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4159U -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4159U
CN220904159U CN202322459793.0U CN202322459793U CN220904159U CN 220904159 U CN220904159 U CN 220904159U CN 202322459793 U CN202322459793 U CN 202322459793U CN 220904159 U CN220904159 U CN 22090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lamping plate
component
supporting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9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航
李旭东
袁土轩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ao Tes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ao Tes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ao Tes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ao Tes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9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将胶套套设于支撑部件的外表面;套筒组件,具有与支撑部件相适配的套孔,支撑部件能进入套孔中;施压机构,通过施加压力驱使支撑部件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其中,支撑部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扩张形成锥形结构,支撑部件通过施压机构逐渐进入套孔时,套筒组件的端部驱使胶套由支撑部件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从而胶套能在内部被支撑部件逐渐撑起;由于将支撑部件的第二端外径尺寸设置为与骨架组件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从而实现在装配胶套的过程中限制对其内径的扩张范围,解决了胶套在装配过程中过度扩张造成的撕裂,采用该辅助装置后与现有手段的装配过程相比节约装配时长。

Description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密性检测配件装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密性检测工具中常会出现PCR配件,一般是由四块骨架拼接构成,并在四块骨架上套设聚氨酯胶套,以通过聚氨酯胶套的弹性将四块骨架加以固定,其具有耐受压、韧性高以及膨胀后易于恢复的优点,因此成为了大多数气密性检测工具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但由于聚氨酯胶套的弹力较大,通过人力难以使其扩张,进而形成了聚氨酯胶套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先通过起重设备将聚氨酯胶套固定,随后在聚氨酯胶套上挂装重物使其发生变形,最后将四块骨架完成拼接并嵌入在聚氨酯胶套中,以完成聚氨酯胶套的装配。
而采用上述的技术手段进行装配时,虽然能够解决通过人力难以在骨架上装配聚氨酯胶套的装配难题,但毫无疑问地是该方式费时费力,并且起重设备无法精确掌握提取力度,易于撕裂聚氨酯胶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通过将支撑部件设置为锥形结构,并将胶套套设在支撑部件的第一端上,经套筒组件驱使胶套由支承部件的第一段向第二端移动,以使胶套逐渐被支撑部件支撑扩张,最终胶套脱离支撑部件后套设于骨架组件的外表上,解决在现有手段中起重设备无法掌握拉扯胶套的提取力易于撕裂胶套的技术问题,实现快捷有效地在骨架组件上装配胶套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其用于将胶套套设于支撑部件的外表面;
套筒组件,其具有与支撑部件相适配的套孔,支撑部件能进入套孔中;
施压机构,其通过施加压力驱使支撑部件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
其中,支撑部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扩张形成锥形结构,以在支撑部件通过施压机构逐渐进入套孔时,套筒组件的端部能够驱使胶套由支撑部件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从而胶套能够在内部被支撑部件逐渐撑起。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
第一支撑部的外径尺寸能够与胶套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能够将胶套套设于第一支撑部上;
第二支撑部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且第二支撑部的外径尺寸朝第三支撑部的方向逐渐扩张;
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能够与骨架组件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支撑部的外径尺寸。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撑部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能够与骨架组件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能够扣合在骨架组件上。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第一套筒上具有第一套孔,且第一套筒的侧壁具有扩张功能;
第二套筒上具有第二套孔,第二套孔的内径尺寸与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和弹性件;
第一筒体由若干个弧形片体合围构成,以在第一筒体上形成具有扩张功能的第一套孔;
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筒体的外壁上,以使弹性件通过弹力将扩张状态的各弧形片体收缩复位;
第二套筒包括直筒结构的第二筒体,且第二套孔为直孔结构。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施压机构包括限位部和驱动部;
限位部与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
驱动部在通过引导部件的导向能朝靠近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支撑部件和套筒组件设置于限位部与驱动部之间,从而支撑部件经驱动部的驱使能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内。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至少由两根导向杆构成;
限位部为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各导向杆的第一端;
驱动部为第二夹板,第二夹板滑动套设在各导向杆上。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的上方;
第二夹板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适配于各尺寸骨架组件的安装位;
第一侧面为第二夹板靠近第一夹板的一侧外表面。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位于套筒组件靠近第二夹板的一侧方向;
套筒组件通过第二夹板施加的压力能够抵接于第一夹板上;
