板向上运动,进一步使得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的压强增大,进而使得空腔内污水的溶解度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中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首先将污水处理装置放入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池,随后电机转动,进而电机带动一号带轮转动,进而一号带轮通过一号皮带带动二号带轮转动,进而二号带轮带动转动轴沿螺旋管的螺旋下降方向转动,进而转动轴带动螺旋管转动,同时气泵工作,进而空气依次通过气管、通气孔和转动轴的空腔进入螺旋管内,进而空气从出气孔进入污水中,进而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污水中,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因为螺旋管的转动方向与螺旋管螺旋下降的方向一致,又因为螺旋管上设置的出气孔是沿螺旋管的切向水平设置的,所以螺旋管转动的过程中出气孔受到水流的挤压,进而使得出气孔处的压强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溶解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加快了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通过驱动部件对船体进行驱动,使得供氧部件在整个污水池内不停的运动,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要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转动调节杆,进而调节半圆环形支撑块与螺旋管距离;进而使得半圆环形支撑块内壁紧贴螺旋管外壁,进而实现对螺旋管的支撑,进而防止螺旋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螺旋管两端进行支撑而在水流的阻力作用下颤动,进而增加了螺旋管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出气孔出的压强的稳定,进而保证了污水中氧气溶解速度;同时避免因为颤动而造成旋转管损坏,进而提高了供养部件的使用寿命;转动轴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一起转动,进而调节杆对污水进行搅拌,增加了污水的流动性,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好氧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对污水处理池内污水的处理;通过调节杆连接半圆环形支撑块和套筒,通过旋转连接杆即可快速安装半圆环形支撑块,进而安装快捷方便。
3.本发明中通过将螺旋管设置为倒锥形结构,在螺旋管旋转时,上方出气孔的旋转速度大于下方出气孔的速度,进而上方出气孔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大于下方出气孔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又因为水下越深压力越大,进而使得螺旋管上的出气孔处压力基本相等,进而使得出气孔流出的空气基本相等,进而使得污水中不同深度处的空气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不同深度处氧气的含量,进而保证了污水处理池内不同深度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4.本发明中通过在转动轴远离船体的一端设置螺旋桨,进而在转动轴转动时带动螺旋桨一起转动,随着螺旋桨的转动,进而使得污水池底部的污水不断的向污水上方流动,进而加快了污水池内污水上下层的交换速度,进而使得供养部件附件含氧浓度较高的污水快速流走,进而保证含氧量较低的污水快速补充到供氧螺旋杆附件,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污水溶解的效率,同时螺旋桨对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进而使得使得含氧量高的污水与含氧量低的污水充分的混合,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的含氧量,进而有利于整个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5.本发明中通过在船体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且远离船体一边设置支撑条和挡气挤压板,进而在船体移动的时候,从出气孔流出的空气浮出污水面后顺着船体底部流动,进而在弹性密封布的阻挡下,空气汇聚在船体下方,进而流进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随着空气的体积不断增加,进而弹性密封布被拉伸,进而增加了空气与污水接触的时间,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支撑条使得弹性密封布保持体底面轮廓的形状,进而防止弹性密封布贴在船体上,进而保证了空气向挡气挤压板与弹性密封布形成的空腔内流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装置气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装置动力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供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螺旋管出气孔的排布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固定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挡气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船体1、隔板11、封板12、电机2、一号带轮21、一号皮带22、二号皮带23、气泵3、气管31、供氧部件4、转动轴41、通气支撑块42、螺旋管43、出气孔431、二号带轮44、螺旋桨45、驱动部件5、固定支撑机构6、套筒61、一号螺杆62、调节杆63、二号螺杆64、半圆环形支撑块65、弹性密封布7、支撑条71、挡气挤压板72、避让孔721、扇形弹性板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隔板11、封板12、电机2、气泵3、气管31、一号带轮21、一号皮带22、二号皮带23、供氧部件4和驱动部件5;所述船体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所述船体1顶部设置所述封板12;所述封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上;所述封板12用于密封所述船体1;所述船体1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养部件4;供氧部件4包括转动轴41、通气支撑块42、螺旋管43和二号带轮44;所述转动轴4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底面上;所述转动轴41穿过所述船体1底面;所述转动轴41靠近所述隔板11一端设置所述通气支撑块42;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11上;所述通气支撑块42内部设置