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5341U - 电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5341U
CN220935341U CN202322733307.XU CN202322733307U CN220935341U CN 220935341 U CN220935341 U CN 220935341U CN 202322733307 U CN202322733307 U CN 202322733307U CN 220935341 U CN220935341 U CN 22093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tc ceramic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ceramic heating
electro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333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c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c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c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c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333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5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热装置,电热装置包括:挂杆、散热件和电热单元;散热件适用于安装在所适配管体(挂杆)的腔体内部,散热件与所适配管体的腔体相匹配,散热件设有安装部和抵接部;安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与电热单元相匹配,电热单元位于安装腔的内部;抵接部位于安装部的外侧壁,抵接部与所适配管体的腔体内侧壁抵接。电热单元设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开关实现多档调节发热温度的功能。相较于现有的对所适配管体向内部液体进行加热的方式,本申请通过电热装置直接加热所适配管体,所适配管体内部不需要灌入液体,即干式加热,所以不存在漏液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装置。
背景技术
如电暖器、毛巾架、挂衣架、晾衣架等电热家用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发热取暖或烘干毛巾衣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目前,这类电器大都为具有腔体的金属结构,通过电热装置加热腔体内的液体实现均匀导热,如专利CN201443811U,公开了一种导热液体换热电暖器,通过在导热液管内设置电热棒,电热棒对导热液管内的导热液进行加热,实现对电暖器的均匀导热。
但是这种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具有漏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热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装置,包括:挂杆、散热件和电热单元;
所述散热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挂杆的腔体内部,所述散热件设有安装部和抵接部;
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电热单元相匹配,所述电热单元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
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挂杆的腔体内侧壁抵接;
所述电热单元设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公共电极片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电路连通与断开;
所述公共电极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绝缘框体;
所述绝缘框体的主体呈长条板状,所述绝缘框体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绝缘框体的两侧面,所述安装槽为两个以上,所述安装槽分别与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相匹配,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安装槽内,两个以上的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绝缘框体的体长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位于所述绝缘框体的一侧面,所述公共电极片位于所述绝缘框体的另一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绝缘框体、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均位于所述绝缘层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为两个以上;
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沿直线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的主体呈长条状;
所述的所述安装部呈管状结构,所述抵接部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周向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部包括散热条;
所述散热条的主体呈长条板状,所述散热条的体长方向与所述安装部的体长方向一致,所述散热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所述散热条为两个,两个所述散热条的侧面相对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条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散热条的远离所述安装部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条的靠近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热条的远离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厚度。
本申请适用于安装在电暖气、毛巾架、挂衣架、晾衣架等电器的腔体内部,进行干式加热。电热单元通过散热件安装在所适配管体的腔体内部,电热单元在通电产生热量后,热量依次通过散热件的安装部和抵接部传导至所适配管体,实现所适配管体向外发热。相较于现有的对所适配管体向内部液体进行加热的方式,本申请通过电热装置直接加热所适配管体,所适配管体内部不需要灌入液体,即干式加热,所以不存在漏液的风险。通过控制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与外部电源的连通与断开,实现多档调节发热温度的功能。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装置和所适配管体的主体结构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装置和所适配管体的端面剖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主体结构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件的未安装状态下的端面剖视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件的安装状态下的端面剖视图;
图7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散热件的未安装状态下的端面剖视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装置的主体结构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该电热装置包括:挂杆100、散热件300和电热单元200;散热件300适用于安装在挂杆100的腔体内部,散热件300与所适配管体100的腔体相匹配,散热件300设有安装部310和抵接部320;安装部310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与电热单元200相匹配,电热单元200位于安装腔的内部;抵接部320位于安装部310的外侧壁,抵接部320与挂杆100的腔体内侧壁抵接。电热单元200设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本申请适用于安装在电暖气等电器的腔体内部,进行干式加热。电热单元200通过散热件300安装在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内部,电热单元200在通电产生热量后,热量依次通过散热件300的安装部310和抵接部320传导至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实现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向外发热。相较于现有的对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向内部液体进行加热的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散热件300实现对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均匀导热不存漏液的风险,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并且,通过控制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与外部电源的连通与断开,实现发热温度的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件30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400。通过设置导热胶400,以填充散热件30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导热效率。