支撑部件的第二端扣合在安装位中放置的骨架组件上。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施压机构还包括:
顶升部件,其设置于第二夹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以驱使第二夹板沿导向杆的引导方向朝靠近第一夹板的方向移动;
第三夹板,其固定安装在各导向杆的第二端,第三夹板位于第二夹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方向,用于安置顶升部件;
导向杆的第一端为上端端部,导向杆的第二端为下端端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通过将支撑部件设置为锥形结构,并将胶套套设在支撑部件的第一端上,经套筒组件驱使胶套由支承部件的第一段向第二端移动,以使胶套逐渐被支撑部件支撑扩张,最终胶套脱离支撑部件后套设于骨架组件的外表上,由于可以将支撑部件的第二端外径尺寸设置为与骨架组件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从而实现在装配胶套的过程中限制了对其内径的扩张范围,能够解决胶套在装配过程中过度扩张所造成撕裂问题,且在采用该辅助装置后与现有手段的装配过程相比节约装配时长。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中支承部件与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实施例中第三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支撑部件;
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第三支撑部;130、第一凹槽;
2、第一套筒;
20、第一套孔;21、第一筒体;22、弹性件;
3、第二套筒;
30、第二套孔;31、第二筒体;
4、施压机构;
41、第一夹板;42、第二夹板;43、第三夹板;44、导向杆;45、顶升部件;46、限位杆;420、安装位;
5、胶套;6、骨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公开,并且能够将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部件1、套筒组件以及施压机构4。
具体的,由于在部分气密性检测工具中包含PCR配件,该PCR配件主要是由骨架组件6和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的胶套5构成,由于骨架组件6一般是通过四块骨架拼接构成,而在各骨架的外侧上套设胶套5则能够将其加以固定,以使得PCR配件的整体结构成型;而在骨架组件6上装配胶套5的过程中发现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胶套5弹力过大,采用人力拉持的方式无法轻易地使胶套5进行扩张形式的变形,以形成了装配胶套5困难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所列,参考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主要包括支撑部件1,其用于将胶套5套设于支撑部件1的外表面;
套筒组件,其具有与支撑部件1相适配的套孔,支撑部件1能进入套孔中;
施压机构4,其通过施加压力驱使支撑部件1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
其中,支撑部件1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扩张形成锥形结构,以在支撑部件1通过施压机构4逐渐进入套孔时,套筒组件的端部能够驱使胶套5由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从而胶套5能够在内部被支撑部件1逐渐撑起。
具体的,为了实现胶套5变形的扩张尺寸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是将胶套5先套设在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上,在通过套筒组件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上的移动,由于支撑部件1设置为锥形结构,优选地是由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逐渐扩张尺寸形成。进一步地还可以采用在支撑部件1中设置有一个过渡段,其中支撑部件1在靠近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外径尺寸与常态下的胶套5内径尺寸相适配,而支撑部件1在靠近第二端的第二部分外径尺寸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由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大于常态下的胶套5内径尺寸,其过渡段的第一端的外径尺寸与第一部分的外径尺寸相同,而过渡段的第二端的外径尺寸与第二部分的外径尺寸相同,且该过渡段外径尺寸是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扩张,进而能够通过施压机构4的驱使下,该套筒组件带动胶套5由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移动。
而为了实现套筒组件能够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的外壁上移动,套筒组件上设置有内径尺寸与支撑部件1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的套孔,具体地该套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支撑部件1的外径尺寸,在套筒组件驱使胶套5移动的过程中,支撑部件1能够进入对应的套孔中,且套筒组件的侧壁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支撑部件1的外壁上,以便于通过套筒组件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的外壁上移动。
使用时,将骨架组件6配置在支撑部件1的第二端末端,当支撑部件1沿其第一端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时,该套筒组件的端壁抵接在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上套设的胶套5上,随着施压机构4不断驱使支撑部件1逐渐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使得套筒组件驱使胶套5由支承部件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直至胶套5脱离支撑部件1后套装在骨架组件6上。采用该辅助装置能够使得胶套5的弹力扩张幅度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以避免胶套5在装配过程中进行过度的弹力扩张造成撕裂性的损坏。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2,在具体实施中,支撑部件1包括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以及第三支撑部13;第一支撑部11的外径尺寸能够与胶套5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能够将胶套5套设于第一支撑部11上;第二支撑部12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三支撑部13之间,且第二支撑部12的外径尺寸朝第三支撑部13的方向逐渐扩张;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能够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支撑部11的外径尺寸。
