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8774U - 液冷管路及机柜 - Google Patents

液冷管路及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8774U
CN220858774U CN202322454316.5U CN202322454316U CN220858774U CN 220858774 U CN220858774 U CN 220858774U CN 202322454316 U CN202322454316 U CN 202322454316U CN 220858774 U CN220858774 U CN 220858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ain pipe
pipe assembly
cooling pipeline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43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松
蒋圣灿
罗昌励
李东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weike Intelligent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weike Intelligent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weike Intelligent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weike Intelligent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43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8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8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8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管路及机柜。该液冷管路包括主管组件;防水板组,防水板组形成挡水腔,主管组件设置于挡水腔内;以及至少一个支管组件,支管组件的一端位于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挡水腔并连通于主管组件。该机柜包括上述液冷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管路及机柜,由于挡水腔能够对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连接过程产生的飞溅液体起到挡水的作用,因此能够改善因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在连接过程中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而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液冷管路及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管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管路及机柜。
背景技术
目前,对机柜内设备进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是液冷散热,即在机柜内设置相应的液冷管路及与液冷管路连通的液冷终端(例如冷板或者浸没箱体),通过动力泵从液冷管路的液体入口向液冷终端中输入冷却液,在液冷终端中的冷却液可以与待降温散热的设备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出液冷终端,并最终从液冷管路的液体出口流出,如此循环,实现对机柜内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由于机柜内的设备较多,为了增强液冷散热效果,液冷管路往往包括主管路和多条支管路,多条支管路分别与该主管路连通,并且每条支管路还对应与一液冷终端连通,以实现液冷终端的冷却液流通。
然而,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主管路与支管路之间缺少防水结构,因此主管路与支管路在连接过程中,会有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管路,以改善因主管路与支管路在连接过程中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而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液冷管路的机柜。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管路,该液冷管路包括:
主管组件;
防水板组,所述防水板组形成挡水腔,所述主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水腔内;以及
至少一个支管组件,所述支管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所述挡水腔并连通于所述主管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板组包括隔板及连接于所述隔板并相对所述隔板弯折的挡水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挡水板共同形成挡水腔。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隔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侧与第二边侧,所述挡水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水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侧与所述第二边侧,且均相对所述隔板同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液口的供液主管及设置有回液口的回液主管,所述供液口及所述回液口分别与所述支管组件连通;
所述回液主管靠近管顶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排气阀,所述供液主管和/或所述回液主管靠近管底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排气阀包括阀体及阀座,所述回液主管设置有接头,所述阀座可插拔连接于所述接头,且可沿所述接头的轴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管路还包括靠近所述供液主管设置且能够承接所述供液主管外壁液体的排液组件;