其中,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塞110;密封塞11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相匹配,密封塞11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塞110,使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内壁相对密封,进而降低电热单元200所产生的热量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两端散出,提升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侧面散出的热量,进而提高发热效率,并提高整个装置的防尘防水等级。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参阅图1,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主体呈圆管结构,密封塞110的主体呈圆柱体,密封塞110的外径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径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塞110安装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端部开口,与一个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相匹配的两个密封塞110中,其中一个密封塞110设有导线孔,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通过导线孔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热单元200设有插头500,插头500适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对所适配管体(挂杆100)进行加工时,先在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一端安装不带有导线孔的密封塞110,然后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另一端注入导热胶400,再将预先安装好电热单元200的散热件300一边旋转一边插入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中,使得散热件300的外表面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满导热胶400,散热件300全部插入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后,再将带有导线孔的密封塞110安装在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一端,第一电极片230的部分、第二电极片240的部分和公共电极片260的部分均通过导线孔探出所适配管体(挂杆100),最后对所适配管体(挂杆100)进行加热使导热胶400固化,由此完成单个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组装。加热单元通电发热时,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散热件300和导热胶400传递给所适配管体(挂杆100),有效的减少了热阻,提高了发热速度,同时实现了整个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密封防水,对其内部的电热单元200进行保护。单个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组装完后进行测试,测试项包括:绝缘耐压、绝缘电阻及低、中、高三档的功率及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表面温度是否达标。
其中,参阅图3,电热单元200设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公共电极片260和控制单元600;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分别与第一电极片230和公共电极片260电连接;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分别与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电连接;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的发热温度大于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的发热温度;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均通过控制单元600和插头50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单元600适用于控制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的电路连通与断开;公共电极片260通过插头50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采用PTC陶瓷作为发热元件,热效率高,热稳定性较高,而且使用寿命很长。通过控制单元600控制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的电路连通与断开,实现低、中、高三档温度调节。具体的,当控制单元600控制第一电极片230与电路连通,第二电极片240与电路断开,此时只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通过第一电极片230和公共电极片260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发热,为低档温度;当控制单元600控制第二电极片240与电路连通,第一电极片230与电路断开,此时只有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通过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发热,为中档温度;当控制单元600控制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同时与电路连通,此时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通过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并联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发热,为高档温度。
进一步的,参阅图8,示出本申请的电路图,各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中的电热单元200均通过控制单元600即图8中的开关1和开关2,控制各电热单元200的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的连通与断开,进而实现同步控制各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中的电热单元200的低、中、高三档温度调节。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机械开关或电子调节开关作为控制单元6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3,电热单元200还设有绝缘框体250;绝缘框体250的主体呈长条板状,绝缘框体250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贯穿所绝缘框体250的两侧面,安装槽为两个以上,安装槽分别与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相匹配,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安装槽内,两个以上的安装槽沿绝缘框体250的体长方向排布;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均位于绝缘框体250的一侧面,公共电极片260位于绝缘框体250的另一侧面。
其中,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安装在安装槽内,第一电极片230和公共电极片260分别通过安装槽的两端开口与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的两端电连接,同理,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电连接。通过设置绝缘框体250,使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为两个以上,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两个以上的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沿直线间隔排布。通过间隔排布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两个以上的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使电热单元200的发热更加均匀。
参阅图3和图4,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的主体均呈锯齿状,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均设有两个以上的突出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分别与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电连接。
其中,第一电极片230的连接部和第二电极片240的连接部均为矩形结构,分别与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的形状相匹配,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片230的连接部和第二电极片240的连接部依次交错排布,与沿直线间隔排布的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一一对应。
在对电热单元200进行组装时,先将公共电极片260单面涂覆导热硅胶,绝缘框体250放在公共电极片260涂覆有导热硅胶的一侧面上,然后依次将多个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交错摆放至绝缘框架的安装槽内,再分别将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的背离公共电极片260一侧面涂覆导热硅胶,最后将第一电极片230和第二电极片240覆盖至对应的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上,进而完成组装。
此处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电热单元200还设有绝缘层,绝缘框体250、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均位于绝缘层的腔体内部,进一步提高了电热单元200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绝缘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绝缘薄膜,通过将绝缘框体250、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210、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220、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包裹聚酰亚胺绝缘薄膜,以形成绝缘层。
由此,将上述任一所述的电热单元200,插入散热件300的安装部310中,对插入散热件300的安装部310进行压管处理,使其与内部的电热单元200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导热率。
其中散热件300的主体呈长条状;的安装部310呈管状结构,抵接部32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抵接部320在安装部310的外侧壁周向排布。通过设置周向设置两个以上的抵接部320,以提高散热件30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抵接部320包括散热条321;散热条321的主体呈长条板状,散热条321的体长方向与安装部310的体长方向一致,散热条321的一端与安装部310连接;散热条321为两个,两个散热条321的侧面相对设置。散热件300通过抵接部320的散热条321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壁抵接,散热件300安装进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内部过程中,散热条321由于在成型治具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使散热条321的侧面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可弹性形变的散热条321,以实现散热件300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内壁充分抵接,提高导热效率,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实体圆形散热件,本申请实现了散热件300的轻量化设计。
