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7209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7209U
CN220917209U CN202322563190.5U CN202322563190U CN220917209U CN 220917209 U CN220917209 U CN 220917209U CN 202322563190 U CN202322563190 U CN 202322563190U CN 220917209 U CN220917209 U CN 220917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frame
bracket
suppor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31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何莎婕
孙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31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7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7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7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烹饪腔内的热气流动效率不能变换导致食物的口感比较单一且不能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防护罩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支架组件安装于烹饪腔的顶面,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设有回风孔,第一底板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的开孔率。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烘烤食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烘烤食物口感,还可以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便出现了不需要油来煎炸食物的空气炸锅,现有的空气炸锅应用了高速空气循环技术,通过开启加热装置加热内部空气,然后通过电机带动风叶在用于烹饪腔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空气流,用热空气代替热油,全方位360度接触食材表面,实现食材的煎炸效果。
现有技术CN217524720U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底座以及盖合在所述底座顶部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顶部带敞口的锅体,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的食材,所述热风腔底部设有风罩,所述风罩凸出于所述盖体设置,所述风罩的侧壁设置有回风口,烹饪腔内空气沿回风口进入热风腔,使得在所述热风腔底部形成水平流动区,以使热风在所述热风腔和烹饪腔件循环流动。将风罩凸出设置,从而可以在风罩的环周侧设置回风口,通过回风口引导热风在热风腔和烹饪腔之间循环流动,可降低油污进入热风腔的概率,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烹饪腔内空气在回风口的引导下汇聚并流经加热件,可以缩短气流与加热件间距离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进而通过提升热风温度来缩短烹饪时长,提升使用体验。
但该现有技术中,风罩设有让热风在热风腔和烹饪腔之间循环流动的回风口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烹饪腔内的热气流动效率也不会变换,导致烹饪食物的口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用户需求改变烘烤的口感,也不能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适用性不高,用户使用体验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解决烹饪腔内的热气流动效率不能变换导致食物的口感比较单一且不能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烘烤食物口感,还可以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烹饪腔、热风组件,烹饪腔用于放置食材,热风组件向烹饪腔输送热风来加热食材,热风组件包括设于烹饪腔顶部的第一风扇和加热件,烹饪腔的顶部设有罩住第一风扇和加热件的防护罩,防护罩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支架组件安装于烹饪腔的顶面,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设有回风孔,第一底板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的开孔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择一选择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安装在支架组件上,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都开设有回风孔,通过设计第一底板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的开孔率,使得用户选择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可以让热风在热风腔和烹饪腔之间的流动效率不同,例如使用开孔率大的第一底板,热风容易穿过回风孔,流动效率高,能让烹饪腔内保持较高温度,对食物的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烹饪的食材口感比较酥脆,而第二底板的开孔率小,使用第二底板时,热风的流动效率相对较慢,循环流动周期延长,能让食物缓慢加热,烹饪出的食材不容易干,口感相对嫩滑,因此,通过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让烹饪腔内热风的流动效率不同,烘烤食物可以多样化,用户可根据需要择一选择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从而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例如烘烤易熟的食材可以使用第一底板,比如薄肉片等,烘烤不易熟的食材可以使用第二底板,比如大块薯类等,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都可以与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可以简化固定安装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的顶面,第一支架为环形结构,第一支架的底端内径小于顶端内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径均大于第一支架的底端内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由第一支架的内侧壁托住固定;或者,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的底端。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式的第一支架便于加工成型和拆装清洗,同时,安装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时,可以将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直接从第一支架的顶端放入到第一支架内,无须其他操作,第一支架的侧壁底端会自然托住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既确保了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安装在第一支架内的稳固性,又使得操作非常简单,装拆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效率非常高;或者,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底端,卡扣结构连接稳固,拆卸方便,也能提高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更换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设有出风孔。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架的侧壁设置出风孔,让热风从出风孔进入烹饪腔,沿着烹饪腔侧壁向下流动,最后在烹饪腔中间汇聚,对食材进行加热后又形成向上的气流,向上的气流会通过回风孔重新加热,如此便形成循环气流,获得均匀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底板连接于第一支架的底端,第二底板连接于第二支架的底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的顶面,实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使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架连接,将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连接,可以针对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设计不同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进一步优化热风的流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一底板、第一支架拆开清洁;另一方面,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将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拆开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壁均设有出风孔。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都设有出风孔,可以针对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对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出风孔的开孔率进行设计,进一步优化热风的流动效率,提高烹饪效率及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还包括托持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择一使用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外环筋、内环筋和第一连接筋,外环筋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连接筋连接于外环筋、内环筋之间,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小于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支撑组件提供向上的支撑。