所述排液组件包括导液管、接液盘及设置有集液槽的集液件;所述集液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液件沿所述供液主管的管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集液件的集液槽均通过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接液盘连通,所述集液槽内液体能够沿所述导液管流至所述接液盘。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组件包括浮动模块及设置于所述浮动模块上的快接母端;
所述主管组件还包括快接公端,所述供液口及所述回液口分别设有所述快接公端,所述快接公端与所述快接母端对接,能够使所述支管组件连通于所述主管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快接公端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快接母端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快接公端与所述快接母端对接的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液冷管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管路中,防水板组形成挡水腔,主管组件设置于挡水腔内,且支管组件的一端位于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挡水腔并连通于主管组件,从而使得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的连接是在挡水腔内完成的,进而通过防水板组形成的挡水腔能够对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连接过程产生的飞溅液体起到挡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管路应用于机柜时,由于挡水腔能够对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连接过程产生的飞溅液体起到挡水的作用,因此能够改善因主管组件与支管组件在连接过程中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而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柜,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安装装置及所述的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的主管组件通过所述安装装置连接于所述柜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柜体的固定件及用于连接所述主管组件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主管组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柜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机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机柜内设置上述液冷管路,相应的,该机柜具有上述液冷管路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图5所示的液冷管路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图7所示的液冷管路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图9所示的液冷管路中C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安装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自动排气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支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管组件;11-供液主管;12-回液主管;
2-防水板组;21-隔板;22-挡水板;
3-自动排气阀;31-阀体;32-阀座;33-接头;
4-排水接头;
51-导液管;52-接液盘;53-集液件;
6-支管组件;61-快接公端;62-浮动模块;63-导向柱;64-快接母端;
7-柜体;
8-安装装置;81-固定件;811-滑槽;812-对照标志;82-移动件;821-滑块;822-调节螺孔;823-基准标志;83-调节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及图4,并结合图图5及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管路,该液冷管路包括主管组件1、防水板组2及至少一个支管组件6,防水板组2形成挡水腔,主管组件1设置于挡水腔内,支管组件6的一端位于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挡水腔并连通于主管组件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的应用场合在此不进行限定,例如该液冷管路可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柜,为机柜内设备进行散热,以保障各设备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正常运行,该液冷管路也可用于储能柜等,为储能柜内电池包进行散热,以下以液冷管路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柜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补充的是,主管组件1用于流通冷却液,支管组件6位于挡水腔外的一端用于连通液冷终端,液冷终端用于与机柜内设备进行热交换,液冷终端例如通过贴合于设备的方式与设备进行热交换,且支管组件6连通于主管组件1。其中,主管组件1内低温冷却液能够由支管组件6流至液冷终端,通过液冷终端与机柜内待散热的设备进行热交换,以降低设备的温度,且热交换后的高温冷却液通过支管组件6返回主管组件1,完成了冷却液的一次循环。其中,至少一个支管组件6的设置,使该液冷管路能够为机柜内至少一个设备进行降温散热,该支管组件6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应的组数。
这样的设置,该液冷管路中,防水板组2形成挡水腔,主管组件1设置于挡水腔内,且支管组件6的一端位于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挡水腔并连通于主管组件1,使支管组件6用于连通液冷终端的一端、与支管组件6连通的液冷终端及与液冷终端换热的各个设备均位于挡水腔外,从而使得主管组件1与支管组件6的连接是在挡水腔内完成的,进而通过防水板组2形成的挡水腔能够对主管组件1与支管组件6连接过程产生的飞溅液体起到挡水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管路应用于机柜时,由于挡水腔能够对主管组件1与支管组件6连接过程产生的飞溅液体起到挡水的作用,因此能够改善因主管组件1与支管组件6在连接过程中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而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可选地,请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防水板组2包括隔板21及连接于隔板21并相对隔板21弯折的挡水板22,隔板21与挡水板22共同形成挡水腔。