进一步的,散热条321设导向部322,导向部322位于散热条321的远离安装部310一端,导向部322朝向安装部310弯折。导向部322用于在散热件300安装过程中,散热条321远离安装部310的一端在散热条321发生弹性形变至与其他散热条321接触时,对散热条321的形变方向提供导向,以避免因与其他散热条321接触导致的无法形变。
更进一步的,参阅图5,对散热条321的远离安装部310一端进行弯折,以形成导向部322,其中,弯折角度r为95°至155°。优选的,弯折角度r为135°。导向部322设有预设长度h,散热条321主体设有预设高度H,其中,散热条321主体设有预设高度H为散热条321与安装部310连接一端至导向部322弯折处的距离。预设长度h小于预设高度H。优选的,预设长度h为预设的高度H的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5和图6,位于同一抵接部320中两个散热条321上的两个导向部322相对设置,在对散热件300进行安装时,沿图6中箭头方向向抵接部320的两个散热条321施加压力,使两个散热条321发生形变,当散热件300所适配的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径较小时,两个散热条321发生形变程度较大,使所对应的两个导向部322相互接触,参阅图6,此时两个导向部322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如两个散热条321继续发生形变,两个导向部322之间的角度逐渐减小,可使两个散热条321朝向安装部310方向继续发生形变,直至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径相匹配。
如图5所示,安装部310的主体呈长条板状结构,安装部310的安装腔与电热单元200相匹配,安装部310的相对两侧面呈弧形结构,呈弧形的相对两侧面便于安装部310发生形变,使其与位于安装腔内的电热单元200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导热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抵接部320为两个,两个抵接部320分别位于安装部310的相对两侧。如图5所示,两个抵接部320分别位于安装部310矩形结构的两长边所对应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7,散热条321的靠近安装部310一端的厚度小于散热条321的远离安装部310一端厚度,散热条321的靠近安装部310一端即图7中的A处,通过将此处设置较小的厚度,便于在安装时对散热条进行弯折。进一步的,散热条321呈弧形结构,且位于同一抵接部320的呈弧形结构的两个散热条321相对向外凸出,以便于两个散热条321向内弯折。
参阅图2和图6,在将散热件300安装至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内部时,位于安装部310两侧的抵接部320在发生形变时,同时对安装部310的相对两侧施加压力,使安装部310的两弧形侧面发生形变,进而使安装部310的另外两侧面压紧电热单元2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件300为塑性材料,在将散热件300安装至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腔体内部前,先将散热件300放入成型模具中,使其形成圆柱体,并使得散热件300上的散热条321顶端紧密对接在一起,圆柱体的外径与所适配管体(挂杆100)的内径大小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适配管体(挂杆100)一端采用加装密封塞110和灌入密封胶的方式密封,实现IP67的防尘、防水等级。第一电极片230、第二电极片240和公共电极片260的出线端也可采用防水接插件与总线上的防水接插件连接,实现该部件的密封防水,实现IP67的防尘、防水等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杆、散热件和电热单元;
所述散热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挂杆的腔体内部,所述散热件设有安装部和抵接部;
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电热单元相匹配,所述电热单元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
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挂杆的腔体内侧壁抵接;
所述电热单元设有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公共电极片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小于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通过所述控制单元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电路连通与断开;
所述公共电极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绝缘框体;
所述绝缘框体的主体呈长条板状,所述绝缘框体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绝缘框体的两侧面,所述安装槽为两个以上,所述安装槽分别与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相匹配,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安装槽内,两个以上的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绝缘框体的体长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位于所述绝缘框体的一侧面,所述公共电极片位于所述绝缘框体的另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还设有绝缘层;
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所述绝缘框体、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公共电极片均位于所述绝缘层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为两个以上;
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PTC陶瓷发热元件和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PTC陶瓷发热元件沿直线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主体呈长条状;
所述的安装部呈管状结构,所述抵接部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周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散热条;
所述散热条的主体呈长条板状,所述散热条的体长方向与所述安装部的体长方向一致,所述散热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所述散热条为两个,两个所述散热条的侧面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散热条的远离所述安装部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的靠近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散热条的远离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厚度。
CN202322733307.XU 2023-10-11 2023-10-11 电热装置 Active CN22093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33307.XU CN220935341U (zh) 2023-10-11 2023-10-11 电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33307.XU CN220935341U (zh) 2023-10-11 2023-10-11 电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5341U true CN22093534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33307.XU Active CN220935341U (zh) 2023-10-11 2023-10-11 电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968B (zh) 热交换器
CN104144530B (zh) 一种电制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RU2712938C1 (ru) Теплопроводный изолятор
JP2006190639A (ja) 自己調整型ヒー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65073B2 (en) Heating module comprising a heating surface, flow heat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4224430B (zh) 热疗设备的发热装置
CN220935341U (zh) 电热装置
CN221043256U (zh) 发热装置
CN110418445A (zh) 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
CN214484290U (zh) 石墨发热管、发热装置和电器
CN210225771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的组合件及含有其的电器
CN105813243A (zh) 带电波纹节能电加热控制系统
CN210112299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的组合件及含有其的电器
CN210225772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的组合件及含有其的电器
CN210579288U (zh) 一种ptc发热器件
CN209676509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及含有其的电器
CN210225773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的组合件及含有其的电器
KR101371600B1 (ko) 열전도형 전열기
CN221264004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电加热器
CN208371549U (zh) 液体加热器
KR100817794B1 (ko) 일체형 방열 장치
JP3083206U (ja) ケースを設けた安全加熱器
CN215835571U (zh) 用于加热罐的陶瓷加热组件
CN114738321B (zh) 一种刀片式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CN215268767U (zh) 异形石墨加热管、热风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