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783U -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18783U CN216918783U CN202220305351.3U CN202220305351U CN216918783U CN 216918783 U CN216918783 U CN 216918783U CN 202220305351 U CN202220305351 U CN 202220305351U CN 216918783 U CN216918783 U CN 2169187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cological
- river
- aeration
- ecological filter
- floating isl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包括生态滤带,生态浮岛,曝气装置。所述生态滤带包括两道使用生物飘带填料以及人工水草的第一生态滤带,两道使用绑带式填料以及人工水草的第二生态滤带,以及两道使用人工水草的第三生态滤带,六道所述生态滤带彼此间隔设置,对河道进行截污处理,有效净化了外河水带来的污染。所述生态浮岛包括上层舱体,下层舱体,锚定装置。所述下层舱体呈网状结构并加满球形填料,用于除磷及河面悬浮物,以增强河道净化。所述锚定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曝气口。通过河道内所述曝气装置增氧,可有效提高生物活性,修复河道生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河道水环境质量在近20年急剧下降,绝大多数河流水质属劣Ⅴ类。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还原性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含量居高不下,当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大量污染物不能有效被降解,引发水体缺氧或厌氧,进而造成水体变黑、发臭,甚至出现了常年水体黑臭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这不仅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健康和生活。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之一。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水流径所携带的面源污水、风沙扬尘等。同时河道交汇处的水体也会对治理河道造成水质影响,导致相互贯通的河道治理十分的困难,目前大多数河道治理专利技术都集中在原位净化修复上,对外源污染物的截污处置技术以及河道净化修复技术较少。
在中国专利CN201921173365.9中公开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船身,所述船身一端的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内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防水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腔固定套接有驱动扇叶,所述安装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存放箱。该河道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安装套与驱动扇叶和挡板等的配合,保证了该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吸收河道上漂流的垃圾,避免河道上存在较多的垃圾,影响河道的生态环境,同时造成河道内生物出现病变、死亡等情况产生。主要针对的是河道的垃圾清理,而没有对河道的水质做出净化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包括一组生态滤带,一组位于每两个所述生态滤带之间的生态浮岛,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下方的曝气装置。所述生态滤带包括两道第一生态滤带,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生态滤带后的第二生态滤带,以及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生态滤带后的第三生态滤带。六道所述生态滤带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生态滤带使用生物飘带填料以及人工水草,所述第二生态滤带使用绑带式填料以及人工水草,所述第三生态滤带使用人工水草。所述生态浮岛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靠近河面一端的上层舱体,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另一端的下层舱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底部的锚定装置。所述下层舱体呈网状结构并加满球形填料。所述锚定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个沿河床铺设的曝气管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下方的曝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滤带还包括一个连接在河床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靠近河床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岛采用一种双层圆环结构,所述上层舱体朝向河面的一侧开口,所述下层舱体不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舱体的开口处放入沸石填料,所述沸石填料内种植一种河道专用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填料上固定菌种,在下层产生曝气的时候,对河水进行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浮岛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其圆心轴上的喷泉装置,所述喷泉装置的喷泉口位于所述上层舱体的圆心处,并与一个太阳能曝气电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道的干管设置在岸上,支管按照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的排布沿着河床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口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生态滤带与所述生态浮岛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设置多道所述生态滤带,包括生物飘带、人工水草、辫带式填料等组合对河道进行截污处理,有效净化了外河水带来的污染。设置所述生态浮岛来除磷及河面悬浮物,以增强河道净化,并使河道面部整洁美观。同时通过河道内所述太阳能曝气装置增氧,可有效提高生物活性,修复河道生态。本技术主要以截污控制技术为主,构建水下森林,减少河道污染,修复生态的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滤带的截面图。
图3为图1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浮岛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浮岛的轴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一组生态滤带10,一组位于每两个所述生态滤带10之间的生态浮岛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10和所述生态浮岛20下方的曝气装置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供电系统、垃圾过滤系统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生态滤带10设置在河流交汇口进行截污,其包括两道第一生态滤带11,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生态滤带11后的第二生态滤带12,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生态滤带12后的第三生态滤带13,以及一个将所述生态滤带10固定在河床上的固定装置14。六道所述生态滤带10彼此间隔设置,较佳地为每条间隔五米。所述第一生态滤带11使用生物飘带填料以及人工水草。所述第二生态滤带12使用绑带式填料以及人工水草,交叉排列于支架上。所述第三生态滤带13使用人工水草。所述人工水草排列密集孔径小,容易培养生物膜,可以有效净化水质。通过多道所述生态滤带10对河道进行截污处理,有效净化河水带来的污染。所述固定装置14一端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10靠近河床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
