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2220U -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2220U
CN220932220U CN202322564021.3U CN202322564021U CN220932220U CN 220932220 U CN220932220 U CN 220932220U CN 202322564021 U CN202322564021 U CN 202322564021U CN 220932220 U CN220932220 U CN 220932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emperature sensing
assembly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40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李信合
张海林
曾显伟
白青松
薛敬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40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2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2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2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温装置及燃气灶,涉及灶具测温技术领域。该测温装置包括套筒组件、感温组件和支撑座;套筒组件包括顶端和底端,感温组件设于套筒组件的顶端且通过支撑座安装于套筒组件上,感温组件用于与锅具抵接并检测锅具的温度;支撑座的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的导热系数。该测温装置通过在感温组件和套筒组件之间设置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导热系数的支撑座,可以减少感温组件和套筒组件之间的热传导,从而可以在火焰直接烧到套筒组件时防止套筒组件导热干扰感温组件的测温结果,进而提升测温准确性。

Description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为防止燃气灶的燃烧器上方的锅具发生干烧事故,燃气灶的燃烧器处通常安装有防干烧探头,防干烧探头用于实时检测锅具温度,从而便于及时判断锅具是否干烧。
如图1所示,现有的防干烧探头通常包括防干烧金属套筒1、滑管2、感温帽3、NTC(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和导线300。其中,防干烧金属套筒1为双层套筒,该双层套筒由内层套筒和套设于内层套筒外的外层套筒组成;滑管2固定于燃烧器处,防干烧金属套筒1位于滑管2上方且滑管2的顶端伸入至防干烧金属套筒1的内层套筒中;感温帽3由感温板和设于感温板一侧的插杆组成,且插杆内开设有凹槽,插杆插接于内层套筒中,感温板则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1的顶端的上方;NTC温度传感器30安装于感温帽3的凹槽内且与导线300的一端连接,导线300的另一端穿过内层套筒和滑管2后与电源、燃气灶的控制系统等电气元件连接。
现有的防干烧探头中,防干烧金属套筒1的内层套筒内还装有弹簧10,该弹簧10连接于感温帽3和滑管2之间。当锅具置于燃烧器周侧的锅架上后,锅具会下压感温帽3,从而带动防干烧金属套筒1压缩弹簧10并在滑管2上下移,此时感温帽3会在弹簧10的弹性恢复作用下与锅具紧密接触,感温帽3内的NTC温度传感器30可以通过热传导方式测得锅具的温度。
但在测温过程中,NTC温度传感器30与感温帽3紧密接触,感温帽3又紧密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1的顶端处,当燃烧器处喷出的火焰直接烧到防干烧金属套筒1时,防干烧金属套筒1会金属导热干扰NTC温度传感器30的测温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温装置和燃气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防干烧探头在测温过程中,NTC温度传感器与感温帽紧密接触,感温帽又紧密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顶端,当燃烧器处喷出的火焰直接烧到防干烧金属套筒时,防干烧金属套筒会金属导热干扰NTC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温装置,包括套筒组件、感温组件和支撑座;
所述套筒组件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感温组件设于所述套筒组件的顶端且通过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上,所述感温组件用于与锅具抵接并检测锅具的温度;
所述支撑座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套筒组件的导热系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均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外套筒内且所述内套筒的顶端位于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内套筒的顶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温组件沿所述内套筒的轴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外套筒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感温组件的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穿过所述外套筒的顶端开口后伸出至所述外套筒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温组件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感温组件在所述支撑座上沿靠近所述内套筒的底端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套设于所述底座外且所述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底座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