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3324U -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3324U
CN220913324U CN202322112440.3U CN202322112440U CN220913324U CN 220913324 U CN220913324 U CN 220913324U CN 202322112440 U CN202322112440 U CN 202322112440U CN 220913324 U CN220913324 U CN 220913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vibration
detection
clamping
test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24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宝义
德明
李祥峰
韩鹏
吕家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24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3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3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3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测试工装包括机架,通过导向机构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台,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驱使机构;所述振动台上设有用于夹紧待测线束的夹紧机构,所述振动驱使机构与所述振动台传动连接,且在所述振动驱使机构的驱使下,所述振动台能够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测试工装,能够模拟线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振动工况,而可提高线束测试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测试工装。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上述线束测试工装的线束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各种线束产品中,以通信类线束为例,通信线束的连接端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需进行测试,以模拟线束实际使用环境,对线束进行动态电性能检测。
当前,通信类线束产品在出厂时电性能检测为合格的,当使用环境处于振动状态,或者线束在工作状态下存在一定移动量时,有的线束容易出现偶发断续造成产品性能瞬间性的失效,或者信号完全丢失造成产品性能长时间失效。例如在汽车行业中,由于汽车运动,特别是在颠簸路况下,汽车上的通信线束便容易出现信号丢失,并由此造成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等短时间或者长时间的失效,引起客户抱怨。
究其原因,往往在于常规的线束测试方案为静态环境下进行测试,也即线束插入到测试端口中,产品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进行测试。这种情况下,假如线束的连接端子存在接触不良、虚接等情况,也难以被发现,造成检测可靠性较差。而若通过人工手动摇动线束的方式去测试,由于人工手摇力度、摇动幅度等不易控制,容易引入了新的不良,也会造成线束产品检测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线束测试工装,以提高线束测试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测试工装,包括机架,通过导向机构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台,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驱使机构;
所述振动台上设有用于夹紧待测线束的夹紧机构,所述振动驱使机构与所述振动台传动连接,且在所述振动驱使机构的驱使下,所述振动台能够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滑轨,以及设于所述振动台上的带有滑槽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设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驱使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和所述振动台之间的连杆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振动台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上的第一连杆,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振动台之间的第二连杆;和/或,
所述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振动台上的夹紧驱动装置,以及由所述夹紧驱动装置驱使开合的夹爪。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台上设有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所述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部驱使滑动的检测头,以及一端与所述检测头电连接的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中具有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能够与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且所述检测电路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夹爪与所述待测线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头内部中空,在所述检测头内设有同轴布置的检测探针;
