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6569U -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6569U
CN220886569U CN202322450856.6U CN202322450856U CN220886569U CN 220886569 U CN220886569 U CN 220886569U CN 202322450856 U CN202322450856 U CN 202322450856U CN 220886569 U CN220886569 U CN 220886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wire
pay
rotating shaft
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0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璐
宋国锋
井伟
于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ao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ao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ao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ao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0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6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6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6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属于线切割技术领域。收放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旋转套筒和线辊。驱动装置具有前轴承座和向前伸出前轴承座的转轴,转轴与前轴承座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前轴承。旋转套筒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前轴承座的外周,且旋转套筒固定套设于转轴,以与转轴同步转动。线辊在旋转套筒的带动下转动。至少旋转套筒的后端支撑线辊,且线辊的后端处于前轴承的后侧。本申请收放线装置,可使得线辊的重心后移,缩短悬臂长度,提高转轴的支撑刚性,实现了减少线辊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显著的振动,达到了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的收放线装置均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转轴驱动线辊高速转动,以实现切割线的快速收放。线辊通常悬臂安装于转轴上,即转轴的一端伸出驱动装置的安装座一段距离,再套接线辊。现有技术中,受驱动装置的结构的限制,转轴伸出驱动装置的长度较长,使得线辊重心距转轴悬臂支点的距离较长。在相同的重力和拉力作用下,线辊会对转轴产生较大的弯矩,进而导致线辊支撑刚性不高,在高速转动时会出现显著的振动,不仅影响会切割的质量,还会降低切割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辊重心距转轴悬臂支点的距离较长,在高速转动时会出现显著的振动的问题,实现线辊重心靠近前轴承,即实现线辊重心靠近转轴支撑点,提高线辊支撑刚性,达到减少线辊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显著的振动,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放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旋转套筒和线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轴承座和向前伸出所述前轴承座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前轴承。所述旋转套筒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外周,且所述旋转套筒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线辊可在所述旋转套筒的带动下转动。至少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支撑所述线辊,且所述线辊的后端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支撑所述线辊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线辊的前端距所述前轴承的距离小于所述线辊的后端距所述前轴承的距离的2倍。
可选地,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前轴承的距离小于所述前轴承座的沿前后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前轴承座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所述前支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后支撑部的外径。所述前支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的2.5倍。
可选地,所述旋转套筒包括前套筒和后套筒。所述前套筒通过键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前侧。所述后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套筒的后端,且套设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线辊的前端距所述前套筒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线辊的后端距所述前套筒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旋转套筒包括轴承止挡部,所述轴承止挡部从所述前套筒的内壁的后端向后伸出,并止挡于所述前轴承的内圈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前部具有螺纹。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转轴外周。