具体的,为了实现胶套5能够通过套筒组件的驱使由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移动,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将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过渡段的方式,其中,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外径尺寸设置为与胶套5内径尺寸相同,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支撑部11,支撑部件1的第二端外径尺寸优选设置为大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进而在胶套5脱离支撑部件1的第二端时,能够顺利地套装在该骨架组件6的外壁上,也就是上述的第三支撑部13。而在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三支撑部13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部12,该第二支撑部12为支撑部件1上的过渡段,第二支撑部12的外径尺寸由其第一端逐渐向第二端扩张,以形成过渡段,其第二支撑部12的第一端外径尺寸与第一支撑部11的外径尺寸相同,而第二支撑部12的第二端外径尺寸与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相同,从而实现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1的胶套5通过套筒组件的驱使经第二支撑部12移动到第三支撑部13。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2,在具体实施中,第三支撑部13在远离第一支撑部11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能够与骨架组件6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30,第一凹槽130能够扣合在骨架组件6上。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三支撑部13能够稳定地以覆盖方式放置在骨架组件6上,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三支撑部13的第一端面上开设第一凹槽130,其中,该第一端面为第三支撑部13远离第一支撑部11的端面。该第一凹槽130能够容纳骨架组件6,从而使得支承部件能够通过该第一凹槽130扣合在骨架组件6上,具体是第一凹槽130的内径尺寸大于骨架组件6的外径尺寸,并达到相互适配的程度。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2和附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2和第二套筒3;第一套筒2上具有第一套孔20,且第一套筒2的侧壁具有扩张功能;第二套筒3上具有第二套孔30,第二套孔30的内径尺寸与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具体的,为了实现通过套筒组件有效地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的外壁上移动,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套筒组件分别采用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上移动。该第一套筒2上具有第一套孔20,且将第一套筒2的侧壁设置为具有扩张功能的,也就是说第一套孔20的内径尺寸具有扩张功能,从而能够适配锥形结构的支撑部件1,以将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1上的胶套5经第二支撑部12移动到第三支撑部13。当胶套5套设在第三支撑部13时,将第一套筒2切换为第二套筒3,该第二套筒3上具有内径尺寸与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的第二套孔30,具体是第二套孔30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三支撑部13的外径尺寸,且与套设在第三支撑部13上的胶套5直径尺寸相同,从而第二套筒3能够在施压机构4的驱使下使得支撑部件1逐渐进入第二套孔30,并推送胶套5向骨架组件6靠近,直至脱离第三支撑部13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2和附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套筒2包括第一筒体21和弹性件22;第一筒体21由若干个弧形片体合围构成,以在第一筒体21上形成具有扩张功能的第一套孔20;弹性件22套设在第一筒体21的外壁上,以使弹性件22通过弹力将扩张状态的各弧形片体收缩复位;第二套筒3包括直筒结构的第二筒体31,且第二套孔30为直孔结构。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一套筒2所具备的扩张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该第一套筒2主要包括由若干个弧形片体合围构成的第一筒体21,在各弧形片体向四周分散时,则能够使得第一套孔20具有扩张功能。而为了避免第一筒体21的结构发生解体,且在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的第一端向其第二端移动时,第一筒体21能够紧密贴合支撑部件1的外壁,从而在第一筒体21的外壁上套设有弹性件22,以确保第一筒体21结构的稳定性,该弹性件22优选为环形结构的弹力带,并沿周向围绕第一筒体21的径向侧面套装设置,进而在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上移动时,当支撑部件1的外径尺寸发生变化时,第一筒体21能够通过各弧形片体的外扩适配该支撑部件1的外径尺寸变化,而弹力带则能够限制各弧形片体紧密贴合支撑部件1的外壁,以达到驱使胶套5在支撑部件1的外壁上移动的目的。而直筒结构的第二套筒3是该辅助装置中的通用套筒,而第二套孔30也设置为直孔结构,该直孔结构可以解释为第二套筒3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套孔30的内径尺寸为相同的,由于第二套筒3并没有扩张功能,设计为直孔结构能够避免锥形结构的支撑部件1进入第二套孔30时发生卡顿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上述公开实施例的支撑部件1和套筒组件能够更加有效地驱使胶套5被支撑部件1撑起后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具体是若始终通过第一套筒2驱使胶套5直至脱离支撑部件1时,由于第一套筒2为了适配支撑部件1逐渐变大的外径尺寸则能够内径扩张,在此过程中,第一套筒2驱使胶套5的作用力角度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第一套筒2驱使胶套5的作用力逐渐无效,从而当胶套5完全套设在第三支撑部13时,将第一套筒2切换为第二套筒3则能够将作用力的角度恢复至朝向骨架组件6的方向,则能够有效地推进胶套5脱离支撑部件1直至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施压机构4包括限位部和驱动部;限位部与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驱动部在通过引导部件的导向能朝靠近限位部的方向移动;支撑部件1和套筒组件设置于限位部与驱动部之间,从而支撑部件1经驱动部的驱使能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内。
具体的,为了实现在施压机构4的驱使下,该支承部件能够逐渐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限位部和驱动部相对设置,并在限位部和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是用于限制驱动部的移动方向,从而在引导部件的限制后驱动部仅能够向限位部的方向移动,而该限位部则用于限制支撑部件1和套筒部件的位移距离,在驱动部向支撑部件1和套筒部件施加推动力时,支撑部件1能够抵接套筒组件,而套筒组件能够抵接在限位部上,从而使得施压机构4能够对支撑部件1和套筒组件施加压力,促使支撑部件1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以及附图4至6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引导部件至少由两根导向杆44构成;限位部为第一夹板41,第一夹板41固定安装在各导向杆44的第一端;驱动部为第二夹板42,第二夹板42滑动套设在各导向杆44上。