所述检测探针能够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所述检测探针承接外力能够弹性变形,并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与变形量对应的电阻值。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电路中具有电源,和/或,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信号放大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台上设有由第二直线驱动部驱使滑动的安装平台,所述检测头为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多个,且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的驱使下,其一所述检测头能够与所述待测线束对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通过具有夹紧机构的振动台的滑动设置,以及在振动驱使机构的驱使下,振动台能够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往复滑动,由此可使得该测试工装模拟线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振动工况,使得线束测试过程更接近于实际使用工况,从而可提高线束测试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束生产线,所述线束生产线中设有如上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生产线设置上述线束测试工装,能够保证所生产的线束的连接质量,并能够提升线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振动台以及振动驱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中部分结构在振动台的设置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部和第二直线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检测电路以及检测头的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振动台;3、导向机构;4、振动驱使机构;5、夹紧机构;6、检测头;7、第一直线驱动部;8、检测电路;9、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二直线驱动部;12、安装平台;13、控制装置;14、检测探针;15、信号放大器;
100、待测线束;100a、连接端子;
101、底板;102、立板;103、支撑板;104、电机安装板;201、横板;202、竖板;203、加强板;204、连接块;205、通孔;301、滑轨;302、滑块;401、电机;402、连杆组件;402a、第一连杆;402b、第二连杆;501、夹紧驱动装置;502、夹爪;801、光电耦合器;80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测试工装,其用于对生产的线束进行测试,且特别的,该工装可用于对汽车线束,尤其是汽车中使用的通信类线束进行生产后的测试,以保证出厂线束的品质。
整体结构上,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线束测试工装包括机架1,通过导向机构3滑动设于机架1上的振动台2,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振动驱使机构4。
其中,振动台2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待测线束100的夹紧机构5,振动驱使机构4与振动台2传动连接,并且在振动驱使机构4的驱使下,振动台2能够在导向机构3的导向下往复滑动。
此时,如上结构,通过具有夹紧机构5的振动台2的滑动设置,以及在振动驱使机构4的驱使下,使得振动台2能够在导向机构3的导向下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便可使得该测试工装模拟线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振动工况,以实现对线束的动态测试。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具体来说,继续如图3至图5中所示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上述导向机构3具体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滑轨301,以及设于振动台2上的带有滑槽的滑块302,且滑块302即通过滑槽设于滑轨301上,以此实现振动台2在机架1上的滑动设置,并可沿导向机构3限定出的滑动路径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使得导向机构3由相互配合的滑轨301与滑块302组成,有着结构简单、导向可靠的特点。并且在具体实施时,滑轨301和与之匹配的滑槽的横截面一般可设置为燕尾型或T型等形式。此外,为保证振动台2滑动的稳定性,上述导向机构3通常也可设置为并排布置的两组,两组导向机构3对应布置在两侧便可。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上述机架1例如可主要由底板101,底端连接在底板101上的立板102,以及连接在立板102与底板101之间的支撑板103组成。此时,上述导向机构3中的滑轨301具体为设置在立板102上,支撑板103优选的可设计为相对布置在两侧的两个,以保证对立板102的支撑效果。
另外,在两侧支撑板103之间还设置有电机安装板104,该电机安装板104可作为安装基础,以实现振动驱使机构4在机架1上的设置。
同样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在结构上,本实施例的上述振动台2主要由横板201,连接在横板201一侧的竖板202,以及连接在横板201和竖板202之间的加强板203组成。而且,与前述支撑板103类似的,加强板203也可设置为相对布置的两个,以保证横板201和竖板202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为进行待测线束100的测试,在竖板202上设置有供其通过的通孔205,在横板201的底部也设置有连接块204,以用于和振动驱使机构4连接。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振动驱使机构4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电机401,以及连接在电机401和振动台2之间的连杆组件402,且电机401即通过连杆组件402带动振动台2往复滑动。
其中,电机401具体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04上,且具体实施时,该电机401可采用变频电机,以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电机401的转速,并由此改变振动台2往复滑动的速度,达到调整振动台2振动工况的目的。
此外,具体实施时,上述连杆组件402例如可包括连接在电机401上的第一连杆402a,以及铰接在第一连杆402a和振动台2之间的第二连杆402b。其中,第一连杆402a的一端连接在电机401的电机轴上,另一端通过铰接轴和第二连杆402b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二连杆402b的另一端则同样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04上。
这样,与电机401的电机轴相连的第一连杆402a相当于主动杆,铰接在第一连杆402a和连接块204之间的第二连杆402b为摆动布置的从动杆,并且在电机401带动第一连杆402a转动时,配合于导向机构3的导向约束,便能够通过第二连杆402b驱使振动台2上下往复滑动,以模拟振动工况。
