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9658U -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9658U
CN220879658U CN202322627657.8U CN202322627657U CN220879658U CN 220879658 U CN220879658 U CN 220879658U CN 202322627657 U CN202322627657 U CN 202322627657U CN 220879658 U CN220879658 U CN 22087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reflective film
beads
residual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76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斌
吴文渊
侯泽诏
马晓洪
李龙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hi Xiaoguang Clothing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hi Xiaoguang Clothing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hi Xiaoguang Clothing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hi Xiaoguang Clothing Reflectiv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76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9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设置于一反光膜卷膜机体的出膜端;该清理装置包括清洁部,所述清洁部用于对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进行清除,所述清洁部包括:棉布,所述棉布用于扫除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压条,所述压条用于将棉布与反光膜表面贴合,所述清洁部包括:刷毛部和吸尘部;所述刷毛部用于扫除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所述吸尘部用于将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吸走,和/或,将刷毛部刷走的反光珠吸走,能够对反光膜表面的残珠进行清除,避免反光膜表面附着残珠,削弱反光膜的反光能力,且避免残珠划伤或磨损反光膜表面,从而提高反光膜成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用于布料上的一种薄膜材料。
使用时,在布料的表面涂抹胶水,然后将反光膜背离载膜的一面黏贴于布料表面,并使载膜与反光膜剥离,从而将反光膜转移复合至布料表面。
反光珠是粉末状的材料,在载膜上涂抹胶水,再通过胶水使反光膜薄且均匀的铺设于载膜上,固化后在载膜的表面即形成一层薄薄的反光膜。因此,反光膜的表面会有部分未成膜的残留反光珠,以下简称“残珠”,下同。
若不清除残珠,可能会导致反光膜的反光效果下降。这是因为在光线照射到反光膜时,光线会被残珠散射,而不是被反射回原来的方向。这种散射现象会削弱反光膜的反光能力,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此外,残珠还可能影响反光膜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由于残珠的硬度较高,可能会划伤或磨损反光膜表面,导致反光膜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清理装置设置于一反光膜卷膜机体的出膜端;该清理装置包括清洁部,所述清洁部用于对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进行清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能够对反光膜表面的残珠进行清除,避免反光膜表面附着残珠,削弱反光膜的反光能力,且避免残珠划伤或磨损反光膜表面,从而提高反光膜成品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部包括:棉布,所述棉布用于扫除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压条,所述压条用于将棉布与反光膜表面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棉布会对残珠进行清理,反光膜卷膜机体启动后,反光膜会朝第一方向卷出,同时,反光膜也带动棉布底部往第一方向移动,多余的残珠会粘附于棉布,压条能够对棉布施加压力,因重力使棉布更加贴合反光膜,进一步提高棉布对残珠的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棉布采用密度为80g/㎡~160g/㎡的纯棉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根据纺织密度,纯棉布可以分为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
低密度为50g/㎡以下,中密度于50-80g/㎡之间,高密度则大于80g/㎡,高密度的棉布间隙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提供更好扫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条的重量为80g~120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若压条的重量太轻,将起不到将棉布压在反光膜上的作用,若压条的重量太重,则会影响反光膜的复卷,还可能会导致反光膜被压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部包括:刷毛部和吸尘部;所述刷毛部用于扫除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所述吸尘部用于将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吸走,和/或,将刷毛部刷走的反光珠吸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反光膜卷膜机体启动后,反光膜会朝第一方向卷出,同时,反光膜也带动刷毛底部往第一方向移动,刷毛将残珠朝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扫,再通过吸尘部,将残珠吸走,从而实现对残珠的清除,也可以通过吸尘部将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吸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毛密度在每平方英寸30~35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刷毛低密度为每平方英寸15束以下,中密度为每平方英寸15~30束之间,高密度则大于每平方英寸30束,高密度的刷毛间隙