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2957U -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2957U
CN220862957U CN202322513919.8U CN202322513919U CN220862957U CN 220862957 U CN220862957 U CN 220862957U CN 202322513919 U CN202322513919 U CN 202322513919U CN 220862957 U CN220862957 U CN 220862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welding
rear electrode
electrod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39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l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39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2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2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2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包括升降工作台、调节定位组件和若干组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的焊接结构;每组焊接结构均包括施压装置、驱动组件、前电极和后电极;施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可平移式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前电极设置在施压装置上;调节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电子线圈工件置于调节定位组件上,后电极设置在调节定位组件上,使电子线圈工件的若干个L形引脚分别贴合在若干组焊接结构的后电极上,前电极与后电极相对设置,使前电极能抵压在电子线圈工件的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上的漆包线上。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锡焊接成本高、焊接质量差、不环保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线圈上形成有2个前输出90°的L形金属引脚,L形金属引脚上的金属片和缠绕在金属片上的漆包线需要进行焊接,传统使用焊锡的方法,即使用电烙铁将焊锡融化后实现金属片与漆包线的焊接,生产成本高,焊接点不耐高温和震动,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存在焊接质量差的问题,且不环保。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9324866U公开了一种贴片电感的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基座、点焊组件、升降板、L型立柱和焊接夹具,所述焊接夹具包括平移板和定位板,基座上设有两条凸起的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平移板底部转动连接有嵌于直线滑轨上的滚轮,基座上固定有位于两直线滑轨之间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平移板底部具有与直线滑轨平行的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平移板上端面开有供定位板嵌入的方槽,定位板的上端开有供料片嵌入的浅槽,定位板上端还设有一排供线圈套设的定位圆柱。该自动焊接装置不适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金属片上的漆包线的焊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锡焊接成本高、焊接质量差、不环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锡焊接成本高、焊接质量差、不环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包括升降工作台、调节定位组件和若干组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的焊接结构;每组焊接结构均包括施压装置、驱动组件、前电极和后电极;施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可平移式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前电极设置在施压装置上;调节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电子线圈工件置于调节定位组件上,后电极设置在调节定位组件上,使电子线圈工件的若干个L形引脚分别贴合在若干组焊接结构的后电极上,前电极与后电极相对设置,使前电极能抵压在电子线圈工件的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上的漆包线上。
所述的升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支撑脚和调节脚垫;若干根支撑脚的上端与工作台面的边角处固定连接,若干个调节脚垫的上端分别旋接在若干根支撑脚内,若干个调节脚垫的下端抵接在地面上;调节定位组件和焊接结构均设置在工作台面上。
所述的调节定位组件包括手动调节机构、导轨安装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工件底座和后电极安装块;导轨安装板的底部通过手动调节机构活动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导轨设置在导轨安装板上,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上,工件底座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电子线圈工件置于工件底座上;后电极安装块设置在导轨安装板的一端,后电极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上且位于工件底座与上电极之间;工件底座上设有工件定位槽,电子线圈工件的底部匹配嵌装在工件定位槽内。
所述的手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底板、第二滑块和锁紧件;调节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上,调节底板的顶面形成有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的底面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导轨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的顶面上;锁紧件贯穿第二滑块的一侧面并抵接在第二导轨上,使第二滑块能固定在调节底板上。
