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8200U - 顶盖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顶盖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8200U
CN220948200U CN202322648262.6U CN202322648262U CN220948200U CN 220948200 U CN220948200 U CN 220948200U CN 202322648262 U CN202322648262 U CN 202322648262U CN 220948200 U CN220948200 U CN 220948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cover
outer plate
cover outer
bea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82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徐鹏
贾丙镭
赵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82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8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8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8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顶盖外板、后横梁和支撑架;顶盖外板具有尾翼安装位;后横梁连接于顶盖外板的下侧,并与顶盖外板围合形成空腔;支撑架置于空腔之内,支撑架具有与顶盖外板贴合连接的支撑部,支撑架还具有与后横梁贴合连接的连接部,支撑部对应于尾翼安装位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及车辆,有效提升了顶盖外板上尾翼安装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顶盖外板变形。

Description

顶盖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是指汽车后端所装的鸭尾的突出物,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对于三厢车型来说,尾翼一般安装在行李箱盖上,对于SUV、MPV等车型来说,尾翼一般安装于顶盖的后端。
现有的尾翼一般重量较轻,通过螺接或粘接的方式能能直接安装到顶盖的后部,但现有的顶盖结构难以承受重量较重的尾翼,大重量的尾翼容易造成顶盖的塌陷变形,影响车辆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盖外板容易因尾翼的重压而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顶盖总成,包括:
顶盖外板,具有尾翼安装位;
后横梁,连接于所述顶盖外板的下侧,并与所述顶盖外板围合形成空腔;以及
支撑架,置于所述空腔之内,所述支撑架具有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架还具有与所述后横梁贴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部对应于所述尾翼安装位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顺次衔接的支撑板、过渡板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以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横梁贴合连接,以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过渡板支撑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分别向所述过渡板的相背两侧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向背离所述顶盖外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加强翻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翼安装位沿预设路径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板上平行于所述预设路径的边缘形成所述加强翻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翼安装位为安装孔,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尾翼安装位对应的避位留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横梁包括主梁段和两个边梁段,两个所述边梁段分别衔接于所述主梁段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梁段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的后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的上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所述主梁段和所述顶盖外板之间的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所述连接部贴合连接于所述主梁段的前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梁段的前壁设有加强凸筋,所述连接部贴合连接于所述加强凸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包括主梁段和两个边梁段,两个所述边梁段分别衔接于所述主梁段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梁段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的后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的上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所述边梁段和所述顶盖外板之间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所述连接部贴合连接于所述边梁段的上端面贴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后横梁与顶盖外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一方面能满足后横梁对顶盖外板后部的支撑、传力需求,另一方面,还为支撑架提供安装空间;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架在顶盖外板与后横梁之间提供竖向的支撑作用,且在垂直于后横梁长轴的断面上,顶盖外板、支撑架和后横梁配合,形成闭环的支撑路径,而尾翼安装位就处于该闭环路径上,支撑架除了能直接支撑尾翼安装位之外,还能将尾翼安装位所受作用力有效分散到后横梁上,有效提升了顶盖外板上尾翼安装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顶盖外板变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顶盖总成。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顶盖总成,有效避免顶盖外板中尾翼安装区域变形的问题,对于保证车辆外观,提升整车的品质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顶盖外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后横梁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后横梁俯视局部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其中还显示了顶盖外板;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架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二架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外板;101、尾翼安装位;110、主盖板;120、后连接边;
