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7224U -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47224U CN220947224U CN202322736351.6U CN202322736351U CN220947224U CN 220947224 U CN220947224 U CN 220947224U CN 202322736351 U CN202322736351 U CN 202322736351U CN 220947224 U CN220947224 U CN 2209472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container
- ink supply
- chambe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包括容器主体部和固定部,容器主体部用于容纳墨水;固定部包括从容器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一部分远离容器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容器主体部之间形成卡口;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时,腔壁与卡口相卡接,限制墨水补充容器在供墨容纳腔中周向转动;固定部与腔壁接触产生摩擦,以限制墨水补充容器在供墨容纳腔中沿轴向的运动;进而避免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时出现卡接不稳而弹出或者接触松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成像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背景技术
墨水瓶是盛装墨水的容器,用于充当墨罐给打印机补充提供墨水,让打印机正常进行打印工作。墨水瓶进入打印机的供墨容纳腔内,与供墨针相连,当墨水瓶内的墨水使用完后,将更换新的墨水瓶,由于是墨水瓶充当墨罐,所以打印机上的供墨针比较长,墨水瓶安装在打印机的供墨容纳腔内后,供墨针插入墨水瓶吸取墨水。
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打印机自身工作时的晃动以及墨水瓶长期使用过程自身重量的逐步减少,可能会出现墨水瓶松动,与供墨容纳腔连接不稳、墨水瓶弹出的情况,进而导致墨水补充容器漏墨,污染供墨容纳腔,因此,有必要对墨水瓶改进,以提高墨水瓶作为墨罐向打印机提供墨水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补充容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安装在打印设备的供墨容纳腔内对打印设备供墨,供墨容纳腔的四周具有腔壁,腔壁形成容纳墨水补充容器的空间,供墨容纳腔内具有供墨凹部,供墨凹部中间设有供墨针,其特征在于,墨水补充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部,用于容纳墨水;
固定部,包括从容器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一部分远离容器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与所述容器主体部之间形成卡口;
其中,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时,供墨针连通所述容器主体部,腔壁与所述卡口相卡接,以限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在供墨容纳腔中沿周向的运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墨水补充容器通过固定部挂靠在供墨容纳腔的腔壁上,从而使得墨水补充容器在与打印设备的供墨容纳腔配合供墨时,限制墨水补充容器沿周向的运动,避免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墨水瓶倾斜固定部与腔壁接触产生摩擦以限制其在轴向的运动,避免墨水补充容器因内部弹簧的作用而产生松动,从而漏墨污染供墨容纳腔。
优选地,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抵接面,第二抵接面位于第二部分朝向容器主体部的一侧;由此,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内时,第二抵接面与供墨容纳腔的腔壁外壁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
优选地,第二部分远离第一部分的一端朝向容器主体部延伸有第一凸起部;由此,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内时,第一凸起部挤压供墨容纳腔的腔壁。
优选地,第二部分长度小于容器主体部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一。由此,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内时,腔壁卡入卡口中,腔壁顶部与第一部分相抵接。
优选地,第二部分长度大于容器主体部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由此,腔壁开设有便于取出墨水补充容器的凹槽,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内时,固定部与凹槽底部的腔壁相卡接,第一部分与腔壁不接触。
优选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板状结构。由此,增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供墨容纳腔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第一凸起部远离第一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弧面。由此,使第一凸起部可以引导腔壁进入卡口。
优选地,容器主体部还设置有外壳,固定部设置在外壳上。由此,容器主体部可通过外壳安装在供墨容纳腔中,并由固定部进行固定。
优选地,固定部设置在容器主体部轴向方向上且远离盖体部的一端。由此,墨水补充容器插入供墨容纳腔时,供墨容纳腔的腔壁可插入固定部的卡口中。
