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683U -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2683U
CN220852683U CN202322609455.0U CN202322609455U CN220852683U CN 220852683 U CN220852683 U CN 220852683U CN 202322609455 U CN202322609455 U CN 202322609455U CN 220852683 U CN220852683 U CN 220852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rge
liquid separator
new energ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94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俊
范琪琦
江卫伟
季少珍
虞燕
胡星涛
季青
舒震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94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2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2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2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技术要点是: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一端开口;上盖,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且上盖上设有输入孔、输出孔;还包括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输出孔连通,所述出气管的进入口位于壳体的上侧,所述壳体内设有防激荡组件,所述防激荡组件具有若干相互连接的防激荡板,所述防激荡板设置在壳体的上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气液分离器高度低的情况下,在壳体内设置防激荡板,限制液态制冷剂激荡时的最高液面高度,避免液态制冷剂从输出孔离开,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是汽车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是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装置,用来防止液体(润滑油或制冷剂)击穿压缩机,保证压缩机安全正常运转。传统汽车空调用的气液分离器垂直设置,为细长的柱形;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缩小气液分离器的体积,使得气液分离器的形状改变,明显的区别就是长度在缩短。因此,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在车辆行驶中会晃动,进而离开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或使压缩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包括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一端开口;上盖,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且上盖上设有输入孔、输出孔;还包括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输出孔连通,所述出气管的进入口位于壳体的上侧,所述壳体内设有防激荡组件,所述防激荡组件具有若干相互连接的防激荡板,所述防激荡板设置在壳体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部分所述防激荡板上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激荡组件包括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在出气管外,防激荡板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激荡板、连接管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激荡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与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板与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三板与第二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平行,所述通孔设置在第一板、第三板上,所述第一板、第三板上的通孔位置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上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输入孔与防激荡组件之间;所述出气管的底部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外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气液分离器高度低的情况下,在壳体内设置防激荡板,限制液态制冷剂激荡时的最高液面高度,避免液态制冷剂从输出孔离开,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激荡组件、出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壳体;2、上盖;21、输入孔;22、输出孔;3、出气管;31、回油孔;4、防激荡组件;41、防激荡板;411、通孔;42、连接管;51、第一板;52、第二板;53、第三板;6、挡板;7、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包括有:筒状的壳体1,该壳体1一端开口;上盖2,设置在壳体1的开口处,且上盖2上设有输入孔21、输出孔22;还包括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与输出孔22连通,所述出气管3的进入口位于壳体1的上侧,所述壳体1内设有防激荡组件4,所述防激荡组件4具有若干相互连接的防激荡板41,所述防激荡板41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装在制冷循环的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将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分离成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使液态制冷剂储存在热泵气液分离器内,使气态制冷剂返回压缩机。当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从的输入孔21流入壳体1的内部后,液态制冷剂及制冷剂中所含的压缩机润滑油(以下称润滑油)下降而储存在壳体1的内部。然后,液态制冷剂与油进行分离,油积存在液态制冷剂H的下方。
汽车运行时,随着颠簸的加剧,液态制冷剂在壳体1内激荡,若干防激荡板41限制液态制冷剂H的最高高度,进而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出气管3的进入口从输出孔22离开,避免其伤害压缩机,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所述防激荡板41上设有通孔4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411供激荡的液态制冷剂流过,进而降低液态制冷剂激荡的液面高度,进一步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出气管3的输出孔22,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激荡组件4包括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套在出气管3外,防激荡板41与连接管42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连接管42套在出气管3外,然后再套上挡板6,接着将其装入到壳体1内,最后装上上盖2,将壳体1与上盖2焊接在一起即可完成加工,方便安装,提高生产速度。
具体的,如图所示,防激荡板41的下端与壳体1内壁抵触(壳体1下侧直径缩小),放激荡板的上端与挡板6抵触,挡板6的上端与上盖2抵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激荡板41、连接管42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激荡板41、连接管42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激荡板41包括有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所述第一板51与连接管42连接,所述第二板52与第一板51连接,所述第三板53与第二板52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防激荡效果,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出气管3的进入口。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51与第三板53平行,所述通孔411设置在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所述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的通孔411位置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411设置在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所述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的通孔411位置对应,防激荡组件4加工完成后,一次性即可在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加工出通孔411,提高生产速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气管3上套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位于输入孔21与防激荡组件4之间;所述出气管3的底部设有回油孔31,所述回油孔31外设有滤网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态制冷剂与润滑油从输入孔21进入后,与挡板6碰撞,然后在重力的作用及气态制冷剂的推动下向下移动,从挡板6边缘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直至积存在壳体1的底部,避免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出气管3的进入口,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滤网7过滤杂质,回油孔31积存的润滑油会被气态制冷剂带离出气管3,从输出孔22排出后返回压缩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包括有:筒状的壳体(1),该壳体(1)一端开口;上盖(2),设置在壳体(1)的开口处,且上盖(2)上设有输入孔(21)、输出孔(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与输出孔(22)连通,所述出气管(3)的进入口位于壳体(1)的上侧,所述壳体(1)内设有防激荡组件(4),所述防激荡组件(4)具有若干相互连接的防激荡板(41),所述防激荡板(41)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防激荡板(41)上设有通孔(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激荡组件(4)包括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套在出气管(3)外,防激荡板(41)与连接管(4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激荡板(41)、连接管(4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激荡板(41)包括有第一板(51)、第二板(52)、第三板(53),所述第一板(51)与连接管(42)连接,所述第二板(52)与第一板(51)连接,所述第三板(53)与第二板(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51)与第三板(53)平行,所述通孔(411)设置在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所述第一板(51)、第三板(53)上的通孔(411)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上套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位于输入孔(21)与防激荡组件(4)之间;所述出气管(3)的底部设有回油孔(31),所述回油孔(31)外设有滤网(7)。
CN202322609455.0U 2023-09-25 2023-09-25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20852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9455.0U CN220852683U (zh) 2023-09-25 2023-09-25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9455.0U CN220852683U (zh) 2023-09-25 2023-09-25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2683U true CN220852683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9455.0U Active CN220852683U (zh) 2023-09-25 2023-09-25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2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3159U (zh) 气液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7192182B (zh) 油分离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1407863Y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220852683U (zh) 新能源车用防激荡气液分离器
CN202195630U (zh) 一种压缩机气液分离结构
CN106642847B (zh) 气液分离器
CN218325274U (zh) 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06678046A (zh) 一种油分装置、螺杆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3790552B (zh)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CN210829653U (zh) 一种可稳定回油的油分结构
CN111810407A (zh) 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CN2412187Y (zh) 油气分离器
CN212360192U (zh) 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结构、压缩机及空调
CN212719126U (zh) 一种具有油雾分离功能的润滑油油站
CN220852681U (zh) 储液装置和回气系统
CN110966812A (zh) 压缩机用油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制冷系统
CN201945107U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214145615U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218495443U (zh) 一种卧式油分离装置
CN204738857U (zh) 用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11625792U (zh) 油分离器
CN218717058U (zh) 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装置
CN205349543U (zh) 具有高效油气分离效率的气缸盖罩
CN220981635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20453998U (zh) 一种油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