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608U -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608U
CN212425608U CN202020487833.6U CN202020487833U CN212425608U CN 212425608 U CN212425608 U CN 212425608U CN 202020487833 U CN202020487833 U CN 202020487833U CN 212425608 U CN212425608 U CN 212425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oxygen increasing
increasing plate
ecological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7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俊杰
于林堂
胡敏
宋玉君
刘进
葛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eijing Tim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eijing Tim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eijing Tim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eijing Tim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87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修复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提供电能;所述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所述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本实用新型易于组装,功能齐全,运行维护方便,净化修复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生态浮床、生态浮岛、生态净化箱等,基本以水生植物吸收、附着微生物净化原理为主。使用植物、微生物净化效果较好,兼具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同时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不耐污染负荷冲击;第二,受季节、温度影响大;第三,维护成本高;第四,不利于重新构建水生生态系统。
公告号为CN208883581U、公开日为2019年5月2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曝气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曝气部、过渡部和切割部,切割部的孔径小于曝气部的孔径,过渡部用于连接曝气部和切割部,曝气管装设于曝气部,切割片设置于切割部,旋转装置穿过曝气部的内腔,并穿伸至过渡部的内部。曝气管包括支撑管以及包覆于支撑管外壁的橡胶膜,支撑管设有用于曝气的孔隙,橡胶膜设有闭合孔隙的膜片。曝气管还包括用于将橡胶膜与支撑管固定一起的螺丝圈,螺丝圈设置于支撑管的两端。切割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采用上述结构的曝气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需要在曝气壳体内额外增加旋转装置,成本高,不便于推广;此外,还要考虑转轴与切割片的之前的位置布置。第二,切割片斜向上设置,与气泡运动方向一致,使得很多气泡顺着切割板上升,体积并未减小;且鉴于选装装置的布置,切割片长度不能太小,使得切割片只能对壳体四周的气泡进行切割;旋转装置中心的气泡体积并未较小,并未有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本实用新型易于组装,功能齐全,运行维护方便,净化修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净化系统、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向检测系统、净化系统提供电能;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氨氮检测装置、总磷检测装置、透明度检测装置;所述净化系统包括曝气增氧装置、加药装置、底泥削减处理装置、除藻装置、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下壳体,中间壳体为圆台结构;下壳体底板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上,曝气盘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出气管喷嘴上设置曝气孔;曝气盘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上下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为格栅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为圆缺结构,圆缺的面积大于上壳体横截面积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与上壳体之间的夹角为40-50°。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为太阳能发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模块设计,易于组装,可重复使用;功能齐全,不仅有生物生态修复净化功能、还有物理化学除藻除磷、底泥内源削减功能;抗水质负荷冲击能力强,可以通调整曝气装置、加药装置来实现;运行维护方便,不仅净化水质,同时也修复水生态系统,真正意义做到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第二,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壳体底部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内形成进气通道,曝气盘与固定轴转动连接,两者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曝气盘设有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管与曝气盘之间外切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进行曝气时,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嘴的气泡形成旋流,对水体和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
第三,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在上壳内壁布置增氧板,增氧板为格栅结构,上升的气泡至向下倾斜的增氧板发生碰撞,被增氧板分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黑臭水体修复效率。在上壳内壁两侧布置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上升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经过多层增氧板的分离,每经过一层增氧板,气泡就会变小,多层增氧板的设计,使得气泡的体积不断减小,提高氧的传递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壳体设计为变径结构,自上至下逐渐变大,底部设置曝气盘,气泡自下壳体进入上壳体时,由于壳体口径缩小,相互靠拢聚集,便于增氧板对气泡进行分离,形成更小的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曝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增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包括方舟,方舟为现有结构,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8298032A、公布日为2018年7月2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方舟结构。
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提供电能。
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均为现有检测设备。
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均为现有设备。
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201,壳体201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2011、中间壳体2012、下壳体2013,中间壳体2012为圆台结构;下壳体2013底板14上设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 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16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15上,曝气盘16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17,出气管17喷嘴上设置曝气孔18;曝气盘16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18。
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壳体底部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内形成进气通道,曝气盘与固定轴转动连接,两者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曝气盘设有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管与曝气盘之间外切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进行曝气时,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嘴的气泡形成旋流,对水体和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
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壳体设计为变径结构,自上至下逐渐变大,底部设置曝气盘,气泡自下壳体进入上壳体时,由于壳体口径缩小,相互靠拢聚集,便于增氧板对气泡进行分离,形成更小的气泡。
上壳体2011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上下交错设置。
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为格栅结构,便于对气泡进行分离。
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为圆缺结构,圆缺的面积大于上壳体横截面积的一半。
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与上壳体之间的夹角为40-50°,提高增氧板气泡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在上壳内壁布置增氧板,增氧板为格栅结构,上升的气泡至向下倾斜的增氧板发生碰撞,被增氧板分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黑臭水体修复效率。在上壳内壁两侧布置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上升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经过多层增氧板的分离,每经过一层增氧板,气泡就会变小,多层增氧板的设计,使得气泡的体积不断减小,提高氧的传递效率。
供电装置为太阳能发电装置,可采用公告号CN 206826887 U、公开日2018年1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开的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结构,太阳能光伏板通过与控制器、逆变器及蓄电池组连接,为方舟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工作过程:生态修复方舟进入待修复的黑臭水体,先进行河道障碍物清楚,进行河道地形和高程测绘,形成修复水体工作地图;接着水体监测系统开始工作,将监测数据送方舟控制中心,进行建模,启动净化修复工序,确定修复方舟移动路线、各污染水团停留净化时间、水体复氧控制、底泥削减净化、除藻控藻、清除水面垃圾,直至水质净化达标、水体生态系统恢复。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接通”、“设置”、“布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提供电能;
所述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
所述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
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201),壳体(201)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2011)、中间壳体(2012)、下壳体(2013),中间壳体(2012)为圆台结构;下壳体(2013)底板(14)上设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16)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15)上,曝气盘(16)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17),出气管(17)喷嘴上设置曝气孔(18);曝气盘(16)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2011)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上下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为格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为圆缺结构,圆缺的面积大于上壳体横截面积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增氧板(111)、第二增氧板(112)与上壳体之间的夹角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供电装置为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2020487833.6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Active CN212425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7833.6U CN212425608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7833.6U CN212425608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608U true CN212425608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7833.6U Active CN212425608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14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武昌热电分公司 供热首站凝结回水氮气调节除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14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武昌热电分公司 供热首站凝结回水氮气调节除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9365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巢的自动化水环境治理净化设备
CN201099644Y (zh) 漂浮式太阳能曝气系统
CN202046969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7746153A (zh) 一种虾养殖的水质分段净化过滤装置
CN210855561U (zh) 农村分散式简易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25608U (zh)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CN207175726U (zh)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CN100486681C (zh) 外置式气升循环膜分离设备
CN113716804A (zh)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9111033A (zh) 一种绿色建筑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6156858U (zh) 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转盘改进装置
CN202924821U (zh) 一种一体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
CN210505776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废旧饮料瓶组合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01746354U (zh) 无压式水体净污活化装置
CN201343454Y (zh) 利用太阳能进行水体修复的装置
CN210481156U (zh) 一体化河道农村污水治理装置
CN111439859B (zh) 一种高效水环境治理用的水体净化装置
CN211141656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208532370U (zh) 一种mb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90337U (zh) 一种生物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CN206126942U (zh) 一种微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106268286B (zh) 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气体的生物过滤处理系统
CN216918783U (zh)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217535579U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黑臭水质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