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4909U -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4909U
CN220904909U CN202322948552.2U CN202322948552U CN220904909U CN 220904909 U CN220904909 U CN 220904909U CN 202322948552 U CN202322948552 U CN 202322948552U CN 220904909 U CN220904909 U CN 22090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airbag
head
tail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85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枚
张俊
卢高锋
雷飞兵
常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485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4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气囊主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设置于气囊主体上;第一气囊结构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气囊模块的设置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弹出以对驾乘人员形成缓冲,进而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一气囊结构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乘坐在座椅后的后排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头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有可能会碰到前排座椅造成损伤。而第二气囊结构可以为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乘员提供缓冲保护,具有保护后排乘员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中,车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性,通常会在车辆座椅的头枕内设置气囊组,当发生危险造成碰撞时,气囊组弹出以对乘坐在对应座椅上的驾乘人员提供保护。
然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坐在后排座椅上的乘员由于惯性会向前运动,这时,后排乘员的头部有可能会和前排座椅的头枕发生碰撞,虽然头枕内部填充有一定量的柔性物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硬度,可能会对后排乘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枕对后排乘员可能造成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模块,用于汽车座椅,气囊模块包括气囊主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设置于气囊主体上;第一气囊结构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的设置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弹出以对驾乘人员形成缓冲,进而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气囊模块包括气囊主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具体的,第一气囊结构可以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安全。第二气囊结构可以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乘坐在座椅后排的驾乘人员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乘坐在座椅后排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头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有可能会碰到前排座椅造成损伤。而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二气囊结构可以为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乘员提供缓冲保护,具有保护后排乘员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还包括壳体,壳体套设于气囊主体外围,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分别与壳体连接,且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相互贯通;其中,第一气囊结构设置于壳体朝向车头的一侧,且第一气囊结构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设置于壳体朝向车尾的一侧,且第二气囊结构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包括内拉带,内拉带设置于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内;内拉带包括第一拉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分别与第一拉接部交叉连接;第一拉接部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分别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拉接部包括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拉带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内拉带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气囊结构;第二拉接部包括沿车顶至车底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同一个第二拉接部的第三端和同一个第二拉接部的第四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或第二气囊结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包括拉带组件,拉带组件连接于壳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组和下拉带组,上拉带组设置于气囊模块靠近车顶的一侧,且上拉带组连接于壳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下拉带组设置于气囊模块靠近车底的一侧,且下拉带组连接于壳体、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带组包括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均设置于气囊模块靠近车顶的一侧,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相互独立;第一拉带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一拉带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第一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第二拉带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拉带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第二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气囊结构;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以壳体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下拉带组包括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均设置于气囊模块靠近车底的一侧,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相互独立;第三拉带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三拉带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第三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头一侧的第一气囊结构;第四拉带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四拉带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第四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尾一侧的第二气囊结构;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以壳体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头枕,包括:蒙皮,蒙皮围合形成容纳腔;如前所述的气囊模块,气囊模块设置于容纳腔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枕包括蒙皮和气囊模块,蒙皮围合形成容纳腔,气囊模块设置于容纳腔内。在第一气囊结构和第二气囊结构未膨胀展开前,蒙皮的设置用于维持头枕本身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发生器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于容纳腔内,气体发生器的设置用于向气囊模块通入气体,以使第一气囊结构a和第二气囊结构b膨胀展开保护驾乘人员。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如前所述的头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上乘坐乘客时,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上乘坐乘客时,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上乘坐乘客和放置儿童座椅时,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上乘坐乘客和放置儿童座椅时,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后头枕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前头枕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后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膨胀展开前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头枕;2、座椅;10、蒙皮;11、本体;12、折叠部;121、开口;20、气囊模块;211a、第一气囊结构;211b、第二气囊结构;2111、气囊主体;2112、内拉带;2113、第一拉接部;2114、第二拉接部;22、壳体;23、上拉带组;231、第一拉带;232、第二拉带;24、下拉带组;241、第三拉带;242、第四拉带;25、气体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10,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模块20,用于汽车座椅2,气囊模块20包括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设置于气囊主体2111上;第一气囊结构221a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20的设置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弹出以对驾乘人员形成缓冲,进而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气囊模块20包括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具体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可以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2上的驾乘人员的安全。