需说明的是,除了由第一连杆402a和第二连杆402b构成连杆组件402,以及由电机401和连杆组件402构成振动驱使机构4,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采用其它常规驱动结构,以实现对振动台2的驱动,使得振动台2能够往复滑动。此外,除了使得振动台2上下滑动,基于需要,调整导向机构3与振动驱使机构4的布置方式,使得振动台2为水平滑动,其也是可以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夹紧机构5在结构上包括设于振动台2上的夹紧驱动装置501,以及由夹紧驱动装置501驱使开合的夹爪502。此时,上述夹紧驱动装置501采用诸如气缸、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产品,且其能够驱使相对布置的夹爪502开合运动即可。同时,值得说明的是,在设置上,当夹爪502闭合以夹紧待测线束100时,也应使得待测线束100恰与振动台2上的通孔205对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采用以上结构构成的夹紧机构5,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使得夹紧机构5采用其它可开合,以夹紧待测线束100的常规产品。
而基于如上机架1,通过导向机构3导向滑动的振动台2,以及振动驱使机构4和夹紧机构5的设置,本实施例便能够由夹紧机构5夹紧待测线束100,并通过振动驱使机构4驱使振动台2往复滑动,以模拟线束实际使用中的振动工况,对待测线束100进行测试。
具体测试时,基于本实施例的工装,例如可将待测线束100与外部测试电路连接成回路,以测试待测线束100上的连接端子100a是否存在接触不良、虚接等问题,从而将不合格的线束剔除,以保证出厂线束的质量。
而除了上述使用形式,本实施例的工装在使用时,例如也可用于对线束进行高压绝缘性测试。此时,由于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待测线束100上的连接端子100a未与测试端口(也即下述检测头6)连接或者未良好接触的情况。但基于高压绝缘测试原理,待测线束100内两条独立的线路接于测试回路之间后,经过测试为断开的绝缘状态为通过测试。不过,若待测线束100的连接端子100a未与测试端口连通时,也即待测线束100实际未与测试端口接触,但测试结果仍会为通过,使得待测线束100的高压绝缘性能测试存在漏洞。
为克服上述漏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进一步的,结合图6至图9中所示的,在振动台2上设置有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并且,该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部7驱使滑动的检测头6,以及一端与检测头6电连接的检测电路8。
检测电路8中具有光电耦合器801,光电耦合器801的输出端能够与外部的控制装置13连接,同时,检测电路8的另一端也能够通过夹爪502与待测线束100电连接。此外,检测电路8中一般也应具有电源802,或与外部电源部件连接。
由此,在进行高压绝缘性测试时,通过第一直线驱动部7带动检测头6向通孔205内的待测线束100移动,只有检测头6与待测线束100上的连接端子100a良好接触后,检测电路8中的光电耦合器801才能够被触发,且被触发的光电耦合器801可进一步向控制装置13输出信号,以表示检测头6与连接端子100a已连接。然后,便可断开检测电路8,并再连接高压绝缘测试电路,以进行高压绝缘测试。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检测电路8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9和第二导线10与夹爪502以及检测头6电连接,且其中,例如可使得夹爪502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铜、铝等金属制成,或者也可在夹爪502上设置金属制成的电连接结构,以能够使得第一导线9经夹爪502和被夹持的接线端子100a电导通。
而检测头6也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铜、铝等金属制成即可,并通过绝缘结构设置在第一直线驱动部7上,第二导线10与检测头6连接,便能够实现检测头6和检测电路8之间的电导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结构设置,其可适于常规线束的高压绝缘性测试。而在此基础上,对于汽车中应用的通信类线束,并且特别是同轴电缆类的通信类线束的高压绝缘性测试,其则可进一步使得检测头6内部为中空的,同时在检测头6内设置同轴布置的检测探针14。
检测探针14应与检测头6之间绝缘设置,其例如可在检测头6中设置绝缘内衬,以隔绝检测探针14。此外,在结构上,本实施例的检测探针14也能够与控制装置13连接,并且检测探针14承接外力时能够弹性伸缩,并可向控制装置13输出与伸缩量对应的电阻值。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检测探针14可借鉴于现有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也即可进一步在滑动变阻器中滑片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电连接杆与弹簧。其中,电连接杆与滑片电连接,弹簧用于弹性抵推滑片,并且在电连接杆被外力按压时,可带动滑片滑动并压缩弹簧,当外力撤去时,弹簧恢复则能够推动滑片滑动复位。
如此,通过以上检测探针14的设置,本实施例便可通过外围的检测头6和内部的检测探针14,分别与采样同轴线缆结构的待测线束100中的外部线路以及内部线路连接,从而确定检测头6和待测线束100中的外部线路之间,以及内部的检测探针14和待测线束100中的内部线路之间是否均良好接触。
需说明的是,鉴于本实施例的检测探针14的结构,具体使用时,随着第一直线驱动部7的驱使,检测探针14与连接端子100a中的内部针脚(也即待测线束100中的内部线路)接触,同时检测探针14中的弹簧被压缩,且检测探针14也能够输出对应的电阻值。此时,控制装置13将当前的电阻值与预置的电阻阈值比较,便可判定检测探针14和连接端子100a中的内部针脚之间是否良好接触。
由于检测探针14需向控制装置13输出的电阻值,也即检测探针14向控制装置13传输的为模拟信号,因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可在检测探针14与控制装置13连接的线路上设置信号放大器15,该信号放大器15采用现有的模拟信号放大器产品即可。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振动台2上也可设置由第二直线驱动部11驱使滑动的安装平台12,并且检测头6可为间隔设于安装平台12上的多个,在第二直线驱动部11的驱使下,其中一个检测头6则能够与待测线束100对齐。
此时,使得检测头6为多个,可将各检测头6设置为具有不同的规格,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线束的测试需求。此外,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上述第一直线驱动部7和第二直线驱动部11也采用诸如气缸、直线电机或直线推杆等常规产品即可。
本实施例的线束测试工装,通过具有夹紧机构5的振动台2的滑动设置,以及在振动驱使机构4的驱使下,振动台2能够在导向机构3的导向下往复滑动,由此可使得该测试工装模拟线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振动工况,使得线束测试过程更接近于实际使用工况,从而可提高线束测试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生产线,该线束生产线可生产汽车线束,且例如可用于生产汽车中使用的通信类线束,同时该线束生产线中设置有实施例一中的线束测试工装。