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外环筋、内环筋和第一连接筋,通过外环筋与支架组件的底部连接,确保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支架组件上的稳固性,内环筋通过第一连接筋与外环筋连接,确保外环筋与内环筋的连接稳固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小于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安装在所述防护罩上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第一风扇的正下方;和/或,所述加热件位于第一风扇的外周侧且两者之间具有环形空隙,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环形空隙的正下方。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第一风扇的正下方,能阻挡部分油烟,能减少附着在第一风扇上的油烟,确保第一风扇的长期正常运作,减少清洁工作量;或者,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环形空隙的正下方,减少对热风循环流动时的阻碍,确保热风循环顺畅,也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还包括第二连接筋,所有第二连接筋从内环筋向内延伸并连接在一起。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筋能增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整体强度,提高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空气炸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与机头分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件安装后的示意图(仰视);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件安装后的示意图(仰视);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底板安装后的示意图(仰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X和/或Y,可以表示:单独存在X、同时存在X和Y、单独存在Y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X、Y和Z”、“包含X、Y、Z”是指X、Y、Z三者都包含,“包含X、Y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之一,“包含X、Y和/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中任一个或任二个或三个。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互结合或替换,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烹饪腔100、热风组件,烹饪腔100用于放置食材,热风组件向烹饪腔100输送热风来加热食材,热风组件包括设于烹饪腔100顶部的第一风扇21和加热件22,第一风扇21一般由电机111驱动,烹饪腔100的上方设置有安装腔101,安装腔101的底部设置反射罩112,电机111固定在安装腔101内且电机111的输出轴穿过反射罩112与第一风扇连接,反射罩112可以减少烹饪腔100的热量向安装腔101内传导。烹饪腔100的顶部设有罩住第一风扇21和加热件22的防护罩3,防护罩3可以在烹饪腔的顶部隔出热风腔102,第一风扇21旋转带动空气流动,经过加热件22的加热后形成热风,热风流出热风腔102进入烹饪腔,与食材接触后回到热风腔102,如此循环,可以参考图2中箭头所示的热风流动路径。防护罩3可以减少进入热风腔102附着在第一风扇21和加热件22上的油烟,也可以防止用户打开烹饪腔后碰到加热件22被烫伤。结合图3看,防护罩3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支架组件安装于烹饪腔100的顶面,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择一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均设有回风孔300,第一底板31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32的开孔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择一选择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安装在支架组件上,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上都开设有回风孔300,开孔率是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上的所有回风孔的总面积占第一底板/第二底板面积的百分比,通过设计第一底板31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32的开孔率,使得用户选择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可以让热风在热风腔102和烹饪腔100之间的流动效率不同,例如使用开孔率大的第一底板,热风容易穿过回风孔,流动效率高,能让烹饪腔100内保持较高温度,对食物的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烹饪的食材口感比较酥脆,而第二底板的开孔率小,使用第二底板时,热风的流动效率相对较慢,循环流动周期延长,能让食物缓慢加热,烹饪出的食材不容易干,口感相对嫩滑,因此,通过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让烹饪腔内热风的流动效率不同,烘烤食物可以多样化,用户可根据需要择一选择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从而针对不同食材实现不同的烘烤效果,例如烘烤易熟的食材可以使用第一底板,比如薄肉片等,烘烤不易熟的食材可以使用第二底板,比如大块薯类等,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展示的机型为翻盖式空气炸锅,即机体包括机头11和锅体12,机头11铰接于锅体12,安装腔101位于机头11,热风组件安装于机头11的底部,烹饪腔100位于锅体12内,机头11翻起后打开烹饪腔100。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机型,例如抽屉式空气炸锅,锅体可以横向抽出机体。
为了给安装腔101内的零部件散热,可以在安装腔101内增加第二风扇,第二风扇也可以由电机111来驱动。
而为了将第一底板31、第二底板32可靠固定在支架组件,可以采用多种实现方式,下面用不同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的连接稳固性,参考图3所示,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33,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33。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都可以与第一支架33可拆卸连接,可以简化固定安装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结构。
第一支架33可以是固定不可拆的结构,也可以设计第一支架33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100的顶面,第一支架33为环形结构,第一支架33的底端内径小于顶端内径,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外径均大于第一支架33的底端内径,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由第一支架33的内侧壁托住固定,可拆卸式的第一支架便于加工成型和拆装清洗,同时,安装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时,可以将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直接从第一支架的顶端放入到第一支架内,无须其他操作,第一支架的侧壁底端会自然托住第一底板或者第二底板,既确保了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安装在第一支架内的稳固性,又使得操作非常简单,装拆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的效率非常高。
除了利用第一支架33的内侧壁托住固定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33的底端,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也能提高第一底板31、第二底板32的更换效率。
为了热风循环流动顺畅,第一支架33的侧壁设有出风孔301。在第一支架的侧壁设置出风孔,让热风从出风孔进入烹饪腔,沿着烹饪腔侧壁向下流动,最后在烹饪腔中间汇聚,对食材进行加热后又形成向上的气流,向上的气流会通过回风孔重新加热,如此便形成循环气流,获得均匀的加热效果。出风孔301可以采用纵向设置的条形孔,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形状。
实施例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第一底板31连接于第一支架33的底端,第二底板32连接于第二支架的底端,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100的顶面,实现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择一使用。将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架连接,将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连接,可以针对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设计不同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进一步优化热风的流动效率。