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乘坐在座椅2后排的驾乘人员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乘坐在座椅2后排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头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有可能会碰到前排座椅造成损伤。而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为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乘员提供缓冲保护,具有保护后排乘员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乘坐在后排的乘客可能是成年人,也可能是儿童或者婴幼儿,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还可以为儿童安全座椅2或者婴幼儿安全摇篮提供缓冲保护。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座椅2可以是设置在车辆中,也可以是设置在船舱中的,还可以是设置在飞行器中的,只要是可能因为惯性向前的移动工具内均可以设置,以起到对后排人员进行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20还包括壳体22,壳体22套设于气囊主体2111外围,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分别与壳体22连接,且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相互贯通;其中,第一气囊结构221a设置于壳体22朝向车头的一侧,且第一气囊结构221a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第二气囊结构221b设置于壳体22朝向车尾的一侧,且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2的设置用于为膨胀展开前的气囊主体2111提供支撑,以及为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可以理解的,沿两个方向设置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沿同一直线方向向相反的方向膨胀展开。以对坐在座椅2上的驾乘人员的安全和乘坐在后排座椅2上的乘员均提供保护。具体的,设置于壳体22朝向车头的一侧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2上的驾乘人员。设置于壳体22朝向车尾的一侧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2后排的成员提供保护。由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相互贯通,因此,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充气时刻基本一致,膨胀展开的时间也基本一致,可以同时为座椅2前后的驾乘人员均提供保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20包括内拉带2112,内拉带2112设置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内;内拉带2112包括第一拉接部2113和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与第一拉接部2113交叉连接;第一拉接部2113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拉带2112的设置用于限制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展开方向和展开距离。内拉带2112包括第一拉接部2113和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其中,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与第一拉接部2113交叉连接。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之间相互贯通,第一拉接部2113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也就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展开方向和展开距离进行限制。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需要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膨胀展开距离设置预设的数值,而通过设置第一拉接部2113实现对气囊主体2111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展开距离的限定,进而提高对驾乘人员保护的精度。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也就是沿车顶至车底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分别限制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展开距离。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需要对气囊211的膨胀展开距离设置预设的数值,而通过设置第二拉接部2114实现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沿车顶至车底方向的展开距离的限定,进而提高对驾乘人员保护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内拉带2112和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材质均具有一定弹性的,在气囊211膨胀展开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内拉带2112和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材质可以一致,可也以不一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还是,内拉带2112和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之间可以通过缝纫连接,也可以粘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拉接部2113包括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拉带211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内拉带211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气囊结构221b;第二拉接部2114包括沿车顶至车底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同一个第二拉接部2114的第三端和同一个第二拉接部2114的第四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或第二气囊结构221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之间相互贯通,第一拉接部2113包括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内拉带211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气囊结构221b,因此,第一拉接部2113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限制气囊主体2111的展开距离。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需要对气囊211的膨胀展开距离设置预设的数值,而通过设置第一拉接部2113实现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展开距离的限定,进而提高对驾乘人员保护的精度。第二拉接部2114包括沿车顶至车底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且同一个第二拉接部2114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21a或第二气囊结构221b,因此,第二拉接部2114沿车顶至车底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一气囊结构221a或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展开距离。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需要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膨胀展开距离设置预设的数值,而通过设置第二拉接部2114实现对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沿车顶至车底方向的展开距离的限定,进而提高对驾乘人员保护的精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囊模块包括拉带组件,拉带组件连接于壳体22、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第二气囊结构211b;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组23和下拉带组24,上拉带组23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且上拉带组23连接于壳体22、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下拉带组24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且下拉带组23连接于壳体22、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拉带组件的设置用于使得沿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在相反方向上展开具有一致性。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组23和下拉带组24,上拉带组23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且上拉带组23连接于壳体22、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上拉带组23用于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上部使得沿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在相反方向上展开具有一致性。下拉带组24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且上拉带组23连接于壳体22、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下拉带组24用于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下部使得沿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气囊在相反方向上展开具有一致性。