可选地,请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隔板21的长度方向,隔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侧与第二边侧,挡水板22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水板22分别设置于第一边侧与第二边侧,且均相对隔板21同向弯折。
这样的设置,通过隔板21及挡水板22共同作用形成挡水腔,且通过两个挡水板22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板组2的防水效果,以避免主管组件1的液体飞溅、喷射至机柜内的设备上,而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可选地,请参见图7及图8,本实施例中,主管组件1包括设置有供液口的供液主管11及设置有回液口的回液主管12,供液口及回液口分别与支管组件6连通;其中,请参见图3,回液主管12靠近管顶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排气阀3,另外,请参见图2及图4,供液主管11和/或回液主管12靠近管底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接头4。
这样的设置,在支管组件6上连通液冷终端后,供液主管11内冷却液能够通过供液口进入支管组件6,由支管组件6流至液冷终端,液冷终端与机柜内待散热的设备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设备散热降温,且热交换后的高温冷却液流入支管组件6,再通过回液口返回回液主管12,完成了冷却液的一次循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回液主管12用于流通高温冷却液,回液主管12内冷却液的温度较高,促使管内液体分子活跃而提高回液主管12内的压力,在回液主管12内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自动排气阀3开启,将高温气体排出,用于平衡回液主管12内部压力。因此,本实施例中自动排气阀3的设置,能够自动排出回液主管12中的气体,降低回液主管12中的压力,保障液冷管路的使用安全性,且有利于提高液冷管路的冷却效果。
另外,关于排水接头4,可选地,供液主管11靠近管底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接头4,或者回液主管12靠近管底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接头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供液主管11及回液主管12靠近管底的一侧均设置有排水接头4。
排水接头4的设置,用于排放主管组件1内的冷却液,以平衡管内压力,例如在发现主管组件1内水压过大时,可临时开启排水接头4使冷却液排出,缓解主管组件1内水压;或者,检修及维护液冷管路需要排出管路中的冷却液时,可开启排水接头4,将液冷管路中冷却液释放排空。
可选地,请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自动排气阀3包括阀体31及阀座32,回液主管12设置有接头33,阀座32可插拔连接于接头33,且可沿接头33的轴向转动。
这样的设置,实现了自动排气阀3安装于回液主管12,能够对回液主管12中气体实现自动排气。
其中,阀座32可插拔连接于接头33,使自动排气阀3安装于回液主管12,及自回液主管12拆卸更方便、快捷,实现了自动排气阀3的快速拆装,大大提升了自动排气阀3拆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阀座32上设置连接管,阀座32通过该连接管转动连接于接头33,通过转动阀座32及连接管,来带动阀座32转动,以实现调整自动排气阀3的方向。
另外,阀座32可沿接头33的轴向转动,使自动排气阀3能够相对回液主管12转动,只需要使阀座32沿接头33的轴向转动,即可实现自动排气阀3相对回液主管12转动。这样的设置,方便的调整自动排气阀3的角度,便于机柜的日常维护。
可选地,请参见图5及图6,并结合图9及图10,本实施例中,液冷管路还包括靠近供液主管11设置且能够承接供液主管11外壁液体的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导液管51、接液盘52及设置有集液槽的集液件53;集液件53设置有多个,多个集液件53沿供液主管11的管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集液件53的集液槽均通过导液管51与接液盘52连通,集液槽内液体能够沿导液管51流至接液盘52。
需要说明的是,供液主管11用于流通低温冷却液,因此供液主管11的温度较低,柜体7内空气与供液主管11接触时,能够在靠近供液主管11处液化产生水珠,本实施例的液冷管路通过排液组件将供液主管11外壁形成的水珠承接,以减少裸露在机柜内的水含量,从而减少或避免水对管路锈蚀或对机柜内设备的影响。
例如,作为可实现的一种方式,导液管51的管腔竖直设置,且接液盘52设置于导液管51的下管口处。这样的设置,供液主管11外壁形成的水珠能够流至集液槽内,由集液槽流入导液管51,在自重作用下沿导液管51流至下管口,由接液盘52承接。
可选地,请参见图6,并结合图14,本实施例中,支管组件6包括浮动模块62及设置于浮动模块62上的快接母端64,主管组件1还包括快接公端61,供液口及回液口分别设有快接公端61,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对接(即对插连接),能够使支管组件6连通于主管组件1。
这样的设置,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对接,例如通过可插拔连接的方式对插连接后,即可使分路支管62连通于主管组件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液冷管路的安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浮动模块62可给快接母端64提供浮动量,使快接母端64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偏摆。浮动模块62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例如参考中国专利CN219530151U。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快接公端61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快接母端64设置有用于引导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对接的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二导向结构相匹配。
