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0396U - 电驱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驱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0396U
CN220910396U CN202322944456.0U CN202322944456U CN220910396U CN 220910396 U CN220910396 U CN 220910396U CN 202322944456 U CN202322944456 U CN 202322944456U CN 220910396 U CN220910396 U CN 220910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lectric drive
drive assembly
cavit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44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一帆
吴国林
郑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Lings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444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0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0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0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驱总成和车辆,该电驱总成包括:电机壳体和减速器壳体;电机壳体包括开口端;减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与开口端连接固定,第一壳体部和电机壳体一起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部安装于第一腔体内,并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本申请提供的电驱总成通过减速器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与电机壳体连接形成第一腔体,并将减速器壳体的第二壳体部小型化,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从而减轻电驱总成的重量。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避免冷却剂从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连接处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驱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日益上涨的燃油价格和波动不定的国际石油形式,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的使用,如电能、氢能等。其中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为迅速,而不管电能还是氢能,最终驱动车辆驱动的都为电机。而相比于传统车辆使用的内燃机,新能源汽车对其使用的电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体积、重量、价格、整车应用等指标。
然而目前电驱动总成大多具有壳体强度较弱、重量较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该电驱总成能够降低减速器壳体的重量,从而减轻电驱总成自身的重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避免冷却剂泄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该电驱总成包括电机壳体和减速器壳体;电机壳体包括开口端;减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与开口端连接固定,第一壳体部和电机壳体一起形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部安装于第一腔体内,并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其中,第二壳体部设有通孔,通孔至少部分与开口端对齐连通;通孔将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连通;电驱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器,其中,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驱动电机包括驱动轴;减速器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减速器包括输入轴;驱动轴和输入轴的至少任意一个穿过通孔并相互固定连接。
其中,驱动轴和输入轴通过花键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壳体部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环绕通孔;电驱总成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位于第一腔体内,并将固定部与第一壳体部连接。
其中,第二壳体包括安装部,固定部连接在安装部上;安装部包括第一子安装部,通孔贯穿设置在第一子安装部;通孔内还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在输入轴上,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通孔的内壁。
其中,安装部包括第二子安装部,减速器还包括中间轴,中间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子安装部及第一壳体部的对应位置上;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组件;中间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与第一齿轮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安装部包括第三子安装部,减速器还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子安装部及第一壳体部的对应位置上;输出轴上设有第三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与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中间轴和输出轴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还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在中间轴或输出轴上,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减速器壳体的内壁。
其中,第一壳体部包括箱体及固定法兰;固定法兰由箱体凸设并延伸形成,固定法兰固定连接电机壳体;箱体的一端开口,第二壳体部固定固定法兰或箱体并盖合箱体的开口。
本申请还包括第二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驱总成。
本申请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电驱总成通过减速器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与电机壳体连接形成第一腔体。并将减速器壳体的第二壳体部小型化,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从而减轻了电驱总成的重量。此外,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腔体内,不用做密封处理,减少进行密封处理的部件及工序,进一步降低了重量,并且还降低了成本,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避免了冷却剂从该连接处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驱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器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驱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器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该电驱总成100包括电机壳体1和减速器壳体2;电机壳体1包括开口端;减速器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第一壳体部21与开口端连接固定,第一壳体部21和电机壳体1一起形成第一腔体3;第二壳体部22安装于第一腔体3内,并将第一腔体3分隔成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21与电机壳体1连接形成第一腔体3,并将第二壳体部22小型化并安装于第一腔体3内,从而减少了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的零件数量,减少减速器壳体2的重量以减轻电驱总成100的重量。此外,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之间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腔体3内,不用做密封处理,减少进行密封处理的部件及工序,进一步降低了重量,并且还降低了成本,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避免了冷却剂从该连接处泄露的问题。第二壳体部22将第一腔体3分隔成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具体地,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可以用于容置各种零部件。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也可以连通,如图2所示,以使得冷却剂在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之间流通。