所述的导轨安装板呈L形结构,导轨安装板的水平段安装在第二滑块上,导轨安装板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分别位于第一滑块的前后方;导轨安装板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上分别旋接有滑块定位螺栓,滑块定位螺栓的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的外侧,滑块定位螺栓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的内侧并抵接在第一滑块的前后端面上。
所述的前电极通过前电极夹头设置在施压装置上,前电极夹头内形成有前冷却水道,前冷却水道延伸至前电极处,前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后电极通过后电极夹头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上,后电极夹头内形成有后冷却水道,后冷却水道延伸至后电极处,后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平台、控制阀和控制按钮;施压装置通过安装平台安装在升降工作台上,控制阀的一端外接气泵,控制阀的另一端与安装平台内的气缸连接,控制阀的控制线通过控制按钮外接焊接电源。
所述的施压装置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工作台面上设有吹气嘴,吹气嘴的进气端与供气源连接,吹气嘴的出气端能面向电子线圈工件的L形引脚设置;工作台面的底面设有整理夹。
工作台面靠近焊接结构的一端边缘处设有下围挡,下围挡上设有上挡板,上挡板倾斜延伸至焊接结构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调节定位组件,能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的滑动将电子线圈工件快速安装到位或取下,同时利用两个滑块定位螺栓与第一滑块前后端面的抵接实现第一滑块的滑动限位,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定位电子线圈工件的安装和取下位置,使上下料更简单、轻松,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调节定位组件,能通过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的滑动手动补偿前电极和后电极磨损导致的焊接精度下降的问题,保证前电极与后电极在焊接时始终保持相同的焊接间隙和焊接压力,从而控制焊接精度;同时,通过工件定位槽定位电子线圈工件,有利于电子线圈的快速定位安装,且焊接时不会发生偏转和偏移,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吹气嘴、前电极和后电极,采用电极焊接避免了焊锡焊接不环保的问题,且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吹气嘴向L形引脚吹气散热,并通过前电极夹头和后电极夹头内的循环通水对前电极和后电极进行降温散热,有利于降低焊头温度,从而保证了前电极和后电极的安全、持续运行,延长前电极和后电极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施压装置和压力传感器,施压装置能够精确控制前电极和后电极的焊接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压力的变化,从而有利于焊接压力的实时控制和调节,进一步保证了焊接精度和焊接品质。
5、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下围挡和上挡板,能有效避免焊接过程中飞溅导致的意外伤害,提高焊接作业安全性,防护效果好,同时利用透明材质的下围挡和上挡板保证焊接过程中的正常视线范围,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施压装置,101压力传感器,2前电极,201前电极夹头,3后电极,301后电极夹头,4电子线圈工件,501工作台面,502支撑脚,503调节脚垫,504吹气嘴,505供气源,506下围挡,507上挡板,508整理夹,601导轨安装板,602第一导轨,603第一滑块,604工件底座,605后电极安装块,606调节底板,607第二滑块,608锁紧件,609第二导轨,610滑块定位螺栓,611工件定位槽,701安装平台,702控制阀,703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包括升降工作台、调节定位组件和若干组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的焊接结构;每组焊接结构均包括施压装置1、驱动组件、前电极2和后电极3;施压装置1通过驱动组件可平移式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前电极2设置在施压装置1上;调节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电子线圈工件4置于调节定位组件上,后电极3设置在调节定位组件上,使电子线圈工件4的若干个L形引脚分别贴合在若干组焊接结构的后电极3上,前电极2与后电极3相对设置,使前电极2能抵压在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上漆包线上。
优选的,施压装置1可采用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1228355.3中记载的精密施压装置,该精密施压装置与本实用新型的施压装置1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相同,均用于精确控制和保持焊接压力,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使用时仅需根据焊接方向调整精密施压装置的安装方向即可。
作为较佳实施例,该施压装置1可以采用弹簧,利用弹簧不同程度的压缩产生弹力,前电极2与电子线圈工件4接触时,该弹力通过前电极2施加到电子线圈工件4上,形成焊接压力。
前电极2和后电极3外接电源,当前电极2和后电极3接触时,导通大电流,利用接触电阻发热原理将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上的漆包线的金属融化,从而将其焊接成一体结构,焊接部位牢固可靠,焊接品质更好,且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焊锡不环保的问题。
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施压装置1移动,从而使前电极2在焊接时向后电极3靠近并抵接,实现焊接动作,或使前电极2在焊接完成后远离后电极3,便于取下电子线圈工件4。