例如,请参见图10,第一导向结构为导向柱63,第二导向结构为导向孔;或者,第一导向结构为导向孔,第二导向结构为导向柱63。这样的设置,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对接时,导向柱63插接于导向孔,对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的对接起到了引导作用,实现了快接公端61与快接母端64的快速对接,从而使主管组件1与分路支管62间能够实现快插、盲插,实现了分路支管62与主管组件1的快速连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机柜,机柜包括实施例一的液冷管路,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液冷管路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液冷管路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机柜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柜包括柜体7、安装装置8及上述液冷管路,液冷管路的主管组件1通过安装装置8连接于柜体7。
这样的设置,主管组件1通过安装装置8连接于柜体7,实现了液冷管路安装于柜体7,其中,液冷管路的支管组件连通液冷终端后,液冷终端能够与机柜内待散热的设备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设备的散热降温。
可选地,请参见图11及图12,本实施例中,安装装置8包括用于连接柜体7的固定件81及用于连接主管组件1的移动件82,移动件82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件81,以使移动件82能够带动主管组件1靠近或者远离柜体7。
这样的设置,组装机柜时,将主管组件1连接于移动件82,并将固定件81连接于柜体7,实现了主管组件1安装于柜体7。其中,可通过设置多个安装装置8,且多个安装装置8沿主管组件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使主管组件1上多个位置均与柜体7具有连接关系,从而使主管组件1安装于柜体7更稳定、可靠。
这样的设置,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安装装置8中移动件82相对固定件81的移动位置,以使主管组件1的此处位置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柜体7,从而能够调节主管组件1与柜体7表面的平行度,以及能够调节主管组件1与柜体7表面之间的距离,以补偿及调整主管组件1的安装误差,以保障主管组件1的顺利安装及保障主管组件1能够正常发挥散热作用。也即,主管组件1使用本实施例的安装装置8安装于柜体7后,通过移动件82相对固定件81移动,使主管组件1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柜体7,而不是固定不能移动的,以补偿主管组件1的安装误差。
例如,作为可实现的一种方式,固定件81上设置有滑槽811,移动件82上设置有滑块821,滑块821设置于滑槽811,且能够沿滑槽811滑动,以使移动件82相对固定件81移动。
其中,沿滑槽811的延伸方向,滑槽811的一端贯穿固定件81,并在固定件81上形成槽口,滑块821上设置有调节螺孔822,调节螺纹件83穿过槽口并旋接于调节螺孔822。这样的设置,旋动调节螺纹件83,使调节螺纹件83相对固定件81转动时,滑块821能够沿滑槽811相对调节螺纹件83移动,实现了移动件82相对固定件81移动。
可选地,请参见图11,固定件81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件81分别设置于移动件82的两侧。这样的设置,两个固定件81均与柜体7连接,从而使主管组件1安装于柜体7更稳定、可靠。
可选地,请参见图11,移动件82上设置有基准标志823,两个固定件81上均设置有对照标志812,移动件82相对两个固定件81移动时,基准标志823能够相对两个固定件81上的对照标志812移动。
例如,两个固定件81分别为第一固定件为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的对照标志812为第一标志,第二固定件上的对照标志812为第二标志,移动件82的两侧分别为靠近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及靠近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当移动件82相对固定件81移动时,第一侧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移动,且第二侧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移动,基准标志823同时相对第一标志及第二标志移动,此时可通过比对基准标志823相对第一标志的移动位置,以及比对基准标志823相对第二标志的移动位置,能够便于观察第一侧相对第一固定件的移动距离,以及观察第二侧相对第二固定件的移动距离。这样的设置,通过使第一侧相对第一固定件移动,使基准标志823相对第一标志的位置微调,或者通过使第二侧相对第二固定件移动,使基准标志823相对第二标志的位置微调,以便于使第一侧与第二侧移动量保持一致,从而便于保证移动件82相对于柜体7表面的平行度,最终实现了调整主管组件1相对于柜体7表面的平行度,防止主管组件1随移动件82移动过程中的偏移。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基准标志823为基准箭头,对照标志812为沿移动件8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基准刻度线,从而使第一侧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的移动,以及第二侧相对第二固定件的移动之间的比对更直观。
本实施例的机柜具有实施例一液冷管路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组件(1);
防水板组(2),所述防水板组(2)形成挡水腔,所述主管组件(1)设置于所述挡水腔内;以及
至少一个支管组件(6),所述支管组件(6)的一端位于所述挡水腔外,另一端插入所述挡水腔并连通于所述主管组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组(2)包括隔板(21)及连接于所述隔板(21)并相对所述隔板(21)弯折的挡水板(22),所述隔板(21)与所述挡水板(22)共同形成所述挡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隔板(21)的长度方向,所述隔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侧与第二边侧,所述挡水板(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水板(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侧与所述第二边侧,且均相对所述隔板(21)同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组件(1)包括设置有供液口的供液主管(11)及设置有回液口的回液主管(12),所述供液口及所述回液口分别与所述支管组件(6)连通;