所述锁紧螺母的后端止挡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前挡套,所述前挡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以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线辊固定套设于所述前挡套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前挡套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挡板和第一导向套。所述前挡板通过螺纹紧固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套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套的后端止挡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所述第二导向套插套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后面,所述驱动器具有输出轴。所述转轴一体成型于所述输出轴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外侧,且处于所述线辊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支撑套处于所述轴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前挡套的后端的外缘包括呈尖端朝后的第一椎台结构。所述线辊的内壁的前端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椎台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所述线辊的前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椎台结构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包括呈尖端朝前的第二椎台结构。所述线辊的内壁的后端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椎台结构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所述线辊的后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椎台结构的外周。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线切割机,线切割机包括切割装置和上述的收放线装置,以使切割线绕设于所述收放线装置的所述线辊和所述切割装置上。
可选地,线切割机为切片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收放线装置,在转轴和线辊之间设置有随转轴同步转动的旋转套筒,由于旋转套筒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前轴承座的外周,使得旋转套筒的整体结构后移。同时,旋转套筒带动线辊同步转动,线辊的后端设置为处于前轴承的后侧,由于前轴承为悬臂式转轴的前支撑点,使得线辊的重心靠近转轴支撑点。在线辊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悬臂长度;在转轴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转轴的支撑刚性,实现了减少线辊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显著的振动,达到了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收放线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切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切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隐藏了部分零件的示意性局部剖切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隐藏了部分零件的示意性局部剖切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前挡套的示意性剖切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前挡套的示意性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收放线装置的线辊4、前挡套6和后挡套11均处于驱动装置前端,导致转轴12伸出驱动装置的长度较长,同时,线辊4重心距转轴12悬臂支点的距离较长。转轴和线辊受自身重力作用,导致线辊支撑刚性不高,随着线切割机的高线速发展,在高速转动时收放线装置会出现显著的振动,不仅影响切割的质量,还会降低切割线的使用寿命。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剖切图,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3-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收放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旋转套筒3和线辊4。驱动装置1包括前轴承座11和向前伸出前轴承座11的转轴12,转轴12与前轴承座11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前轴承2。旋转套筒3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前轴承座11的外周,且旋转套筒3固定套设于转轴12,以与转轴12同步转动。线辊4可在旋转套筒3的带动下转动。至少旋转套筒3的后端支撑线辊4,且线辊4的后端处于前轴承2的后侧。
本实施例中,线辊4上可绕卷切割线,例如金刚线等,线辊4通过高速转动,实现切割线的快速收放。驱动装置1具有动力,例如驱动电机等,可驱动转轴12高速转动。驱动装置1包括前轴承座11,前轴承座11通常固定安装于收放线装置或线切割机的机架上,转轴12通过前轴承2与前轴承座11转动连接。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转轴12可以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前轴承座11形成,也可以传动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这里不做限制。前轴承2处于前轴承座11的前端,由于转轴12从前轴承2处伸出前轴承座11后,就处于悬臂状态,因此,前轴承2处即为悬臂的支点。
本实施例中,旋转套筒3固定套设在转轴12上,用于在转轴12和线辊4之间传递扭矩和支撑。旋转套筒3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套筒3至少后端或后部分的内径大于前轴承座11的外径,使得旋转套筒3的后端或后部分间隔处于前轴承2的外周,也就是说,使得旋转套筒3整体后移。