优选的,墨水补充容器包括盖体部,盖体部可拆卸的安装在容器主体部上,当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时,供墨针穿过所述盖体部连通到容器主体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和墨容纳腔相装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墨水补充容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墨水补充容器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图2中外壳的立体爆炸图;
图5为图4中外壳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外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2中盖体部的瓶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图2中阀芯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图2中墨水瓶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墨水瓶体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2中墨水补充容器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中供墨容纳腔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图12中供墨容纳腔的立体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供墨容纳腔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墨水补充容器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盖体部;11、瓶盖;111、第二通孔;112、第三开口;1121、内螺纹;113、安装部;114、突起部;1141、第一引导面;1142、第一卡合面;12、阀芯;121、固定座;1211、第三通孔;1212、插孔;1213、胶圈;122、移动阀芯;123、弹性部件;
2、容器主体部;21、第二开口;211、外螺纹;212、卡块;2121、填充面;22、外壳;221、外壳体;2211、第一开口;2212、第一通孔;2213、第二凸起部;2214、第三凸起部;222、盖壳;2221、盖板;2222、侧板;2223、凹槽部;23、墨水瓶体;24、支撑部;
3、固定部;31、第一部分;311、第一抵接面;32、第二部分;321、第二抵接面;33、第一凸起部;34、卡口;
4、供墨容纳腔;41、壳体;411、分隔板;412、腔壁;4121、凹槽;42、供墨凹部;43、凸起部;44、定位孔;45、供墨针;451、进墨孔;452、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墨水补充容器和墨容纳腔相装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2-13所示,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内存储有用于打印的显影介质,比如:墨水。墨水补充容器可拆卸安装于打印设备上,如:打印机,打印设备与墨水补充容器连接后,墨水补充容器为打印设备供应墨水。当打印设备打印时,墨水补充容器内的显影介质会显示在记录介质(比如:纸,或者其它可以承载显影介质的记录介质)上。在打印设备中,可安装在打印设备中的墨水补充容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打印设备安装有三个墨水补充容器,三个墨水补充容器包含不同颜色(例如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水。除了是三个之外,打印设备上的墨水补充容器还可以是一至四个,或五个或更多。
其中,参考图12,打印设备内设有供墨容纳腔4,供墨容纳腔4包括壳体41,壳体41内形成一个大的腔体,腔体内设有多个分隔板411,腔体的周边设置有腔壁412,分隔板411在腔体内,将腔体分隔成多个小的腔体,小的腔体形状与墨水补充容器形状相适配,能够安装墨水补充容器,使小的腔体用于在供墨时装入装有不同颜色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在每个小的腔体底部设有供墨凹部42,供墨凹部42的中心设有供墨针45,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时,供墨针45能够连通墨水补充容器,使墨水补充容器内的墨水通过供墨针45进入打印设备内,打印设备进行打印。
具体地,供墨容纳腔4具有前表面a、后表面b、顶面c、底面d、左侧面e和右侧面f,后表面b与前表面a相对,顶面c与前表面a以及后表面b相交,供墨容纳腔4的顶面c为壳体41的底面,底面d与顶面c相对,左侧面e与前表面a、后表面b以及顶面c相交,右侧面f与左侧面e相对,前表面a、后表面b、顶面c、底面d、左侧面e和右侧面f相互连接形成大致长方体的供墨容纳腔4结构。为更好的对供墨容纳腔4各个部件进行说明,配置供墨容纳腔4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面f在X方向上位于左侧面e的前方,即左侧面e指向右侧面f方向为+X方向),供墨容纳腔4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表面b在Y方向上位于前表面a的后方,即后表面b指向前表面a方向为+Y方向),供墨容纳腔4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供墨容纳腔4以竖立姿态时也是铅锤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c为供墨容纳腔4以竖立姿态放置时上方的面,底面d指向顶面c方向为+Z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相互垂直。
腔壁412上开设有便于取出墨水补充容器的凹槽4121。具体地,凹槽4121从腔壁412的Z轴方向往下延伸形成,凹槽4121的底部大致为圆弧形,凹槽4121对称设置在每一个小的腔体的腔壁412上,在取出墨水补充容器时,可从凹槽4121处直接捏住墨水补充容器两侧,将其从供墨容纳腔4中拔出。
供墨针4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导出墨水补充容器中墨水的进墨孔451,供墨针45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往墨水补充容器中填充气体、加速墨水排放的进气孔452,进气孔452的孔径小于进墨孔451的孔径,进墨孔451位于供墨针45在Z轴方向的底部,进气孔452位于供墨针45在Z轴方向的上端,进墨孔的孔径大于进气孔的孔径,当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时,供墨针45插入墨水补充容器中,通过进墨孔451、进气孔452的设置能快速形成气液分流,从而加快墨水补充容器给打印设备补充墨水的速度,墨水从供墨针45从进墨孔451排墨给打印设备,同时,进气孔452往墨水补充容器中输送气体,加快排墨速度。