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扫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部包括:活性炭海绵;所述活性炭海绵设置有能够使其沿反光膜表面的法线方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活性炭海绵用于扫除反光膜表面残留的反光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反光膜朝第一方向卷出时,活性炭海绵通过驱动装置压在反光膜表面,从而对反光膜表面的残珠进行扫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卷膜机体还设置有能够消除反光膜表面静电的除静电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清洁装置对反光膜上的残珠进行清理时,摩擦会产生静电,静电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粒吸附在反光膜表面,导致膜表面不洁净,影响反光效果和使用寿命,所以需要除静电组件消除静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静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转轴-2、清洁部-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除静电组件-6、反光膜-B、第一方向-N、棉布-31a、压条-32a、固定板-31b、刷毛部-32b、吸尘部-33b、集尘部-34b、固定杆-31c、驱动装置-32c、连接板-33c、活性炭海绵-34c、连接头-61、调节部-62、引线-63、接地块-64、铜线-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用于对反光膜B上的残珠进行清除。
请参见图1,该清理装置设置于一反光膜卷膜机体1的出膜端;该清理装置包括清洁部3,清洁部3用于对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进行清除,反光膜卷膜机体1内壁设置有转轴2;
转轴2还设置有除静电组件6,当清洁装置对反光膜B表面的残珠进行清理时,摩擦会产生静电,静电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粒吸附在反光膜表面,导致膜表面不洁净,影响反光效果和使用寿命,所以需要除静电组件6消除静电。
请参见图2,第一实施例中,清洁部3为棉布31a,棉布31a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5设置有能够连接转轴2的第一连接部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扣接于转轴2两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与转轴2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加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棉布31a采用密度为80g/㎡~160g/㎡的纯棉布,根据纺织密度,纯棉布可以分为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
低密度为50g/㎡以下,中密度于50-80g/㎡之间,高密度则大于80g/㎡,高密度的棉布间隙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提供更好扫除效果。
棉布31a底部还设置有压条32a,压条32a的重量为80g~120g,压条32a用于将棉布31a与反光膜B表面贴合,进一步提高棉布31a对残珠的清理,若压条32a的重量太轻,将起不到将棉布31a压在反光膜B上的作用,若压条32a的重量太重,则会影响反光膜B的复卷,还可能会导致反光膜B被压变形。
使用时,将棉布31a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安装于转轴2两端,反光膜卷膜机体1启动后,反光膜B会朝第一方向N卷出,同时,反光膜B也带动棉布31a底部往第一方向N移动,从而实现棉布31a对残珠的扫除,多余的残珠会粘附于棉布31a,当棉布31a粘附满了残珠,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4,将棉布31a拆卸下来,对棉布31a进行更换或清洗,重复利用。
请参见图3,第二实施例中,清洁部3为刷毛部32b和吸尘部33b,刷毛部32b固设有固定板31b,固定板31b固设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将固定板31b连接于转轴2,固定板31b上端设置有能够将残珠吸入的吸尘部33b,吸尘部33b用于将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吸走,和/或,将刷毛部32b刷走的反光珠吸走,该吸尘部33b固设有集尘部34b,在本实施例中,吸尘部33b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产生负压来吸引空气和灰尘,(利用电机产生负压来吸引空气和灰尘,此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在附图中没有表现,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尘部33b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吸尘,在此不加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吸尘部33b上端设置有集尘部34b,用于收集残珠,当集尘部34b内部的残珠收集满时,也可将集尘部34b拆卸下来,对内部的残珠进行更换,(如何拆卸集尘部34b的方式有很多种,是本技术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因此在附图中没有体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刷毛部32b密度在每平方英寸30~35束;
低密度为每平方英寸15束以下,中密度为每平方英寸15~30束之间,高密度则大于每平方英寸30束,高密度的刷毛部32b间隙更加紧密,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清扫效果。
使用时,将固定板31b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安装于转轴2两端,反光膜卷膜机体1启动后,反光膜B会朝第一方向N卷出,同时,反光膜B也带动刷毛部32b底部往第一方向N移动,刷毛部32b将残珠朝第一方向N的反方向扫,再通过吸尘部33b,将残珠吸入集尘部34b,从而实现对残珠的清除。