具体的,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展开施压机构4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引导部件设置为导向杆44,而限位部则为第一夹板41,驱动部为第二夹板42。该导向杆44用于固定第一夹板41,且还用于引导第二夹板42向第一夹板41的设定方向移动;而为了实现能够更加稳定地装配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导向杆44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根,从而各导向杆44穿入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后,能够确保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无法转动,若将导向杆44的数量设置为一根则无法保证转动情况不会发生。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是将导向杆44的数量设置为四根,各导向杆44分别均匀地穿入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靠近侧边的位置,该第一夹板41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各导向杆44的第一端,而第二夹板42滑动套设在各导向杆44上,以使得第二夹板42能够沿导向杆44靠近第一夹板41,以对布置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的支撑部件1和套筒组件施加压力。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和附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夹板41位于第二夹板42的上方;第二夹板42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适配于各尺寸骨架组件6的安装位420;第一侧面为第二夹板42靠近第一夹板41的一侧外表面。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二夹板42能够稳定地放置各种尺寸的骨架组件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夹板41设置与第二夹板42的上方,且还在第二夹板42的第一侧面上开设若干个能够匹配不同尺寸骨架组件6的安装位420,其中第二夹板42的第一侧面为第二夹板42朝向第一夹板41的一侧外表面,以构成安置骨架组件6的放置台。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支撑部件1位于套筒组件靠近第二夹板42的一侧方向;套筒组件通过第二夹板42施加的压力能够抵接于第一夹板41上;支撑部件1的第二端扣合在安装位420中放置的骨架组件6上。
具体的,为了实现支承部件能够通过第一夹板41的驱使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支撑部件1设置于套筒组件远离第一夹板41的一侧,也可以理解外套筒组件爱你靠近第二夹板42的一端,在使用时,第二夹板42的安装位420上安置有骨架组件6,也就是说,骨架组件6位于支撑部件1与第二夹板42之间,为了支撑部件1能够更加稳定地抵接在骨架组件6上,可以通过支撑部件1上的第一凹槽130扣在在骨架组件6上;从而在第二夹板42向第一夹板4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板41限制套筒组件移动,而支撑部件1通过第二夹板42的驱使进入套筒组件的套孔中,若支撑部件1的第一支撑部11上套设有胶套5,则套筒组件则能够驱使胶套5向支撑部件1的第二支撑部12以及第三支撑部13移动,直至脱离支撑部件1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施压机构4还包括:
顶升部件45,其设置于第二夹板42远离第一夹板41的一侧,以驱使第二夹板42沿导向杆44的引导方向朝靠近第一夹板41的方向移动;
第三夹板43,其固定安装在各导向杆44的第二端,第三夹板43位于第二夹板42远离第一夹板41的一侧方向,用于安置顶升部件45;
导向杆44的第一端为上端端部,导向杆44的第二端为下端端部。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二夹板42具有向第一夹板41方向移动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夹板42远离第一夹板41的一侧设置有顶升部件45,而在启动顶升部件45时,该顶升部件45能够驱使第二夹板42沿导向杆44向第一夹板41靠近。本申请优选该顶升部件45为千斤顶,而为了在施压机构4上设置改顶升部件45的放置位置,还在各导向杆44的第二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夹板43,以在第三夹板43上安置该顶升部件45,从而通过第三夹板43在施压机构4上形成了一个用于安置顶升部件45的放置平台;使用时,在顶升部件45持续地顶升第二夹板42,驱使第二夹板42向第一夹板41的安装方向靠近,而在需要将第一套筒2更换为第二套筒3时,可以将顶升部件45中的顶升压力卸掉,便能够顺利地将第一套筒2更换为第二套筒3。
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同心度的限位杆46,在骨架组件6、支撑部件1以及套筒组件配置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时,可以将其依次套设在该限位杆46上,进而能够保证其同心度一致,能够更加准确地驱使胶套5经内部支撑后套设在骨架组件6上;而为了避免限位杆46影响第二夹板42向第一夹板41靠近的施压动作,可以在第二夹板42或者第一夹板41上开设有一个通孔,限位杆46上的其中一端穿入该通孔中,从而则能够避免限位杆46影响第二夹板42对各部件进行施压,还可以将该限位杆46设置为具有伸缩功能的杆体,也能够避免限位杆46影响第二夹板42对各部件进行施压。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限位杆46并不只限于上述的两种实施方式,采用其它结构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能够实现避免影响第二夹板42向第一夹板41的方向移动即可。
参照图1所示,而为了便于将第一夹板41和第三夹板4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各导向杆44的两端,各导向杆优选设置为螺杆结构,从而便于在导向杆上设置锁紧螺母固定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件,其用于将胶套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外表面;
套筒组件,其具有与所述支撑部件相适配的套孔,所述支撑部件能进入所述套孔中;
施压机构,其通过施加压力驱使所述支撑部件进入所述套筒组件的套孔中;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扩张形成锥形结构,以在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施压机构逐渐进入所述套孔时,所述套筒组件的端部能够驱使所述胶套由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从而所述胶套能够在内部被所述支撑部件逐渐撑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尺寸能够与所述胶套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能够将所述胶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径尺寸朝所述第三支撑部的方向逐渐扩张;