具体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膨胀展开后可以形成不规则形状,且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之间相互贯通,有可能会沿某一方向展开,也有可能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中的一者气体过多,另一者气体过少,而拉带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的膨胀程度具有一致性,具有实现对保护前后驾乘人员提供同样保护的作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带组23包括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均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相互独立;第一拉带231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一拉带23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一拉带23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气囊结构211a;第二拉带23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拉带23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二拉带23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气囊结构211b;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下拉带组24包括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均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相互独立;第三拉带241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三拉带24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三拉带241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头一侧的第一气囊结构211a;第四拉带24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四拉带24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四拉带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尾一侧的第二气囊结构211b;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带组23包括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均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用于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上部使得沿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气囊在相反方向上展开具有一致性。其中,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第一拉带23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一拉带231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头一侧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第二拉带23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拉带23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二拉带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尾一侧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需要说明的时,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对称设置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分别为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提供了在前后方向上展开距离的一致性,具有实现对保护前后驾乘人员提供同样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下拉带组24包括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均设置于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用于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下部使得沿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在相反方向下展开具有一致性。其中,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第三拉带24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三拉带241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头一侧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第四拉带24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四拉带24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22,第四拉带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尾一侧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需要说明的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对称设置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分别为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提供了在前后方向上展开距离的一致性,具有实现对保护前后驾乘人员提供同样保护的作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头枕1,包括:蒙皮10,蒙皮10围合形成容纳腔;如前所述的气囊模块20,气囊模块20设置于容纳腔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枕1包括蒙皮10和气囊模块20,蒙皮10围合形成容纳腔,气囊模块20设置于容纳腔内。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未膨胀展开前,蒙皮10的设置用于维持头枕1本身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发生器25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于容纳腔内,气体发生器25的设置用于向气囊模块20通入气体,以使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膨胀展开保护驾乘人员。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蒙皮10包括本体11和多个折叠部12,本体11和折叠部12连接,折叠部1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或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向容纳腔内折叠,并且,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折叠部1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折叠部12包括开口121和连接件,开口121包括朝向车头或车尾的开口121,连接件连接于开口121,以使开口121封闭;在气囊模块20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或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情况下,连接件和折叠部12分离,开口121展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1和折叠部1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折叠部1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或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向容纳腔内折叠,折叠部12的设置用于为气囊211的膨胀展开提供伸缩空间,以避免膨胀张开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涨破蒙皮10表面导致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将驾乘人员烫伤。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沿两个相反方向膨胀展开,因此,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折叠部12以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以为沿两个相反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提供膨胀空间。折叠部12包括开口121和连接件,开口121朝向车头或车尾,连接件连接于开口121,以使开口121封闭。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或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情况下,连接件崩开,折叠部12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蒙皮10和气囊模块20之间还夹设有发泡棉,发泡棉的设置一方面为气囊模块20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头枕1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可以是具有一定强度的缝纫线,可将开口121封闭,以使蒙皮10外表美观即可,在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膨胀展开时,连接件被破坏,以便折叠部12展开。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座椅2,包括如前所述的头枕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如前所述头枕的座椅,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沿同一直线向两个相反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安全。第二气囊结构221b还可以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乘坐在座椅2后排的驾乘人员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乘坐在座椅2后排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头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有可能会碰到前排座椅2的头枕1造成损伤。而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为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乘员提供缓冲保护,具有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座椅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如前所述座椅2的车辆,第一气囊结构221a和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沿同一直线向两个相反方向膨胀展开。具体的,第一气囊结构221a可以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坐在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安全。第二气囊结构221b还可以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以保护乘坐在座椅2后排的驾乘人员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乘坐在座椅2后排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头部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有可能会碰到前排座椅2的头枕1造成损伤。而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第二气囊结构221b可以为根据惯性会向前移动乘员提供缓冲保护,具有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囊模块(20),用于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20)包括气囊主体(2111)、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第二气囊结构(211b),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设置于所述气囊主体(2111)上;