本实施例的线束生产线,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线束测试工装,能够保证所生产的线束的连接质量,并能够提升线束使用的可靠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通过导向机构(3)滑动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振动台(2),以及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振动驱使机构(4);
所述振动台(2)上设有用于夹紧待测线束(100)的夹紧机构(5),所述振动驱使机构(4)与所述振动台(2)传动连接,且在所述振动驱使机构(4)的驱使下,所述振动台(2)能够在所述导向机构(3)的导向下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滑轨(301),以及设于所述振动台(2)上的带有滑槽的滑块(302),所述滑块(302)通过所述滑槽设于所述滑轨(3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驱使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电机(401),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401)和所述振动台(2)之间的连杆组件(402),所述电机(401)通过所述连杆组件(402)带动所述振动台(2)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组件(402)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401)上的第一连杆(402a),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402a)和所述振动台(2)之间的第二连杆(402b);和/或,
所述电机(401)采用变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振动台(2)上的夹紧驱动装置(501),以及由所述夹紧驱动装置(501)驱使开合的夹爪(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台(2)上设有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所述线束接触性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部(7)驱使滑动的检测头(6),以及一端与所述检测头(6)电连接的检测电路(8);
所述检测电路(8)中具有光电耦合器(801),所述光电耦合器(801)的输出端能够与外部的控制装置(13)连接,且所述检测电路(8)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夹爪(502)与所述待测线束(10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头(6)内部中空,在所述检测头(6)内设有同轴布置的检测探针(14);
所述检测探针(14)能够与所述控制装置(13)连接,且所述检测探针(14)承接外力能够弹性伸缩,并向所述控制装置(13)输出与伸缩量对应的电阻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8)中具有电源(802),和/或,所述检测探针(14)与所述控制装置(13)连接的线路上设有信号放大器(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台(2)上设有由第二直线驱动部(11)驱使滑动的安装平台(12),所述检测头(6)为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2)上的多个,且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11)的驱使下,其一所述检测头(6)能够与所述待测线束(100)对齐。
10.一种线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生产线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测试工装。
CN202322112440.3U 2023-08-07 2023-08-07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Active CN220913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2440.3U CN220913324U (zh) 2023-08-07 2023-08-07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2440.3U CN220913324U (zh) 2023-08-07 2023-08-07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3324U true CN220913324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3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2440.3U Active CN220913324U (zh) 2023-08-07 2023-08-07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3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3820B (zh) 一种绝缘子放电报警装置
CN107024634B (zh) 一种用于线束测试用通电检测装置
CN114428210B (zh) 一种高效的直流接触器综合测试设备
CN220913324U (zh) 线束测试工装及线束生产线
CN215493923U (zh) 一种光伏组件绝缘耐压对角测试装置
CN117007932A (zh) 一种双通道功率器件测试装置
CN213689847U (zh) 一种利用负电压进入芯片测试模式的装置
CN208207157U (zh) 一种档位开关功能测试装置
CN219143042U (zh)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
CN112557009A (zh) 微动开关自动检测系统
CN219777826U (zh) 一种测试工装
CN215449335U (zh) 测试装置及集成机构测试系统
CN216816277U (zh) 推拉力测试治具
KR101823001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용 자동 검사 시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와이어 하네스용 자동 검사 시험 시스템
CN216595298U (zh) 一种线束连接端电阻稳定性测试装置
CN220171168U (zh) 一种智能浪涌保护器生产测试装置
CN217467026U (zh) 一种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测量夹具
CN220773241U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20455055U (zh) 测试装置
CN218727691U (zh) 双工位测试装置
CN220730325U (zh) 一种用于微机保护装置的测试工装
CN220626555U (zh) 一种驱动器老化检测装置
CN217691780U (zh) 一种上电工装及测试系统
CN220305430U (zh) 一种气动侧扩母线连接器测试装置
CN219915901U (zh) 一种快速检验高压线束端子压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