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3856U -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3856U
CN220863856U CN202322645132.7U CN202322645132U CN220863856U CN 220863856 U CN220863856 U CN 220863856U CN 202322645132 U CN202322645132 U CN 202322645132U CN 220863856 U CN220863856 U CN 220863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s
shaped steel
steel
clamping device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5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超
臧海峰
韩振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Steel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Steel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Steel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Steel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5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3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3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3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属于钢铁生产辅助工具领域,包括手持杆和侧夹装置;所述手持杆靠近前端侧壁连接有侧夹装置;所述侧夹装置,包括两个夹板,所述的夹板有底边和斜边;两个夹板中间有通孔,所述的手持杆前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相反设置,底边相互平行,斜边位于同侧且反向;两个夹板中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腹板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生产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背景技术
热轧H型钢基本生产工艺流程为:连铸坯→加热→高压水除鳞→BD粗轧机→精轧机组连轧→冷床冷却→矫直→锯切→检查、打捆。其中在矫直工艺中,H型钢会进行弯曲度的检测,此时需要将平放(指腹板平行于地面)的型钢翻转90°,转为立放(指腹板垂直于地面),然后再通过观察或者拉线的方式,对H型钢的弯曲度进行确认。
对于当前小H型钢生产线,并没有专用的翻钢设备,对H型钢多采用人工翻转。由于H型钢较长(通常锯切12米),自身重量大,因此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单人对其不好掌控,因此通过《型钢翻转工具》(CN201821210270.5)之类的工具,边拉边撬,实现翻转。
但实际工作时,型钢在翻钢过程中,H型钢在即将翻转到达90°时,即H型钢的重心达到H型钢底部支撑点的侧上方时,受型钢自身重力作用,H型钢会发生沿翻转反向的快速运动,翻越支撑点,同时带动翻钢工具也快速进行翻转。此时翻钢工具翻转的速度会超过作业人员控制的速度,如若翻钢工具不及时取下,或者人员避让不及时,快速翻转的型钢带动夹在型钢上的翻钢工具一起快速翻转,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导致作业人员的面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受到伤害性的打击,造成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通过侧夹装置和底夹装置不同翻转进程中的导向转变,使得翻钢扳手在受到H型钢的反向作用力时,能够自动脱离型钢的束缚,减少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和侧夹装置;所述手持杆靠近前端侧壁连接有侧夹装置;所述侧夹装置,包括两个夹板,所述的夹板有底边和斜边;两个夹板中间有通孔,所述的手持杆前端穿过所述通孔与其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相反设置,底边相互平行,斜边位于同侧且反向;两个夹板中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腹板厚度。
进一步的,上述夹板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
进一步的,上述底边和斜边之间的夹角为40-50°。
优化方案中,还包括底夹装置,所述手持杆的前端连接所述底夹装置,所述底夹装置包括长臂和短臂,长臂和短臂之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翼板厚度。
进一步的,上述底夹装置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用于与所述手持杆前端连接;长臂和短臂的近端连接在连接座上,组成C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侧夹装置和底夹装置不同翻转进程中的出现导向转变,使得翻钢扳手在受到H型钢的反向作用力时,可自动脱离型钢的束缚,减少安全事故;
2、两种不用的翻转夹持方式,适用于不同型号和重量的H型钢,一物多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方便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侧夹装置的初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侧夹装置的前半程受力状态右视示意图。
图8是侧夹装置的后半程受力状态右视示意图。
图9是底夹装置的初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的进行叙述,以操作人员视角设定前后,也即朝向操作人员为后,反之为前。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端”、“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当翻钢扳手受到H型钢的反向作用力时,能够根据翻钢扳手的夹持部位与H型钢接触位置的形态,自行脱落H型钢,避免受到H型钢施加的反向作用力。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持杆1、侧夹装置和底夹装置3。
