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9521U -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9521U
CN220869521U CN202322927960.XU CN202322927960U CN220869521U CN 220869521 U CN220869521 U CN 220869521U CN 202322927960 U CN202322927960 U CN 202322927960U CN 220869521 U CN220869521 U CN 220869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generator set
air
pipe section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79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昌俊
尹鹏程
韦春芳
刘斌
庞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Dingbo Electrici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Dingbo Electrici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Dingbo Electrici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Dingbo Electricit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279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9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9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9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涉及发电机组,包括进风筒;所述进风筒中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沿着进风筒轴心方向往上延伸,所述进气管中设有气体加速组件,所述进气管与进风筒顶部之间设有除尘组件,所述进气管的外围固定螺旋导向板,所述螺旋导向板的边缘与进风筒的内壁贴合相连;所述进风筒远离除尘组件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与发电机组机箱的进气接口相连接的出气接口。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室外空气含水量较高的因素,实现了对空气中土尘的去除,实现对空气的净化,确保了发电机组机箱内部的洁净度。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可作为家庭、公共场所的应急电源,以及野外出行电源,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场景中。针对室外用的发电机组,为适应室外的环境,普遍将其置于一机箱中,以对发电机组进行保护。但室外环境亦有差异之分,对于布置在干燥环境下的发电机组,对机箱的防潮要求不高,只需满足防雨防尘功能即可。但对于长期布置于空气中水气含量较高的环境中的发电机组,其还需满足防潮功能,尤其是机箱的进气接口处,其因在发电机组工作过程中一直吸入外界空气,若该处的防潮功能不足,十分容易导致机箱内部受潮影响到发电机组的工作。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针对长期处于空气含水量高的环境中的发电机组机箱的进气接口普遍采用加装除湿器、冷凝器或带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实现除湿。然而,这些除湿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消耗,尤其是通过干燥剂除湿。而且室外环境的空气中或多或少存在有一些土尘,除湿器和干燥器虽然具有除尘功能,但冷凝器一般不具备除尘功能。因此总的来说,目前的除湿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实现了对空气中土尘的去除,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筒;所述进风筒中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沿着进风筒轴心方向往上延伸,所述进气管中设有气体加速组件,所述进气管与进风筒顶部之间设有除尘组件,所述进气管的外围固定螺旋导向板,所述螺旋导向板的边缘与进风筒的内壁贴合相连;所述进风筒远离除尘组件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与发电机组机箱的进气接口相连接的出气接口。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体加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段一、渐缩管段、喉管、渐增管段和直管段二;所述直管段一和直管段二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直管段一作为进气管的进气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作为进气管的出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段一、渐缩管段、喉管、渐增管段和直管段二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伞状板和两端均开口的锥状拦截网;所述伞状板固定安装在进风筒的顶部,所述锥状拦截网开口较大的一端固定在伞状板的下方,所述锥状拦截网开口较小的一端与进气管的外壁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锥状拦截网开口较小的一端位于进气管出气端的下方。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风筒的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排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的上方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中开设有多个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中设有与进气管的管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旋接有安装座。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气接口的末端安装有法兰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进风筒中安装进气管,并两者间安装除尘组件,同时在进气管中安装气体加速组件,通过惯性碰撞、接触阻留,使得土尘粒与水气充分接触,使尘粒加湿、增重、凝聚,巧妙地利用了室外空气含水量较高的因素,实现了对空气中土尘的去除,实现对空气的净化,确保了发电机组机箱内部的洁净度,且没有产生额外的能源效果。
2.集水槽的上方安装隔离板,可使集水槽与进风筒相隔离,避免了脱水后的气体与集水槽中的水直接接触。
3.在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安装座,用于安装防虫网或引风机,以匹配不同的使用条件,有效的提高了进风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电机组机箱、2-进风筒、3-进气管、4-螺旋导向板、5-锥状拦截网、6-伞状板、7-出气接口、8-法兰盘、9-集水槽、10-排水阀、11-隔离板、12-安装座、31-直管段一、32-渐缩管段、33-喉管、34-渐增管段、35-直管段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筒2。进风筒2中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进气管3的另一端沿着进风筒2轴心方向往上延伸。进气管3中设有气体加速组件,进气管3与进风筒2顶部之间设有除尘组件。由于室外的空气除了含有较多的水气外,还可能含有土尘,为降低这些土尘进入发电机组机箱1内部的量,本实施例通过气体加速组件对空气进行加速,然后使其撞击在除尘组件上,通过惯性碰撞、接触阻留,使得土尘粒与水气充分接触,使尘粒加湿、增重、凝聚。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室外空气含水量较高的因素,实现了对空气中土尘的去除,实现对空气的净化,确保了发电机组机箱1内部的洁净度。
具体的,气体加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段一31、渐缩管段32、喉管33、渐增管段34和直管段二35。且直管段一31、渐缩管段32、喉管33、渐增管段34和直管段二35为一体式结构,利于其结构的强度。直管段一31和直管段二35与进气管3固定连接,直管段一31作为进气管3的进气端与外界相连通,直管段二35的端部作为进气管3的出气端。即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文丘里管的原理,实现了对气体的加速。
