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1115U -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1115U
CN220851115U CN202322563022.6U CN202322563022U CN220851115U CN 220851115 U CN220851115 U CN 220851115U CN 202322563022 U CN202322563022 U CN 202322563022U CN 220851115 U CN220851115 U CN 220851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aling
sleeve
clamping part
seal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30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Haix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Haix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Haix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Haix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30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1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1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1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套筒、密封管接头和U型卡,两个所述密封管接头分别密封插接在所述套筒中间的通孔两端;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穿接所述U型卡腿部的通孔,所述腿部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通孔底部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防止所述U型卡脱出,所述腿部底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密封管接头中部设有环形槽,所述腿部内侧卡入到所述环形槽内。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密封连接装置通常用于将两个管道连通,或将管道对接延长。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通常采用螺纹连接,工作人员需要转动螺纹连接件,费时费力,不能快速拆装。
授权公告号为CN2176534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快接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内腔滑动连接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锁套,所述密封杆的左右两侧均抵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杆的外表面固定有挡圈,所述锁套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锁套内部的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腔的上下两侧之间固定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有第二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锁套外部的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二凹槽外部的第二卡块,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开设于第二接头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三卡槽。
上述专利,解决了高压快速接头安装不够方便和影响密封性的缺点,但是,其零部件较多,加工和组装成本高。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套筒、密封管接头和U型卡,两个所述密封管接头分别密封插接在所述套筒中间的通孔两端;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穿接所述U型卡腿部的通孔,所述腿部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通孔底部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防止所述U型卡脱出,所述腿部底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密封管接头中部设有环形槽,所述腿部内侧卡入到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为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接头内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密封圈的沟槽,所述密封管接头外端部设有连接管道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中间的通孔为阶梯孔且孔外端直径大于孔内端直径,所述孔内端直径与所述密封管接头内端部直径匹配,所述孔外端直径与所述密封管接头设有所述环形槽的中部直径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中间的阶梯孔内端的边缘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为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的腿部截面为矩形,相应的所述通孔截面也为矩形且宽度大于所述腿部,所述腿部内侧壁与所述通孔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裕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所述套筒、所述密封管接头和所述U型卡之间相互插接与卡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易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筒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U型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密封管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套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U型卡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101、通孔;2、密封管接头;201、环形槽;202、沟槽;203、螺纹孔;3、U型卡;301、腿部;4、第一卡接部;5、第二卡接部;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筒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套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U型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密封管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套筒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U型卡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套筒1、密封管接头2和U型卡3,两个密封管接头2分别密封插接在套筒1中间的通孔两端;套筒1两端分别开设有穿接U型卡3腿部301的通孔101,腿部301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卡接部4,通孔101底部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5,第一卡接部4与第二卡接部5卡接,能够防止U型卡3脱离套筒1;腿部301底端伸出通孔101,伸出距离最好大于10毫米,以便于工作人员捏住,并向上推出U型卡3;密封管接头2中部设有环形槽201,腿部301的内侧卡入到环形槽201内,即U型卡3对密封管接头2进行限位,阻止其脱出套筒1。