所述生态浮岛20采用双层圆环形状,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20靠近河面一端的上层舱体21,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20另一端的下层舱体22,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20轴心处的喷泉装置2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20底部的锚定装置24。所述上层舱体21朝向河面的一侧开口,并在舱体放入沸石填料211,所述沸石填料211内种植一种河道专用植物212。所述沸石填料211具有固磷作用,且重量较轻,能够防止浮岛下沉且方便更换。所述河道专用植物212能够净化水质,并提高美观度。所述下层舱体22无开口,呈网状结构,并加满球形填料221。所述球形填料221上固定菌种,在下层产生曝气的时候,对河水进行相应的处理。所述喷泉装置23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20的圆心轴上,喷泉口位于所述上层舱体21的圆心处,并与一个太阳能曝气电板相连。所述锚定装置24一端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20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
所述曝气装置30包括一个沿河床铺设的曝气管道3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10和所述生态浮岛20下方的曝气口32。所述曝气管道31的干管设置在岸上,支管按照所述生态滤带10和所述生态浮岛20的排布沿着河床铺设。所述曝气口32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31上,且位于所述生态滤带10与所述生态浮岛20的下方,以提供溶解氧为滤带上的微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设置多道所述生态滤带10,包括生物飘带、人工水草、辫带式填料等组合对河道进行截污处理,有效净化了外河水带来的污染。设置所述生态浮岛20来除磷及河面悬浮物,以增强河道净化,并使河道面部整洁美观。同时通过河道内所述太阳能曝气装置30增氧,可有效提高生物活性,修复河道生态。本技术主要以截污控制技术为主,构建水下森林,减少河道污染,修复生态的同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一组生态滤带,一组位于每两个所述生态滤带之间的生态浮岛,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下方的曝气装置,所述生态滤带包括两道第一生态滤带,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生态滤带后的第二生态滤带,以及两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生态滤带后的第三生态滤带,六道所述生态滤带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生态滤带使用生物飘带填料以及人工水草,所述第二生态滤带使用绑带式填料以及人工水草,所述第三生态滤带使用人工水草,所述生态浮岛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靠近河面一端的上层舱体,一个位于所述生态浮岛另一端的下层舱体,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底部的锚定装置,所述下层舱体呈网状结构并加满球形填料,所述锚定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河床上,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个沿河床铺设的曝气管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下方的曝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带还包括一个连接在河床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生态滤带靠近河床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采用一种双层圆环结构,所述上层舱体朝向河面的一侧开口,所述下层舱体不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舱体的开口处放入沸石填料,所述沸石填料内种植一种河道专用植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填料上固定菌种,在下层产生曝气的时候,对河水进行相应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其圆心轴上的喷泉装置,所述喷泉装置的喷泉口位于所述上层舱体的圆心处,并与一个太阳能曝气电板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道的干管设置在岸上,支管按照所述生态滤带和所述生态浮岛的排布沿着河床铺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口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生态滤带与所述生态浮岛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05351.3U CN216918783U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05351.3U CN216918783U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18783U true CN216918783U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6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05351.3U Active CN216918783U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18783U (zh) |
-
2022
- 2022-02-15 CN CN202220305351.3U patent/CN2169187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78978U (zh) | 植物‑自然生物膜复合生态浮床 | |
CN103523998B (zh) |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 |
CN102874934A (zh) | 受污染水体直接原位治理净化与生态修复的技术 | |
CN103739079A (zh) |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 | |
CN110240286B (zh) | 一种基于生物碳固载化复合微生物处理的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及其曝气复氧系统 | |
CN106430526A (zh) | 河道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4058545B (zh) | 将生物载体与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治理养殖污水的方法 | |
CN106006965A (zh) |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 | |
CN110372156B (zh) | 一种水体生态自修复施工方法 | |
US20230130843A1 (en) | Deepwater cabin-based constructed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 |
CN208561850U (zh) | 一种微动力循环复氧式人工浮岛 | |
CN205442798U (zh) |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 |
CN205740506U (zh) |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 | |
CN110759602A (zh) |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支浜水质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
CN214734823U (zh) | 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 | |
CN104150599B (zh) | 一种陆生植物和微生物结合的生物浮岛 | |
CN211999376U (zh) | 一种mabr农村污水生态治理装置系统 | |
CN112499909A (zh) | 一种湖库水体循环净化利用系统及其循环净化方法 | |
CN204981351U (zh) | 一种水库生态治理装置 | |
CN216918783U (zh) |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 |
CN106673220B (zh) | 一种用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 | |
CN213506200U (zh) | 一种长度可调的水体复氧装置 | |
CN214270601U (zh) | 一种湖库水体循环净化利用系统 | |
CN215367151U (zh) | 河流支、干流交汇处污染物拦截削减装置 | |
CN104150605A (zh) | 浮岛式复合生物河流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