更具体的,第一底板31与第一支架33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选择第一底板31与第一支架33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一底板、第一支架拆开清洁。第二底板32与第二支架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选择第二底板32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拆开清洁。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互为备份,由于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的侧壁均设有出风孔301,也可以根据不同开孔率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设计第一支架上出风孔301的开孔率大于第二支架上出风孔301的开孔率,如此来适应第一底板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的开孔率的设计,在使用第一支架和第一底板时,热风具有更高的流动效率,而在使用第二支架和第二底板时,热风具有更低的流动效率,第一支架也可以和第二底板搭配使用,第二支架也可以和第一底板搭配使用,从而让热风具备较低的流动效率,进一步增加烘烤效率、效果的多样化。
实施例三:
由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是薄板结构,因此为提高结构稳定性,可以设计防护罩3还包括托持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择一使用的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参考图4和图5,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均包括外环筋411、内环筋412和第一连接筋413,外环筋411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连接筋413连接于外环筋411、内环筋412之间,第一支撑件41的内环筋412直径小于第二支撑件42的内环筋412直径。可以通过支撑组件提供向上的支撑,提高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外环筋、内环筋和第一连接筋,通过外环筋与支架组件的底部连接,确保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支架组件上的稳固性,内环筋通过第一连接筋与外环筋连接,确保外环筋与内环筋的连接稳固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小于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安装在所述防护罩上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参考图6所示,在使用第一支撑件41支撑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时,第一支撑件41的内环筋412位于第一风扇21的正下方,能阻挡部分油烟,减少进入热风腔附着在第一风扇上的油烟,确保第一风扇的长期正常运作,减少清洁工作量。
加热件22位于第一风扇21的外周侧且两者之间具有环形空隙200,选择第二支撑件42来支撑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时,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件42的内环筋412会位于环形空隙200正下方,可以减少对热风循环流动时的阻碍,确保热风循环顺畅,也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的整体强度,让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不易变形,可以设计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均还包括第二连接筋414,所有第二连接筋414从内环筋412向内延伸并连接在一起。所有的第二连接筋414从内环筋412向内延伸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交叉结构,可以增强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的整体强度,使得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不易变形,提高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搭配使用时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41搭配第二底板32使用时的状态可以参考图8。
可以理解的,除了采用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不同开孔率的第三底板等等,对烘烤效果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区分。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烹饪腔、热风组件,烹饪腔用于放置食材,热风组件向烹饪腔输送热风来加热食材,热风组件包括设于烹饪腔顶部的第一风扇和加热件,烹饪腔的顶部设有罩住第一风扇和加热件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支架组件安装于烹饪腔的顶面,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设有回风孔,第一底板的开孔率大于第二底板的开孔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的顶面,第一支架为环形结构,第一支架的底端内径小于顶端内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外径均大于第一支架的底端内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由第一支架的内侧壁托住固定;或者,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架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设有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底板连接于第一支架的底端,第二底板连接于第二支架的底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择一可拆卸连接于烹饪腔的顶面,实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择一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一支架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壁均设有出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还包括托持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择一使用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外环筋、内环筋和第一连接筋,外环筋连接于支架组件的底部,第一连接筋连接于外环筋、内环筋之间,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小于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第一风扇的正下方;和/或,所述加热件位于第一风扇的外周侧且两者之间具有环形空隙,第二支撑件的内环筋位于环形空隙的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还包括第二连接筋,所有第二连接筋从内环筋向内延伸并连接在一起。
CN202322563190.5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20917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3190.5U CN22091720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3190.5U CN22091720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7209U true CN220917209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3190.5U Active CN220917209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7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3558A (en) Rapid cooking device
US5699722A (en) Rapid cooking device
CN205215045U (zh) 烤盘及具有其的烹饪炊具
CN210276928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110613366A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空气炸锅
CN110101316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3475951A (zh) 一种可煎烤空炸机
CN110151002A (zh) 一种烤盘及具有该烤盘的空气炸锅
CN214284571U (zh) 一种通风接油的炸篮结构
CN22091720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AU630338B2 (en) Hot air cooker
CN210446767U (zh) 油烟过滤组件及具有该油烟过滤组件的空气炸锅
CN214631738U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1412810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44677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44676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09330345B (zh) 一种新型烹饪灶
CN213309190U (zh) 一种方便食物均匀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09574435U (zh) 一种发热管与风扇可清洗的空气炸锅
CN216744507U (zh) 一种可过滤油烟的空气炸锅
CN214841068U (zh) 一种带有新型接油盒的烤炸一体机
CN211355052U (zh) 一种烤盘及具有该烤盘的空气炸锅
CN214549018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3993310U (zh) 一种具有烤串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7185766U (zh) 一种用于煎烤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