感温组件包括感温盖和安装管,所述感温盖固定于所述安装管的一端,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支撑管和所述底座之间的间隔中且能够在该间隔中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和所述底座之间,以及,所述安装管的外壁和所述支撑管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复位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温组件还包括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管内且与所述感温盖相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筒的顶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挡板;
所述感温组件的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感温组件的位于所述凸出部周侧的位置为抵接部,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环形挡板的环内空间后伸出至所述外套筒外,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外套筒内且与所述环形挡板相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管,所述滑管设于所述套筒组件的底端的一侧,且所述滑管与所述套筒组件沿所述套筒组件的轴向滑动连接;
所述滑管与所述套筒组件连接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在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滑管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装置包括套筒组件、感温组件和支撑座;套筒组件包括顶端和底端,感温组件设于套筒组件的顶端且通过支撑座安装于套筒组件上,感温组件用于与锅具抵接并检测锅具的温度;支撑座的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的导热系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装置可以应用于燃气灶,具体的,该测温装置安装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处。在烹饪过程中,需将锅具置于燃烧器上方,此时锅具底部与测温装置中的感温组件的顶部抵接,当燃烧器处喷出火焰后,锅具温度上升,继而锅具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感温组件以实现实时检测锅具温度。由于该测温装置安装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处,因而烹饪过程中燃烧器喷出的火焰存在烧到套筒组件的情况,又由于套筒组件通常是采用金属或合金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因此套筒组件被火焰烧到后会受热产生大量热量并向外传导,但相较于现有的防干烧探头直接将NTC温度传感器紧密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顶端的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装置是将感温组件通过支撑座间接安装于套筒组件的顶端,且支撑座的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的导热系数,此时支撑座可以有效减少感温组件和套筒组件之间的热传导,可以在套筒组件被火焰烧到时防止套筒组件将热量传递至感温组件,进而可以防止感温组件的测温结果受到套筒组件的导热干扰,有效提升感温组件的测温结果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装置通过在感温组件和套筒组件之间设置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导热系数的支撑座,可以减少感温组件和套筒组件之间的热传导,从而可以在火焰直接烧到套筒组件时防止套筒组件导热干扰感温组件的测温结果,进而提升测温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测温装置,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与上述测温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防干烧探头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标:1-防干烧金属套筒;10-弹簧;2-滑管;3-感温帽;30-NTC温度传感器;300-导线;4-套筒组件;40-内套筒;41-外套筒;410-环形挡板;5-感温组件;50-感温盖;500-凸出部;51-安装管;52-测温传感器;6-支撑座;60-底座;61-支撑管;7-第一复位件;8-第二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包括套筒组件4、感温组件5和支撑座6;套筒组件4包括顶端和底端,感温组件5设于套筒组件4的顶端且通过支撑座6安装于套筒组件4上,感温组件5用于与锅具抵接并检测锅具的温度;支撑座6的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4的导热系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可以应用于燃气灶,具体的,该测温装置安装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处。在烹饪过程中,需将锅具置于燃烧器上方,此时锅具底部与测温装置中的感温组件5的顶部抵接,当燃烧器处喷出火焰后,锅具温度上升,继而锅具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感温组件5以实现实时检测锅具温度。
其中,感温组件5可以采用NTC(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等接触式测温传感器,进一步的,该感温组件5可以直接采用现有防干烧探头中的内部设有NTC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帽3。套筒组件4则可以采用金属或合金等材质制成,进一步的,套筒组件4可以采用与现有防干烧探头中的防干烧金属套筒1相同的材质制成。