具体地,通过在第一壳体部21与电机壳体1的开口端的连接面上设置密封结构形成密封面,可以改善或避免电机壳体1和减速器壳体2内部的部件受到外界的污染和侵蚀,同时,也可以保护电机壳体1和减速器壳体2内部的部件不受外界的影响,提高其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和增加使用寿命。第一壳体部21的高度的较高,可以在第一壳体部21外侧形成强度较高的加强筋,以增加第一壳体部21的强度和刚性,即提高减速器壳体2的强度,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保护减速器5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密封面上设置橡胶圈,增强密封效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涂上一层密封胶,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改善或避免油液渗漏、灰尘进入、雨水侵蚀等问题。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速器壳体2的第一壳体部21可以包括右壳体,第二壳体部22可以包括左壳体,即右壳体与电机壳体1连接形成第一腔体3,将左壳体小型化并安装于第一腔体3内,以减少密封面的数量,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连接的部件数量减少,可以减轻减速器壳体2的重量,提高壳体的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21也可以包括左壳体,第二壳体也可以包括右壳体,达到减少密封面、减轻减速器壳体2重量和提高壳体强度的效果。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2设有通孔,通孔至少部分与开口端对齐连通;通孔将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连通;电驱总成100包括驱动电机4及减速器5,其中,驱动电机4设置在第一容置腔31内,驱动电机4包括驱动轴41;减速器5设置在第二容置腔32内,减速器5包括输入轴51;驱动轴41和输入轴51的至少任意一个穿过通孔并相互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二壳体部22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使得驱动轴41和输入轴51能够相互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轴41设置在第一容置腔31内,输入轴51设置在第二容置腔32内,可以是输入轴51穿过通孔与驱动轴41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驱动轴41穿过通孔与输入轴5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的连接固定面处于通孔所在平面上。通过将驱动电机4和减速器5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使得驱动电机4和减速器5能够在电机壳体1和减速器壳体2的保护下正常运转,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延长驱动电机4和减速器5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驱动轴41和输入轴51通过花键6固定连接。
具体地,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通过花键6固定连接,驱动轴41通过花键6将扭矩传递至输入轴51以带动输入轴51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花键6可以设置在驱动轴41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花键6也可以设置在输入轴51上。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可以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也可以间接连接,在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连接端的端面可以设有间隙,驱动轴41与输入轴51仅通过花键6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4还包括电机定子42和电机转子43,电机定子42与电机壳体1连接固定,电机转子43与驱动轴41连接固定,电机定子42与电机转子43由电磁力产生扭矩,通过的驱动轴41的花键6传递给输入轴51。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2设有固定部221,固定部221环绕通孔;电驱总成100还包括连接件7,连接件7位于第一腔体3内,并将固定部221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
具体地,第二壳体部22环绕通孔设有固定部221,通过连接件7将固定部221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从而使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7可以包括固连螺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7也可以包括其它用于固定连接的部件。
进一步地,固定部221和连接件7位于第一腔体3内,使得第一壳体部21能够包覆第二壳体部22,增加第一壳体部21的高度以增强加强筋,从而提高减速器壳体2的强度,同时由于固定部221和连接件7均位于第一腔体3内,可以不用做密封处理,减少了连接处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减速器壳体2的重量,并且还降低了成本,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避免了冷却剂从该连接处泄露的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包括安装部222,固定部221连接在安装部222上;安装部222包括第一子安装部2221,通孔贯穿设置在第一子安装部2221;通孔内还设有第一轴承511,第一轴承511的内圈固定连接在输入轴51上,第一轴承511的外圈固定连接通孔的内壁。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221可以安装在安装部222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221也可以和安装部222一体化。输入轴51安装于通孔内,在通孔内还设有一组第一轴承511,第一轴承511内圈固定连接在输入轴51上,第一轴承511的外圈固定连接通孔的内壁,进一步地,在输入轴51的另一端也设有一组第一轴承511,其内圈固定连接在输入轴51上,其外圈固定连接第一壳体部21的内壁,两组第一轴承511与通孔和第一壳体部21的内壁配合以起到支撑和保护输入轴51的作用。第一轴承511为减速器5的受力点,第二壳体部22的固定部221与第一轴承511距离较近,固定部221受到的力矩减小,从而提高第二壳体部22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承511可以包括输入轴51轴承,可以支撑和保护输入轴51,同时也可以减小支撑部分的摩擦阻力,提高传输能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承511也可以包括其它部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装部222包括第二子安装部2222,减速器5还包括中间轴52,中间轴5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子安装部2222及第一壳体部21的对应位置上;输入轴51上设有第一齿轮组件512;中间轴52上设有第二齿轮组件521,第二齿轮组件521与第一齿轮组件512传动连接。
具体地,中间轴52安装于第二容置腔32内。可以通过第二子安装部2222和第一壳体部21配合支撑中间轴52。第二齿轮组件521与第一齿轮组件512传动连接,输入轴51可以通过第一齿轮组件512将扭矩传递给第二齿轮组件521,第二齿轮组件521带动中间轴52转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装部222包括第三子安装部2223,减速器5还包括输出轴53,输出轴5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子安装部2223及第一壳体部21的对应位置上;输出轴53上设有第三齿轮组件531,第三齿轮组件531与第二齿轮组件521传动连接。
具体地,输出轴53也安装于第二容置腔32。可以通过第三子安装部2223和第一壳体部21配合支撑输出轴53。第三齿轮组件531与第二齿轮组件521传动连接,中间轴52可以通过第二齿轮组件521将扭矩传递给第三齿轮组件531,第三齿轮组件531带动输出轴53转动,从而使输出轴53将扭矩输出。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中间轴52和输出轴53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还设有第二轴承522,第二轴承522的内圈固定连接在中间轴52或输出轴53上,第二轴承522的外圈固定连接减速器壳体2的内壁。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中间轴5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轴承522,第二轴承522的内圈与中间轴52连接固定,外圈与第二子安装部2222和第一壳体部21连接固定,以支撑和保护中间轴5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输出轴5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轴承522,第二轴承522的内圈与中间轴52连接固定,外圈与第三子安装部2223和第一壳体部21连接固定,以支撑和保护输出轴5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中间轴5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二轴承522,在输出轴5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三轴承532,其中,第二轴承522可以包括中间轴52轴承,第三轴承532可以包括输出轴53轴承。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它轴承与中间轴52和输出轴53的搭配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21包括箱体211及固定法兰212;固定法兰212由箱体211凸设并延伸形成,固定法兰212固定连接电机壳体1;箱体211的一端开口,第二壳体部22固定固定法兰212或箱体211并盖合箱体211的开口。