而且,供墨凹部42内还设有一个凸起部43,供墨凹部42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孔44,凸起部43和定位孔44能够在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时,与本申请的墨水补充容器配合,将墨水补充容器固定在供墨容纳腔4内。关于打印设备的其他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容器包括盖体部1、容器主体部2和固定部3,容器主体部2用于容纳显影介质,容器主体部2在Z轴方向上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21,盖体部1可拆卸安装在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上,用以封闭第二开口21,能够导出容器主体部2内的显影介质,容器主体部2在Z轴方向上远离第二开口2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3。
具体地,当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时,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入供墨容纳腔4中,固定部3与供墨容纳腔4的腔壁412相固定,避免出现墨水补充容器松动,与供墨容纳腔4连接不稳、导致墨水补充容器弹出的情况。
如图4所示,容器主体部2还设置有外壳22,以及设置在外壳22内部的墨水瓶体23。外壳22设置有用于安装墨水瓶体23的外壳体221,以及将墨水瓶体23封装在外壳体221中的盖壳222。外壳体221在Z轴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2211,外壳体221在Z轴方向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通孔2212,墨水瓶体23经由第一开口2211安装在外壳体221内,第二开口21从第一通孔2212伸出,第二开口21为墨水瓶体23在Z轴方向的底部延伸设置的一个出口管,并由盖壳222安装封闭第二开口21,将容器主体部2固定在外壳体221内。具体地,外壳体221为空心腔体,墨水瓶体23形状与空心腔体形状适配,可以安装在空心腔体内,墨水瓶体23安装在外壳体221内后,出口管从第一通孔2212中伸出,经由盖壳222将墨水瓶体23封装在外壳体221后,再将盖体部1安装出口管上。
进一步地,外壳体221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2213,第二凸起部2213位于在邻近第一开口2211处,盖壳222为形状与第一开口2211形状相适配的盖体,盖体包括与第一开口2211形状相同的盖板2221;以及从盖板2221的外周沿-Z轴方向延伸出的侧板2222,侧板2222上设置有凹槽部2223,在盖壳222安装入外壳体221的第一开口2211时,第二凸起部2213会卡入凹槽部2223中,使盖壳222固定在第一开口2211处。具体地,第二凸起部2213形状与凹槽部2223形状适配,可以卡扣在凹槽部2223中,第二凸起部2213环形阵列设置在外壳体221的每一面内侧壁上,盖壳222为的侧板2221腔壁412也环形阵列设置有凹槽部2223,使盖壳222与外壳体221相固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第二凸起部2213以第一开口221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21的内侧壁上,两个凹槽部2223以盖板222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侧板2222的外侧壁上,且设置有凹槽部2223的第一开口2211内侧壁面与第二凸起部2213的侧板2222面可相接触。
外壳体221在Z轴方向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部2214;第三凸起部2214位于第一通孔2212在Y轴方向一侧,第三凸起部位2215形状与供墨容纳腔4中的定位孔44形状适配。具体地,墨水补充容器在装入供墨容纳腔4时,外壳体221底部的第三凸起部2214需卡入供墨容纳腔4的定位孔44中,才可使墨水补充容器准确安装在墨容纳腔4中,避免了墨水补充容器在墨容纳腔4中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固定部3包括垂直于外壳体221、且位于Y轴方向上的第一部分31和从第一部分31远离外壳体221的一端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与外壳体221一体成型,固定部3与外壳体221之间形成卡口34,第一部分31设置有第一抵接面311,第一抵接面311位于第一部分31在Z轴方向的底部,第二部分32设置有第二抵接面321,第二抵接面321位于第二部分32朝向容器主体部2的一侧;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内时,第一抵接面311与供墨容纳腔4的腔壁412顶部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第二抵接面321与供墨容纳腔4的腔壁412外侧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使墨水补充容器紧固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部分32包括第一凸起部33,第一凸起部33从第二部分32的下端凸起,第一凸起部33与第二部分32一体成型,第一凸起部33的下端设有圆弧面。具体地,墨水补充容器插入供墨容纳腔4时,第一凸起部33受到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的挤压向外略微倾斜,第一部分31略微发生形变,当墨水补充容器稳定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内时,第一凸起部33挤压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第一凸起部33与供墨容纳腔4腔腔壁412接触部分有较大摩擦力,同时,墨水补充容器与供墨容纳腔4内壁接触部分也有较大摩擦力,墨水补充容器受到外界干扰时不会轻易移动,能够稳定安装在供墨容纳腔内。当采用这种设计,提高墨水补充容器的便利性与稳定性。