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转动轴41的空腔连通;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下方设置所述二号带轮44;所述二号带轮44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转动轴41的中部设置所述螺旋管43;所述螺旋管4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螺旋管43与所述转动轴41的空腔连通;沿所述螺旋管43管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出气孔431;所述出气孔431沿所述螺旋管43的螺旋切向设置;所述出气孔431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相近的所述二号带轮44之间通过所述二号皮带23传动;所述隔板11靠近所述船体1头部一侧设置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11上;所述电机2转轴穿过所述隔板11;所述电机2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带轮21;所述一号带轮21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带轮44通过所述一号皮带22传动;所述隔板11上靠近所述船体1尾部一侧设置所述气泵3;所述气泵3与所述通气支撑块42通过所述气管31连通;所述船体1尾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5;所述驱动部件5用于驱动所述船体1在污水中移动。
工作时,首先将污水处理装置放入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池,随后电机2转动,进而电机2带动一号带轮21转动,进而一号带轮21通过一号皮带22带动二号带轮44转动,进而二号带轮44带动转动轴41沿螺旋管43的螺旋下降方向转动,进而转动轴41带动螺旋管43转动,同时气泵3工作,进而空气依次通过气管31、通气孔和转动轴41的空腔进入螺旋管43内,进而空气从出气孔431进入污水中,进而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污水中,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因为螺旋管43的转动方向与螺旋管43螺旋下降的方向一致,又因为螺旋管43上设置的出气孔431是沿螺旋管43的切向水平设置的,所以螺旋管43转动的过程中出气孔431受到水流的挤压,进而使得出气孔431处的压强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溶解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加快了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通过驱动部件5对船体1进行驱动,使得供氧部件4在整个污水池内不停的运动,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要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供氧部件4还包括固定支撑机构6;所述固定支撑机构6包括套筒61、一号螺杆62、调节杆63、二号螺杆64和半圆环形支撑块65;所述转动轴41上间隔套设所述套筒61;所述套筒6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螺旋管43靠近所述转动轴41一侧沿所述螺旋管43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的内壁与所述螺旋管43的外壁接触;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杆64的一端;所述套筒61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螺杆64的位置处设置所述一号螺杆62所述一号螺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61的外圆柱面上;所述一号螺杆62另一端与所述二号螺杆64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杆63连接。
工作时,通过转动调节杆63,进而调节半圆环形支撑块65与螺旋管43距离,进而使得半圆环形支撑块65内壁紧贴螺旋管43外壁,进而实现对螺旋管43的支撑,进而防止螺旋管43在旋转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螺旋管43两端进行支撑而在水流的阻力作用下颤动,进而增加了螺旋管43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出气孔431出的压强的稳定,进而保证了污水中氧气溶解速度;同时避免因为颤动而造成旋转管损坏,进而提高了供养部件4的使用寿命;转动轴41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63一起转动,进而调节杆63对污水进行搅拌,增加了污水的流动性,进而使得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好氧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对污水处理池内污水的处理;通过调节杆63连接半圆环形支撑块65和套筒61,通过旋转连接杆即可快速安装半圆环形支撑块65,进而安装快捷方便。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所述螺旋管43为倒锥形结构。
工作时,通过将螺旋管43设置为倒锥形结构,在螺旋管43旋转时,上方出气孔431处的线速度大于下方出气孔431处的线速度,进而上方出气孔431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大于下方出气孔431处的空气受到水流的压力,又因为水下越深压力越大,进而使得螺旋管43上的出气孔431处压力基本相等,进而使得出气孔431流出的空气基本相等,进而使得污水中不同深度处的空气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不同深度处氧气的含量,进而保证了污水处理池内不同深度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轴41远离所述船体1的一端设置螺旋桨45;所述螺旋桨45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
工作时,通过在转动轴41远离船体1的一端设置螺旋桨45,进而在转动轴41转动时带动螺旋桨45一起转动,随着螺旋桨45的转动,进而使得污水池底部的污水不断的向污水上方流动,进而加快了污水池内污水上下层的交换速度,进而使得供养部件4附件含氧浓度较高的污水快速流走,进而保证含氧量较低的污水快速补充到供氧螺旋杆附件,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污水溶解的效率,同时螺旋桨45对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进而使得使得含氧量高的污水与含氧量低的污水充分的混合,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的含氧量,进而有利于整个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船体1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7;所述船体1的下方设置支撑条71和挡气挤压板72;所述弹性密封布7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底面上;所述弹性密封布7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条71和挡气挤压板72上;所述支撑条71按所述船体1头部底面的轮廓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72靠近所述船体1的尾部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72上对应所述供氧部件4的位置设置避让孔721。
