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0735U -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0735U
CN220890735U CN202322448576.1U CN202322448576U CN220890735U CN 220890735 U CN220890735 U CN 220890735U CN 202322448576 U CN202322448576 U CN 202322448576U CN 220890735 U CN220890735 U CN 220890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riction
nut
limiting
adjus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85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85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0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0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0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所述螺母组件包括调节套、螺母本体以及摩擦套筒,所述调节套上设有通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套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螺母组件可以满足不同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安装间隙,通用性强,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常通过紧固装置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零部件(比如汽车上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但相关技术中,针对不同的安装间隙,紧固装置中的螺母往往需要设置为不同型号和高度以实现装配,如此将导致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并且不利于紧固装置通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不同安装间隙设置不同型号和高度的螺母所导致的成本高和周期长等技术问题,提供了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母组件,包括调节套、螺母本体以及摩擦套筒,所述调节套上设有通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套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调节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上。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为间隔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一端的至少两个弹力臂;每一个所述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均设有卡接凸台;所有所述弹力臂的卡接凸台均卡接在所述调节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
可选地,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限位槽;
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螺母本体远离所述限位座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调节套。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本体部以及连接所述本体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限位槽均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围绕所述本体部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通所述通孔的多边形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外侧壁上的多边形凸环;所述多边形凸环安装在所述多边形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调节套上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螺母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包括螺栓上述螺母组件;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摩擦腔体,所述螺栓过盈插接在所述摩擦腔体中,所述螺栓用于通过所述摩擦套筒带动所述调节套相对于所述螺母本体转动,以调节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摩擦套筒包括设置在所述摩擦腔体内侧壁上的凸部;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摩擦腔体过盈连接。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包括调节套、螺母本体以及摩擦套筒,所述调节套上设有通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套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母本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摩擦套筒安装在调节套的通孔中,调节套与螺母本体螺纹连接,调节套可以在螺母本体的螺纹孔中旋出或旋进,以调节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在对应于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时,紧固装置均可以通过上述螺母组件实现对于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的自动调整和匹配;如此,通过上述紧固装置对汽车上的零部件进行装配,既能吸收汽车车身精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又能吸收汽车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公差累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可以满足不同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安装间隙,通用性强,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螺母组件未连接安装件时轴向长度最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连接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时轴向长度最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调节套,101-通孔,102-第一限位部,103-外螺纹,
2-螺母本体,201-螺纹孔,202-限位座,
3-摩擦套筒,301-第二限位部,302-卡接部,303-摩擦腔体,3031-凸部,304-卡接凸台,
4-支撑架,403-本体部,404-安装部,4041-卡爪,
5-弹性圈,6-螺栓,7-第一安装件,8-第二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母组件,包括调节套1、螺母本体2以及摩擦套筒3,所述调节套1上设有通孔101和第一限位部102;所述摩擦套筒3上设有第二限位部301;所述摩擦套筒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01,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02连接;所述调节套1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103;所述螺母本体2上设有螺纹孔201;所述调节套1上的所述外螺纹103与所述螺母本体2上的所述螺纹孔201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套1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103为左旋螺纹,所述螺母本体2上的螺纹孔201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03啮合的左旋螺纹。在该实施例中,将所述摩擦套筒3插入通孔101中,并将摩擦套筒3的第二限位部301与所述调节套1上的第一限位部102连接之后,将调节套1以逆时针方向(左旋)旋入所述螺母本体2的螺纹孔201中,以完成所述螺母组件的装配。