第二部分32长度小于容器主体部2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一。具体地,容器主体部2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中,固定部3仅卡接在供墨容纳腔4的上端,防止容器主体部2在供墨容纳腔4中沿Z轴周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壳体221表面设有四个固定部3,固定部3大致为L型,四个固定部3以第一开口221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21上端的腔壁4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墨水补充容器设有两个固定部3,两个固定部3以第一开口2211为中心斜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21外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墨水补充容器1设置其他不同数量的固定部3也起到同样的固定作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主体部2可以为一体成型,不设置外壳22,固定部3可直接设置在容器主体部2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结合图11所示,盖体部1包括瓶盖11,以及设置在瓶盖11上的阀芯12,瓶盖1大致为圆柱状,瓶盖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111,且第二通孔111在瓶盖11轴向方向上贯穿瓶盖11,瓶盖11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开口112,瓶盖1的第三开口112能够盖在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上,瓶盖11内往第三开口112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有安装部113,阀芯12可套设在安装部113上,容器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部24,在瓶盖1合盖在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上时,将阀芯12安装入第二开口21中,同时容器主体部2内的支撑部24对阀芯12进行支撑固定,使阀芯12固定在第二开口21处。具体地,瓶盖11合盖在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上后,支撑部24将阀芯12支撑顶起,阀芯12封堵瓶盖11上的第二通孔111,避免墨水补充容器在不使用时,容器主体部2中的墨水从瓶盖1的第二通孔111中流出。
进一步地,安装部113为四片由瓶盖11内往第三开口112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叶片,每一叶片沿着第二通孔111环形阵列排布,叶片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弧状,且叶片横截面圆弧的中心点与第二通孔111的中心点相同,四片叶片沿着第二通孔111环形阵列形成,且四片叶片围绕形成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类似一条通道。具体地,阀芯12可以将安装在通道上,并随着瓶盖1合盖在第二开口21上时,进入第二开口21中。
如图8、结合图3所示,阀芯12包括固定座121、移动阀芯122和弹性部件123。固定座121,移动阀芯122和弹性部件123依次安装在瓶盖11的安装部上,固定座121上开设第三通孔1211,且第三通孔1211在固定座121轴向方向上贯穿固定座121,固定座121上以第三通孔1211的中心还环形阵列开设有插孔1212,且插孔1212在固定座121轴向方向上贯穿固定座121,插孔1212数量与安装部113的叶片数量相同,插孔1212的孔口形状也与叶片的截面积相同,具体地,安装部113上的叶片穿过固定座121的插孔1212,使固定座121安装在安装部113上。
如图11所示,移动阀芯122安装在由四片叶片环形阵列形成通道中,弹性部件123也安装在由四片叶片环形阵列形成通道中,移动阀芯122的一端与固定座121抵接,移动阀芯122的另一端与弹性部件123抵接,弹性部件123中远离移动阀芯122的一端与容器主体部2内的支撑部24抵接。具体地,弹性部件123通过通道抵住移动阀芯122,让移动阀芯122挡住墨水防止墨水经由固定座121上的第三通孔1211和瓶盖11的第二通孔111流出。优选的,弹性部件123为伸缩弹簧。
如图7、结合图13-14所示,瓶盖11上还设有突起部114,在瓶盖11轴向方向上,突起部114设置在瓶盖11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二通孔111的侧边,突起部114能够在墨水补充容器在供墨容纳腔4时,与凸起部43卡接。具体地,突起部114上设有第一引导面1141和第一卡合面1142,在瓶盖11轴向方向上,第一引导面1141设置在突起部114的上端,第一卡合面1142与瓶盖1的轴线垂直,能够在墨水补充容器在供墨容纳腔4时,凸起部43上设有第二卡合面431,第一卡合面122与凸起部43的第二卡合面431卡接,使瓶盖1与凸起部43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固定座121与移动阀芯122抵接的一端,其相抵接的侧面上设置有胶圈1213,胶圈1213为橡胶材料制成,胶圈1213设置在第三通孔1211外围。具体地,移动阀芯122在弹性部件123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会与固定座121相抵接,但是固定座121和移动阀芯122均为刚性固体,其相抵接处会存有间隙,墨水会从间隙中流入第三通孔1211,需要胶圈1213作为柔性缓冲件设置固定座121和移动阀芯122之间,避免墨水经由固定座121上的第三通孔1211和瓶盖11的第二通孔111流出。
如图9、结合图7所示,瓶盖11在第三开口11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121,容器主体部2在第二开口21腔壁412上设置外螺纹211,瓶盖11通过内螺纹1121与外螺纹211的配合可拆卸安装在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上。