由于该测温装置安装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处,因而烹饪过程中燃烧器喷出的火焰存在烧到套筒组件4的情况,又由于套筒组件4通常是采用金属或合金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因此套筒组件4被火焰烧到后会受热产生大量热量并向外传导。但相较于现有的防干烧探头直接将NTC温度传感器紧密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1顶端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是将感温组件5通过支撑座6间接安装于套筒组件4的顶端,且支撑座6的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4的导热系数,此时支撑座6可以有效减少感温组件5和套筒组件4之间的热传导,可以在套筒组件4被火焰烧到时防止套筒组件4将热量传递至感温组件5,进而可以防止感温组件5的测温结果受到套筒组件4的导热干扰,有效提升感温组件5的测温结果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通过在感温组件5和套筒组件4之间设置导热系数小于套筒组件4导热系数的支撑座6,可以减少感温组件5和套筒组件4之间的热传导,从而可以在火焰直接烧到套筒组件4时防止套筒组件4导热干扰感温组件5的测温结果,进而提升测温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套筒组件4包括内套筒40和外套筒41,内套筒40和外套筒41均包括顶端和底端,内套筒40套设于外套筒41内且内套筒40的顶端位于外套筒41的内部,支撑座6安装于内套筒40的顶端。
套筒组件4中的内套筒40用于支撑感温组件5和支撑座6,由于内套筒40的顶端位于外套筒41的内部,因而可以通过调节支撑座6的尺寸而使得支撑座6也位于外套筒41的内部,此时外套筒41不仅可以对内套筒40起到防护作用,且可以对支撑座6起到防护作用,从而防止火焰直接烧到内套筒40和支撑座6。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现有的防干烧探头中,感温帽3是直接抵接于防干烧金属套筒1的顶端的,因而感温帽3高于防干烧金属套筒1,在烹饪过程中,存在感温帽3被火焰直接烧到的情况,进而会导致NTC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迅速升高,同样会造成测温不准。
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温组件5安装于支撑座6上,因而支撑座6可以与内套筒40相互配合而对感温组件5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支撑座6的尺寸以及调节内套筒40顶端距离外套筒41顶端的距离,使得感温组件5的顶部与外套筒41的顶端齐平。由于烹饪过程中感温组件5的顶部需与锅具底部接触,因而此时外套筒41可以与锅具相互配合而对感温组件5进行全面防护,有效防止火焰直接烧到感温组件5,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感温组件5的测温结果准确性。
其中,感温组件5的顶部仅需在烹饪过程中与外套筒41的顶端齐平,也即,感温组件5的顶部仅需在燃烧器上方放置有锅具时与外套筒41的顶端齐平。因此在燃烧器上方未放置有锅具时,感温组件5的顶部也可以伸出至外套筒41的顶部上方,当进行烹饪时,再利用锅具的压力将感温组件5的顶部下压至与外套筒41的顶端齐平。
基于此,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感温组件5沿内套筒40的轴向滑动安装于支撑座6上,外套筒41的顶端设有开口,感温组件5的远离支撑座6的一侧穿过外套筒41的顶端开口后伸出至外套筒41外。
感温组件5沿内套筒40的轴向滑动安装于支撑座6上时,可以实现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的移动。当锅具置于燃烧器上方时,锅具底部会与感温组件5顶部接触并下压感温组件5,直至将感温顶端下压至与外套筒41的顶端齐平,此时可以在保证感温组件5能够与锅具接触的前提下,利用锅具与外套筒41相互配合而对感温组件5进行全面防护,使得燃烧器处产生的火焰被隔绝在外,无法与感温组件5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减少火焰直接烧到感温组件5产生的测温干扰,提升测温结果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感温组件5和支撑座6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件7,第一复位件7用于在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沿靠近内套筒40的底端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沿靠近内套筒40的底端的方向滑动时,也即感温组件5被锅具下压移动时,第一复位件7会蓄能。当移走锅具后,感温组件5顶部压力消失,此时第一复位件7又会释能,从而推动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沿远离内套筒40的底端的方向滑动,此时感温组件5复位,可以重新伸出至外套筒41外。
可以看出,第一复位件7使得感温组件5能够在烹饪结束后自动复位以待下次使用,可以有效提升该测温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其中,第一复位件7可以采用弹簧,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复位件7采用螺旋弹簧。
如图3所示,支撑座6包括底座60和支撑管61,支撑管61套设于底座60外且支撑管61的内壁与底座60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隔;感温组件5包括感温盖50和安装管51,感温盖50固定于安装管51的一端,安装管51的另一端插接于支撑管61和底座60之间的间隔中且能够在该间隔中滑动。
支撑管61的内壁与底座60的外壁之间的间隔用于容纳感温组件5的安装管51,且可以为感温组件5中的安装管51的滑动过程提供空间。并且,支撑管61和底座60还可以相互配合对安装管51的滑动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安装管51可以沿套筒组件4的轴向稳定滑动。
其中,底座6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卡接等方式与支撑管61固定连接,支撑管61再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内套筒40的顶端。