工作时,通过在船体1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7,且远离船体1一边设置支撑条71和挡气挤压板72,进而在船体1移动的时候,从出气孔431流出的空气浮出污水面后顺着船体1底部流动,进而在弹性密封布7的阻挡下,空气汇聚在船体1下方,进而流进挡气挤压板72与弹性密封布7形成的空腔内,随着空气的体积不断增加,进而弹性密封布7被拉伸,进而增加了空气与污水接触的时间,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支撑条71使得弹性密封布7保持体底面轮廓的形状,进而防止弹性密封布7贴在船体1上,进而保证了空气向挡气挤压板72与弹性密封布7形成的空腔内流动。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挡气挤压板72远离所述驱动部件5一侧的侧壁向所述船体1底部倾斜设置。
工作时,通过将挡气挤压板72远离驱动部件5一侧的侧壁向船体1底部倾斜设置,进而在船体1向前运动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挡气挤压板72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挡气挤压板72与弹性密封布7形成的空腔内的压强增大,进而使得空腔内污水的溶解度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中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避让孔721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扇形弹性板73;所述扇形弹性板73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气挤压板72上。
工作时,通过在避让孔721的上方设置扇形弹性挡板,进而在螺旋管43转动的过程中推动扇形弹性板73,进而推动挡气挤压板72向上运动,进一步使得挡气挤压板72与弹性密封布7形成的空腔内的压强增大,进而使得空腔内污水的溶解度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中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池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工作时,首先将污水处理装置放入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池,随后电机2转动,进而电机2带动一号带轮21转动,进而一号带轮21通过一号皮带22带动二号带轮44转动,进而二号带轮44带动转动轴41沿螺旋管43的螺旋下降方向转动,进而转动轴41带动螺旋管43转动,同时气泵3工作,进而空气依次通过气管31、通气孔和转动轴41的空腔进入螺旋管43内,进而空气从出气孔431进入污水中,进而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污水中,进而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含量,进而有利于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因为螺旋管43的转动方向与螺旋管43螺旋下降的方向一致,又因为螺旋管43上设置的出气孔431是沿螺旋管43的切向水平设置的,所以螺旋管43转动的过程中出气孔431受到水流的挤压,进而使得出气孔431处的压强增加,进而增加了污水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的溶解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增强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加快了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进而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通过驱动部件5对船体1进行驱动,使得供氧部件4在整个污水池内不停的运动,进而提高了污水池内的氧气的含量,进而提高了整个污水池内要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隔板(11)、封板(12)、电机(2)、一号带轮(21)、一号皮带(22)、二号皮带(23)、气泵(3)、气管(31)、供氧部件(4)和驱动部件(5);所述船体(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所述船体(1)顶部设置所述封板(12);所述封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上;所述封板(12)用于密封所述船体(1);所述船体(1)底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养部件(4);供氧部件(4)包括转动轴(41)、通气支撑块(42)、螺旋管(43)和二号带轮(44);所述转动轴(4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所述船体(1)底面上;所述转动轴(41)穿过所述船体(1)底面;所述转动轴(41)靠近所述隔板(11)一端设置所述通气支撑块(42);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11)上;所述通气支撑块(42)内部设置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转动轴(41)的空腔连通;所述通气支撑块(42)的下方设置所述二号带轮(44);所述二号带轮(44)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转动轴(41)的中部设置所述螺旋管(43);所述螺旋管(4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螺旋管(43)与所述转动轴(41)的空腔连通;沿所述螺旋管(43)管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出气孔(431);所述出气孔(431)沿所述螺旋管(43)的螺旋切向设置;所述出气孔(431)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设置;两个相近的所述二号带轮(44)之间通过所述二号皮带(23)传动;所述隔板(11)靠近所述船体(1)头部一侧设置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11)上;所述电机(2)转轴穿过所述隔板(11);所述电机(2)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带轮(21);所述一号带轮(21)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带轮(44)通过所述一号皮带(22)传动;所述隔板(11)上靠近所述船体(1)尾部一侧设