2、后横梁;210、主梁段;211、加强凸筋;220、边梁段;221、D柱内板上段;222、D柱加强板上段;
3、支撑架;31、第一架体;32、第二架体;301、支撑部;302、连接部;310、支撑板;3101、避位留空;320、过渡板;330、连接板;340、加强翻边;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术语“上”、“下”与车身上下方向相同,术语“前”、“后”与车身前后方向相同,术语“左”、“右”与车身左右方向相同,术语“内”指的是朝向乘员舱的方向,术语“外”指的是背离乘员舱的方向。其余方位词,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顺时针”、“逆时针”、“高”、“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贴合连接”,其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贴合接触、贴合后焊接、贴合后粘接、贴合后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进行说明。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外板1、后横梁2和支撑架3;顶盖外板1具有尾翼安装位101;后横梁2连接于顶盖外板1的下侧,并与顶盖外板1围合形成空腔4;支撑架3置于空腔4之内,支撑架3具有与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的支撑部301,支撑架3还具有与后横梁2贴合连接的连接部302,支撑部301对应于尾翼安装位101设置。
本实施例中,尾翼安装位101所在区域是尾翼重力的直接受力区域,该区域最容易发生变形塌陷的问题,故而支撑部301需要对应于该区域设置;其中,“对应于”包含以下几种情形:1)支撑部301位于尾翼安装位101正下方,支撑部301完全覆盖尾翼安装位101,如图5所示;2)支撑部301与尾翼安装位101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方向上错位设置,但支撑部301与尾翼安装位101之间的距离保持在预定的间距范围之内,例如两者之间的间距小于5mm;3)支撑部301与尾翼安装位101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方向上部分重叠。总体来说,支撑部301能对尾翼安装位101所在区域进行有效支撑即可,两者的相对位置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更具体的,支撑部301以位于连接部302的上方为宜,举例来说:1)支撑部301位于连接部302的正上方(图中未示出),支撑架3整体为竖向延伸的支架,支撑架3承受的压力全部向下传递给后横梁2;2)支撑部301位于连接部302的斜上方(如图3至图7所示),支撑架3整体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支架,支撑架3承受的压力能被分解成沿前后方向的分力及沿上下方向的分力,沿上下方向的分力向下传递给后横梁2。可见,支撑部301以位于连接部302的上方能使支撑架3承受的压力至少部分的向下传递到后横梁2,后横梁2能直接对支撑架3提供向上的支撑力,避免连接部302与后横梁2的连接区域承受过大的剪切作用力,进而避免连接部302与后横梁2之间连接失效的问题,保证支撑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尾翼安装位101对称设置于顶盖外板1的左右两侧,对应的,支撑架3也对称设于车身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尾翼安装位101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孔、安装凸起等结构,尾翼上设置对应的安装结构即可,在此不做唯一限定;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的贴合连接可以是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直接贴合后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或者,可以是通过尾翼安装所用的紧固件实现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的间接连接。
若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采用间接连接方式,则具体结构举例如下:以紧固件为螺栓的实现方式为例,螺栓的螺杆依次贯穿尾翼的侧壁、尾翼安装位101和支撑部301,与螺栓适配的螺母从螺栓的穿入端旋入,并与螺栓的栓帽配合夹持固定尾翼的侧壁、顶盖外板1和支撑部301,进而实现顶盖外板1与支撑部301的间接固定连接。
若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采用直接连接方式,则具体结构举例如下:支撑部301上可形成容胶槽,使支撑部301通过贴合粘接的方式实现与顶盖外板1的直接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02与后横梁2之间需要形成直接连接的装配关系,例如使用贴合焊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后横梁2与顶盖外板1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一方面能满足后横梁对顶盖外板1后部的支撑、传力需求,另一方面,还为支撑架3提供安装空间;通过设置支撑架3,在顶盖外板1与后横梁2之间提供竖向的支撑作用力,且在垂直于后横梁2长轴的断面上,顶盖外板1、支撑架3和后横梁2配合,形成闭环的支撑路径,而尾翼安装位101就处于该闭环路径上,支撑架3除了能直接支撑尾翼安装位101之外,还能将尾翼安装位101所受作用力有效分散到后横梁2上,有效提升了顶盖外板1上尾翼安装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顶盖外板1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301位于连接部302的后方,使得支撑架3整体呈从上到下逐渐向前倾斜,进而与顶盖外板1和后横梁2围合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闭环结构,利用梯形稳定性较高原理,实现对加强效果的优化。
参见图3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翼安装位101为安装孔,支撑部301上形成有与尾翼安装位101对应的避位留空3101,组装时,用于安装尾翼的紧固件贯穿尾翼安装位101和避位留空310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前述的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采用间接连接方式,在支撑部301与顶盖外板1之间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避位留空3101能避免用于安装尾翼的紧固件与支撑部301之间产生干涉,同时还能使支撑部301保持较大的贴合接触面积
在一些支撑架3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310可以是柱状结构、框架式结构等构型,能满足支撑需求即可。
在另一些支撑架3的具体实施例中,参阅图3至图7所示结构,支撑架3包括顺次衔接的支撑板310、过渡板320和连接板330;支撑板310与顶盖外板1贴合,以形成支撑部301;连接板330与后横梁2贴合连接,以形成连接部302;过渡板320支撑连接于支撑板310与连接板330之间。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10与过渡板320之间,以及过渡板320与连接板330之间均呈夹角设置,支撑架3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满足支撑强度需求的同时用料较少,更加符合轻量化的设计需求;另外,支撑板310和连接板330的板状结构能有效增加与顶盖外板1或后横梁2的贴合接触面积,增强支撑板310与顶盖外板1之间,以及连接板330与后横梁2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提升加强效果。