通常电子线圈工件4包括左右两个L形引脚,焊接结构可平行设置两组,两组焊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完全相同,两组焊接结构可同步焊接或先后焊接。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升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501、支撑脚502和调节脚垫503;若干根支撑脚502的上端与工作台面501的边角处固定连接,若干个调节脚垫503的上端分别螺纹旋接在若干根支撑脚502内,若干个调节脚垫503的下端抵接在地面上;调节定位组件和焊接结构均设置在工作台面501上。
在支撑脚502的下部预留螺孔,调节脚垫503上设置螺杆,通过螺杆在螺孔内的螺纹旋动,调节调节脚垫503在支撑脚502底部的安装高度,从而调节工作台面501的高度,实现工作台面501的升降调节,便于焊接操作。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述的调节定位组件包括手动调节机构、导轨安装板601、第一导轨602、第一滑块603、工件底座604和后电极安装块605;导轨安装板601的底部通过手动调节机构活动安装在工作台面501上,导轨602设置在导轨安装板601上,第一滑块603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602上,工件底座604设置在第一滑块603上,电子线圈工件4置于工件底座604上;后电极安装块605设置在导轨安装板601的一端,后电极3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605上且位于工件底座604与上电极2之间。
优选的,第一导轨602的截面可采用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第一滑块603的底部预留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通孔,从而使第一滑块603能沿第一导轨602稳定滑动,不会脱轨或偏移。
导轨安装板601的长度大于滑块603的长度,当滑块603沿第一导轨602滑动至后电极安装块605时,带动工件底座604和电子线圈工件4同步移动靠近后电极3,使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与后电极3贴合,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从而便于将电子线圈工件4移动至焊接工位,移动轨迹精准可控。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手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底板606、第二滑块607和锁紧件608;调节底板606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501上,调节底板606的顶面形成有第二导轨609,第二滑块607的底面与第二导轨609滑动连接,导轨安装板601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607的顶面上;锁紧件608贯穿第二滑块607的一侧面并抵接在第二导轨609上,使第二滑块607能固定在调节底板606上。
优选的,第二导轨609的截面可采用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第二滑块607的底部预留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通孔,从而使第二滑块607能沿第二导轨609稳定滑动,不会脱轨或偏移。
前电极2和后电极3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有磨损,可通过第二滑块607沿第二导轨609的滑动调节导轨安装板601的位置,从而保持前电极2和后电极3焊接时的间隙和压力不变,达到手动补偿的作用,保证焊接质量。
在第二滑块607的一侧端面预留螺栓孔,锁紧件608采用螺栓,通过螺纹旋接顶紧锁紧件608,将第二导轨609与第二滑块607顶紧,从而使第二滑块607锁紧在调节底板606上不滑移。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导轨安装板601呈L形结构,导轨安装板601的水平段安装在第二滑块607上,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分别位于第一滑块603的前后方;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上分别旋接有滑块定位螺栓610,滑块定位螺栓610的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的外侧(即远离第一滑块603的一侧),滑块定位螺栓610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的内侧(即靠近第一滑块603的一侧)并抵接在第一滑块607的前后端面上。
在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上预留螺栓孔,将两根滑块定位螺栓610分别通过螺栓孔旋接在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上,利用螺纹旋动控制两根滑块定位螺栓610的另一端在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之间的位置,从而限制第一滑块603的滑动行程。
预先调节两根滑块定位螺栓610的位置后,焊接时操作人员仅需将第一滑块603推动至与后电极安装块605上的滑块定位螺栓610抵接即可。焊接完成时操作人员仅需将第一滑块603推动至与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上的滑块定位螺栓610抵接即可。电子线圈工件4的上料和下料更轻松、简单,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工件底座604上设有工件定位槽611,电子线圈工件4的底部匹配嵌装在工件定位槽611内。
工件定位槽611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电子线圈工件4的底部形状和尺寸确定,用于保证电子线圈工件4在工件底座604上的快速安装和稳定,不会偏移或偏转,保证焊接精度。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前电极2通过前电极夹头201设置在施压装置1上,前电极夹头201内形成有前冷却水道(图中未示出),前冷却水道延伸至前电极2处,前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前电极夹头201用于前电极2的安装,在前电极夹头201内预留前冷却水道,使循环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经前冷却水道流经前电极2处,用于为前电极2降温,从而保证前电极2的安全、持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后电极3通过后电极夹头301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605上,后电极夹头301内形成有后冷却水道(图中未示出),后冷却水道延伸至后电极3处,后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后电极夹头301用于后电极3的安装,在后电极夹头301内预留前冷却水道,使循环冷却水从进水管进入,经前冷却水道流经后电极3处,用于为后电极3降温,从而保证后电极3的安全、持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平台701、控制阀702和控制按钮703;施压装置1通过安装平台701安装在升降工作台的工作台面501上,控制阀702的一端外接气泵,控制阀702的另一端与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连接,控制阀702的控制线通过控制按钮703外接焊接电源。