具体地,固定法兰212由箱体211凸设并延伸形成,固定法兰212与电机壳体1对应设置,第一壳体部21通过固定法兰212与电机壳体1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密封面,以保护驱动电机4和减速器5等内部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的连接处可以位于固定法兰212处,以使第二壳体部22固定第一壳体部21的固定法兰212,从而增强密封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部22也可以固定箱体211并盖合箱体211的开口,减少密封面,从而减少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的零件数量,减轻壳体的重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驱总成100,通过减速器壳体2的第一壳体部21与电机壳体1连接形成第一腔体3,将减速器壳体2的第二壳体部22小型化,设置于第一腔体3内,从而增强第一壳体部21的加强筋以提高减速器壳体2的强度,减少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连接的零件数量以降低减速器壳体2的重量,从而减轻整车的重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壳体(1)包括开口端;
减速器壳体(2),所述减速器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所述第一壳体部(21)与所述开口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部(21)和所述电机壳体(1)一起形成第一腔体(3);
所述第二壳体部(22)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3)内,并将所述第一腔体(3)分隔成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2)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部分与所述开口端对齐连通;
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容置腔(3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32)连通;
所述电驱总成包括驱动电机(4)及减速器(5),其中,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31)内,所述驱动电机(4)包括驱动轴(41);
所述减速器(5)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32)内,所述减速器(5)包括输入轴(51);
所述驱动轴(41)和输入轴(51)的至少任意一个穿过所述通孔并相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1)和所述输入轴(51)通过花键(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部(22)设有固定部(221),所述固定部(221)环绕所述通孔;
所述电驱总成还包括:
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位于所述第一腔体(3)内,并将所述固定部(221)与所述第一壳体部(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安装部(222),所述固定部(221)连接在所述安装部(222)上;
所述安装部(222)包括第一子安装部(2221),所述通孔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安装部(2221);
所述通孔内还设有第一轴承(511),所述第一轴承(511)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入轴(51)上,所述第一轴承(511)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2)包括第二子安装部(2222),所述减速器(5)还包括中间轴(52),所述中间轴(5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子安装部(2222)及所述第一壳体部(21)的对应位置上;
所述输入轴(51)上设有第一齿轮组件(512);
所述中间轴(52)上设有第二齿轮组件(521),所述第二齿轮组件(521)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12)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2)包括第三子安装部(2223),所述减速器(5)还包括输出轴(53),所述输出轴(5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子安装部(2223)及所述第一壳体部(21)的对应位置上;
所述输出轴(53)上设有第三齿轮组件(531),所述第三齿轮组件(531)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521)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52)和所述输出轴(53)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还设有第二轴承(522),所述第二轴承(522)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轴(52)或所述输出轴(53)上,所述第二轴承(522)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壳体(2)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21)包括箱体(211)及固定法兰(212);
所述固定法兰(212)由所述箱体(211)凸设并延伸形成,所述固定法兰(2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1);
所述箱体(211)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部(22)固定所述固定法兰(212)或所述箱体(211)并盖合所述箱体(211)的开口。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总成。
CN202322944456.0U 2023-10-31 2023-10-31 电驱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0910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4456.0U CN2209103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驱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4456.0U CN2209103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驱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0396U true CN22091039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44456.0U Active CN2209103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驱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0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3622B2 (ja) 電動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電動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生産方法
CN109017262B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和一种车辆驱动装置
CN109515143B (zh) 电动车辆
CN216666375U (zh) 一种稳定传动的增程器
CN220910396U (zh) 电驱总成及车辆
US7789786B2 (en) Differential device
CN110944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CN102099215A (zh) 内燃机混合动力变速器组件
CN211063482U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
CN211063494U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
KR20220005309A (ko)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의 엔진 연결 구조
CN2016743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
CN109412337B (zh) 一种增程器系统结构
CN217539512U (zh) 用于dht油电混动变速器的焊接式差速器壳体
CN216981664U (zh) 驱动电机总成、双电机电驱动桥以及汽车
CN218006009U (zh) 集成端盖、发电机及其驱动装置、增程式动力总成和车辆
KR102598401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시동장치
CN220036778U (zh) 增程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87078U (zh) 增程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29886U (zh) 一种法兰直连式增程器结构及汽车
CN216077320U (zh) 一种带后端输出及配重块的增程器结构
CN212827907U (zh) 增程器连接套、增程器和机动车
CN217388458U (zh) 增程器结构和包含该增程器结构的新能源车辆
CN213341818U (zh) 一种增程器用分体式新能源单电机
CN218906889U (zh) 一种集成式纯电动重卡动力系统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