本实施例中,旋转套筒3的后端支撑线辊4,一方面,使得线辊4在旋转套筒3的带动下转动,另一方面,使得线辊4有安装空间可以向后移,使得至少线辊4的后端处于前轴承2的后侧。由于前轴承2为转轴12的前支撑点,使得线辊4的重心靠近转轴支撑点。在线辊4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悬臂长度;在转轴12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转轴12的支撑刚性,实现了减少线辊4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显著的振动,达到了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转轴12和线辊4为水平放置工况,并且切割线均匀布置于线辊4外周,因此,将线辊4的重力和受切割线的拉力的等效中心描述为线辊4的重心。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转轴12和线辊4为竖直放置或倾斜放置工况,在转轴12和线辊4高速转动时,由于加工公差、离心力和切割线的拉力作用,仍然会产生转轴12或线辊4变形导致不同轴,进而产生振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线辊4的重心向前轴承2的方向移动,仍然能够实现缩短悬臂长度,提高转轴12的刚性,从而减少线辊4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显著的振动,达到了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旋转套筒3的后端处于前轴承2的后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前轴承座11和旋转套筒3的结构,使得前轴承座11的在前轴承2处的外径小于旋转套筒3对应位置处的内径,使得旋转套筒3能够越过从前轴承2处继续向后延伸。也就是说,使得旋转套筒3的后端进一步地后移,并从后端支撑旋转套筒3,从而使得线辊4能够进一步地后移,以进一步缩小悬臂长度,提高转轴12和线辊4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旋转套筒3的后端支撑线辊4的后端。
为使得线辊4进一步地后移,一种实施方案是,设计使得线辊4的后端越过旋转套筒3的后端并继续向后延伸一段距离。然而,该方案会使得线辊4的后端成为悬臂结构,会降低线辊4本身的刚度,线辊4的后端在高速旋转时产生振动。为避免该情况,本实施例中设计为旋转套筒3的后端支撑线辊4的后端,以强化旋转套筒3对线辊4的支撑强度,减少或避免线辊4的后端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辊4的前端距前轴承2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线辊4的后端距前轴承2的距离L2的2倍。
前轴承2可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可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线辊4的前端距前轴承2的距离L1以及线辊4的后端距前轴承2的距离L2的基准均为前轴承2沿前后的中心的距离。当前轴承2为一个轴承时,基准为该滚动轴承的中心,当前轴承2为多个轴承时,基准为多个轴承的最前端与最后端的连线的中心。通过约束L1小于L2的2倍,使得线辊4重心尽可能地移动至前轴承支撑点附近,以尽量减少悬臂长度。
另一方面,由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处于前轴承2的前侧,且旋转套筒3的后端支撑线辊4,也就是说,旋转套筒3结构本身为向后延伸的悬臂。当L1过小、L2过大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旋转套筒3的结构强度,例如增加旋转套筒3的厚度等,这可能会增加旋转套筒3的外径尺寸。因此,在旋转套筒3结构不变的情况下,L1与L2的比值具有一个优选范围,或具有一个最佳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得出,或根据实践得出,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轴12伸出前轴承2的距离L3小于前轴承座11的沿前后的长度L4。
本实施例中,前轴承座11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1的壳体上,或固定连接于收放线装置的机架上,前轴承座11用于为前轴承2提供牢固的支撑。前轴承座11的沿前后的长度L4指的是前轴承座11的前端距前轴承座11的安装板或驱动装置的安装板的距离(安装板位置见图3中L4的右端所示)。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前轴承座11与其安装板处于同一位置,使得转轴12伸出前轴承座11的长度相对于安装板的距离较远,也就是说,转轴相对于安装板的悬臂较长,导致转轴12受到弯矩较大,容易变形。本实施例中,将前轴承座11的前端从安装板处向前伸出一段距离。前轴承座11的外径必然大于转轴12的直径。由于轴的抗弯强度正比于其截面尺寸的4次方,前轴承座11本身的强度较高,即使前轴承座伸出壳体或机架较长距离,或者说,即使L4较大,也不会因悬臂结构而造成太大的变形。对于转轴12来说,转轴12的直径小于前轴承座11的外径,在其受到线辊4施加的力时,相比于前轴承座11,更容易形成变形,尤其是在转轴12伸出前轴承2的距离L3较远时。因此,本实施例中使用抗弯强度较大的前轴承座12代替了部分抗弯强度较小的转轴12,或者支撑了代替了部分抗弯强度较小的转轴12,从而提升转轴12与前轴承座12的组合的结构强度,最终降低线辊4相对于安装板的变形,达到减少振动的目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线辊4的重心相对于安装板的距离等于现有技术中线辊4的重心相对于安装板的距离,也就是说,线辊4相对于安装板的悬臂的长度未改变。改变的是安装板前侧的构件的结构,将转轴12改进为转轴12和前轴承座11的组合,极大地增强了其抗弯强度,给予线辊4牢固的支撑,减少线辊4变形和振动。
当然,得益于前轴承座11前伸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设计使得线辊4的重心相对于安装板的距离缩短,也就是说,线辊4相对于安装板后移,进一步减少线辊4相对于安装板的悬臂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减少线辊4变形和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轴承座11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支撑部111和后支撑部112。前支撑部111的外径D2小于后支撑部112的外径D3。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旋转套筒3和线辊4越过前轴承2并向后延伸,需要限制前支撑部111的外径D2,避免其与旋转套筒3的内壁干涉。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前轴承座11的安装的牢固性,需要提高其与壳体或机架安装处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尺寸,即后支撑部112的外径D3的尺寸。图中D1标示为转轴12的直径D1。前支撑部111的外径D2可由转轴12的直径D1决定,即可由前轴承的型号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旋转套筒3包括前套筒31和后套筒32。前套筒31通过键9传动连接于转轴12,且处于前轴承2的前侧。后套筒32固定连接于前套筒31的后端,且套设于前轴承座1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前套筒31通过键9与转轴12传动连接,以随转轴12转动。当然,前套筒31还可以以其它形式与转轴12传动连接,例如销轴等,这里不做限制。前套筒31可具有一定的沿前后的长度,以增加前套筒31内壁与转轴12外周的接触面,分散由线辊4传递过来的压力。