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20)还包括壳体(22),所述壳体(22)套设于所述气囊主体(2111)外围,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分别与所述壳体(22)连接,且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相互贯通;
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设置于所述壳体(22)朝向车头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可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
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设置于所述壳体(22)朝向车尾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可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20)包括内拉带(2112),所述内拉带(2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内;
所述内拉带(2112)包括第一拉接部(2113)和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接部(2113)交叉连接;
所述第一拉接部(2113)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至少两个第二拉接部(211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接部(2113)包括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拉带(211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所述内拉带(211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
所述第二拉接部(2114)包括沿车顶至车底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同一个所述第二拉接部(2114)的所述第三端和同一个所述第二拉接部(2114)的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或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包括拉带组件,所述拉带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
所述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组(23)和下拉带组(24),所述上拉带组(23)设置于所述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且所述上拉带组(23)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所述下拉带组(24)设置于所述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且所述下拉带组(24)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和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模块(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带组(23)包括第一拉带(231)和第二拉带(232),所述第一拉带(231)和所述第二拉带(232)均设置于所述气囊模块(20)靠近车顶的一侧,所述第一拉带(231)和所述第二拉带(232)相互独立;所述第一拉带(231)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拉带(2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一拉带(23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所述第二拉带(23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二拉带(2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二拉带(2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所述第一拉带(231)和所述第二拉带(232)以所述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所述下拉带组(24)包括第三拉带(241)和第四拉带(242),所述第三拉带(241)和所述第四拉带(242)均设置于所述气囊模块(20)靠近车底的一侧,所述第三拉带(241)和所述第四拉带(242)相互独立;所述第三拉带(241)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三拉带(2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三拉带(241)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头一侧的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所述第四拉带(24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四拉带(2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22),所述第四拉带(242)的另一端连接于朝向车尾一侧的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其中,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所述第三拉带(241)和所述第四拉带(242)以所述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7.一种头枕(1),其特征在于,包括:
蒙皮(10),所述蒙皮(10)围合形成容纳腔;
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20),所述气囊模块(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10)包括本体(11)和多个折叠部(12),所述本体(11)和所述折叠部(12)连接,所述折叠部(12)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或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向所述容纳腔内折叠,并且,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所述折叠部(12)以所述壳体(2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所述折叠部(12)包括开口(121)和连接件,所述开口(121)包括朝向车头或车尾的开口(121),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开口(121),以使所述开口(121)封闭;
在所述第一气囊结构(211a)沿车尾至车头的方向膨胀展开,和/或,所述第二气囊结构(211b)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膨胀展开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折叠部(12)分离,所述开口(121)展开。
9.一种座椅(2),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头枕(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2)。
CN202322948552.2U 2023-10-31 2023-10-31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Active CN22090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8552.2U CN2209049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8552.2U CN2209049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4909U true CN22090490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48552.2U Active CN220904909U (zh) 2023-10-31 2023-10-31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4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45889U (ja) 自動車の座席
US8342573B2 (en) Passenger airbag system
CN114340945B (zh) 安全气囊装置及车辆座椅
US20020043791A1 (en) Air bag contoured for safety
KR20160014634A (ko) 성형 에어백
US11904788B2 (en) Vehicle airbag system
CN106314350B (zh) 气囊组件及装有该气囊组件的车辆座椅
US5758900A (en)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driver of a competition vehicle
EP2543557A1 (en) Airbag in privacy wall
CN108177627B (zh) 包卷式汽车安全气囊结构
JP332197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60035344A (ko) 차량의 에어백
KR20220124805A (ko) 에어백 장치
CN107128273B (zh) 车辆座椅部件
KR101637205B1 (ko) 자동차용 측면 에어백
CN114194138A (zh) 安全气囊和用于车辆的组合系统
CN115362087A (zh) 乘员保护装置
US11993218B2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220904909U (zh) 气囊模块、头枕、座椅及车辆
CN220332633U (zh) 侧安全气囊
CN216232111U (zh) 一种远端气囊气袋结构
CN112533797A (zh)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215284711U (zh) 中间侧安全气囊装置
CN116252738B (zh) 一种辅助气囊、副驾座椅、安全气囊系统及汽车
CN221477023U (zh) 座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