如图10所示,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腔壁412上还设有卡块212,卡块212位于外螺纹211在Z轴方向上的上端,能够在盖体部1安装在第二开口21时,与瓶盖11内壁贴合,使盖体部1安装在出口管时,通过卡块212卡紧,使盖体部1不会在第二开口21的水平方向上晃动。具体地,卡块212为出口管腔壁412上径向突出设置的凸块,其具有与出口管腔壁412平行的填充面2121,盖体部1安装在出口管时,瓶盖11内壁与填充面2121抵接,填充面2121与盖体部1内壁之间具有摩擦,使卡块212与盖体部1进行卡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容器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部24,支撑部24由容器主体部2侧壁向容器主体部2内部延伸而成,支撑部24位于邻近容器主体部2的第二开口21处。具体地,盖体部1安装在出口管时,盖体部1的安装部113与容器主体部2内的支撑部24相抵接或者相邻,使弹性部件123一端能与支撑部24相抵接,另一端推动移动阀芯122与固定座121相抵接,避免墨水经由固定座121上的第三通孔1211,从瓶盖11上第二通孔111流出,导致墨水补充容器出现露墨水情况。
本实用新型当墨水补充容器与供墨容纳腔4配合时,供墨针45穿过瓶盖11上的第二通孔111,进而穿过固定座121上的第三通孔1211,与移动阀芯122抵接,对移动阀芯122实施远离供墨容纳腔4的力,使得移动阀芯122在力的作用下,对弹性部件123产生挤压,克服弹性部件123的作用,向着远离供墨容纳腔4的方向移动,当墨水补充容器与供墨容纳腔4完全配合时,此时移动阀芯122移动至安装部113的中间位置,安装部113由四片由瓶盖11内往第三开口112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叶片组成,容器主体部2内的墨水从叶片之间的间隙流向安装部113内部,供墨针45的侧面设有进墨孔451,安装部113内的墨水通过进墨孔451进入供墨针45,再通过供墨针45进入打印设备内。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另一种墨水补充容器,两个固定部3设置在墨水补充容器两侧,固定部3包括垂直于外壳体221在Z轴方向顶部腔壁412的、且位于Y轴方向上的第一部分31和从第一部分31远离外壳体221的一端、并沿着外壳体221的-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与外壳体221一体成型,第一部分31设置有第一抵接面311,第一抵接面311位于第一部分31在Z轴方向的底部,第二部分32设置有第二抵接面321,第二抵接面321位于第二部分32朝向容器主体部2的一侧,第二部分32的长度大于外壳体221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具体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大致为板状结构,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内时,第一抵接面311与供墨容纳腔4的腔壁412顶部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第二抵接面321与供墨容纳腔4的腔壁412外侧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板状结构使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与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接触面积变多,提高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容器主体部2与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卡合更紧固。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部分31从腔壁412的凹槽4121延伸出,第一部分31的第一抵接面311不与腔壁412的顶部相接触,仅通过第二部分32底部的第二抵接面321与腔壁412相接触,使得容器主体部2卡合在供墨容纳腔4中。
进一步地,第二部分32包括设置在第二部分32底部的第一凸起部33,第一凸起部33为设置在第二部分32的圆弧块。具体地,当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中时,第一凸起部33卡接在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圆弧下端,第一凸起部33挤压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412,第一凸起部33与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211接触部分有较大摩擦力,同时,墨水补充容器与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211接触部分也有较大摩擦力,墨水补充容器受到外界干扰时不会轻易移动,能够稳定安装在供墨容纳腔4内。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部分32下端的第一凸起部33半圆弧形状,采用板状结构,增加第一凸起部33与供墨容纳腔4中腔壁211的接触面积,方便用户观察墨水补充容器是否与供墨容纳腔4定位准确,增加摩擦面积,提高墨水补充容器的便利性与稳定性。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部分31从腔壁412的凹槽4121延伸出,第一部分31不与腔壁412顶部相接触,仅通过第二部分32底部的第一凸起部33与腔壁412相接触,使得容器主体部2卡合在供墨容纳腔4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主体部2可以为一体成型,不设置外壳22,固定部3可直接设置在容器主体部2外部。
除上述特殊说明外,实施例2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墨水补充容器,能够安装在打印设备的供墨容纳腔内对打印设备供墨,所述供墨容纳腔的四周具有腔壁,所述腔壁形成容纳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空间,所述供墨容纳腔内具有供墨凹部,所述供墨凹部中间设有供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部,用于容纳墨水;
固定部,包括从所述容器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容器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容器主体部之间形成卡口;
