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8744U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8744U
CN220858744U CN202322337885.1U CN202322337885U CN220858744U CN 220858744 U CN220858744 U CN 220858744U CN 202322337885 U CN202322337885 U CN 202322337885U CN 220858744 U CN220858744 U CN 220858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heat dissipation
power supply
energy storage
storag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78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焕均
杜杰德
陈培文
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78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8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8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8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端盖,且外壳本体位于第一开口的一面内嵌于第一端盖内,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端盖,且外壳本体位于第二开口的一面内嵌于第二端盖内,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部,第一散热部与外壳本体的顶角处之间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散热间隙;在使用时,空腔的热量通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与外壳本体之间的散热间隙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实现对空腔进行快速散热,此外,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对散热间隙进行遮盖,避免雨水从散热间隙进入空腔内对电源组件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往往难以适应户外的使用场景,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往往不能相互得兼,若设置过多的散热槽虽然可以提高电源的散热性能,但是则会导致电源的防水性能下降,反之,若设置较少的散热槽虽然能提高电源的防水性能,但是则极大影响了电源的散热性能。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可同时提升便携式储能电源的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使便携式储能电源可适应户外的使用场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端盖,且所述外壳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端盖,且所述外壳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二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外壳本体的顶角处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散热间隙。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散热间隙内设置有多片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抵接,且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散热槽。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散热间隙内设置有多片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壳壁卡合的定位槽。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止挡板,所述第二散热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槽。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三散热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二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散热槽。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上设置有网板。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抵接的顶撑部。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外壳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两侧板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板壁配合连接的卡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嵌装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内。
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端盖或所述第二端盖固连。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如上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在户外使用时,空腔的热量流向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而热量则通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与外壳本体之间的散热间隙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实现对空腔进行快速散热,此外,外壳本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内嵌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内,使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对散热间隙进行遮盖,散热间隙隐蔽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内,避免雨水从散热间隙进入空腔内对电源组件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中所述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外壳本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卡槽、14-固定板、2-第一端盖、21-第一散热部、22-散热间隙、23-分隔板、24-第一散热槽、25-定位板、26-定位槽、27-第二散热部、28-第一止挡板、29-第二散热槽、210-第三散热部、211-第二止挡板、212-第三散热槽、213-顶撑部、3-第二端盖、31-进出风口、32-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内设置有空腔(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未在图中示出)和第二开口(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端盖2,且所述外壳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一端盖2内,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端盖3,且所述外壳本体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二端盖3内,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3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部21,所述第一散热部21与所述外壳本体1的顶角处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散热间隙22。
在实际使用时,空腔内安装有便携式储能电源的电源组件,在户外使用时,电源组件所散发的热量流向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而热量则通过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与外壳本体1之间的散热间隙22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实现对空腔和电源组件的快速散热,此外,外壳本体1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内嵌于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内,使第一散热部21和第二散热部27对散热间隙22进行遮盖,散热间隙22隐蔽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内,避免雨水从散热间隙22进入空腔内对电源组件造成影响。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间隙22内设置有多片分隔板23,所述分隔板23与所述外壳本体1的外壁抵接,且相邻所述分隔板2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散热槽24;在外壳本体1与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安装时,通过分隔板23对外壳本体1进行安装定位,使外壳本体1可快速与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配合连接,此外,分隔板23还起到隔水防尘的作用,避免雨水和灰尘进入第一散热槽24内。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间隙22内设置有多片定位板25,所述定位板25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本体1的壳壁卡合的定位槽26;在组装时,通过定位板25对外壳本体1的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进行定位,当外壳本体1插入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时,外壳本体1的壳壁则卡入定位槽26内,以此实现外壳本体1的快速安装,使外壳本体1的安装更加牢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26为U形定位槽。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部27,所述第二散热部27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止挡板28,所述第二散热部27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止挡板28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槽29;通过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散热部27以提高对空腔的散热效果,空腔内的热量可通过第二散热槽29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此外,将第二散热部27设置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左右两侧可防止雨水垂直进入第二散热部27内,并且第一止挡板28还起到隔水防尘的作用,可对靠近第二散热槽29的雨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止挡。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部210,所述第三散热部27上分布有多个第二止挡板211,所述第三散热部210位于相邻所述第二止挡板211之间设置有第三散热槽212;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底部增设第三散热部210以进一步提高对空腔的散热效果,空腔内的热量可通过第三散热槽212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此外,将第三散热部210设置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底部可防止雨水垂直进入第三散热部210内,第二止挡板211还起到隔水防尘的作用,可对靠近第三散热槽212的雨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止挡,并且,第三散热槽212还可便于空腔排水,若有雨水进入了空腔则可以从第三散热槽212排出。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进出风口31,所述进出风口31上设置有网板32;通过在第二端盖3上设置进出风口31可便于空腔与外界进行换气,以此提高对空腔整体的换热效果;此外,通过设置网板32可防止雨水和粉尘进入空腔。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3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抵接的顶撑部213;通过顶撑部213对外壳本体1进行安装定位,使外壳本体1可与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快速连接,提高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下壳体12的两侧板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壳体11的两侧板壁配合连接的卡槽13;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的两端分别嵌装于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3内;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组装时通过卡槽13进行快速定位,当上壳体11的两侧板壁与卡槽13卡合后,则可通过紧固件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完成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块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与所述第一端盖2或所述第二端盖3固连;通过固定板14可便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与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完成安装连接,在组装时,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与固定板14对应的固定柱,通过紧固件将固定板14和固定柱连接即可完成装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如上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
综上所述,在户外使用时,空腔的热量流向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而热量则通过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3与外壳本体1之间的散热间隙22与外界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实现对空腔进行快速散热,此外,外壳本体1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内嵌于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内,使第一散热部21和第二散热部27对散热间隙22进行遮盖,散热间隙22隐蔽在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内,避免雨水从散热间隙22进入空腔内对电源组件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端盖,且所述外壳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端盖,且所述外壳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内嵌于所述第二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外壳本体的顶角处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散热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间隙内设置有多片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抵接,且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散热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间隙内设置有多片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本体的壳壁卡合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止挡板,所述第二散热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上分布有多个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三散热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二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散热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上设置有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抵接的顶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两侧板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板壁配合连接的卡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嵌装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端盖或所述第二端盖固连。
10.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
CN202322337885.1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Active CN220858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885.1U CN220858744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885.1U CN220858744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8744U true CN22085874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7885.1U Active CN220858744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8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84759A1 (zh) 一种具有多层散热结构的电池箱
CN220858744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外壳结构及其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0745795U (zh) 一种bms壳体与线路板的固定结构
CN215412222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507027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箱
CN215412220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2541264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模组的散热装置
CN210157562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快速散热装置
CN210928430U (zh) 一种光伏用逆变器散热装置
CN209804593U (zh) 一种综合型汞灯散热结构
CN206929633U (zh) 墙壁灯
CN214276643U (zh) 气气交换器组件
CN216905776U (zh) 一种室内远端物理层宽带接入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1721726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氢燃料系统主控集成电路板
CN212181857U (zh) 一种可自由拼接组合式液晶拼接屏
CN210109718U (zh) 一种导热式台式计算机箱体
CN115291702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高效散热结构
CN213459929U (zh) 一种新型电源壳体
CN219322853U (zh) 一种电源辅助降温装置
CN211826198U (zh) 一种散热式电能计量箱
CN21257235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开关电源
CN220210751U (zh) 一种防水电源逆变器
CN219269242U (zh) 一种新型bms外壳
CN217283863U (zh) 散热组件和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6058059U (zh) 一种具有高温报警模块和散热模块的智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