优选地,所述调节套1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103可以为右旋螺纹,所述螺母本体2上的螺纹孔201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03啮合的右旋螺纹,在该实施例中,将所述摩擦套筒3插入通孔101中,并将所述摩擦套筒3的第二限位部301与所述调节套1上的第一限位部102连接,再将调节套1以顺时针方向(右旋)旋入所述螺母本体2的螺纹孔201中,以完成所述螺母组件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为连通所述通孔101的多边形凹槽(比如六边形凹槽,但并不限定于为六边形),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为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3外侧壁上的多边形凸环(比如六边形凸环,但并不限定于为六边形,只要多边形凸环可以适配卡接在多边形凹槽内即可);所述多边形凸环安装在所述多边形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之间的装配结构,采用所述多边形凸环与所述多边形凹槽配合安装结构,使得所述摩擦套筒3和所述调节套1之间的装配简单快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为六边形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为安装在所述六边形凹槽内的六边形凸环。所述摩擦套筒3和所述调节套1的安装方式简单,只需将所述六边形凸环插入所述调节套1的通孔101中并与所述六边形凹槽卡接即可,也即实现了第一限位部102和第二限位部301之间的固定,以使得调节套1与摩擦套筒3相对固定并同步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10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01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的六边形凹槽和六边形凸环,只要是能实现将所述摩擦套筒3的第二限位部301安装在所述调节套1的第一限位部102的结构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摩擦套筒3安装在调节套1的通孔101中,调节套1上的外螺纹103与螺母本体2上的螺纹孔201螺纹连接,调节套1可以在螺母本体2的螺纹孔201中旋出或旋进,以调节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也即与通孔101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具体地,调节套1旋进螺纹孔201中时,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变短;而调节套1在螺母本体2的螺纹孔201中旋出时,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变长。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应于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时,均可以通过上述螺母组件实现对于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的自动调整和匹配;如此,通过上述螺母组件对不同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既能吸收由于制造精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又能吸收安装点的公差累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可以满足不同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安装间隙,通用性强,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摩擦套筒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设有卡接部302;所述卡接部302卡接在所述调节套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102的一端。可理解地,通过上述卡接部对于摩擦套筒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的固定卡接,可以使得摩擦套筒3与调节套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302为间隔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一端的至少两个弹力臂;每一个所述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均设有卡接凸台304;所有所述弹力臂的卡接凸台304均卡接在所述调节套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弹力臂可以设置两个、四个或其他个数均可,所有所述的弹力臂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摩擦套筒3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301一端;当调节套1从所述螺母本体2内旋出时,所述弹力臂上的卡接凸台304卡紧在调节套1上,可以防止所述摩擦套筒3从调节套1内脱出。可理解地,由于在实际使用时,在摩擦腔体303中插入螺栓6之后,摩擦套筒3需要与通孔101过盈连接,因此,摩擦套筒3的外周半径实际上应等于或略大于通孔101;而摩擦套筒3的弹力臂上设置有卡接凸台304,因此,所有卡接凸台304围成的凸台圈的外部边缘的直径实际上大于通孔的直径;此时,由于相邻两个弹力臂之间具有间隙,如此,在将摩擦套筒3远离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插入通孔101内时,在卡接凸台304外侧壁上设置的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弹力臂向通孔101内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弹力臂在通孔101的内壁的挤压力作用下向通孔101的中心轴位置弯曲变形,从而使得相邻弹力臂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使得所有卡接凸台304围成的凸台圈的外部边缘的直径变小,直至摩擦套筒3远离第二限位部301的一端的所有卡接凸台304全部进入通孔101内并穿过通孔101之后,弹力臂不再受到挤压并恢复原状;此时,卡接凸台304与所述调节套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一端卡接,以稳定固定调节套1和摩擦套筒3。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限位槽;所述螺母本体2上设有限位座202;所述限位座202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螺母本体2远离所述限位座2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调节套1。具体地,所述螺母本体2远离所述限位座202的一端上设有螺纹孔201,所述螺母本体2远离所述限位座2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之后,其螺纹孔201与所述调节套1的外螺纹103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母本体2的限位座202卡接在所述限位槽中,以实现所述螺母本体2与所述支撑架4的连接,所述支撑架4用于将所述螺母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点(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安装件7上的安装点)。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包括本体部403以及连接所述本体部403的安装部404;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限位槽均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03上。优选地,所述本体部403为设有上述安装孔的环状结构,所述限位槽为设置在所述本体部403上的六角凹槽(亦可以为其他多边形槽等),所述限位座202为安装在所述六角凹槽内的六角法兰座(亦可以为与上述限位槽适配的其他多边形法兰等),所述螺母本体2远离所述限位座2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六角法兰座卡接在所述六角凹槽内,以完成所述螺母本体2与所述支撑架4的安装。优选地,所述限位座202和限位槽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六角法兰座和六角凹槽,只要是能实现将所述限位座202和限位槽卡接的结构均可。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404包括围绕所述本体部403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4041。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卡爪4041围绕所述本体部403的中心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安装部404用于将所述螺母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点(例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安装件7上的安装点,该安装点可以为汽车车身上的安装点),所述安装点上设置与所述卡爪4041配合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本体部403以及所述安装部404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取材容易且制造成本低。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调节套1上的弹性圈5;所述弹性圈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2与所述螺母本体2之间。