其中,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时,所述供墨针连通所述容器主体部,所述腔壁与所述卡口相卡接,以限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在所述供墨容纳腔中沿周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容器主体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供墨容纳腔的腔壁外壁相抵接,并产生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朝向所述容器主体部延伸有第一凸起部;
其中,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供墨容纳腔的腔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长度小于所述容器主体部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其中,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内时,所述腔壁卡入所述卡口中,所述腔壁顶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长度大于所述容器主体部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其中,所述腔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内时,所述固定部与位于所述凹槽下部的腔壁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部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包括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部上,当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安装在所述供墨容纳腔时,所述供墨针穿过所述盖体部连通到所述容器主体部内;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部远离所述盖体部的一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51825 | 2022-11-08 | ||
CN202222985182 | 2022-11-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47224U true CN220947224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1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36351.6U Active CN220947224U (zh) | 2022-11-08 | 2023-10-11 |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47224U (zh) |
-
2023
- 2023-10-11 CN CN202322736351.6U patent/CN2209472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9900B2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
EP2907666B1 (en) | Tank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system having tank unit | |
EP3381697A1 (en) | Ink replenishment assist apparatus and ink replenishment apparatus | |
EP2921303B1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
US6640843B2 (en) | Ink refi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tridge of ink jet printer | |
JP2020168823A (ja) | 液体貯留タンクと液体補給容器のセット、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3178376A (ja) | キャップ及び液体容器 | |
CN220947224U (zh) |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 |
US12103312B2 (en) |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 |
JP2005288777A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
CN111976296B (zh) | 打印用液体容器、系统及盖 | |
CN215551942U (zh) |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瓶收纳装置 | |
JP2023146054A (ja) | 液体保持部材、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
CN220429654U (zh) |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 | |
JP2024003908A (ja) |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
JP7167852B2 (ja) | 印刷用液体容器 | |
CA2932434C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
JP4579446B2 (ja) | 液体収納容器 | |
CN118238525A (zh) | 盒 | |
JP2024007697A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6332064B2 (ja) |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消費システム | |
AU2014368304B2 (en) | Liquid supply unit | |
JP2024024218A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20189455A (ja) | システム | |
JP2019142108A (ja) | インク接続針、インク充填用治具、カートリッ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