优选的,安装平台701可采用气缸和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1228355.3中记载的滑块,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连接,施压装置1安装在滑块上。通过气缸内气压变化经活塞杆实现滑块的往复滑动,从而带动施压装置1和施压装置1上的前电极2同步移动。
控制按钮703按下时,向外部焊接电源发送开始信号,控制阀702通电打开,外部气泵为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供气,利用气压变化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移动,从而控制施压装置1和施压装置1上的前电极2移动靠近后电极3或远离后电极3。前电极2将L形引脚及缠绕其上的漆包线以一定的压力压紧在后电极3上后,外部焊接电源为前电极2和后电极3提供电源,完成焊接动作。
优选的,控制按钮703可采用按键式开关,手动控制方便。控制阀702可采用电磁阀,用于控制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的充气和放气。控制阀702的数量可与焊接结构的数量一致,用于控制焊接结构进行焊接作业,同时能控制两组焊接结构同时或先后进行焊接作业,控制方式简单、安全。
所述的施压装置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1。
优选的,压力传感器101可安装在施压装置1的加压杆上,可通过压力传感器101实时监测施压装置1的加压杆对前电极2施加的焊接压力,从而便于通过施压装置1的弹簧对焊接压力的实时控制和调节,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工作台面501上设有吹气嘴504,吹气嘴504的进气端通过软管与供气源505连接,吹气嘴504的出气端能面向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设置;工作台面501的底面设有整理夹508。
供气源505可采用小型压缩机,用于将空气高压输送至吹气嘴504中,从而通过吹气嘴504对前电极2和后电极3进行吹气冷却,降低电极温度,进一步延长前电极2和后电极3的使用寿命。工作台面501底面的整理夹508用于固定其他的气管、水管等管道。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工作台面501靠近焊接结构的一端边缘处设有下围挡506,下围挡506上设有上挡板507,上挡板507倾斜延伸至焊接结构的上方。
优选的,下围挡506和上挡板507可采用透明的耐高温塑料材质制成,用于避免焊接过程中飞溅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且透明材质不会遮挡焊接作业时的视线,保证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操作人员把电子线圈工件4的底部置于工件底座604上的工件定位槽611内,将第一滑块603沿第一导轨602推动,使第一滑块603与后电极安装块605上的滑块定位螺栓610抵接,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上的金属片及缠绕在其上的漆包线均与后电极3贴合。
按下控制按钮703,启动左侧的焊接结构为电子线圈工件4的左侧L形引脚焊接。左侧的焊接结构的焊接过程是:控制按钮703给外部的焊接电源开始信号,焊接电源控制工作台面501左侧的控制阀702通电打开,使外部气泵为位于左侧的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充气,利用气压通过滑块将前电极2向后电极3的方向同步移动。前电极2以一定的压力与电子线圈工件4的左侧L形引脚抵接后,开始放电焊接,焊接完成后左侧的控制阀702断电。
再通过控制阀702启动右侧的焊接结构为电子线圈工件4的右侧L形引脚焊接。右侧的焊接结构的焊接过程与左侧的焊接结构的焊接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焊接的过程中,向前电极夹头201和后电极夹头301的进水管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流经前电极2和后电极3后从出水管排出,利用循环冷却水为前电极2和后电极3降温。通过供气源505供气,将吹气嘴504面向焊接位置吹气,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吹气起到冷却的作用,可用于进一步降低前电极2和后电极3的焊头温度。
焊接完成后,两侧的控制阀702通电使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带动前电极2向远离后电极3的方向移动,将第一滑块603沿第一导轨602滑动,使电子线圈工件4向远离后电极3的方向移动,从而取下电子线圈工件4,完成电子线圈工件4的焊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升降工作台、调节定位组件和若干组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的焊接结构;每组焊接结构均包括施压装置(1)、驱动组件、前电极(2)和后电极(3);施压装置(1)通过驱动组件可平移式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前电极(2)设置在施压装置(1)上;调节定位组件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上,电子线圈工件(4)置于调节定位组件上,后电极(3)设置在调节定位组件上,使电子线圈工件(4)的若干个L形引脚分别贴合在若干组焊接结构的后电极(3)上,前电极(2)与后电极(3)相对设置,使前电极(2)能抵压在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及缠绕在L形引脚上的漆包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501)、支撑脚(502)和调节脚垫(503);若干根支撑脚(502)的上端与工作台面(501)的边角处固定连接,若干个调节脚垫(503)的上端分别旋接在若干根支撑脚(502)内,若干个调节脚垫(503)的下端抵接在地面上;调节定位组件和焊接结构均设置在工作台面(5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