所述回液主管(12)靠近管顶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排气阀(3),所述供液主管(11)和/或所述回液主管(12)靠近管底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接头(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阀(3)包括阀体(31)及阀座(32),所述回液主管(12)设置有接头(33),所述阀座(32)可插拔连接于所述接头(33),且可沿所述接头(33)的轴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还包括靠近所述供液主管(11)设置且能够承接所述供液主管(11)外壁液体的排液组件;
所述排液组件包括导液管(51)、接液盘(52)及设置有集液槽的集液件(53);所述集液件(5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液件(53)沿所述供液主管(11)的管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集液件(53)的集液槽均通过所述导液管(51)与所述接液盘(52)连通,所述集液槽内液体能够沿所述导液管(51)流至所述接液盘(5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组件(6)包括浮动模块(62)及设置于所述浮动模块(62)上的快接母端(64);
所述主管组件(1)还包括快接公端(61),所述供液口及所述回液口分别设有所述快接公端(61),所述快接公端(61)与所述快接母端(64)对接,能够使所述支管组件(6)连通于所述主管组件(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公端(61)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快接母端(64)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快接公端(61)与所述快接母端(64)对接的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相匹配。
9.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7)、安装装置(8)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的主管组件(1)通过所述安装装置(8)连接于所述柜体(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8)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柜体(7)的固定件(81)及用于连接所述主管组件(1)的移动件(82),所述移动件(82)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81),以使所述移动件(82)能够带动所述主管组件(1)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柜体(7)。
CN202322454316.5U 2023-09-08 2023-09-08 液冷管路及机柜 Active CN220858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4316.5U CN220858774U (zh) 2023-09-08 2023-09-08 液冷管路及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4316.5U CN220858774U (zh) 2023-09-08 2023-09-08 液冷管路及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8774U true CN22085877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4316.5U Active CN220858774U (zh) 2023-09-08 2023-09-08 液冷管路及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8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82612B1 (ko) 랙 마운트 서버 시스템, 랙 캐비넷, 서버 모듈 및 랙마운트 서버 시스템의 냉각 방법
CN111240448B (zh) 一种服务器中部喷射液体浸没式液冷装置
CN110740615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CN113835502A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其浸没式冷却安装箱
CN220858774U (zh) 液冷管路及机柜
CN113473802A (zh) 一种冷板式服务器的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240196563A1 (en) Liquid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dual cooling paths
CN215647929U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集群路由器
CN208572697U (zh) 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散热机柜
CN115413183A (zh) 服务器及机柜
CN217211277U (zh) 漏液检测装置及液体分配单元
CN204925966U (zh) 一种刀片服务器液冷装置
CN220798850U (zh) 一体化机柜和数据中心机房
CN215178621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测试的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
CN218942923U (zh) 一种茶吧机
CN219834717U (zh) 液冷机柜
CN220493426U (zh) 柜式浸没冷却系统
CN219577641U (zh) 液冷换热装置
CN219568130U (zh) 碳化硅长晶炉冷却系统
CN210552887U (zh) 挤出机用冷却水箱
CN215647902U (zh) 机柜冷却系统
CN219824328U (zh) 一种多路冷却组件
CN220254954U (zh) 液冷机柜
CN214747375U (zh) 一种建筑智能控温设备
CN210463381U (zh) 一种蒸发式冷气机的布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