置所述气泵(3);所述气泵(3)与所述通气支撑块(42)通过所述气管(31)连通;所述船体(1)尾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5);所述驱动部件(5)用于驱动所述船体(1)在污水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部件(4)还包括固定支撑机构(6);所述固定支撑机构(6)包括套筒(61)、一号螺杆(62)、调节杆(63)、二号螺杆(64)和半圆环形支撑块(65);所述转动轴(41)上间隔套设所述套筒(61);所述套筒(61)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所述螺旋管(43)靠近所述转动轴(41)一侧沿所述螺旋管(43)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的内壁与所述螺旋管(43)的外壁接触;所述半圆环形支撑块(6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杆(64)的一端;所述套筒(61)的外圆柱面上对应所述二号螺杆(64)的位置处设置所述一号螺杆(62)所述一号螺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61)的外圆柱面上;所述一号螺杆(62)另一端与所述二号螺杆(64)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杆(6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43)为倒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1)远离所述船体(1)的一端设置螺旋桨(45);所述螺旋桨(45)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底部四周设置弹性密封布(7);所述船体(1)的下方设置支撑条(71)和挡气挤压板(72);所述弹性密封布(7)的一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1)底面上;所述弹性密封布(7)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支撑条(71)和挡气挤压板(72)上;所述支撑条(71)按所述船体(1)头部底面的轮廓进行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72)靠近所述船体(1)的尾部设置;所述挡气挤压板(72)上对应所述供氧部件(4)的位置设置避让孔(7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气挤压板(72)远离所述驱动部件(5)一侧的侧壁向所述船体(1)底部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721)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扇形弹性板(73);所述扇形弹性板(73)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气挤压板(72)上。
CN202010873206.0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11995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206.0A CN111995042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206.0A CN111995042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5042A true CN111995042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3206.0A Withdrawn CN111995042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50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4189A (zh) * 2023-11-03 2023-12-05 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污泥填料改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4189A (zh) * 2023-11-03 2023-12-05 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污泥填料改性装置
CN117164189B (zh) * 2023-11-03 2024-01-30 江苏丰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污泥填料改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32353B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
CN111995042A (zh) 一种好氧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04625291U (zh) 一种污水处理搅拌装置
CN112679059A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
CN20948127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装置
CN210559674U (zh) 一种多级潜水曝气机
CN209276218U (zh) 循环流固定床好氧生物滤池
CN111302508A (zh) 一种高效旋环流增氧布气装置
CN111498984A (zh) 一种高效污水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54602U (zh) 一种电镀废水调节池曝气结构
CN215439874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CN109368772A (zh) 循环流固定床好氧生物滤池
CN213231675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09906464U (zh) 一种动力式生物发生器结构
CN211813703U (zh) 一种基于自旋转强化二次流的曝气装置
CN209442720U (zh) 一种基于mbr污水处理池的曝气装置
CN210261475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回渗处理装置
JP2006281183A (ja) 生物膜による水処理装置
CN215249820U (zh) 一种污水净化用无动力搅拌装置
CN206407965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
CN216129465U (zh) 一种高污泥浓度生物倍增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20449916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05152007U (zh) 一种节能型的高效脱氮除磷cass污水处理系统
CN205061694U (zh) 一种曝气好氧兼氧生物膜硝化反应装置
CN217148741U (zh) 基于外部气源的污水处理用曝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