后套筒32固定连接于前套筒31的后端。后套筒32的内径大于前套筒31的内径,在越过前轴承座11时,后套筒32的内径大于前轴承座11的外径,以避免与后轴承座干涉。
本实施例中,前套筒31和后套筒32可一体成型,如此,可具有较好的强度。前套筒31和后套筒32也可分体制造,然后固定连接在一起。
需要理解的是,后套筒32不仅可以固定连接于前套筒31的后端,还可以插套固定连接于前套筒31的外周,均可视为等同替换,这里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辊4的前端距前套筒31的距离L5小于线辊4的后端距前套筒31的距离L6。
本实施例中,线辊4的前端距前套筒31的距离L5和线辊4的后端距前套筒31的距离L6的基准为前套筒31的沿前后的中心。由于前套筒31沿前后的长度可能较大,在考虑旋转套筒3与转轴12之间的力的作用时,通常可以等效到前套筒31与转轴12的接触面的沿前后的中心。通过约束L5和L6的大小,可使得线辊4的重心处于前套筒31的后侧,并在前轴承支撑点附近,减少转轴12的变形和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套筒3包括轴承止挡部33,轴承止挡部33从前套筒31的内壁的后端向后伸出,并止挡于前轴承2的内圈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前套筒31的内壁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轴承止挡部33,一方面,可增大前套筒31的内壁与转轴12的接触的受力面,另一方面,可不额外设置止挡前轴承2的锁紧螺母、卡簧、挡圈等,直接使用旋转套筒3止挡前轴承2,便于制造和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用锁紧螺母止挡于前轴承2的内圈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轴12的前部具有螺纹。收放线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螺纹连接于转轴12外周。锁紧螺母5的后端止挡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锁紧螺母5,一方面,可从前端牢固地止挡旋转套筒3,防止旋转套筒3和前轴承2移动。另一方面,使得转轴12或收放线装置可匹配具有不同长度的前套筒31的旋转套筒3。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收放线装置还包括前挡套6,前挡套6固定连接于转轴12的前端,以与转轴12同步转动。线辊4固定套设于前挡套6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止挡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例如采用螺钉从旋转套筒3的径向将旋转套筒3连接到转轴12上。
本实施例中,前挡套6用于从前端止挡线辊4,并且从前端支撑线辊4的前端。相比于整体线辊4的压力均由旋转套筒3承担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使前挡套6承担了部分线辊4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转轴12上。一方面,可从前后两端支撑线辊4,使得线辊4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设置前挡套6可能会增加转轴12的弯矩。然而,可通过减少转轴12的前伸的长度L3,以减少转轴12的弯矩,从而抵消这部分影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6所示,前挡套6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挡板61和第一导向套62。前挡板61通过螺纹紧固组件固定连接于转轴12的前端。第一导向套62套装于转轴12的前端。
前挡套6固定于转轴12前端的方式具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螺纹紧固组件的方式。螺纹紧固组件可包括螺杆、挡块和锁紧螺母等。
第一导向套62固定连接于前挡板61的后端,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套62,可增加前挡套6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第一导向套62的后端止挡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套62的后端通过螺纹紧固组件压紧,并止挡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使得前挡套6牢固地安装于转轴12,为线辊4提供牢固的支撑。将转轴12的扭矩传递给线辊4,驱使线辊4能够与转轴12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套62的后端插套连接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套62的插套连接于转轴12的前端的外周。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前挡套6牢固地安装在转轴12前端,并且从转轴12传递扭矩到线辊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收放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套7,第二导向套7固定连接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第一导向套62和第二导向套7插套连接。