具体实施时,支撑板310与过渡板320之间的夹角,以及连接板330与过渡板320之间的夹角为65°~125°(例如70°、80°、110°、120°)。通过合理设置相邻板体之间的夹角,一方面能保证加强支撑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制造,例如,在支撑架3采用冲压工艺成型时,合理使角度设置能方便冲压成型,保证良品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至图7,支撑板310与连接板330分别向过渡板320的相背两侧延伸,支撑架3整体呈“Z”型折弯板件,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支撑板310与连接板330相互错开,避免装配时相互干涉,提升装配的便捷性,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支撑架3自身的结构强度,进而优化加强支撑效果。
由于支撑板310直接承受尾翼的作用力,支撑板310自身的结构强度需要设计的较高,避免装配后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对支撑板310的强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310的边缘向背离顶盖外板1的方向弯折形成加强翻边340,如图6及图7所示。具体实施时,加强翻边340可以是沿支撑板310的周向连续分布的翻边结构,加强翻边340还可以延伸至过渡板320处;加强翻边340也可以由断续分布的多个翻边结构组成;或者,仅在支撑板310的某一侧设置加强翻边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翼安装位101沿预设路径设有多个,如图1及图5所示,增加了尾翼与顶盖外板1的连接点位数量,进而能提升两者的结构和强度,避免尾翼安装后晃动;其中,预设路径可以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路径,也可以是倾斜于前后方向的路径,具体分布方式与尾翼和顶盖外板1的实际装配受力情况有关,在此不做唯一限定。基于此,组装后支撑板310更容易在平行于预设路径的平面上发生弯曲变形,为了避免这种变形的产生,支撑板310上平行于预设路径的边缘形成加强翻边340,保证支撑板310结构强度的同时,也使支撑板310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制造。
在第一类实施例中,上述后横梁2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4所示结构,后横梁2包括主梁段210和两个边梁段220,两个边梁段220分别衔接于主梁段210的左右两端;主梁段210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后边缘与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上边缘与顶盖外板1间隔设置;支撑架3包括设于主梁段210和顶盖外板1之间的第一架体31,第一架体31的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主梁段210的前壁。本实施例的边梁段220主要与侧围结构适配,其可以是由侧围钣金件直接形成的结构;主梁段210一方面衔接两侧的边梁段220,另一方面主要与需要与顶盖外板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传力通道,保证顶盖外板1的后部得到有效支撑。本实施例根据后横梁2的结构设置第一架体31,使其满足尾翼安装位101处于主梁段210覆盖区域的布置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及图4,主梁段21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前梁板和下梁板,主梁段210的断面大致呈L型,前梁板的上边缘即主梁段210的上边缘,下梁板的和后边缘即主梁段210的后边缘。主梁段210的前壁(即前梁板)设有加强凸筋211,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加强凸筋211。通过合理设置加强凸筋211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例如沿主梁段210的长轴设置多个加强凸筋211),加强凸筋211对主梁段210进行整体强化,同时由于加强凸筋211自身结构强度较高,支撑架3连接于这一位置也能有效避免主梁段210变形。
在第二类实施例中,上述后横梁2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4所示结构,后横梁2包括主梁段210和两个边梁段220,两个边梁段220分别衔接于主梁段210的左右两端;主梁段210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后边缘与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上边缘与顶盖外板1间隔设置;支撑架3包括设于边梁段220和顶盖外板1之间的第二架体32,第二架体32的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边梁段220的上端面贴合连接。本实施例的边梁段220主要与侧围结构适配,其可以是由侧围钣金件直接形成的结构;主梁段210一方面衔接两侧的边梁段220,另一方面主要与需要与顶盖外板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传力通道,保证顶盖外板1的后部得到有效支撑。本实施例根据后横梁2的结构设置第二架体32,使其满足尾翼安装位101处于边梁段220覆盖区域的布置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若主梁段210覆盖区域和边梁段220覆盖区域均对应有尾翼安装位101,则第一架体31和第二架体32可同时使用,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架体31和第二架体32的数量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同时设置第一架体31和第二架体32的情形之下,同侧的第一架体31和第二架体32分别对应设置有尾翼安装位101,与第一架体31对应的位移安装位和与第二架体32对应的尾翼安装位101之间的中心为95mm~155mm(例如100mm、110mm、140mm、150mm),能刚好的起到支撑加强作用。
在上述后横梁2的基础上,顶盖外板1包括主盖板110,主盖板110的后边缘向下弯折形成后连接边120,主梁段210的上边缘与主盖板110的下表面贴合连接,主梁段210的后边缘与后连接边120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后边缘与后连接边120贴合连接,边梁段220的上边缘与主盖板110上下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01的支撑位置与尾翼安装位101的设置位置有关,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尾翼安装位101位于主盖板110上的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主盖板100整体较为平整,故而支撑部301的贴合接触面(即支撑板310的板面)大致垂直于上下方向。
更具体的,边梁段220主要由侧围内板形成,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边梁段220包括D柱内板上段221和D柱加强板上段222的实施方式,其中,D柱加强板上段222设于D柱内板上段221的外侧,D柱加强板上段222的上边缘与D柱内板上段221的上边缘上下叠合并贴合焊接,D柱加强板上段222的上边缘与主盖板110上下间隔设置,D柱加强板上段222的后边缘、D柱内板上段221的后边缘和后连接边120上下叠合并贴合焊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顶盖总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顶盖总成,有效避免顶盖外板1中尾翼安装区域变形的问题,对于保证车辆外观,提升整车的品质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外板(1),具有尾翼安装位(101);