本实施例优选支撑管61卡接于内套筒40的顶端,如图3所示,此时内套筒40的顶端的边缘设有朝外延伸的环形卡板,支撑管61的靠近感温组件5的端部的边缘设有朝外延伸再朝向支撑管61的管身外壁弯折的环形卡扣,该环形卡扣通过上述弯折过程形成有卡槽,环形卡板卡接于该卡槽内,从而可以实现支撑管61和内套筒40的顶端之间的卡接。
如图3所示,安装管51的内壁和底座60之间,以及,安装管51的外壁和支撑管61之间,均安装有第一复位件7。
在安装管51和底座60之间以及安装管51和支撑管61之间均安装第一复位件7,不仅可以提升感温组件5的安装管51在底座60和支撑管61之间的滑动平衡性,且可以提升第一复位件7的蓄能释能效果,从而提升感温组件5的复位顺畅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感温组件5还包括测温传感器52,测温传感器52设于安装管51内且与感温盖50相抵接。
该测温传感器52为接触式测温传感器,其中,感温盖50的背对安装管51的一侧即为感温组件5的顶端,感温盖50用于与锅具接触导热,由于测温传感器52与感温盖50相抵接,因此感温盖50可以将锅具传递的热量再传递给安装管51内的测温传感器52,使得测温传感器52间接测得锅具的温度。
为保护测温传感器52,测温传感器52外可以覆盖有绝缘护套,该绝缘护套可以采用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还可以包括导线300,如图3所示,导线300一端与外部电源等电气元件连接,另一端伸入至内套筒40内并依次穿过底座60和安装管51后与测温传感器52连接。
为保护导线300,导线300外可以包裹有玻纤管,且玻纤管的内壁与导线300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其中,玻纤管起到防水和耐高温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套筒41的顶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挡板410;感温组件5的远离支撑座6的一侧设有凸出部500,感温组件5的位于凸出部500周侧的位置为抵接部,凸出部500穿过环形挡板410的环内空间后伸出至外套筒41外,抵接部位于外套筒41内且与环形挡板410相抵接。
感温组件5包括感温帽3和安装管51时,凸出部500和抵接部均位于感温帽3的背对安装管51的一侧,此时凸出部500可以由感温帽3的背对安装管51的一侧朝向远离安装管51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500用于与锅具底部接触以进行热传导。
环形挡板410则用于与感温帽3的上的抵接部相抵接,从而对感温帽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感温帽3从套筒组件4内脱出。尤其当感温组件5与内套筒40之间设有第一复位件7时,第一复位件7在释能过程中会推动感温帽3朝向远离内套筒40的底端的方向移动,而由于外套筒41的顶端处设有环形挡板410,因而感温帽3移动至抵接部与环形挡板410抵接后,感温帽3停止移动,不会被第一复位件7推动至从外套筒41内脱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还包括滑管2,滑管2设于套筒组件4的底端的一侧,且滑管2与套筒组件4沿套筒组件4的轴向滑动连接;滑管2与套筒组件4连接有第二复位件8,第二复位件8用于在套筒组件4和滑管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滑管2可以固定于燃烧器的下方,此时滑管2用于支撑套筒组件4。
在烹饪过程中,当锅具置于燃烧器上方后,锅具会下压感温组件5,由于感温组件5通过支撑座6安装于套筒组件4的顶端,因此感温组件5被锅具下压后会带动套筒组件4在滑管2上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复位件8蓄能。
当烹饪结束,将锅具从燃烧器上方移走后,感温组件5上方不再受到锅具压力,第二复位件8可以释能,从而驱动套筒组件4、支撑座6和感温组件5同时向上移动,达到移走锅具后感温组件5自动复位的目的。
其中,第二复位件8可以采用弹簧,进一步的,第二复位件8也可以采用螺旋弹簧。
当套筒组件4包括内套筒40且支撑座6包括底座60时,第二复位件8可以设于内套筒40内且抵接于滑管2的伸入至内套筒40内的端部和底座6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同时包括第一复位件7和第二复位件8时,在烹饪过程中,锅具底部会先下压感温组件5,使得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向下移动并使得第一复位件7蓄能。当感温组件5在支撑座6上移动至行程末端后,感温组件5再继续被锅具下压而带动支撑座6和套筒组件4同时向下移动并使得第二复位件8蓄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7用于实现感温组件5相对支撑座6的伸缩滑动过程,从而使得感温组件5可以缩回至外套筒41内部以防止火焰直接烧到感温组件5。第二复位件8则用于实现套筒组件4相对滑管2的伸缩滑动过程,从而使得套筒组件4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锅具。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上述测温装置,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与上述测温装置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组件(4)、感温组件(5)和支撑座(6);
所述套筒组件(4)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感温组件(5)设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顶端且通过所述支撑座(6)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4)上,所述感温组件(5)用于与锅具抵接并检测锅具的温度;