所述弹性圈5套接在所述调节套1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弹性圈5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等制成,所述弹性圈5过盈套接在调节套1上,当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调节到最短时,弹性圈5被压紧在第一限位部102与所述螺母本体2之间,通过其本身具有的弹力,避免所述调节套1和所述螺母本体2之间触碰挤压造成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母组件的装配步骤是:将所述摩擦套筒3插入通孔101中,使得所述摩擦套筒3的第二限位部301与所述调节套1的第一限位部102连接;再将所述弹性圈5套装在所述调节套1的外侧壁上;同时,将所述螺母本体2远离所述限位座202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将所述螺母本体2的限位座202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限位槽内;最后,将所述调节套1通过外螺纹103旋入所述螺母本体2的螺纹孔201中,完成所述螺母组件的安装,可理解地,调节套1完全旋入螺纹孔201内,使得弹性圈5被压紧在第一限位部102与所述螺母本体2之间时,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最短,此时再从螺纹孔201中向外旋出调节套1,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将逐渐变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螺栓6以及上述螺母组件;所述摩擦套筒3上设有摩擦腔体303,所述螺栓6过盈插接在所述摩擦腔体303中,所述螺栓6用于通过所述摩擦套筒3带动所述调节套1相对于所述螺母本体2转动,以调节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紧固装置,如图2所示,在通过上述紧固装置紧固安装第一安装件7(如车身)和第二安装件8(如车前大灯)时,使用螺栓6穿过螺母组件的调节套1中的摩擦腔体303,根据第一安装件7和第二安装件8的内部尺寸公差大小,螺栓6旋转(根据具体设置螺纹孔201以及外螺纹103的具体螺纹设置左旋或右旋),从而依靠螺栓6与摩擦套筒3之间的摩擦阻力带动摩擦套筒3和调节套1旋转,进而调节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以最终完成第一安装件7和第二安装件8之间的尺寸配合,实现公差调节和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应于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时,均可以通过上述紧固装置实现对于不同安装点的安装间隙的自动调整和匹配;如此,通过上述紧固装置对不同零部件之间进行装配时,既能吸收由于制造精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又能吸收安装点的公差累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的螺母组件可以满足不同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安装间隙,通用性强,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套筒3包括设置在所述摩擦腔体303内侧壁上的凸部3031;所述螺栓6通过所述凸部3031与所述摩擦腔体303过盈连接。所述螺栓6与所述凸部3031过盈连接,从而使得螺栓6在转动时能带动摩擦套筒3一起转动,同时也可以防止所述摩擦套筒3从所述调节套1的通孔101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紧固装置。通过上述紧固装置对汽车上的零部件进行装配,既能吸收汽车车身精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又能吸收汽车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公差累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可以满足不同零部件的安装点的安装间隙,通用性强,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套、螺母本体以及摩擦套筒,所述调节套上设有通孔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
所述调节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套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调节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间隔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一端的至少两个弹力臂;每一个所述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均设有卡接凸台;所有所述弹力臂的卡接凸台均卡接在所述调节套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孔的限位槽;
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螺母本体远离所述限位座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调节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本体部以及连接所述本体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限位槽均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围绕所述本体部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连通所述通孔的多边形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摩擦套筒外侧壁上的多边形凸环;所述多边形凸环安装在所述多边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调节套上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螺母本体之间。
9.一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螺母组件;所述摩擦套筒上设有摩擦腔体,所述螺栓过盈插接在所述摩擦腔体中,所述螺栓用于通过所述摩擦套筒带动所述调节套相对于所述螺母本体转动,以调节所述螺母组件的轴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筒包括设置在所述摩擦腔体内侧壁上的凸部;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摩擦腔体过盈连接。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紧固装置。
CN202322448576.1U 2023-09-08 2023-09-08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20890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8576.1U CN220890735U (zh) 2023-09-08 2023-09-08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8576.1U CN220890735U (zh) 2023-09-08 2023-09-08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0735U true CN22089073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8576.1U Active CN220890735U (zh) 2023-09-08 2023-09-08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0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90735U (zh) 螺母组件、紧固装置及汽车
CN111677769B (zh) 一种具有双层紧定结构的轴承紧定套
CN203843526U (zh) 角度微调机构
CN216476738U (zh) 汽车门把手公差调节器
CN106838756B (zh) 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安装方法
CN217842308U (zh) 一种方便定位的球头螺栓
JPH0530679U (ja) 配管用クランプの取付け構造
CN218988537U (zh) 一种球头支架及反射镜吊装结构
CN218947488U (zh) 预固持夹具及其紧固元件和预安装套件
CN220302607U (zh) 一种防松动的军用新型气弹簧
CN216761607U (zh) 车身配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1032029U (zh) 一种带有公差吸收且自动居中的紧固装置
CN210912611U (zh) 悬置结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20204321U (zh) 连接结构
CN219530479U (zh) 一种摄像机安装支架
CN116624825B (zh) 三个方向可调的固定结构
CN110307767B (zh) 一种弹性构造公差调整装置
CN215633324U (zh) 一种发电机与支架的固定结构及柴油机
CN220016236U (zh) 一种机加工用卧式阀
JP2005349924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CN208602270U (zh) 一种汽车稳定杆
CN218367969U (zh) 支架及电动方向盘
CN220662645U (zh) 公差吸收器和车辆
CN221088438U (zh) 一种光学镜片定心翻转机构
CN219197863U (zh) 一体式平板型螺母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