请参见图4,第三实施例中,清洁部3为活性炭海绵34c,活性炭海绵34c上端设置有连接板33c,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海绵34c与连接板33c之间采用魔术贴进行固定,(此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技术手段,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因此在附图中没有表现,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将活性炭海绵34c与连接板33c进行连接,采用魔术贴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对活性炭海绵34c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3c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32c,该驱动装置32c为直线式伺服电机,能够实现活性炭海绵34c进行直线往返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活性炭海绵34c进行直线往返活动的机构,例如: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2c上端固设有固定杆31c,固定杆31c两端与反光膜卷膜机体1内侧壁相连接,驱动装置32c通过固定杆31c固设于反光膜B上端。
使用时,反光膜卷膜机体1启动后,反光膜B会朝第一方向N卷出,驱动装置32c将活性炭海绵34c压在反光膜B表面,从而活性炭海绵34c将残珠朝第一方向N的反方向进行扫除,当活性炭海绵34c粘满残珠后,可以将活性炭海绵34c从连接板33c撕下,进行更换。
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除静电组件6包括:铜线65,铜线65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61,该连接头61用于连接转轴2两端,铜线65两端还设置有可以调节铜线65长度的调节部62,其中一连接头61设置有引线63,引线63一端设置有将静电导入地下的接地块64。
使用时,将铜线65通过连接头61连接于转轴2两端,再将接地块64放置于地上,除静电组件6去静电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铜线65、引线63和接地块64与大地连接,使得带有静电的物体和大地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电荷流动到地面中去,达到去除静电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理装置设置于一反光膜卷膜机体(1)的出膜端;
该清理装置包括清洁部(3),所述清洁部(3)用于对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进行清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3)包括:
棉布(31a),所述棉布(31a)用于扫除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
压条(32a),所述压条(32a)用于将棉布(31a)与反光膜(B)表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31a)采用密度为80g/㎡~160g/㎡的纯棉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32a)的重量为80g~120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3)包括:刷毛部(32b)和吸尘部(33b);
所述刷毛部(32b)用于扫除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
所述吸尘部(33b)用于将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吸走,和/或,将刷毛部(32b)刷走的反光珠吸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部(32b)密度在每平方英寸30~35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部(3)包括:活性炭海绵(34c);
所述活性炭海绵(34c)设置有能够使其沿反光膜(B)表面的法线方向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32c);
所述活性炭海绵(34c)用于扫除反光膜(B)表面残留的反光珠。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卷膜机体(1)还设置有能够消除反光膜(B)表面静电的除静电组件(6)。
CN202322627657.8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Active CN22087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7657.8U CN22087965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7657.8U CN22087965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9658U true CN220879658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7657.8U Active CN22087965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9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47C (zh) 表面清扫装置和真空吸尘器
TW201218998A (en) A cleaning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sheet auto rolling
CN220879658U (zh) 一种反光膜表面残留反光珠的清理装置
CN109648854B (zh) 一种3d打印机线材除尘装置
CN217250887U (zh) 一种极片清洁装置
CN216004238U (zh) 一种与传送皮带配套的煤粉清扫装置
CN215656595U (zh) 自动擦辊装置
CN212216475U (zh) 一种偏光片除尘装置
CN212147966U (zh) 一种用于纸板印刷机的除尘装置
JPS6022995B2 (ja) 発泡樹脂シ−ト等に対する異物除去装置
CN219850957U (zh) 一种用于印刷标签纸的除尘装置
CN219745694U (zh) 带箔材表面清理装置
CN214235187U (zh) 一种流延机流延辊的清洁机构
CN106955857A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多功能除尘装置
CN220900866U (zh) 一种封箱胶带加工用涂布机
CN215088564U (zh) 一种砂布复胶布基污物清理装置
CN21006073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3105131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输送机架
CN216004233U (zh) 一种带有清扫装置的桥式刮板取料机
CN213257724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生产用激光成型设备
CN219870625U (zh) 一种耐磨试验机用的辅助组件
CN215031414U (zh) 一种贴上背胶结构
CN212768540U (zh) 一种可调式铝板打磨机
CN219091424U (zh) 一种改性涤纶除尘滤袋
CN219401258U (zh) 一种铜带生产用清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