所述支撑座(6)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导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4)包括内套筒(40)和外套筒(41),所述内套筒(40)和所述外套筒(41)均包括顶端和底端,所述内套筒(4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41)内且所述内套筒(40)的顶端位于所述外套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座(6)安装于所述内套筒(40)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5)沿所述内套筒(40)的轴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座(6)上,所述外套筒(41)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感温组件(5)的远离所述支撑座(6)的一侧穿过所述外套筒(41)的顶端开口后伸出至所述外套筒(41)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5)和所述支撑座(6)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件(7),所述第一复位件(7)用于在所述感温组件(5)在所述支撑座(6)上沿靠近所述内套筒(40)的底端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包括底座(60)和支撑管(61),所述支撑管(61)套设于所述底座(60)外且所述支撑管(61)的内壁与所述底座(60)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感温组件(5)包括感温盖(50)和安装管(51),所述感温盖(50)固定于所述安装管(51)的一端,所述安装管(51)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支撑管(61)和所述底座(60)之间的间隔中且能够在该间隔中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的内壁和所述底座(60)之间,以及,所述安装管(51)的外壁和所述支撑管(61)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复位件(7)。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5)还包括测温传感器(52),所述测温传感器(52)设于所述安装管(51)内且与所述感温盖(50)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41)的顶端的开口处设有环形挡板(410);
所述感温组件(5)的远离所述支撑座(6)的一侧设有凸出部(500),所述感温组件(5)的位于所述凸出部(500)周侧的位置为抵接部,所述凸出部(500)穿过所述环形挡板(410)的环内空间后伸出至所述外套筒(41)外,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外套筒(41)内且与所述环形挡板(410)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管(2),所述滑管(2)设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底端的一侧,且所述滑管(2)与所述套筒组件(4)沿所述套筒组件(4)的轴向滑动连接;
所述滑管(2)与所述套筒组件(4)连接有第二复位件(8),所述第二复位件(8)用于在所述套筒组件(4)和所述滑管(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时蓄能。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装置。
CN202322564021.3U 2023-09-20 2023-09-20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Active CN220932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4021.3U CN220932220U (zh) 2023-09-20 2023-09-20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4021.3U CN220932220U (zh) 2023-09-20 2023-09-20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2220U true CN220932220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4021.3U Active CN220932220U (zh) 2023-09-20 2023-09-20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2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48020A1 (en) Electromagnetic oven for barbecue
CN205079875U (zh) 一种分离隔热悬浮式温度传感器
JP5774412B2 (ja) 調理器具用温度検出装置
CN220932220U (zh) 测温装置及燃气灶
US20050274710A1 (en) Radiant heater in a cooking hob with a thermal switch
CN112555914B (zh) 一种燃气灶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208568104U (zh) 一种ntc测温探头
CN108663134A (zh) 一种ntc测温探头
CN209894359U (zh) 一种带磁簧开关的温度传感器
CN215489932U (zh) 一种燃烧器结构
CN220876515U (zh) 锅具组件及灶具装置
CN220751375U (zh) 测温装置和电磁灶
CN221197470U (zh) 防干烧探头及包括其的燃气灶
CN220751377U (zh) 测温组件及燃气灶
CN208058915U (zh) 一种安装在防干烧燃气灶上的火盖结构
CN220751376U (zh) 测温结构及灶具
CN110440306B (zh) 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燃气灶
CN111853863A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锅具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936079U (zh) 一种安装在防干烧灶具上的火盖结构
CN213189205U (zh) 多功能煎烤机
US6240835B1 (en) Electric cooking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deep fryer
CN221279510U (zh) 防干烧装置及灶台
CN217816889U (zh) 一种防干烧感温装置
CN217605141U (zh) 一种防干烧传感器及燃气灶
CN220893591U (zh) 锅具温度检测组件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