后横梁(2),连接于所述顶盖外板(1)的下侧,并与所述顶盖外板(1)围合形成空腔(4);以及
支撑架(3),置于所述空腔(4)之内,所述支撑架(3)具有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的支撑部(301),所述支撑架(3)还具有与所述后横梁(2)贴合连接的连接部(302),所述支撑部(301)对应于所述尾翼安装位(101)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顺次衔接的支撑板(310)、过渡板(320)和连接板(330);所述支撑板(310)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以形成所述支撑部(301);所述连接板(330)与所述后横梁(2)贴合连接,以形成所述连接部(302);所述过渡板(320)支撑连接于所述支撑板(310)与所述连接板(33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0)与所述连接板(330)分别向所述过渡板(320)的相背两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0)的边缘向背离所述顶盖外板(1)的方向弯折形成加强翻边(34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安装位(101)沿预设路径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板(310)上平行于所述预设路径的边缘形成所述加强翻边(3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安装位(101)为安装孔,所述支撑部(301)上形成有与所述尾翼安装位(101)对应的避位留空(31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2)包括主梁段(210)和两个边梁段(220),两个所述边梁段(220)分别衔接于所述主梁段(210)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梁段(210)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220)的后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220)的上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1)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架(3)包括设于所述主梁段(210)和所述顶盖外板(1)之间的第一架体(31),所述第一架体(31)的所述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所述主梁段(210)的前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段(210)的前壁设有加强凸筋(211),所述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所述加强凸筋(2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2)包括主梁段(210)和两个边梁段(220),两个所述边梁段(220)分别衔接于所述主梁段(210)的左右两端;所述主梁段(210)的后边缘和上边缘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220)的后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1)贴合连接,所述边梁段(220)的上边缘与所述顶盖外板(1)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架(3)包括设于所述边梁段(220)和所述顶盖外板(1)之间的第二架体(32),所述第二架体(32)的所述连接部(302)贴合连接于所述边梁段(220)的上端面贴合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盖总成。
CN202322648262.6U 2023-09-27 2023-09-27 顶盖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0948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8262.6U CN220948200U (zh) 2023-09-27 2023-09-27 顶盖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8262.6U CN220948200U (zh) 2023-09-27 2023-09-27 顶盖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8200U true CN220948200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8262.6U Active CN220948200U (zh) 2023-09-27 2023-09-27 顶盖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8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4066B2 (en) Rear door structure
US11254364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06585727B (zh) 顶盖、具有其的车身以及车辆
WO2018161696A1 (zh) 驾驶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48200U (zh) 顶盖总成及车辆
CN111891230A (zh) 一种车身b柱与下车体门槛梁的连接结构
CN214451362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汽车
CN111852226A (zh) 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身
CN211308205U (zh) 车门内板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21457799U (zh) 用于装配汽车尾翼的行李箱盖结构和汽车
CN219237174U (zh) 内板组件、白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590418U (zh) 一种汽车及其后纵臂安装结构
CN220430285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16508578U (zh)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CN221194691U (zh) 机罩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904289U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20349790U (zh) 摆臂安装支架、副车架以及车辆
CN221563243U (zh) 后地板结构、车身及车辆
CN217649440U (zh) 轨道车辆端墙及轨道车辆
CN221418430U (zh) 备胎安装支架及安装总成
CN212667518U (zh) 一种车身b柱与下车体门槛梁的连接结构
US20240208587A1 (en) Vehicle rear component
CN219728379U (zh) 车辆货箱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20220914U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19706637U (zh) 一种展翼门的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