定位组件包括手动调节机构、导轨安装板(601)、第一导轨(602)、第一滑块(603)、工件底座(604)和后电极安装块(605);导轨安装板(601)的底部通过手动调节机构活动安装在工作台面(501)上,导轨(602)设置在导轨安装板(601)上,第一滑块(603)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602)上,工件底座(604)设置在第一滑块(603)上,电子线圈工件(4)置于工件底座(604)上;后电极安装块(605)设置在导轨安装板(601)的一端,后电极(3)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605)上且位于工件底座(604)与上电极(2)之间;工件底座(604)上设有工件定位槽(611),电子线圈工件(4)的底部匹配嵌装在工件定位槽(6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手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底板(606)、第二滑块(607)和锁紧件(608);调节底板(606)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面(501)上,调节底板(606)的顶面形成有第二导轨(609),第二滑块(607)的底面与第二导轨(609)滑动连接,导轨安装板(601)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607)的顶面上;锁紧件(608)贯穿第二滑块(607)的一侧面并抵接在第二导轨(609)上,使第二滑块(607)能固定在调节底板(60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安装板(601)呈L形结构,导轨安装板(601)的水平段安装在第二滑块(607)上,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分别位于第一滑块(603)的前后方;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上分别旋接有滑块定位螺栓(610),滑块定位螺栓(610)的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的外侧,滑块定位螺栓(610)的另一端分别位于导轨安装板(601)的竖直段和后电极安装块(605)的内侧并抵接在第一滑块(607)的前后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电极(2)通过前电极夹头(201)设置在施压装置(1)上,前电极夹头(201)内形成有前冷却水道,前冷却水道延伸至前电极(2)处,前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后电极(3)通过后电极夹头(301)设置在后电极安装块(605)上,后电极夹头(301)内形成有后冷却水道,后冷却水道延伸至后电极(3)处,后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平台(701)、控制阀(702)和控制按钮(703);施压装置(1)通过安装平台(701)安装在升降工作台上,控制阀(702)的一旦外接气泵,控制阀(702)的另一端与安装平台(701)内的气缸连接,控制阀(702)的控制线通过控制按钮(703)外接焊接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施压装置(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台面(501)上设有吹气嘴(504),吹气嘴(504)的进气端与供气源(505)连接,吹气嘴(504)的出气端能面向电子线圈工件(4)的L形引脚设置;工作台面(501)的底面设有整理夹(508)。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501)靠近焊接结构的一端边缘处设有下围挡(506),下围挡(506)上设有上挡板(507),上挡板(507)倾斜延伸至焊接结构的上方。
CN202322513919.8U 2023-09-15 2023-09-15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Active CN220862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3919.8U CN220862957U (zh) 2023-09-15 2023-09-15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3919.8U CN220862957U (zh) 2023-09-15 2023-09-15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2957U true CN220862957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3919.8U Active CN220862957U (zh) 2023-09-15 2023-09-15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2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0895B (zh) 一种多功能螺纹紧固件的焊接方法及设备
CN109940326B (zh) 一种激光焊接夹具和激光焊接工作站
CN113319391B (zh) 一种气门嘴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219026420U (zh) 一种升降式龙门焊接机器人
CN220862957U (zh) 用于电子线圈l形引脚的焊接装置
JP3055678B2 (ja) 抵抗溶接装置及びその電極ユニット
CN108746949B (zh) Fcb拼板焊接设备
CN106216828A (zh) 电伺服c型机器人焊钳
JPH05263125A (ja) 全自動高周波焼入れ装置
CN201283491Y (zh) 发电机转子线圈中频感应钎焊夹紧装置
CN210848744U (zh) 一种用于在变矩器外壳斜面上焊接平衡块的电阻焊机
CN115008095A (zh) 一种龙门架自动焊接设备
CN212918019U (zh) 一种电磁吸附、风冷式等离子仿形切割枪头机构
CN210683875U (zh) 一种超音频感应淬火装置
CN107498153A (zh) 出水板自动打螺柱机
US3619545A (en) Hard facing machine
CN107262890B (zh) 一种新型自动对中电阻焊夹焊机
CN217253570U (zh) 气门嘴焊接装置
CN216370754U (zh) 一种焊接装置及焊接装置组件
CN219632777U (zh) 三轴转盘火焰钎焊设备
CN219684237U (zh) 点焊装置及全自动熔接设备
CN221019362U (zh) 一种精密元件组装的点焊装置
CN218253366U (zh) 一种储能式焊接机
CN213105022U (zh) 一种新型螺柱焊焊接设备
CN219174541U (zh) 一种立式高频感应淬火设备的上顶尖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