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能够与骨架组件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撑部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骨架组件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能够扣合在所述骨架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上具有第一套孔,且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具有扩张功能;
所述第二套筒上具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二套孔的内径尺寸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和弹性件;
所述第一筒体由若干个弧形片体合围构成,以在所述第一筒体上形成具有扩张功能的所述第一套孔;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上,以使所述弹性件通过弹力将扩张状态的各所述弧形片体收缩复位;
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直筒结构的第二筒体,且所述第二套孔为直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压机构包括限位部和驱动部;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
所述驱动部在通过所述引导部件的导向能朝靠近所述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套筒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动部之间,从而所述支撑部件经所述驱动部的驱使能进入所述套筒组件的套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至少由两根导向杆构成;
所述限位部为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各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
所述驱动部为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滑动套设在各所述导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板位于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
所述第二夹板的第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适配于各尺寸骨架组件的安装位;
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套筒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方向;
所述套筒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夹板施加的压力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板上;
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二端扣合在所述安装位中放置的所述骨架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机构还包括:
顶升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以驱使所述第二夹板沿所述导向杆的引导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移动;
第三夹板,其固定安装在各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夹板位于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方向,用于安置所述顶升部件;
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为上端端部,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为下端端部。
CN202322459793.0U 2023-09-11 2023-09-11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Active CN22090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9793.0U CN220904159U (zh) 2023-09-11 2023-09-11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9793.0U CN220904159U (zh) 2023-09-11 2023-09-11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4159U true CN22090415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1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9793.0U Active CN220904159U (zh) 2023-09-11 2023-09-11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4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39079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junction of a sewer main line and lateral pipe
US820986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ircraft using temporary fasteners
US9283715B2 (en) Fixing device
JP2008537078A (ja) 物品又は荷を支持することに関する改良
CA2627532A1 (en) Method of repairing a manhole chimney using a stretchable sleeve
KR920700377A (ko) 파이프 보수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20904159U (zh) 气密封检测压力收缩环的装配装置
CN106031604B (zh) 一种马桶盖以及拆卸和安装马桶盖的上盖组件的方法
KR101797532B1 (ko) 데크 플레이트용 인서트
CN112460373B (zh) 船舶管路管口封堵密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55222A (zh)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30339U (zh) 一种穿墙螺杆用套管及应用有该套管的穿墙组件
KR200474951Y1 (ko) 러그의 하중 테스트 장치
CN211554478U (zh) 天文望远镜调节支架装置
CN112460258B (zh) 船舶电缆槽贯穿件密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967339B2 (ja) マンホール補修方法及びマンホール補修材押圧装置
CN113233347B (zh) 一种大型塔吊基座的稳定固定装置
JP3202773B2 (ja) 管路補修装置および管路補修工法
CN117306854A (zh) 防爆模杆件安装固定装置
CN216108495U (zh) 一种拔桩用上支顶装置及拔桩机
CN219602952U (zh) 一种易拆解与替换易损件的气胀轴
JP3743791B2 (ja) 貫通スリーブ
CN114941644B (zh) 一种抓附型膨胀件
CN218780868U (zh) 一种泄水管
CN21141561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拉杆的飘窗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