所述手持杆1的前端连接所述底夹装置3,所述手持杆1靠近底夹装置3端侧壁连接有侧夹装置。
所述侧夹装置,包括两个夹板2,所述的夹板2有底边和斜边,优化方案中,所述的底边和斜边之间的夹角为40-50°;优化方案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本实施例中为等腰梯形。两个夹板2中间有通孔23,所述的手持杆1前端穿过所述通孔23与固定连接,两个夹板2相反设置,底边相互平行,斜边位于同侧且反向。两个夹板2中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腹板4厚度。所述两个夹板2作为导向,平均分布在手持杆1两侧,形成对称结构,既可以实现H型钢的顺时针翻,也可以换为对侧用力,实现H型钢的逆时针翻。
为了便于叙述,以平放H型钢的状态叙述“上方”“下方”,以立放H型钢的状态叙述“腹板上部”“腹板下部”。
如图5~8所示,使用时,操作手持杆1,使平放状态的H型钢腹板4插入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中间的空隙中,第一夹板21位于平放H型钢的腹板4下方,第二夹板22位于平放H型钢的腹板4上方。由于两个夹板中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腹板4厚度。此时,下压手持杆1后端,手持杆1顺时针旋转,第一夹板21的底边211一端和第二夹板22的底边221一端成为翻钢施力边,促使H型钢翻转,当H型钢即将翻转到达90°时,也即H型钢的重心达到H型钢底部支撑点的侧上方时,H型钢开始受自身重力沿翻转的方向快速运动翻转。此时上抬持杆1后端,手持杆1逆时针旋转,此时H型钢腹板4为导向,第一夹板21的斜边212和第二夹板22的斜边222成为翻钢受力边,侧夹装置受H型钢的施加力后,会沿斜边212和斜边222底边方向,将H型钢的施加力卸掉,同时自动脱离H型钢,避免翻钢扳手受到反向作用力。
所述底夹装置3包括连接座31、长臂32和短臂33。连接座31用于与所述手持杆1前端连接。长臂32和短臂33的近端连接在连接座31上,组成C形。长臂32和短臂33之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翼板5厚度。如图9所示,使用时,短臂33的上部及长臂32的下部,作为受力点,带动H型钢进行翻转,当H型钢即将翻转到达90°时,即H型钢的重心达到H型钢底部支撑点的侧上方时,H型钢开始受自身重力沿翻转的方向快速运动翻转,此时长臂32的上部和短臂33的下部将作为新的受力点,但因为短臂33的长度小,不足以作为支撑杆,底部无法受力,因为无法形成“杠杆原理”,即H型钢无法形成对翻钢扳手的反作用力,从而避免翻钢扳手的快速运动翻转,继而避免对作业人员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
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目的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和侧夹装置;所述手持杆靠近前端侧壁连接有侧夹装置;所述侧夹装置,包括两个夹板,所述的夹板有底边和斜边;两个夹板中间有通孔,所述的手持杆前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相反设置,底边相互平行,斜边位于同侧且反向;两个夹板中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腹板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为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和斜边之间的夹角为4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夹装置,所述手持杆的前端连接所述底夹装置,所述底夹装置包括长臂和短臂,长臂和短臂之间的距离大于H型钢翼板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H型钢用翻钢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夹装置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用于与所述手持杆前端连接;长臂和短臂的近端连接在连接座上,组成C形。
CN202322645132.7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Active CN220863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132.7U CN22086385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132.7U CN22086385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3856U true CN220863856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5132.7U Active CN220863856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3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63856U (zh) 一种h型钢用翻钢扳手
CN110625228B (zh) 一种半挂车大梁焊接工艺
CN203265322U (zh) 一种钻杆调直器
CN202010751U (zh) 钢筋折弯机
CN210125656U (zh) 一种冷拔圆钢加工用矫直装置
CN208100251U (zh) 剪断销安装工具
CN215314823U (zh) 移动拉拔器
CN103212643B (zh) 冷轧带钢用坯料无头酸洗的带头压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58186A (zh) 移动拉拔器及汽车车身钢板修复方法
CN213968760U (zh) 一种新型冷弯钢筋调直工具
CN210936574U (zh) 扁钢折角弯工具
CN220497373U (zh) 一种余热锅炉烟气阻隔板的便携式矫正工具
CN206286725U (zh) 镀锌钢管打包带自动折圈机
CN201208680Y (zh) 用于管道组对焊接的楔具
CN216420700U (zh) 一种矫正工字钢装置
CN208895823U (zh) 一种钢筋垂直切割装置
CN211709207U (zh) 一种用于焊接平整的锤子
CN220485279U (zh) 厂房建设施工升降架
CN203184467U (zh) 冷轧带钢用坯料无头酸洗的带头压合系统
CN219952682U (zh) 可伸缩调节梁加固装置
CN217191827U (zh) 一种用于卷制管件快速调平的压杆工装
CN219406847U (zh) 一种船舶建造辅助固定结构
CN218056928U (zh) 工字钢翻转搬运工具
CN203831034U (zh) 重卷张力辊联轴器拆卸装置
CN217151288U (zh) 一种空心板梁铰缝钢筋快速压平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