除尘组件包括伞状板6和两端均开口的锥状拦截网5。其中,伞状板6采用镜面不锈钢板,以使凝聚在其表面上的水珠、尘粒可有效地沿着伞状板6表面往下移动。伞状板6固定安装在进风筒2的顶部,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大的一端固定在伞状板6的下方,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小的一端与进气管3的外壁相连接。当水珠、尘粒移动至伞状板6和锥状拦截网5的连接处时,其将被拦截,以进一步进行凝聚。
为防止凝聚的水珠、尘粒流入到进气管3中,本实施例的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小的一端位于进气管3出气端的下方,以使水珠、尘粒沿着锥状拦截网5往下流动时并不会流入到进气管3中。
进气管3的外围固定螺旋导向板4,螺旋导向板4的边缘与进风筒2的内壁贴合相连,从而形成了一条螺旋状的导流通道。当气体通过螺旋状的导流通道时,因气流的离心力的影响,可以有效分离出气体中的水分,大大的降低气体中的含水量。而且在气流的作用,附着在锥状拦截网5上的水珠将被吹入到导流通道中,与螺旋导向板4和进风筒2侧壁上的水珠进行凝聚,形成更大的水珠,降低其会再度被气化的风险。
进风筒2的下方设有集水槽9,集水槽9的下方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排水阀10。凝聚的水珠将沿着螺旋导向板4最终落入到集水槽9中,实现收集。
此外,为避免脱水后的气体与集水槽9中的水直接接触,本实施例的集水槽9的上方安装有隔离板11,隔离板11中开设有多个过水孔。过水孔用于使流动至隔离板11上的水流入到集水槽9中。
进风筒2远离除尘组件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与发电机组机箱1的进气接口相连接的出气接口7。出气接口7的末端安装有法兰盘8,用于将出气接口7安装在进气接口上。
优选地,集水槽9中设有与进气管3的管口相匹配的通孔,通孔中旋接有安装有防虫网或引风机的安装座12。当进气接口中安装有风机时,可在安装座中安装防虫网,以防止虫子进入到进风装置中;当进气接口中无风机时,可在安装座12中安装引风机,以实现外界空气进入到进风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进风装置安装在发电机组机箱1的进气接口上。当进气接口中的风机或安装座12中的引风机启动时,外界空气进入到进气管3中,并通过由直管段一31、渐缩管段32、喉管33、渐增管段34和直管段二35组成的文丘里管的加速,从进气管3的末端输出,然后撞击在伞状板6上,使得空气中的土尘粒与水气充分接触、凝聚在伞状板6的表面。随着外界空气的不断送入,伞状板6表面上的水珠、尘粒将沿着伞状板6移动至伞状板6和锥状拦截网5的连接处,并被拦截,以进一步进行凝聚。当空气通过锥状拦截网5时,锥状拦截网5上的部分水珠将被吹入到螺旋导向板4中。此时气体中的水分在离心力的影响,将被分离出来并附着在螺旋导向板4和进风筒2上。而这些被分离出来的水珠将与从锥状拦截网5上吹来的水珠进行凝聚,形成更大的水珠,并最终沿着螺旋导向板4流入到集水槽9中。气体通过螺旋导向板4后,其含水量将得以大大降低,最终通过出气接口7进入到发电机组机箱1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筒(2);所述进风筒(2)中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气管(3)的另一端沿着进风筒(2)轴心方向往上延伸,所述进气管(3)中设有气体加速组件,所述进气管(3)与进风筒(2)顶部之间设有除尘组件,所述进气管(3)的外围固定螺旋导向板(4),所述螺旋导向板(4)的边缘与进风筒(2)的内壁贴合相连;所述进风筒(2)远离除尘组件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与发电机组机箱(1)的进气接口相连接的出气接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段一(31)、渐缩管段(32)、喉管(33)、渐增管段(34)和直管段二(35);所述直管段一(31)和直管段二(35)与进气管(3)固定连接,所述直管段一(31)作为进气管(3)的进气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直管段二(35)的端部作为进气管(3)的出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一(31)、渐缩管段(32)、喉管(33)、渐增管段(34)和直管段二(35)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伞状板(6)和两端均开口的锥状拦截网(5);所述伞状板(6)固定安装在进风筒(2)的顶部,所述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大的一端固定在伞状板(6)的下方,所述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小的一端与进气管(3)的外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拦截网(5)开口较小的一端位于进气管(3)出气端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2)的下方设有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的下方安装有与其相连通的排水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9)的上方安装有隔离板(11),所述隔离板(11)中开设有多个过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9)中设有与进气管(3)的管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旋接有安装座(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口(7)的末端安装有法兰盘(8)。
CN202322927960.XU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Active CN220869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7960.XU CN220869521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7960.XU CN220869521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9521U true CN220869521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9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27960.XU Active CN220869521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9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7982U (zh) 一种水气分离装置及吸干机
CN108418339B (zh) 一种电机散热养护方法
CN220869521U (zh) 一种室外发电机组机箱的进风装置
CN205613163U (zh) 颗粒预处理凝聚惯性除尘装置
CN105999867A (zh) 一种旋转式分离器
CN102095237A (zh) 一种蜗螺形离心通风装置
CN113198281B (zh) 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1015718Y (zh) 气水分离器
CN210035831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文丘里管负压排水系统
CN202426454U (zh) 吸尘器及其导流装置、旋风装置和尘杯
CN109011858B (zh) 一种转炉烟气洗涤后用的脱水塔
CN215809095U (zh) 一种排气帽
CN215463082U (zh) 湿法脱硫直排烟囱用的除水装置
CN215692408U (zh) 一种减排汽水分离器
CN219776408U (zh) 一种冷凝管各层防干增强冷却效率的横流闭式冷却塔
CN208877930U (zh) 多旋风统一集风罩
CN1254640C (zh) 射流式除油烟机
CN212594781U (zh) 一种干燥机的水膜除尘器
CN219481925U (zh) 一种旋流式高效除雾器
CN22095861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3668507U (zh) 一种卫生型湿式旋风除尘器
CN201917034U (zh) 一种蜗螺形离心通风装置
CN209438286U (zh) 一种自脱水式脱硫塔直排烟囱
CN213528001U (zh) 一种烟气净化器
CN214415987U (zh) 一种引射式巷道粉尘拦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