由于线辊4可能具有不同的长度规格,或者转轴12、旋转套筒3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长度规格,为了使得第一导向套62与旋转套筒3的前端能够导向安装,设计了第二导向套7。第二导向套7可具有不同的长度规格,以适应不同的线辊4、转轴12或旋转套筒3。第二导向套7可通过多种形式固定连接于旋转套筒3的前端,例如紧固件等。第一导向套62可大于第二导向套7,如图6所示,也可小于第二导向套7,只要能够实现插套连接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导向套7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套62上,然后与旋转套筒3抵触连接或插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还包括驱动器13,驱动器13固定连接于前轴承座11的后面,驱动器13具有输出轴。转轴12一体成型于输出轴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3可为电机和减速器组合,也可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向前延伸,并形成转轴12。由于转轴12一体成型于输出轴的前端,转轴12的同轴度较好,在高速转动时不容易产生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12传动连接于输出轴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转轴12可通过联轴器、齿轮箱、轴承箱等传动连接于输出轴的前端。由于转轴12与输出轴分体制造,转轴12可生产为需要的规格、长度、形状等,以适配不同的收放线装置。当转轴12通过齿轮箱、轴承箱等传动连接于输出轴时,还可以调节转轴12的转速,以适配具有不同转速需求的收放线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还包括后轴承。后轴承处于输出轴后端处,用于从后端支撑输出轴和转轴12,通过拉长前轴承2和后轴承的距离,进一步提高输出轴和转轴12的旋转稳定性,减少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收放线装置还包括支撑套8,支撑套8固定套设于旋转套筒3的外侧,且处于线辊4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支撑套8处于前轴承2的外侧。支撑套8可通过螺纹紧固件等形式固定安装在旋转套筒3的外周,以随旋转套筒3同步转动。优选地,支撑套8处于线辊4的沿前后的中心处。支撑套8可用于安装过程中对线辊4进行导向支撑,支撑套8可与线辊4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中,支撑套8可与线辊4接触,即支撑套8可以从线辊4中部支撑线辊4,减少或避免线辊4变形和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前挡套6的后端的外缘包括呈尖端朝后的第一椎台结构63。线辊4的内壁的前端的边缘设有与第一椎台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线辊4的前端套设于第一椎台结构63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在装配线辊4时,先将线辊4由前向后套装在旋转套筒3上,再从线辊4前侧将前挡套6固定安装在转轴12前端,并向后压紧。在压紧的过程中,第一椎台结构63从内侧插入线辊4的前端,并与线辊4的内壁抵触接触,以支撑线辊4前端,并将由旋转套筒3传递过来的扭矩传递给线辊4,驱动线辊4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套筒3的后端包括呈尖端朝前的第二椎台结构34。线辊4的内壁的后端的边缘设有与第二椎台结构34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线辊4的后端套设于第二椎台结构34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在装配线辊4时,先将线辊4由前向后套装在旋转套筒3上,使得线辊4的后端与第二椎台结构34的前部接触,再从线辊4前侧将前挡套6固定安装在转轴12前端,并向后压紧。在压紧的过程中,线辊4的后端的内壁向后套装于第二椎台结构34的外周,并与第二椎台结构34抵触接触。由第二椎台结构34支撑线辊4后端,并将由旋转套筒3传递过来的扭矩传递给线辊4,驱动线辊4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机的一些实施例中,线切割机包括切割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收放线装置,以使切割线绕设于收放线装置的线辊4和切割装置上。收放线装置可安装在线切割机的机架上,从线辊4上引出切割线绕设于切割装置的切割轮上。
线切割装置为用于切割单晶硅材料棒、多晶硅材料棒、蓝宝石棒、磁材棒等硬脆材料棒的切割装置。线切割装置具有效率高、产能高、精度高等优点,其原理是通过高速运动的切割线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线切割装置常采用单线、多线金刚线等对硅料等进行截断、开方、切片,以便于获得相应的硅片或者硅料。
线切割机可包括两个收放线装置,一个用于放线,另一个用于收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线装置运行较为稳定,线辊4不会产生显著的振动,使得绕设于切割装置上的切割线应力平稳,速度均匀,达到了提高切割质量和增加切割线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机的一些实施例中,线切割机为切片机。可将硅棒等切片。例如,晶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料,晶硅需要经过开方以及切片等工艺才能制成晶硅薄片使用,其中切片工艺采用切片机进行,用于将开方后的硅棒切片以形成硅晶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8)

1.一种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前轴承座和向前伸出所述前轴承座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前轴承座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前轴承;
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外周,且所述旋转套筒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线辊,所述线辊可在所述旋转套筒的带动下转动;至少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支撑所述线辊,且所述线辊的后端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支撑所述线辊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辊的前端距所述前轴承的距离小于所述线辊的后端距所述前轴承的距离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前轴承的距离小于所述前轴承座的沿前后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座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
所述前支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后支撑部的外径;
所述前支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的2.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包括:
前套筒,所述前套筒通过键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前侧;
后套筒,所述后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套筒的后端,且套设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辊的前端距所述前套筒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线辊的后端距所述前套筒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包括轴承止挡部,所述轴承止挡部从所述前套筒的内壁的后端向后伸出,并止挡于所述前轴承的内圈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的前部具有螺纹;
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转轴外周;
所述锁紧螺母的后端止挡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前挡套,所述前挡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以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线辊固定套设于所述前挡套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套包括沿前后固定连接的前挡板和第一导向套;
所述前挡板通过螺纹紧固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前端;
所述第一导向套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前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的后端止挡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或者
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套和所述第二导向套插套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轴承座的后面,所述驱动器具有输出轴;
所述转轴一体成型于所述输出轴的前端,或者,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前端;
所述驱动器的壳体与所述前轴承座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线装置还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套筒的外侧,且处于所述线辊的前端和后端之间;
所述支撑套处于所述前轴承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套的后端的外缘包括呈尖端朝后的第一椎台结构;所述线辊的内壁的前端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椎台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所述线辊的前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椎台结构的外周;
所述旋转套筒的后端包括呈尖端朝前的第二椎台结构;所述线辊的内壁的后端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椎台结构匹配并接触的表面,以使所述线辊的后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椎台结构的外周。
17.一种线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和切割装置,以使切割线绕设于所述收放线装置的所述线辊和所述切割装置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切割机为切片机。
CN202322450856.6U 2023-09-08 2023-09-08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Active CN220886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0856.6U CN220886569U (zh) 2023-09-08 2023-09-08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0856.6U CN220886569U (zh) 2023-09-08 2023-09-08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6569U true CN220886569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0856.6U Active CN220886569U (zh) 2023-09-08 2023-09-08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6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86569U (zh) 收放线装置和线切割机
CN218932440U (zh) 雪尼尔纺织机
CN214736377U (zh) 一种成绞机
CN215163455U (zh) 一种外径可调的成绞组件
CN211870855U (zh) 一种分切机收卷装置
CN212741628U (zh) 高速锭子结构
CN210358598U (zh) 一种线材牵料装置
CN221454581U (zh) 辊轴组件和线切割装置
CN220638500U (zh) 多线切割轻量化滑轮总成装置及切割机
CN212292130U (zh) 一种造纸浆板收放卷装置
CN216031251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卷材分切装置
CN221396600U (zh) 一种柔性铝合金电缆用卷绕器
CN215762869U (zh) 一种双轴承的稳定结构和双轴承齿轮箱
CN220334244U (zh) 一种毛毯生产用收卷结构
CN221396368U (zh) 一种纸质标签生产用上料机构
CN21861949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精度纯镍带分切机构
CN210944253U (zh) 一种新型纱线绕线机
CN220611746U (zh) 一种内置电机自驱一体化塔轮片及牵引组合结构的拉丝机
CN218289786U (zh) 一种阻燃膜生产用的卷料机构
CN217600108U (zh) 一种滤纸收卷盘
CN116728627B (zh) 切片设备及其绕线方法
CN210701940U (zh) 一种改进的内螺纹旋压模具
CN214081608U (zh) 一种裁切机刀辊的调节机构
CN220260891U (zh) 一种机床维修用轴承拆卸装置
CN221607420U (zh) 一种全自动换盘收线机用线盘固定膨胀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