第一卡接部4为第一凹槽,第二卡接部5为与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起。
第一凹槽为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椭圆,方形、半圆形等。
可以理解的是,U型卡3的两个腿部301在通孔101内滑动时会因为第二卡接部5的作用相互靠近,所以通孔101截面宽度尺寸应该稍微大于腿部301的截面宽度尺寸,以提供腿部301足够的空间;即腿部301外侧与通孔101靠近套筒1外表面的侧面接触,腿部301内侧与通孔101远离套筒1外表面的侧面不接触。
密封管接头2内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密封圈的沟槽202,优选为两个,防止一个密封圈损坏后造成泄漏;密封管接头2外端部设有连接管道的螺纹孔203。管道预先和密封管接头2密封连接形成完整的管道,此为现有技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螺纹孔203改成其他能够连接管道的结构。
套筒1中间的通孔为阶梯孔且孔外端直径大于孔内端直径,孔内端直径与密封管接头2内端部直径匹配,外端直径与密封管接头2设有环形槽201的中部直径匹配。
套筒1中间的阶梯孔内端的边缘设有倒角6,在插入密封管接头2时,方便密封圈进入;倒角6优选为倒圆角,倒圆角表面光滑不会划伤密封圈。
U型卡3的腿部301截面为矩形,即长方形或正方形,相应的通孔101截面也为矩形且宽度大于腿部301,即腿部301内侧壁与通孔101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裕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安装和拆卸工作原理:安装,将带有密封圈的密封管接头2插入套筒1内,并使环形槽201与通孔101位置对应,将U型卡3的腿部301插入通孔101中,直到第一卡接部4和第二卡接部5相互卡接。
拆卸,捏住腿部301的底端,使两个底端相互靠近,并向上推动,以使第一卡接部4和第二卡接部5相互分离,此时可向下拔出U型卡3,再将密封管接头2拔出即可完成拆卸。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卡接部4与第二卡接部5不同。
如图8~10所示,第一卡接部4为第二凸起,第二卡接部5为与第二凸起匹配的第二凹槽。
第二凸起为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椭圆,方形、半圆形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并且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密封管接头(2)和U型卡(3),两个所述密封管接头(2)分别密封插接在所述套筒(1)中间的通孔两端;所述套筒(1)两端分别设有穿接所述U型卡(3)腿部(301)的通孔(101),所述腿部(301)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卡接部(4),所述通孔(101)底部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5),所述第一卡接部(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5)卡接以防止所述U型卡(3)脱出,所述腿部(301)底端伸出所述通孔(101);所述密封管接头(2)中部设有环形槽(201),所述腿部(301)内侧卡入到所述环形槽(2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4)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5)为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接头(2)内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密封圈的沟槽(202),所述密封管接头(2)外端部设有连接管道的螺纹孔(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中间的通孔为阶梯孔且孔外端直径大于孔内端直径,所述孔内端直径与所述密封管接头(2)内端部直径匹配,所述孔外端直径与所述密封管接头(2)设有所述环形槽(201)的中部直径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中间的阶梯孔内端的边缘设有倒角(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4)为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5)为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的第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为直角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3)的腿部(301)截面为矩形,相应的所述通孔(101)截面也为矩形且宽度大于所述腿部(301),所述腿部(301)内侧壁与所述通孔(101)内侧壁之间留有活动裕度。
CN202322563022.6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Active CN220851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3022.6U CN220851115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3022.6U CN220851115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1115U true CN22085111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3022.6U Active CN220851115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1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88774A (en) Coupling for interconnection of coaxial tubing
US20100133804A1 (en) Method of replacing pipe couplings
US20080272594A1 (en) Slip type pipe joint
TWI458907B (zh) 張力大幅提高且連接操作簡單的單觸插入式管道連接設備
CN220851115U (zh)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US5516154A (en) Plastic vacuum component with groove for seal
CN209743830U (zh) 一种中大型直管对接接头
US5120092A (en) Apparatus to provide a threaded coupling for a broken pipe
KR101648968B1 (ko) 동배관 연결용 커넥터
CN211447632U (zh) 一种金属风管预制封口装置
CN219892569U (zh) 一种宝塔接头锁紧结构
CN213929875U (zh) 一种快插接头
CN220706671U (zh) 一种无缝环形钛管
CN212745454U (zh) 一种高密封的管件连接用活接接头
CN220623175U (zh) 一种具有插接结构的玻璃钢管道
CN220623153U (zh) 一种插销式快速接头
CN22093042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连接件
CN220152086U (zh) 一种空调铜管对接结构
CN221004228U (zh) 一种耐高压防错型快速连接装置
CN212429318U (zh) 一种高同轴度的管道泵用连接结构
CN217714097U (zh) 一种快装接头
CN210800361U (zh) 一种石油管道端口的连接装置
CN219888973U (zh) 一种用于软管连接的管道连接头
CN216479544U (zh) 一种孔径可变三通
CN214662797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拆除快速接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